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固废污染治理正在持续发力。日前,生态环境部启动“清废行动2018”,对长江经济带固废倾倒情况进行全面核查,工信部、海关总署等多个部委的固废处理政策也在近期密集落地。
伴随监管力度的加强,危废处置价格一路上升,相关企业也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对于危废处置行业而言可谓迎来重大利好。然而,应急上涨的危废处置价格也暴露出危废处置的尴尬现状——一会“吃不饱”,一会“吃不下”。在总体能力仍存缺口的情况下,危废处置产能利用率波动剧烈,行业难以获得良性发展。
市场屡现“突击式”处废
执法监管行动倒逼产废企业投向“正规军”,带来处废价格“水涨船高”。近年来,在多次环保督查行动中,处废市场都出现了价格的剧烈波动。
“清废行动来了,企业着急了。为了不挨罚甚至判刑,就想赶快处置废品。”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马勇说,“‘突击式’处废多了,具有处置资质的企业却很少。市场调节下,处置价格就高了。”
据了解,目前市场上危废处置价格均价在2000~4000元/吨,高的可以达5000~6000元/吨。来自产业研究机构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显示,随着一轮环境督查的展开,一些地方危废处置价格短期内上浮较大。以焚烧处置价格为例,广西地区近期价格上涨约10%,河北近3个月上涨约60%。
记者了解到,对于一般固废,企业在向当地环保部门提供相关资料后,可以依法自行贮存、运输、处置。如果被确定为危废,企业必须将其交给具有相关处理资质的机构进行无害化处理。
然而,长期以来,由于正规企业厂房、设备、人工等投资大,税收、环保处理成本高等原因,回收价格无法与以污染环境为代价的非法回收人员的回收价格竞争。
“在整个环境污染防治中,经济成本是许多企业铤而走险非法处置的核心因素。”马勇举例说,比如一家化工企业,如果交给正规企业处理,可能要上千万元的成本,而非法处置很多时候几乎是零成本。
危废处置能力面临缺口
“正规军”不敌“游击队”,使得危废处置能力建设受到影响:有的危废处置企业陷入“吃不饱”的状态,有的机构数据显示危废处置行业过剩……然而,环保督查带来的新一轮“突击式”危废处理,揭开了巨大产废量的冰山一角。
2017年10月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实施情况的报告》显示,大中城市生活垃圾约2亿吨,医疗废物约135万吨,每年产生畜禽养殖废弃物近40亿吨,仅历年堆存的工业固体废物总量就高达600亿~700亿吨。
与此相对应的是当前危废处置能力的不匹配。《大中城市固废污染防治年报2017》显示,2017年我国持证单位危废处置量仅有1629万吨,总产能为6471万吨,产能利用率仅为25%。持证单位处置量占总处置利用量(4430万吨)的37%,即在已列入统计的危废处置利用量中,剔除由产废企业自行利用处置部分,仍有大量危废由未取得资质的企业处理。
以危废中的废铅酸电池为例。2017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纪文在调研中发现,北京市每年产生废铅蓄电池超过40万吨,其中废酸液占15%~20%、约8万吨。但是,北京市取得铅酸蓄电池拆解处理资质的企业只有两家,年回收处理量不足5000吨,近40万吨废铅酸电池主要是通过非法回收渠道进入处理环节的。
行业规范期待政策落地
2013年,两高出台司法解释,非法处置3吨以上危废入刑,增强了危废合规处理的“刚需属性”;2015年,环保督查风暴席卷全国,倒逼企业合法合规处置危废,进一步促进市场需求释放;2016年,新危废名录发布,推动危废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同年11月,《“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发布,将危废项目纳入地方市政基础设施规划,进一步强化了地方政府治理危废的积极性;2018年,环境税实施,规范和完善了危废处置的付费机制……近年来,不断有危废相关禁令和政策出台,各地各部门的治理和监管力度也不断趋严,但危废处置行业的规范发展仍相对滞后。在非法处置链条上,危废层层转包、黑市交易猖獗,大量危废最终被直接偷排地下,环境危害触目惊心。
去年以来,广西、河南、安徽等地接连发生多起固体废物、危险废物非法转移倾倒案件,严重影响了倾倒地生态环境安全,给当地人民群众正常生产生活造成极大困扰。
“当前不是没有法规政策,关键是要让政策落地。”马勇说。
北京城市再生资源服务中心主任刘泰原认为,在抓政策落实的同时,还需要鼓励专业社会组织参与回收体系建设,动员社会力量共同维护行业规范,监督生产者责任延伸制的落实,让生产企业、回收企业和处废企业各自履行义务。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固废网获悉,11月30日,武汉市生态环境局发布武汉市工业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详情如下:
危险废物(以下简称危废)种类繁多、成分复杂、区域差异化严重,处理不当会带来一系列民生和社会问题。随着国家对危废的监管力度加大,大型回转窑焚烧技术将在危废处理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对回转窑焚烧炉耐火材料选型和设计提出了挑战。与传统高温窑炉相比,耐火材料研究人员应更多关注危废物料特性、工况特点(焚烧温度、烟气成分)等。
2019年,在湖北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部门的指导支持下,湖北省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书记视察湖北时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和《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扎实开展净土保卫战,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2016年11月,国务院印发《“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按照《规划》要求,生态环境部、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农业农村部、林草局围绕主要目标指标、重点任务和重大工程实施情况,对《规划》开展了中期评估。有关情况如下。一、《规划》实施总体进展各地区各部门深入贯彻习近平生
2018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针对我国固体废物产生强度高、利用不充分,非法转移倾倒事件仍呈高发、频发态势等问题,提出通过“无废城市”建设试点,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
摘要:危险废物种类繁多,产生量巨大,但目前无害化处理率较低。随着国家政策趋严,危废处理处置的刚性需求进一步加大,无害化处置市场进一步释放,前景广阔。本文从处置效果、投资运行成本等方面对现有的焚烧处置技术进行了对比分析,预测了未来危险废物焚烧处置技术可能的发展趋势。危险废物具有腐蚀
摘要:危险废物种类繁多,产生量巨大,但目前无害化处理率较低。随着国家政策趋严,危废处理处置的刚性需求进一步加大,无害化处置市场进一步释放,前景广阔。本文从处置效果、投资运行成本等方面对现有的焚烧处置技术进行了对比分析,预测了未来危险废物焚烧处置技术可能的发展趋势。危险废物具有腐蚀
近日,生态环境部发布《2019年全国大、中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年报》,2018年,200个大、中城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15.5亿吨,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为4643.0万吨,医疗废物产生量为81.7万吨,生活垃圾产生量为21147.3万吨。一、工业危废产量增速较高工业危废产量增速远高于一般工业固废产量增速
事件近日,生态环境部发布《2019年全国大、中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年报》,2018年,200个大、中城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15.5亿吨,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为4643.0万吨,医疗废物产生量为81.7万吨,生活垃圾产生量为21147.3万吨。评论工业危废产量增速远高于一般工业固废产量增速,系我国危废专项
近年来,危废处置相关的国家政策频频出台落地,相关法律法规体系日趋完善;2013年,两高司法解释,“非法排放、倾倒、处理3吨以上危废将入刑”,被视为我国危废处理行业启动的关键点;2016年,国务院下发《“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通知》,对以含铬、铅、汞、镉、砷等重金属废物和生活垃圾焚烧飞
磷石膏是在磷酸生产过程中用硫酸处理磷矿时产生的工业固体废渣,主要成分为CaSO4·2H2O。我国是世界上第一大磷肥生产国,也是第一大磷石膏副产国。据中国磷肥工业协会统计,当前我国磷石膏历史堆存量超过5亿吨,每年新产生量7000万吨左右,综合利用率不足40%,堆存量还在持续增加。磷石膏中所含可溶磷
3月31日,上交所公告称,因厦门市政环能股份有限公司及其保荐人撤回发行上市申请,本所终止其发行上市审核。根据招股说明书,公司长期扎根于我国环境能源领域,主营业务包括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工业危废处置、医疗废物处置、厨余垃圾处置、渗滤液处理、生态填埋、海上环卫、垃圾压缩中转等,形成了以生
3月30日,东江环保公布2024年年报,公司营业收入为34.9亿元,同比下降13.3%;归母净利润自去年同期亏损7.5亿元变为亏损8.04亿元,亏损额进一步扩大;扣非归母净利润自去年同期亏损7.78亿元变为亏损8.1亿元,亏损额进一步扩大。截至四季度末,公司总资产112.78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7.3%;归母净资产为36
3月25日,海螺环保发布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业绩公告。报告期内,公司收入约为16.87亿元,较2023年减少10.34%。净利润方面,公司权益股东应占净利润约为628万元,较2023年减少97.62%。报告期内,工业危废处置服务的收入为11.52亿元,同比下降5.61%;而工业固废处置服务的收入则同比下降28.26%,主
2025年3月18日,香港–中国光大绿色环保有限公司(“本公司”或“光大绿色环保”,连同其附属公司统称“本集团”)(股份编号:1257.HK)今天公布其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经审核之全年业绩。2024年,在市场与政策调整影响持续,传统环保业务面临困境的严峻考验下,本集团积极应变,在政策调整的浪潮
近年来,随着环保政策的日益严格和工业产值的持续增长,危废处理行业一度被视为“黄金赛道”,吸引了大量资本和企业涌入。然而,随着市场逐渐饱和,产能过剩、价格战激烈、利润下滑等问题接踵而至,曾经风光无限的危废行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业绩不佳:巨头利润大幅下滑2月18日,海螺环保发布公告
北极星固废网从京东拍卖获悉,吴江市太湖工业废弃物处理有限公司(含土地、无证建筑物)、机器设备、电子设备及家具、存货等于3月2日结束竞拍,且成功拍出。本次起拍价为78007443.2元,成交价为95257443.2元。吴江市太湖工业废弃物处理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07月21日,注册资本1.5亿元人民币,注册地位
2月26日,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发布全区2025年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建设的引导性通告。通告显示,总体看,全区已形成综合利用、焚烧、填埋、物化等多种方式的危险废物利用处置体系,总体能力满足实际需求,但其中一些危险废物类别利用处置能力过剩。全文如下: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关于发布全
2月18日,海螺环保(00587.HK)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预计该集团在2024财政年度收入约为人民币16亿元至17亿元(2023年度:约18.82亿元),及取得的公司权益股东应占净利润约人民币400万元至1000万元(2023年度:约2.64亿元)。董事会认为该预期下降主要由于:(i)面对危废处置市场竞争加剧、水泥窑运转率持续下
近年来,为积极响应国家“蓝天保卫战”的号召,很多地方对垃圾焚烧电厂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氮氧化物的排放。与《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5-2014)相比,海南、河北、天津等地标大幅缩紧了氮氧化物的排放限值。此外,福建、浙江等地区对垃圾焚烧发电厂氮氧化物的排
从2024年固废领域的发展现状来看,似乎每一个细分领域都遇到了发展瓶颈,垃圾焚烧发电产能过剩、环卫服务内卷频发、固危废处置能力发展不平衡与过剩等问题加剧。但从长远来看,固废领域势必将朝着更加绿色、低碳、循环的方向发展,从央国企的动作来看,资源再生成为新一轮争抢的热门市场。北极星固废网
2月5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废物环境治理严密防控环境风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提出,到2027年,全国危险废物相关单位基本实现全过程信息化监管全覆盖,危险废物填埋处置量占比稳中有降,利用处置保障能力和环境风险防控水平进一步提升。到2030年,危险
4月28日,贵州省省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发布《贵州省城镇生活垃圾处理收费管理办法》的通知。内容如下:省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关于印发《贵州省城镇生活垃圾处理收费管理办法》的通知(黔发改价格〔2025〕267号)为完善我省城镇生活垃圾处理收费政策,提高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质量,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生态文
日前,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发布《宁夏回族自治区关于推动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详情如下: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关于公开征求《宁夏回族自治区关于推动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意见建议的公告为进一步构建党委和政府领导、企业主体、市场主导、科技支撑、社
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践行“双碳”目标的时代浪潮中,连云港港口控股集团积极响应连云港市“无废城市”建设号召,以坚定的决心和有力的行动,全力推进“无废港口”建设,在港口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平衡木上,踏出了稳健且精彩的步伐。组织引领,制度护航,筑牢建设根基。集团建立起强有力的“无废港口”建
北极星环保网获悉,4月27日,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征集2025年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的通知》,申报范围包含大气、水、土壤修复、固废处理、减污降碳协同处置等技术装备。技术类别分为研发、应用、推广类。详情如下: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征集2025年国家鼓励发展的
作为广东省唯一且全国首批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产业园区,南沙开发区近年来将协同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着力点,充分结合自身产业特色、减污降碳工作基础、重大战略平台优势以及气候投融资等多试点融合发展,在产业变革、能源转型、政策优化与能力提升、绿色金融等关键领域精准施策、持续发力,不断
为规范排污许可管理,强化固定污染源监管,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促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4月17日,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发布安徽省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管理规程(征求意见稿),具体内容如下:关于公开征求《安徽省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管理规程(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各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排污许可
近年来,马鞍山市大力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在无废细胞建设、固体废物信息化管理和传统行业绿色转型方面迈出坚实步伐,各阶段性指标基本达成,市场体系、技术体系建设取得初步成效,“无废城市”制度体系、监管体系逐步完善,“无废文化”培育工作初步完成,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水平显著提升,全市生产、
4月1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近日组织开展2025年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推荐工作。将聚焦工业领域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国家生态环境保护主要指标要求,强化创新驱动,突破环保装备关键核心技术工艺以及配套零部件、材料、药剂等领域的技术瓶颈,加强先进适用环保装备在冶金、
日前,江苏宿迁发布《宿迁市2025-2026年度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计划》。2025-2026年,全市生态环境基础设施重点工程项目共编排118个项目,计划总投资108.8亿元。其中: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新(改、扩)建工程项目43个,计划总投资22.4亿元;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程项目8个,计划总投资0.7亿
近日,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印发《2025年全省生态环境工作要点》,文件明确,要持续深入推进蓝天保卫战。深入实施空气质量改善提升行动,扎实推进皖北空气质量提升攻坚。开展涉气工业企业污染专项治理行动,推进实施钢铁、水泥、焦化等行业超低排放改造以及火电超净改造、燃煤锅炉淘汰等十大工程项目,推动
近日,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印发《2025年全省生态环境工作要点》,文件明确,要持续深入推进蓝天保卫战。深入实施空气质量改善提升行动,扎实推进皖北空气质量提升攻坚。开展涉气工业企业污染专项治理行动,推进实施钢铁、水泥、焦化等行业超低排放改造以及火电超净改造、燃煤锅炉淘汰等十大工程项目,推动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