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耕地土壤质量是粮食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源头保障,涉及到千家万户“舌尖上的安全”,因此,土壤污染对农地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一直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1月1日,我国首部《土壤污染防治法》正式实施,这部法律从立法上解决了“谁负责、谁监管、谁污染谁治理及如何治理”等问题,明确规定了农业农村部对土壤污染防治的监管责任、风险评估,农用地土壤管控、修复方式及安全利用等职责范围。
Q:为什么要建立农用地分类管理制度?
A:农用地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本物质条件,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事关农产品质量安全。农用地土壤污染类型复杂多样,具有隐蔽性、累积性、地域性等特征。按照土壤污染程度和相关标准,建立分类管理制度,便于有针对性地开展风险管控与修复。要依据《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15618-2018)和《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技术指南(试行)》(环办土壤〔2017〕97号)等相关标准规范,将未污染和轻微污染的农用地划为优先保护类,轻度和中度污染的农用地划为安全利用类,重度污染的农用地划为严格管控类。需要采取的相应管理措施也在本法中作了明确规定。
总的来说,农用地分类管理不仅要考虑土壤污染状况,也应关注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根据土壤污染程度,有针对性地采取风险管控与修复措施。特别是对中轻度污染耕地,在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科学利用受污染耕地的生产功能,既能满足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的需要,又能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实现农用地土壤污染治理与农业生产的有效结合。
Q:农地污染状况调查和风险评估由谁负责?
A:该法第52条对有土壤污染风险的农用地地块进行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土壤污染风险评估作了规定。其中需要进行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的情形有三种:土壤污染状况普查、详查和监测、现场检查表明有土壤污染风险的农用地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的实施主体是地方人民政府农业农村、林业草原主管部门会同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上述主管部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或委托有关单位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从事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的单位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能力。
农用地地块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旨在评估土壤污染导致的农作物生长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等风险,包括提出风险管控、修复目标及基本要求等。主要依据《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15618-2018)执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要求对可能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潜在危害进行风险分析和评估,并作了相关规定。实践中,土壤污染风险评估和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密切相关,应当做好衔接,依法开展土壤和农产品协同监测与评价。
Q:重度污染的耕地应采取哪些措施?
A:对于重度污染的耕地,该法也有明确的规定:一是提出划定特定农产品禁止生产区域的建议,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二是按照规定开展土壤和农产品协同监测与评价;三是对农民、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他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四是其他风险管控措施,包括调整种植结构、退耕还林还草、退耕还湿、轮作休耕、轮牧休牧等。
Q:轻中度污染的农用地如何安全利用?
A:该法从三方面对农用地安全利用作了规定:一是对安全利用类农用地地块需要制定安全利用方案;二是安全利用方案由地方人民政府农业农村、林业草原主管部门制定并实施。这里的实施主要是指上述两部门组织或者指导农业生产者采取农艺调控、替代种植等具体风险管控措施;三是制定安全利用方案应当结合主要作物品种和种植习惯等具体情况。作物品种包括农作物、林草植物等,种植习惯主要考虑种植种类、作物熟制和轮作休耕等方面。
Q:被污染的农用地应该由谁来修复?
A:该法在以下4个方面对农用地土壤修复作了规定:一是修复情形。对于产出的农产品污染物含量超标的农用地地块,需要实施修复。通过监测和风险评估,受污染的农用地地块通常存在以下三种情形,即土壤超标,农产品不超标;土壤不超标,农产品超标;土壤与农产品均超标。依据本条规定,对后两种情形均需实施修复;二是修复主体。土壤污染责任人是农用地地块修复主体。同时,依照本法第45条规定,土壤污染责任人无法认定的,土地使用权人应当实施土壤污染修复,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实施土壤污染修复;三是修复方案。实施修复应当由土壤污染责任人编制修复方案,并将修复方案报地方人民政府农业农村、林业草原主管部门备案;四是地下水污染防治。修复方案应当包括地下水污染防治内容。编制、实施修复方案时,应当将土壤和地下水一并考虑。对土壤污染、地下水尚未污染的,应当预防土壤污染导致地下水污染;对土壤和地下水均已受到污染的,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治理地下水污染的措施。
Q:农业农村部门应承担哪些责任?
A:该法明确规定了农业农村部要在职责范围内对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具体有2个方面:一是农用地土壤管控与修复。2016年国务院发布了《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规定了原农业部门负责农用地土壤安全利用和严格管控。该法的出台,将上述职责上升为法律,并强化了相关职责要求。农业农村部承担监测调查与风险评估、土壤污染责任人认定、土壤类别划分和分类管理、农用地安全利用和严格管控、相关宣传与培训责任;二是要求对农业投入品进行严格监管,包括对农业投入品以及农药等包装废弃物和农膜进行监督管理。
Q:农业农村部门将从哪些方面开展工作?
A:一是做好耕地类别划分试点。按照《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要求,将耕地全面划分为优先保护类、安全利用类和严格管控类,深入推进耕地土壤环境类别划分试点。至2020年底前,在试点基础上有序推进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定,逐步建立分类清单;二是扩大耕地污染治理试点。在总结湖南试点经验成效的基础上,在全国范围内分区域、分品种开展安全利用与种植结构调整试点,重点在南方镉污染水稻产地、北方镉污染小麦产地,建设耕地污染管控与修复综合示范区,为全国不同类型耕地污染治理提供样板。继续做好湖南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及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试点;三是加强调查监测评估。加快完善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监测网络,推进土壤污染详查和农产品协同监测。研究制定《耕地污染治理效果评价准则》和《禁止生产区划定规范》。开展耕地土壤治理新技术、新产品及新装备的评估验证;四是加强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科技支撑。近期重点针对镉米、镉麦问题,开展低积累水稻品种筛选与推广、污染农田安全利用技术集成与示范等科研工作。重点开展耕地土壤主要重金属污染控制技术、消减技术、修复治理技术等科技攻关,为重金属土壤污染防控和治理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环境修复网获悉,日前,安徽省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安徽省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试点工作方案,方案提出,通过试点为全省全面推开普查工作积累经验、探索路径;检验和完善普查工作流程、技术规程和方法,明确成果要求,探索运行机制,总结工作经验。2022年,试点县按期完成样点规划
日前,国务院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方案》,详情如下:关于印发《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方案》的通知遵照《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的通知》(国发〔2022〕4号)要求,我们会同国务院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组织编制了《第三次全国土壤
为促进污泥产品土地利用资源化科学发展及应用,设置0、9、18、27t/hm2共4个施肥水平,通过单季小白菜农用,研究生物碳土(好氧堆肥)和有机营养土(高级厌氧消化工艺)两种北京城市生活污泥产品对植物肥效和土壤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营养土和生物碳土均能提升小白菜的养分吸收,施肥量越高,全氮吸收
2月16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决定自2022年起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利用四年时间全面查清农用地土壤质量家底。《通知》明确了普查总体要求、对象与内容、时间安排、组织实施、经费保障和工作要求。《通知》明确,普查对象为全国耕地、园地、林地
对受污染农田修复技术应用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在当前我国土壤污染管控与修复工作中尤为重要和紧迫。本文针对自主研发的改良剂,在我国华南地区受镉(Cd)污染的水稻种植区开展野外大田试验,重点围绕土壤环境、肥力和健康质量的变化,探索改良剂施用对土壤质量的影响;选择DTPA浸提态Cd、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阳离子交换量(CEC)、糙米Cd和稻谷产量构建指标体系,利用动态加权综合评价模型评判改良剂的修复效果。
土壤质量是土壤在生态系统界面内维持生产,保障环境质量,促进动物和人类健康行为的能力,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当前,我国土壤污染形势严峻,突发性土壤环境污染事件频发,对于土壤污染防治处于“后知后觉”的状态,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国缺乏对土壤环境质量评估的重视,没有及时对土壤环境质量现状展开调查评估。
摘要:土壤健康评价需要对表征土壤生态系统服务的各项指标和功能进行评估。通常采用土壤质量指标(SQI)进行土壤质量评价,但由于这些土壤质量指标均针对特定的土壤功能进行,导致不同指标之间无法进行绝对值的比较。本文提出了一种土壤质量指标面积法,该方法基于雷达图的面积进行,将土壤化学属性、生
土壤质量的含义及其评价尺度,可以因管理和使用土壤的目的不同而异,尺度问题已成为土壤质量评价研究的重要视角。目前国内外研究主要集中在某一特定土地利用类型下或者农耕条件下的中小空间尺度土壤质量评价,而大空间尺度相关研究相对缺位,难以满足日益迫切的广域空间土壤资源管护需求。为了识别土壤
摘要: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离不开城市土壤的支持,在园林绿化建设中,更是充当着一个重要的角色。它的质量高低对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和园林绿化程度有着直接的影响,从而给城市社会与人民群众的生活造成了间接的影响城市土壤与园林绿化,这两者之间有着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联系。因此,为了更好地对城市
4月9日下午,淮海实业集团安全环保部在淮海实业集团七楼会议室主持召开淮北长风矿用制造厂、兴海公司玛钢厂疑似污染地块土壤环境初步调查报告专家评审会,对两地块环境初步调查报告进行评审。与会代表、专家在听取了编制单位关于场地环境初步调查报告的汇报后,经讨论一致认为初步调查报告编制较规范,
编者按:说起大量元素,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氮、磷、钾,而不会去提及碳、氢、氧。从营养元素的功能和施肥实践来看,植物对碳、氢、氧虽然需求很大,但它们来源于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空气和水分,在植物生长中,一般不需要人为供给,所以,一般不会引起农业生产者的关注。当然,梦想着在火星上种土豆的
浙江省财政厅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发文,提前下达2025年中央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资金和农村环境整治资金并调整部分2021年中央水污染防治资金,其中中央水污染防治资金38652万元,中央大气污染防治资金18739万元,中央土壤污染防治资金13768万元,中央农村环境整治资金1431万元。浙江省财政厅浙江省生态
为规范土壤环境监测工作,生态环境部组织编制了《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国家生态环境标准征求意见稿,现公开征求意见,本标准规定了土壤环境监测的监测方案编制、监测项目和监测频次、点位布设、样品采集、样品制备、样品流转、样品保存、样品分析及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技术内容。本标准适用于
近日,财政部发布关于下达2024年土壤污染防治资金(第二批)预算的通知,金额共计13.2亿,涉及全国31个省份。财政部关于下达2024年土壤污染防治资金(第二批)预算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政局:为深入贯彻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促进土壤环境
近日,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印发《浙江省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监督管理办法(修订)》(简称《管理办法》),《管理办法》自2024年10月1日起施行。主要修订内容修订后的《管理办法》共7章、42条和2个附件。主要修订内容为:(一)职责分工。进一步明确了自然资源部门职责分工,并增加了住建部门
浙江省财政厅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发布通知,下达2024年中央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资金和农村环境整治资金(第二批)并调整部分2023年中央大气污染防治资金,下达2024年中央水污染防治资金(第二批)17025万元,下达2024年中央大气污染防治资金(第二批)39832万元,下达2024年中央土壤污染防治资金(第二
北极星固废网获悉,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征求《广东省污染土壤危险特性鉴别技术指引(试行)》(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本指引,规定了污染地块治理与修复过程中需按照固体废物进行管理的污染土壤危险特性鉴别程序和技术要求,为污染土壤危险特性鉴别方案、鉴别报告的编制及技术审查提供指引。为规
广东省财政厅下达2024年中央财政水、土壤污染防治和农村环境整治资金(第二批),本次下达资金25061万元。广东省财政厅关于下达2024年中央财政水、土壤污染防治和农村环境整治资金(第二批)的通知粤财资环〔2024〕86号省生态环境厅,有关地级以上市财政局:根据《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关于申请下达2024年
贵州省财政厅7月29日下达2024年中央土壤污染防治资金(第二批)预算,本次下达5083万元,用于贵州省典型行业企业及周边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项目等六个项目。省财政厅关于下达2024年中央土壤污染防治资金(第二批)预算的通知黔财资环〔2024〕67号省生态环境厅,有关市(州)财政局:根据《财政部关于下达2024年
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下达2024年第二批土壤污染防治资金(涉重金属历史遗留矿渣污染治理重点任务项目),本次下达资金4874万元。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关于下达2024年第二批土壤污染防治资金(涉重金属历史遗留矿渣污染治理重点任务项目)的通知桂财资环〔2024〕45号有关市、县(区)财政局:根据《财政
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发布2024年土壤、地下水污染防治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点,目标2024年,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优先监管地块基本实现污染管控;地下水国控点位Ⅴ类水比例控制在27.5%左右,“双源”点位水质保持稳定;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37%以上,新增完成1600个以上农村黑臭水体治
北极星环境修复网获悉,六安市生态环境局发布《2024年六安市土壤、地下水污染防治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点》,主要目标是到2024年,全市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优先监管地块基本实现污染管控;地下水国控点位水质达到考核要求;“双源”点位水质保持稳定;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35%以
近日,财政部发布关于下达2024年土壤污染防治资金(第二批)预算的通知,金额共计13.2亿,涉及全国31个省份。财政部关于下达2024年土壤污染防治资金(第二批)预算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政局:为深入贯彻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促进土壤环境
重庆市财政局提前下达2024年度中央土壤污染防治资金预算,重庆市奉节县三磺厂矿区历史遗留固体废物(A区)污染治理项目等19个项目获得资金支持,合计9492万元。重庆市财政局关于提前下达2024年度中央土壤污染防治资金预算的通知相关区县(自治县)财政局、市生态环境局:为深入贯彻落实《土壤污染防治
贵港市生态环境局7月13日发布《贵港市2023年度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计划》,制定持续加强耕地涉镉污染源排查整治,强化在产企业环境监管与污染预防等六项重点任务。贵港市2023年度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计划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之年,是深入打好
北极星环境修复网获悉,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发布《山东省2023年土壤环境质量巩固提升行动方案》,方案要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不低于91%,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优先监管地块土壤污染风险管控率达到35%,全省重点行业重点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比2020年下降2%。国控地下水考核点位水质总体保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山西省土壤污染防治条例》和《山西省土壤污染防治2022-2023年行动计划》,扎实推进2023年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晋中市生态环境局印发《晋中市土壤污染防治2023年行动计划》。目标全市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土壤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受污染耕地安全利
梅州市人民政府发布《梅州市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防治“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目标到2025年,全市土壤环境质量稳中向好,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全面管控;梅州市推进建立全市地下水污水防治管理体系和地下水环境监测体系,有效保障农村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水
1月6日,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发布《重庆市耕地土壤污染防治“十四五”规划》,提出工作目标,明确重点任务,布设重点工程,强化保障措施,引领提升重庆市耕地土壤污染防治能力水平。重庆市耕地土壤污染防治“十四五”规划土壤是生态环境的基本要素,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国家重要的自然
北极星环境修复网获悉,重庆市黔江区生态环境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重庆市黔江区“十四五”土壤污染防治规划的通知,到2025年,全区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局部稳中向好,受污染耕地和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巩固提升,进一步保障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农业面源污染监管体系逐步形成
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发布《四川省土壤污染防治条例(草案)(二次审议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关于公开征求《四川省土壤污染防治条例(草案)》修改意见的公告《四川省土壤污染防治条例(草案)》已经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第二次审议。为坚持科学立法、民主
吉林省四平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四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四平市财政局等部门,印发《四平市“十四五”土壤、地下水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目标到2035年,全市土壤环境质量稳中向好,农用地和重点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全面管控,地下水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农业面源污染得
2022年10月18日,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向霆在市生态环境局421会议室主持召开会议,专题研究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降低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的意见》(国办发〔2022〕30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打造政务服务升级版的指导意见》(国办发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