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2、水土保持功能区植被恢复工程
在加强森林资源管护的同时,通过开展荒山造林、退耕还林等措施,因地制宜营造乔木林或灌木林,提高森林覆盖率和植被盖度,恢复和重建植被景观,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规划期内实施人工造林3981公顷,封山育林1790公顷。
(二)水资源保护工程
1、城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隔离防护工程
将水源保护区划分为三个区域: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和准保护区,“十三五”期间实施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全封闭隔离防护工程,完成黑河、大峪、石砭峪、李家河等四个供水体系,18座水库等城市主要饮用水水源地划界立标工作,设置水源保护安全警示牌,实施水质监测系统建设;到2020年,全市城市饮用水源地全指标检测率达到95%以上,基本解决城市饮用水水源水质安全问题,县级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违章建筑清拆率达到95%以上。
2、主要河流生态治理工程
将河流水体分为一类、二类、三类水质,针对水体质量要求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实现水质改善目标。区域内的河流按照不同的河流等级,在河道两侧设置100米、80米、50米、30米、20米五级河道安全管理范围,范围内不能进行任何开发建设,范围外实施河道疏通、护岸景观提升改造。重点实施黑河、沣河、太平河、石砭峪河、潭峪河、田峪河、涝河、清峪河等河流生态治理工程,加强河流断面水质监测,开展河流上游排污整治,确保沿岸生活污染、工业污染、养殖污染整治以及河道清淤等工程项目按期完成。到2020年,全市主要河流监测断面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达到90%,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三)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
1、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
加强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金丝猴的分布及种群数量调查,强化规范管理,推进保护区的各项工作逐步规范化、科学化,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构建高质量且具有示范作用的自然保护区。
加强老县城自然保护区建设,完成野外巡护哨卡、珍稀动物抢救收容站,宣教中心等建设,栖息地植被恢复达到1500公顷;适时开展动植物资源综合调查;建成配套的基础设施和完整的保护管理体系,保护区管理能力达到国家级示范保护区水平。配合省政府做好国家中央公园申报工作。
2、野生动植物就地、迁地保护工程
对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老县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珍稀野生水生自然保护区等6个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和种群结构,进行梳理统计,结合实地实施连片贯通工程;充分发挥秦岭国家植物园、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等在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迁地保护中的作用。主要建设:秦岭珍稀濒危野生植物种质资源收集基地、金丝猴救助与繁育基地、朱鹮异地饲养基地。
3、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力建设工程
一是完成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的本底调查与评估工作;二是完成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三是初步建立生物多样性监测与预警体系;四是建设秦岭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区。
(四)湿地资源保护工程
实施退耕(牧)还湿(滩、草)等湿地恢复工程,通过湿地生态环境保护与管理、湿地保护区建设等举措,使湿地自然修复能力进一步增强,湿地生态环境得到全面恢复,充分发挥湿地生态系统的各种功能和效益。重点建设耿峪、涝峪、潭峪、沣河等4个湿地保护示范区。
(五)矿产资源保护工程
重要生态保护区、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沿山面坡及交通干道可视范围内禁止矿山开采。以矿权数量逐步减少、有序退出为目标,取缔所有违法勘查开采行为;2016年底前,采矿权减少到19个以下,探矿权减少到9个以下;2018年底前,探矿权全部退出;到2020年底前,采矿权控制在17个以内,全市矿山达到国家级绿色矿山建设标准。
(六)人文资源发掘保护工程
按照“整合文物古迹资源、提升历史文化遗存品质”的原则,对秦岭保护区域内文物古迹、宗教遗迹、古栈道遗址、古村古镇、名人故居、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人文资源进行摸底调研,编制历史遗迹保护规划、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名镇名村保护规划,制定保护管理办法和宣传措施。
重点实施蓝田水陆庵保护、蓝田猿人遗址保护规划、周至县佛坪厅遗址保护工程、仙游寺保护、傥骆道考古调查、户县敬德塔本体保护和环境整治、紫阁峪摩崖石刻调查等文物古迹保护工程。
二、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
(一)水土流失治理工程
以小流域为单元,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工程措施、植物措施、耕作措施因地制宜,综合配置。在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和预防保护区,针对不同水土流失现状采取不同的治理措施,重点进行坡耕地综合整治、营造水保林蓄水保土涵养水源、发展经果林、加大生态修复力度、建设坡面径流疏导及沟道拦蓄工程。
治坡工程:以坡耕地治理为重点,加大陡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力度。选择土质较好、离村庄较近、交通较方便,有利于实现机械化和水利化,且坡度在5°-15°的坡耕地,进行坡改梯,其余坡耕地全部退耕还林还草。
治沟工程:根据侵蚀沟的发展类型、洪水大小、沟道长度、比降、宽度等,布设淤地坝、谷坊工程,建设沟坝地,适于耕作的用作农田,其他发展沟底防冲林;对于有条件的沟道建设部分淤地坝;对正在发展的侵蚀沟,修筑沟头防护工程。
小型水利水保工程:对于有地下水源条件的基本农田区和经济林区,安排一定数量的机井并发展节水灌溉;在水源条件较差的经济林及梯田地边,建设一定数量的储水窖,蓄水用于灌溉。
(二)关闭矿场植被恢复工程
根据废弃、关闭矿场的生态环境条件,结合生态、经济、景观等需求,选择引入本地的植物种类,构建适宜的植物群落。
清理边坡,排除边坡崩塌、危岩、滑石隐患,以期达到边坡的基本稳定。根据山体形状,设置截、排水沟和挡土墙等配套设施;针对废弃、关闭矿场的实际情况,采用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式实施植被恢复。
(三)峪口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主,科学规划、严格控制峪口及峪口内的项目建设,合理利用峪口生态旅游资源。根据峪口特点将规划区内的48个峪口划分为两类:
生态保护峪口:多为水源涵养林地内和现状保护良好,利用价值不大,未进行深度利用的自然峪口(共计35个) 。此类峪口内以自然村落为主,禁止任何开发建设,开展峪口外沟道及防洪治理、河道生态林与河岸交通廊道等工程建设;拆除乱搭乱建,种植植被,恢复被破坏山体。
生态利用峪口:可分为已开发建设峪口和具有利用价值,但还未进行开发建设的峪口两类(共计13个)。对未进行开发的峪口,应严格控制建设规模,在充分论证、合理规划的前提下,进行适度利用。对已利用规模较大的峪口,拆除部分现有建筑,对现有村庄及部分单位进行统一的改造建设,新增生态停车场、生态环保公厕、旅游服务设施,峪内主要道路边放置垃圾收集箱,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四)自然灾害防治工程
1、地质灾害防治工程
依据防治分区原则,将规划内地质灾害防治划分为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次重点防治区和一般防治区。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步提升,城市普遍面临暴雨期间雨水渗入量越来越少的问题。雨水在地表流动过程中会冲刷并携带地表各种污染物汇入自然水体,造成水体污染。同时在某些合流制排水系统中,大量雨水汇入使得下水道会造成溢流污染,严重影响自然水体。在极端天气多发的今天,这是造成自然水体污染的重要因
为贯彻落实生态环境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控的意见》(环固体〔2022〕17号)及《河南省进一步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控工作方案》(豫环文〔2022〕90号)等相关文件要求,结合河南省钼工业企业发展及污染物排放现状,河南省生态环境厅组织修订了河南省地方标准《钼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在前期征求
500多家展商800个展位30,000平米展出面积35,000名专业观众一、展会概况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水旱灾害防御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着力推动解决农业小型水利设施老化、塘坝淤塞严重、水渠不畅等问题,提高农业抵御与自然灾害和综合生产能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水利强省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1日,海南省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邀请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李璐,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二级巡视员崔柏,海南省交通运输厅安全总监、运输与物流管理处处长李丽,海南省生态环境厅应对气候变化与科技财务处二级调研员滕文亮出席,介绍《海南低碳岛
日前,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辽宁省促进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发挥辽宁城市群和产业集群优势,因地制宜打造智慧产业园区,建设地市级人工智能赋能中心。鞍山、本溪、辽阳、盘锦、葫芦岛等市围绕智慧钢铁、智慧矿山、数智油田、智慧化工等打造应用场景示范;阜新、铁岭
7月16日,河北省工信厅发布关于《河北省先进制造业发展促进条例(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告。文件指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推行工业节能节水,加强再生资源循环利用,推进光伏组件、风电机组叶片、废旧动力电池等新型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推动园区循环化改造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5日,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印发《河南省深化智慧城市发展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加强重点行业和区域碳排放监测分析,提升省能源大数据中心功能,支持建立多方参与的碳普惠机制,探索个人企业碳
今年上半年,由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三峡、葛洲坝六座电站构成的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精益运行,大国重器综合效益充分发挥,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期中答卷”。助农耕,全力抗旱补水。上半年,长江中下游降雨来水偏少。面对中下游农业灌溉供水紧张形势,长江干流六座梯级水库及时发挥淡水资源
为了推动建立符合内蒙古产业发展特色的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制度,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日前发布了《关于推进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指出,内蒙古将以市场需求迫切、减排贡献突出、产业链供应链带动作用明显的产品为重点,在电解铝、纺织品(山
日前,湖南省生态环境厅联合省农业农村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九部门,印发《湖南省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方案》(简称《工作方案》)。到2027年,全省美丽乡村整县建成比例达到40%(长株潭地区整县建成比例达到60%、洞庭湖区整县建成比例达到50%)。到2030年,全省美丽乡村整县建成比例力争达到65%。到20
近日,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印发《江苏省2025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计划》的通知,其中提出,加快推进煤电机组深度脱硝改造,年底前全面完成煤电机组深度脱硝改造任务。推进能源结构调整优化。在保障能源安全供应的前提下,严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费总量,2025年煤炭消费量较2020下降5%左右。大力发展新能源和清洁
7月16日,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刘伟平在《学习时报》发表署名文章指出,新征程上,三峡集团将聚焦大水电、新能源、生态环保等核心业务,打造行业标杆;将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加快培育和壮大新质生产力;将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系统整合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资源,推动
湖北省环保产业协会近日正式发布了《2024年湖北省生态环境保护实用技术和示范工程名录》,中建环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其旗下武汉环能德美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建环能华中公司)凭借突出成果,在技术与项目领域双双入选。技术方面:公司自主研发的“污泥低温带式干化技术”成功入选实用技术名录。项目方
日前,湖南省生态环境厅联合省农业农村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九部门,印发《湖南省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方案》(简称《工作方案》)。到2027年,全省美丽乡村整县建成比例达到40%(长株潭地区整县建成比例达到60%、洞庭湖区整县建成比例达到50%)。到2030年,全省美丽乡村整县建成比例力争达到65%。到20
7月14日,苏伊士及合作伙伴1与重庆长寿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签署总投资约1.7亿元人民币的合作协议,共同开发年处理规模达3万吨(一期)的有机溶剂循环利用项目,将在未来30年为长寿经济技术开发区及周边地区提供危废回收解决方案。区委书记、长寿经开区党工委书记江夏,区委副书记、区长戴明,长寿经济技
7月10日,青岛市人民政府印发《青岛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施方案》。文件提出,积极稳妥发展非化石能源。积极布局海洋新能源,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即墨区海域集中开发海上风电,加快深远海海上风电项目和即墨区海上光伏项目建设,谋划储备远海漂浮式光伏项目,力争2030年建成千万千瓦级海上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云南省红河州生态环境局环评批复了锡城共享储能项目。该项目位于云南省红河州个旧市锡城镇原金戈冶炼厂,项目已取得个旧市发展和改革局备案证(项目代码:2501-532501-04-01-347788)。项目采用磷酸铁锂电池,共有40个储能单元构成,每个储能单元容量为5MW/10MWh,额定装机规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7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印发《绿色金融支持项目目录(2025年版)》(以下简称“《目录》”),包括节能降碳改造、锂离子电池制造、汽轮机及辅机制造、锅炉及辅助设备制造等,《目录》统一适用于各类绿色金融产品。沪深北交易所上市及股票发行、新三板挂牌及股
7月9日上午,甘肃咨询集团生态环境有限公司在兰州揭牌成立。甘肃国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成广平,甘肃工程咨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佩峰共同为公司揭牌,标志着集团在服务国家生态战略、深化国企改革、优化产业布局上迈出坚实一步。揭牌仪式由集团总经理、董事陈一夫主持。集团在家领导班子成员出席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0日,山东青岛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青岛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统筹本地电网结构优化和互联输电通道建设,推进琅琊、寨里等500千伏骨干电网工程。加快微电网、虚拟电厂、源网荷储一体化
展会时间:2025年10月28日—10月30日展会场馆:宁波国际会展中心主办单位:浙江省生态与环境修复技术协会承办单位:海德国际会展有限公司、宁波嘉德会展服务有限公司展会介绍生态环境与水科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为认真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全国水利工作会议部署,助力加快我国先进环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1日,甘孜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甘孜州道孚龚吕二期等5个光伏项目法人优选的公告》。公告显示,5个项目光伏总装机2.8GW,采用“1#x2B;N”项目建设模式,注重在项目建设中因地制宜,通过光牧融合、光旅融合等方式带动当地产业(农业、牧业等)发展,推动乡村振兴,助力共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31个地方2025年6月的发电量数据,包括火电、水电、核电、风电、光伏。1、北京市2025年6月,北京市总发电量34.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6%;其中,火电发电量3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水力发电量1.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9.6%;风力发电量0.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1.9%;太阳能发电量0.26
7月16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动交通与储能分会发布《电化学储能行业发展报告2025》(简称《报告》)。其中显示,2024年电化学储能运行效率与商业价值实现“双突破”,平均转换效率达88.75%。《报告》分析了9个省份独立储能运营模式,以江苏为例,“充放电价差+顶峰补贴+容量租赁+储能补贴”模式,50M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7日,陕西省发展改革委赴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调研座谈,双方就下一步推动优化分时电价机制、促进新型储能产业发展等需协调解决得事项进行了座谈交流,并对相关工作进行部署安排。原文如下:省发展改革委赴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调研座谈7月8日,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温志刚
7月17日,陕西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告陕西电力市场经营主体书。2025年1月1日起,陕西电力现货市场启动长周期结算试运行,叠加新能源装机快速增长及电煤价格下行因素影响,省内电力交易整体价格持续下探,售电公司在批发市场的累计购电均价从1月0.362元/度下降至6月0.339元/度,降幅达0.023元/度;但是零售
7月10日,随着下水库左坝肩正式启动开挖作业,佛坪抽水蓄能电站下水库主体工程正式开工建设,这是继输水发电系统标段开工后又一重要标段进入实质性施工阶段,标志着工程建设全面迈入多点同步、协同推进的新阶段。下水库作为电站枢纽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调蓄、供水、泄洪等多重功能,施工内容主
7月14日下午,陕西煤业召开2025年上半年工作会。会议深入贯彻陕煤集团半年工作会等相关会议精神,全面总结煤炭板块上半年经济运行状况,按照集团公司“五个强化五个拓展”新部署,全面打赢“六场攻坚战”,动员全体干部职工奋力完成目标任务,助力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
今年以来,安徽省能源集团坚持党建引领,强化作风建设,勇担发展重任,统筹推进能源保供与创新发展,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半年成绩单”。1月至6月,该集团实现利润和投资双创新高,同比分别增长13.9%和20.2%。坚持能源主业,全力扛牢保供政治责任,当好能源安全保供省级队。加快支撑性电源建设,建成投产
7月11日,由水电三局承建的陕西榆能神木10万千瓦光伏项目通过竣工验收,为水电三局陕西首个光伏项目画上了圆满句号,为公司“能”领域再创“标杆”。验收组通过资料审查与现场核查,经过综合评审,一致认为:本项目建设程序规范,工程质量达标,设备性能可靠,电气系统满足并网要求,资料完整合规,同
记者从国家电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了解到,受高温天气持续影响,7月16日16时49分,陕西电网负荷达4491万千瓦,连续三天创出新高。这一负荷比2024年最大负荷增长10%,比前一日最大负荷增长2.7%。受大陆高压影响,7月14日以来,陕西全域出现大范围持续高温天气,局地气温突破42℃,全省用电负荷快速攀升
近日,陕西全省出现大范围持续高温天气,用电负荷攀升。继7月14日陕西电网用电负荷达4245万千瓦后,7月15日17时25分,陕西电网用电负荷达4371万千瓦,再创新高。为积极应对夏季负荷高峰,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滚动校核并科学调整电网运行方式,密切监测重要断面潮流、中枢点电压等运行指标,加强对新
2025年7月16日,全国最大电力负荷继今年7月4日首创新高(14.65亿千瓦)、7月7日再创新高(14.67亿千瓦)后再次刷新历史纪录,首次突破15亿千瓦,最大达到15.06亿千瓦,较去年最大负荷增加0.55亿千瓦。本周全国电力负荷持续维持高位,迎峰度夏能源保供工作已进入关键时期。迎峰度夏期间,全国大部地区气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