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固废处理危险废物评论正文

从CLH崛起 对比中美危废行业及对中国危废企业的启示

2019-01-23 16:37来源:光大证券作者:殷中枢 王威关键词:危废行业危废处理危废产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4、中美危废对比

4.1、行业标准:探路者与追随者

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的环保意识随着工业的大力发展率先觉醒,开始针对工业污染物制定相关标准。随着对污染物的认知上升,行业标准趋于严格,技术规范性也逐步提高。到二十世纪90 年代,发达国家的探路者之旅已经基本形成。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虽然在环保行业起步较晚,但却有一整套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可以借鉴,扮演着追随者的角色。

在中国对危废污染进行控制的时期,美国相关产业已发展成熟。因此,中国在短短几年内先后推出危废焚烧、填埋、贮存污染控制标准,同时对危废名录和跨省转移审批制度进行借鉴,建立起整套相对成熟的技术和标准体系。

我国现行的标准体系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滞后。在焚烧污染物排放限值、防护距离等规定上,仍然与其他发达国家存在差距。例如焚烧烟气的二噁英排放标准,中国标准为0.5TEQng/m3,国际上普遍采用的POPs 公约则要求0.1TEQng/m3。中国危废行业提标是必然趋势,所以危废从业公司一定要重视自身的运营能力。

4.2、上游产废来源和危废处置方式差异较大

从产废结构上来看,美国是石油化工生产大国,其产废结构中基础化工以及石油/煤制品制造业的产废占比合计高达71%(2017 年);由于石化企业多产生液态危废,因而美国的危废产量中83%为液态危废。而我国的化工行业产废仅占总量的19%,且产废行业较为分散,有色金属冶炼、非金属矿采选、造纸等行业的产废占比均超过10%。另一方面,液态危废在国内危废总体结构中占比较小,以目前的废物结构看,将废碱(15.67%)、废酸(14.37%)、废油(5.36%)全看作液态危废,合计占比仅为35%。

从处置危废方式上来看,美国深井灌注处置技术已十分成熟,同时其液废占比较高,自2013 年起深井灌注处置危废的占比稳定在70%左右,而其他的危废处理方式包括废液处理、回收、焚烧、填埋等,占比均不足10%。中国目前的主流危废处理方式仍为焚烧,不过近年的焚烧占比在持续下降(2015年已不足40%),同时资源化处置方式和水泥窑协同处置的热度在稳步提升。

4.3、中国危废处理市场更大

国内危废处理可比空间约是美国的3-4 倍。

从危废处理量来看,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中国2017 年危险废物处理量为6595 万吨(综合利用4043 万吨,无害化处置2552 万吨);而根据美国EPA 数据显示,美国近年来的危废处理量均在3500~4000 万吨左右,2017 年为3516 万吨,约为我国危废处理量的一半。进一步考虑第三方处理的规模,根据中国《2018 年全国大、中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年报》数据显示,2017 年拥有危废经营许可证单位的实际危废处理量为2252 万吨,第三方处理占比为34%;而根据美国EPA 数据显示,美国第三方单位危废处理量仅为635 万吨,第三方处理占比为18%。测算得出我国第三方单位的危废处理量(及危废市场规模)约为美国的3.5 倍。

从危废产量来看,我国的危废产量自2011 年起随着工业企业的快速发展而迅速走高,2017 年已达6937 万吨;而美国近年来的危废产量已相对平稳,走势和工业生产指数基本一致,危废产量维持在3500 万吨左右。危废产量的差异也从供给层面决定了未来危废处理市场空间的规模。

同时,我国危废市场还面临着存量和增量双层叠加。增量部分是指每年新产生的危废量,通常包括合法处置途径+非法处置途径。在制度完善和严督察背景下,每年新增危废中瞒报、漏报行为减少,非法转移和倾倒途径被切断,大量危废回归正规化途径;存量部分是指在环保执法加严后大量危废贮存被发现,短期内面临处置压力,处置需求十分迫切。存量和增量双层叠加,危废需求暴增。进入“十三五”以来,先后有11 个省发布《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从发布规划项目的情况来看,“十三五”期间平均产能增长率达 212%。可见危废设施不足的问题已引起各地环保部门重视。

5、外延并购是危废龙头成长必经之路

目前我国危废市场的优秀参与者众多,随着危废处理“量价齐增”的情况延续,从传统危废处理企业东江环保、光大绿色环保,到全产业链拓展的大型环保公司东方园林、北控水务,再到资金实力雄厚的新兴力量海螺创业、雅居乐,均在危废行业持续开疆拓土。但是,我国的危废市场行业集中度仍相对较低。根据E20 环境平台的统计,虽然我国的危废企业处理量快速增长,但是CR10 的总产能仅占全国总产能的7.2%,仍有大量的危废产能被小型企业所瓜分。

我们认为,外延并购将是我国危废龙头的成长必经之路。

(1)对标美国,并购是趋势。

我国危废行业目前的发展阶段和美国二十世纪90 年代初期类似,有大量的小型危废企业侵占市场份额,1991 年共有近4000 家危废处理公司。而随着监管趋严、危废处理费用回归正常水平、技术逐步成熟等多项因素影响,美国的危废处理企业到2017 年仅有1000 余家,且CR10 的市占率超过90%,市场格局已非常成熟。

(2)行业三大壁垒决定扩张靠并购。

资质壁垒:环保法规定,从事废物处理业务前需经政府部门的严格审批,只有符合条件的企业才能取得废物处理的行政许可资格。2013 年以后,生态环境部将危废经营许可证的审批权限下放到了省级生态环境部门。危废经营企业要进入当地市场,必须经过当地环境管理部门审批。这一举措导致危废处理行业呈现出一定的地域壁垒,故而大型危废公司往往会选择并购实现跨区域的扩张。

技术壁垒:危废种类高达46 大类,种类繁多,性质差距巨大,预处理过程极为重要。危废处理工艺繁杂,稍有不慎就会对环境造成不好的影响,因而政府在发放危废许可证时,也会要求企业有一定的危废处理技术。此外,针对不同种类、不同含量的危废,公司需要根据实际需要来调整处理工艺。

规模扩大壁垒:新的危废项目从立项到投产过程复杂,审批周期长,一般耗时3-5 年。显然,收购有资质的企业会比新建产能更容易扩大企业规模。

值得注意的是,危废行业的并购发展也与宏观融资环境有一定关系:1)当融资环境宽松,融资成本较低时,拥有资金优势的危废企业会加大外延并购的力度,同时也会吸引行业外公司打开危废市场进一步扩张;2)当融资环境逐步收紧时,企业在进一步扩张规模和稳健运营之间的博弈会影响公司未来发展;3)当融资环境严峻,融资成本较高时,单纯通过资本并购扩张不考虑运营的公司将面临极大压力,而人员、技术储备充分,具有优秀运营能力的公司有望脱颖而出,在行业中占据领先地位。

无论是成功者的经验还是行业本身的限制,我们认为危废行业未来的发展离不开大量的兼并收购,2017年危废行业的并购共计二十余起,产业整合融合的趋势仍将持续,光大绿色环保、东江环保等具备规模优势和优异运营能力的龙头公司将有望在新一轮的跑马圈地中脱颖而出。

5.1、光大绿色环保:出身名门,传承优质项目

2017年5月由光大国际分拆上市。

截止2018年12月31日,绿色环保共拥有58个生物质综合利用项目(运营22个、在建14个、筹建13个、未启动二期项目9个)、32个危废综合处理项目(运营11个、在建4个、筹建17个)、7个光伏发电项目和2个风电项目(均已投运)、以及9个环境修复项目(运营1个、在建7个、筹建1个),总投资共约240亿元,年生活垃圾处理产能102万吨,年危废处理产能19.4万吨(焚烧8.4、填埋11),年供热量96万吨。

5.2、东江环保:承势而动,布局全国

东江环保 1999 年成立于深圳,专注于废物处理及资源化利用。从 2013 年开始,大力拓展无害化处置业务,加快全国性布局,扩张至福建、浙江、江西、新疆等地区。2015 年扩张至布局环渤海区域。目前拥有产能约168 万吨,位列行业第一。

原标题:国际环保巨头系列报告之四:CLH:逆势迎风起,时势造英雄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危废行业查看更多>危废处理查看更多>危废产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