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5.85亿元被上市公司收购
2015年12月在新三板挂牌的永葆环保,主要提供危废有偿处置服务,进行危废资源产品综合利用并销售。
2017年5月26日,永葆环保因“经营和发展战略调整需要”,在新三板终止挂牌。挂牌一年半,公司没有任何成交,也未进行增发,股东始终只有4名。
天眼查信息显示,摘牌后不到一周,永葆环保就由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了有限责任公司。
直到2017年6月29日,上市公司科融环境公告,拟以自有资金,收购王桂玉、王静玉等4名股东持有的永葆环保100%的股权。
此次交易分两次进行,首次交易永葆环保70%的股权,2019年交易剩余30%的股权。
评估报告显示,永葆环保100%股权的评估值为5.85亿元,初次交易的70%股权价格为3.85亿元。
按照约定,在永葆环保70%股权转让工商变更手续完成后5个工作日内,科融环境应支付交易对价的50%;永葆环保2017年度审计报告出具之日起30日内,支付交易对价的30%;2018年审计报告出具之日起30日内,支付剩余的交易对价。
永葆环保4名股东承诺,永葆环保2017年、2018年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不低于4500万元、5500万元。
永葆环保股权结构简单,这次收购进展十分顺利。
2017年7月28日,永葆环保70%股权过户手续及相关工商登记就已经完成。科融环境持有永葆环保70%的股权,永葆环保成为其控股子公司。
科融环境表示,收购是为了更好地发挥产业协同效应,深耕固废环保领域,丰富环保业务多元性,提升公司盈利能力。
钱没付清,打起官司
永葆环保70%的股权转让完成后,科融环境的交易款项却迟迟没有完全付清。
今年8月10日,科融环境公告收到法院发来的2份传票及相关法律文书,永葆环保3名自然人股东向法院提起诉讼。
第一份传票诉讼请求为,要求科融环境立即向永葆环保3名股东支付第一期股权转让款3977万元,并支付违约金、律师费,承担诉讼费等。
第二份传票要求科融环境立即支付第二期股权转让款9411万元,并支付违约金、律师费,承担诉讼费。
原来,永葆环保股东完成股权转让后,科融环境并没有及时支付将相应款项。
2017年10月10日,科融环境向永葆环保股东出具承诺书,承诺2017年10月16日前,向永葆环保股东支付2017年10月10日之前发生的利息、诉讼费等319.2万元。
2017年12月28日,双方又签署了“补充协议”,明确科融环境尚拖欠第一期股权转让款1.305亿元,加上前述“承诺书”承诺的款项,合计1.3369亿元。
在“补充协议”签署后,科融环境相继支付了3笔合计6749万元款项,此后又交付2543万元的商业承兑汇票一张,累计付款9392万元,尚拖欠3977万元。
第一期还没付清,第二期又该支付了。今年4月23日,永葆环保2017年度审计报告出具后,业绩符合要求。
按照约定,科融环境应该支付交易对价3.85亿元的30%即1.155亿元,扣除相应税费后,科融环境应支付约9411万元,但科融环境分文未付。
或许是考虑到科融环境的支付能力,永葆环保4名股东后来变更了诉讼请求。要求解除双方签署的购买资产协议,要求科融环境返还永葆环保70%的股权,支付违约金7700万元,赔偿律师费300万元。
显然,永葆环保的股东不打算卖了。
支付补偿金3970万元
2018年9月7日,经江苏省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主持调解,科融环境与永葆环保4名股东达成《和解协议》。
科融环境与永葆环保4名股东解除于2017年7月10日签署的购买资产协议;科融环境向永葆环保4名股东返还其持有的永葆环保70%的股权。
永葆环保4名股东则返还科融环境1.27亿元股权转让款,科融环境支付给永葆环保4名股东3970万元补偿金。
科融环境于9月11日发出终止收购永葆环保股权的公告称,由于公司现金流紧张,未及时支付收购价款,公司与永葆环保股东已进入诉讼阶段。为了改善公司现金流,防止损失扩大,董事会提议终止本次收购。
以往上市公司终止收购新三板公司的案例不少,但大多数在收购前就因种种原因终止。真正在股权变更后又终止的,这是第一例。
支付3970万元的补偿金,对于现金流本就十分紧张的科融环境来说,不是一个小数目。
2016年、2017年,科融环境扣非后净利润均为亏损状态,两年合计亏损超过2亿元。此前盈利的2014年、2015年公司扣非后净利润合计才4000多万元。
▲科融环境现金及等价物余额(Choice)
对于永葆环保4名股东来说,3970万元则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永葆环保摘牌前的2016年扣非后净利润为2989万元,而2013年-2015年,公司合计扣非净利润不到1000万元。
延伸阅读: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二、垃圾焚烧发行REITs的障碍与问题以前文所述,全国目前已经拥有超过800多个,合计80多万吨/日以上的垃圾焚烧项目,形成近4000亿元的存量资产,且未来还有千亿元级的投资需求。从发行基础设施REITs的角度,垃圾焚烧项目本应当是上上之选。但实际上目前进展却落后于产业园区、租赁住房、收费公路这些行
科融环境公布,公司于今日完成了相关事项的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并取得河北雄安新区管理委员会下发的《营业执照》,变更后的名称为雄安新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经营范围:氢能源领域内技术的研发、推广和服务;烟气治理、水利及水环境、生态环境治理、环境监测、固废污染物处理;节能技术研发、技术咨询
时值6月,A股环保上市公司步入“分红季”,股东和投资者正在迎来一年一度的幸福时刻。据《环境经济》统计,在70家A股环保上市公司中,有52家公司发布了2021年度现金分红预案。截至6月8日,已有26家公司发布了2021年度权益分派实施报告。52家A股环保上市公司拟现金分红总额达42.55亿元据中国上市公司协
科融环境公布,公司于2022年7月5日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拟变更公司名称的议案》,由于近年来市场环境变化及疫情的影响,公司对主营业务进行了重新的梳理,将烟气治理、垃圾焚烧等环境工程产业相继置出,重点致力于特种燃烧装置技术和节油点火系统的升级和对燃烧动力领域的探索与
环保板块2021年半年报披露完毕,环境商会对统计范围内的125家A股环境上市公司的主要经营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上半年,125家上市公司中有104家企业实现营收增长,占比83%,7成企业实现净利润增长,38家企业净利下滑,14家企业处于亏损状态。营收净利双增的企业80家,双降企业14家。企业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约在3%,平均销售毛利率约为31%。现金流方面,70家企业经营现金流量为正,55家净流出。整体业绩表现优于去年同期。
4月20日,科融环境近日发布2020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14,946,526.12元,同比增长0.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991,452.14元,同比增长84.66%。
按照产品服务对象分类,环保产业可以分为水污染治理、大气污染治理、固体废物治理和噪声污染治理等领域。按照产品内容分类,环保产业可以分为环保设备和技术、环保服务等。
科融环境近日发布公告,公司拟与北京华阳风科技有限公司签署《关于北京市海淀区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设施建设运营项目合作协议》,共同投资设立合资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亿元,其中科融环境拟占股85%,华阳风拟占股15%。
自9月16日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的通知》(下称《通知》)以来,为抢占先机,各城市争相申报。此前,业内人士估计,将有6—7个城市群获得审批,京津冀、上海、广东、山东、川渝城市群入选的可能性较大,最终结果或在春节前公布
近期,多家上市环保公司高管变动。北极星环保网根据公开发布的公告整理如下。若有疏漏,敬请谅解。城发环境:聘任易立强、陈宇、李树鑫为副总经理城发环境11月30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0年11月30日召开第六届董事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聘任易立强先生为公司副总经理的议案》《关于聘
科融环境公布,公司于2020年9月30日召开了第四届董事会第三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对外投资设立环保产业投资基金的议案》,同意公司以自有资金出资1.5亿元与河北诺安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诺安基金”)共同投资设立雄安科融环境环保产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暂定名)。为推动
中科鼎实环境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以“与时代初心同步与梦想使命同行”为主题的2020年新年联欢会在北京举行,常年奔赴在一线的鼎实的各位兄弟姐妹满怀丰收的喜悦,满载胜利的荣耀,从全国各地,纷纷踏上了回家的归途,与鼎实总部高管及全体同仁欢聚一堂。京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近年来,江苏常州市把智能电网产业作为全市十大产业链之一来重点打造,取得了迅猛发展。作为常州经开区八个特色产业园之一,以智能电力装备、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为主导的横山桥智能电力装备产业园近日也是喜事连连——总投资18亿元的9个重点工业项目集中开工,成为该园区启动建设以来的又一新的发展里程碑
2017年12月1日,证监会开始对科融环境控股股东徐州丰利、实际控制人毛凤丽及公司关联方立案调查,历经一年多的调查,总算落下了帷幕。2019年1月10日科融环境被查出严重的财务造假,公司收到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高管人员也被证监会出具警示函。公司即将因连续三年亏损而暂停上市,2019年1月至今,公司
11月12日午间,深交所就投资者投诉的部分问题向科融环境下发问询函,其中,科融环境实控人及高管增持计划到期但至今未披露实际增持情况,被交易所重点关注。问询函指出,科融环境2017年4月曾发布公告,称公司实际控制人及管理团队拟在未来12个月增持公司股份1-10亿元。但2018年4月,公司披露因2017年公
近年来,收购作为环保企业业务扩张最常用的手段之一,在环保市场上频频发生。然而并不是每次的收购计划均以成功收尾,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最终终止的项目亦不在少数,工作人员一个月或几个月的辛苦努力也因此而白费。随小编一起统计下,今年以来发生的与环保企业失之交臂的收购项目。高能环境最新的
情怀是一种追求,是坚守、是担当。对于环保人来说,不忘初心,才能永葆环保情怀。有这样一个团队,环保情怀早已深深扎根于血脉,这群筑梦者来自山川湖海,最终走近并且凝聚在一起,以核心技术为基础,以专业人才为保障,以先进管理为支撑,用行动践行着环保的誓言,倾情再造绿色家园。这个团队的名字叫
7月以来,随着史上最严的“环保风暴”席卷全国,煤炭、钢铁、有色金属等各种周期品价格“涨”声一片,带动周期板块进入大牛市。而环保产业本身,政策驱动的效应则更为明显。近期,一系列有关固废、危废的禁令密集出炉,危废产业陡然升温。嗅觉灵敏的产业资本已经密集落子。不久前,碧水源一口气收购定
肇始于今年7月的环保风暴,到现在还没有减弱的意思。在大多人数眼中,环保风暴约等于一批不曾了解的企业被关停,某些与日常生活没有直接联系的行业受到影响,最直观的感受或许是天空的颜色更蓝,而在酷热的夏天,蓝天并不是件稀奇的事儿。但今年7月开始的环保风暴,刷新了我们对环保范围的认知。餐饮、
近日,科融环境发布公告称,董事会于2017年8月1日收到董事贾岩先生的辞职报告,贾岩先生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公司董事职务,贾岩先生辞去董事职务后,不在公司担任其他职务。贾岩先生目前未直接或间接持有公司股票。科融环境表示,贾岩先生辞职未导致公司董事会成员人数低于法定最低人数,不影响公司董事
对比去年六月的9起并购,今年同期并购数量有所下降,仅发生6起并购事件,其中一起海外并购;一起本应于六月底进行的并购(创业集团),因为某些先决条件,协议延期。纵观上半年,如此前分析,环保并购潮不管是在数量还是金额上,都在趋于低落。值得注意的是,六月案件虽少,行业集中度却非常高,两家上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4月29日,长江电力发布一季报,一季度营业收入170.15亿元,同比增长8.6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1.81亿元,同比增长30.56%;基本每股收益0.2117元,同比增长30.56%。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4月29日,国投电力公告,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31.22亿元,同比下降6.9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78亿元,同比增长2.1%;基本每股收益0.2676元。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4月29日,豫能控股公告称,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34亿元,同比下降11.6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428.91万元,同比增长622.62%。变动的主要原因是本期燃料成本同比下降,火电业务利润增加。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4月29日,华电国际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营业收入为265.77亿元,同比下降14.1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3亿元,同比增长3.66%。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4月28日,上海电力发布一季报,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104.43亿元,同比下降1.56%;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8.29亿元,同比增长30.78%。净利润增加是燃煤成本下降导致营业成本下降以及财务费用下降所致。
2025年4月17日晚间,环保行业领军企业清新环境(股票代码:002573)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87.16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78亿元,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14.92亿元。这一数据背后,既有行业共性困境的折射,也暗含企业主动求变的挑战。本文将从环保行业整体环境、企
4月29日,绿康生化发布公告称,公司股票将于2025年4月29日(星期二)开市起停牌一天,并于2025年4月30日(星期三)开市起复牌。2、公司股票自2025年4月30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其他风险警示”,股票简称由“绿康生化”变更为“*ST绿康”,证券代码仍为“002868”。3、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其他风险
大唐发电4月28日发布2025年一季度报告。2025年第一季度,大唐发电实现营业收入302.06亿元,同比下降1.74%;实现净利润22.38亿元,同比增长68.12%。
华能国际4月28日发布2025年一季度报告。2025年一季度,华能国际实现营业收入603.34亿元,同比降低7.7%;实现净利润49.73亿元,同比增长8.19%。报告显示:华能国际营业收入下降,主要由于境内发电量和平均上网结算电价同比下降;净利润同比增长,主要由于境内单位燃料成本同比下降。
4月28日,中国天楹发布2024年年报。报告显示,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为56.67亿元,同比增长6.46%;归母净利润为2.80亿元,同比下降16.99%;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52亿元,同比下降20.17%;基本每股收益0.12元。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中国核电2024年年报显示:2024年,中国核电实现营业收入772.72亿元,同比上涨3.09%;归母净利润为87.77亿元,同比下降17.38%。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