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垃圾发电市场正文

环保行业2019年投资分析:垃圾焚烧发电行业现金流稳定 “十三五”仍有较大市场空间

2018-12-14 13:47来源:青力出品作者:姚键、王宁关键词:固废处置垃圾焚烧发电行业PPP项目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基建补短板,生态环境和农村是重点方向

10月3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保持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力度的指导意见》,提出坚持既不过度依赖投资也不能不要投资、防止大起大落的原则,聚焦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保持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力度,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升基础设施供给质量,更好发挥有效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其中重点提到:加大对天然林资源保护、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水土保持等生态保护重点工程支持力度;支持城镇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危险废物处理设施建设,加快黑臭水体治理。支持煤炭减量替代等重大节能工程和循环经济发展项目。支持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今年审议通过并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以下简称《乡村振兴战略》)、《“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旅游基础设施改造升级行动计划》等一系列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乡村振兴上升至国家战略的新高度。

在农村基础设施方面,水利是加大补短板力度、稳定有效投资的重点领域之一,国务院曾于2014年5月召开国常会确定了2020年前需建成的172项重大水利工程项目。发改委在今年9月18日的发布会上表示,172项重大水利工程目前已开工建设130项,在建投资规模超过1万亿元,中央预算内水利投资将继续重点支持172项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尽快补齐中小河流治理、农村饮水安全、灌区节水配套等薄弱短板。

监测行业在政策推动下预计能延续快速增长

政府端需求增强推动行业近两年行业快速增长

“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旨在落实地方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环保责任,解决地方环保主义对环境监测监察执法的干预,进一步统筹跨区域、跨流域环境管理的问题。在“量化考核、量化追责”的高压态势下,对监测数据的真实、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控、省控污染源监测点显著增加。

2017年监测设备开始出现快速增长,市场集中度提升。原先由于全国范围内传统监测站的建造已经基本完成,环境监测设备行业销售规模增速在2016年前放缓至1-2%之间,随着垂管的推广,监测站点的下沉,2017年行业销售数据显著增长。据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环境监测仪器专业委员会统计,2017年,我国共计销售各类环境监测产品56,575 台(套),同比2016 年增长38.5%。全行业2017年的总销售额突破了65 亿元,同比增长了1.56%,但市场集中度显著提升。环境监测行业内的5 家上市公司,聚光科技、先河环保、雪迪龙、中节能环保装备下属子公司中节能天融科技和盈峰环境下属子公司宇星科技,2017 年度环境监测设备的销售额共计达到31.4 亿元,同比增长34.8%,市场占有率由2016 年的36.4% 提升至2017年的48.1%。

进入2018年后,监测行业继续保持高速的增长。截至三季度末,聚光科技的订单同比增长达六成,先河环保的订单同比增长五成,利润同比分别增长33.6%与55.8%。

政策加严,全国空气质量排名给地方政府带来压力

全国空气质量排名今年拓展到169个。2013年1月起,环保部对第一批实施空气质量新标准的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及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共74个城市开展空气质量排名,每月向社会公开发布空气质量相对较好的前10个城市和空气质量相对较差的后10个城市名单。但是随着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深入开展,继续按74城市进行排名存在全面性、完整性不足,一些污染较重的区域和城市未纳入排名等问题等问题。2018年6月,国务院发布《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要扩大国家城市空气质量排名范围,包含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汾渭平原等重点区域和珠三角、成渝、长江中游等地区的地级及以上城市,以及其他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等,每月公布环境空气质量、改善幅度最差的20个城市和最好的20个城市名单。生态环境部从7月份起,在原来74个城市排名基础上,进一步将排名范围扩大至16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其中京津冀及周边共55个,长三角地区共41个,汾渭平原共11个,成渝地区共16个,长江中游城市群共22个,珠三角区域共9个,以及其他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共15个。

明确地方一把手责任,排名给政府带来巨大压力。《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中明确地方各级政府要把打赢蓝天保卫战放在重要位置,地方主要领导是本行政区域第一责任人。严格考核问责,考核不合格的地区,由上级生态环境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公开约谈地方政府主要负责人,实行区域环评限批,取消国家授予的有关生态文明荣誉称号;对工作不力、责任不实、污染严重、问题突出的地区,由生态环境部公开约谈当地政府主要负责人;制定量化问责办法,对重点攻坚任务完成不到位或环境质量改善不到位的实施量化问责。因此,在空气质量排名中落后的城市地方政府对于改善空气质量的需求强烈且迫切。

城市空气质量排名第发布,有效形成城市间空气质量“比、赶、超”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排名”对地方政府改善环境空气质量的“倒逼”作用,传导治污压力,促进协同治理,为推动全国空气质量改善和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发挥积极效应。当前全国 338 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有可能进一步全部纳入空气质量排名。

推广网格化监测,监测站点下沉

《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完善环境监测监控网络,各地建立完善“网格长”制度,加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优化调整扩展国控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站点。加强区县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网络建设,2020年底前,东部、中部区县和西部大气污染严重城市的区县实现监测站点全覆盖,并与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实现数据直联。国家级新区、高新区、重点工业园区及港口设置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站点。加强降尘量监测,2018年底前,重点区域各区县布设降尘量监测点位。重点区域各城市和其他臭氧污染严重的城市,开展环境空气VOCs监测。

生态环境部在2018年8月底启动“千里眼计划”,即利用卫星遥感等技术,对PM2.5年均浓度较高的3600个网格进行重点监管。并将从中选出800个网格加密布设3200余台PM2.5地面监测微站,将其进一步细分为28800个500米乘以500米的精细网格。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逐步扩大“千里眼计划”实施范围。2018年10月前实施范围为“2+26”城市;10月起增加汾渭平原11城市;2019年2月起增加长三角地区41城市,从而实现对重点区域的热点网格监管全覆盖。

在国家生态环境部开展城市空气质量排名的考核排名压力下,部分省市开始将空气质量考核排名下沉到对乡镇空气质量考核,进而开始建设乡镇站空气监测项目,而网格化监测是乡镇监测点布局的主要形式。2018年河南鹤壁,山东菏泽、日照,河北保定、沧州、唐山及张家口等地均建立了乡镇站空气监测建设项目。当前,在“2+26”通道城市基本完成网格化的布点覆盖,开始从重污染地区向轻污染地区延伸。在进行空气质量排名的169个城市中,有些城市(如南方地区)传统上认为空气质量情况较好,当地的空气质量检测体系也处在空白阶段,给网格化监测提供了充足的市场空间。

现有监测点位难以满足精准治理要求,大气网格化监测是区域大气管理的利器

在地方一把手是环保第一责任人的新政治考核下,我国很多地区都面临大气环境质量改善巨大压力。大气污染源的控制和监测是大气治理工作的第一步。国内目前布设的监测点位及源解析设备密度有限,仅能提供某区域大概的空气污染状况和当地污染物的相对产业贡献信息,不能确定微观污染的“源”,也难以准确评价某一个污染源的治理效果,很难满足各城市大气污染精准治理要求。

大气治理与区域大气环境质量长期缺乏可量化、可监控的联系。只有精确找到本地污染物排放来源,结合地理、气象、环境衍生等众多原因综合分析,才能实现大气污染治理精准决策和快速应对,治霾才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因此,科学、全面、动态的监测数据成为当前乃至今后重要的刚需,网格化监测成为各地政府争相发展的工具。通过高密度布设监测点位,网格化监控系统对敏感地带实现了由传统“点对点”(执法人员对具体排污单位)的环境监管模式向“点对面”(执法人员掌握所有点位的污染状况)模式的转变,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为环境监管提供了定量的数据支持。

与传统监测方式相比,网格化在线监控具有诸多优势:实现环境监控精细化管理。网格化在线监控能够实时监测到各个污染源排放情况,并为后期环境污染治理提供精确的数据支撑。宏观上,网格化监控能够全面反映整个网格区域大气质量的动态变化,并能够及时发现大气环境中异常情况,从而及时作出预警和预报,环境监管人员根据异常情况准确定位超标区域,为环境监管提供现实依据。实现环境监控智能化管理。从在线监控系统的构成来看,有效推动环境监测智能化管理,不仅能够直接监测数据,还可以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直接对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分析数据之间的因果联系,为政府环境监管和大气污染风险监控,等提供技术支持。网格化在线监控改变了传统的环境监测和管理模式,通过自动化监测技术实现高频次数据采集分析,实现大气环境治理的实时监测和远程监控,极大地提升了环境监测和监管的工作效率。

综合来看,在政府监查考核保持高压的状态下,政府端需求预计仍将保持一到两年的高峰期。而在取消环保“一刀切”后,工业端需求有望逐渐复苏。两块需求叠加使得整个监测行业在未来两年仍是比较确定可以实现高增长的环保细分子行业。推荐网格化监测龙头先河环保和全国性监测龙头聚光科技。

原标题:【国信环保】环保行业2019年投资策略:拨云见日,项目规范化将引领环保行业回归正轨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固废处置查看更多>垃圾焚烧发电行业查看更多>PPP项目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