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随着秸秆由过去仅用作农村生活能源和牲畜饲料拓展到肥料、饲料、食用菌基料、工业原料和燃料等用途,由过去传统农业领域发展到现代工业、能源领域,秸秆的综合效益快速提升,并在庞大的秸秆产量下实现行业市场规模的持续增长。
根据农业部数据,2011-2017年,我国秸秆垃圾产量整体呈稳定增长趋势,但受制于农作物播种面积,产量增长幅度较小,复合增长率仅为0.57%。2017年,我国秸秆垃圾产量约为8.68亿吨,预计2018年在8.72亿吨左右。
结合上述收益水平以及国家政府的大力补贴,2017年,秸秆垃圾处理行业收益规模达到1884.0亿元,同比增长0.8%,行业收益率达到56.8%;预计到2018年,行业收益规模有望继续增长至1890.9亿元。
市场规模来看,2017年,我国秸秆垃圾处理行业市场规模已达到3317亿元,相比2011年的3205亿元增长了3.5%;预计2018年,秸秆垃圾处理行业市场规模在3329亿元左右。随着我国秸秆垃圾处理的利用率的不断提升及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未来秸秆垃圾处理行业的市场规模有望继续保持缓慢上升态势。
竞争强度将加大
首先,在应用趋势方面,我国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的趋势体现在秸秆新能源开发利用量增加、秸秆饲用量增加、秸秆工业加工利用量增加、秸秆食用菌养殖利用量增加,而秸秆废弃和焚烧量减少、秸秆直接燃用量减少。另外,秸秆过腹还田、秸秆沼肥还田和秸秆过腹沼肥还田逐步替代秸秆直接还田。预计到2020年,全国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5%以上。
其次,在产品趋势方面,秸秆综合利用行业产品仍将围绕“五化”展开,即秸秆肥料化、秸秆饲料化、秸秆能源化、秸秆原料化以及秸秆基料化。
第三,在技术趋势方面,提高土壤肥力的微生物学、酶学、动物学、化学计量学机制,以开发适宜的秸秆直接还田配套的农艺措施,充分发挥秸秆直接还田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同时避免次生危害的发生,进而达到充分提高作物产量的目的;进一步发展秸秆粉碎还田机、深松机、大功率拖拉机等机械,保证秸秆直接还田的顺利、高效实施,加强秸秆利用的配套机械装置的开发和改进,尤其要重视秸秆捡拾和打捆机械;加强秸秆利用新技术、新方法的研发,通过各种加“环”组“链”技术,将各种秸秆利用措施有机组合起来,形成多层次、多途径的综合利用方式,实现秸秆资源化利用的产业化和高效化目标。
最后,在竞争趋势方面,目前秸秆垃圾处理企业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专业化的秸秆垃圾处理企业,这类企业往往成立年限不长,规模较小,往往地处农作物种植大省;另一类是由环保类企业延伸出秸秆垃圾处理业务。但无论一二类企业就秸秆垃圾处理业务而言,竞争力均一般,行业内尚未有具有绝对领先优势的企业。随着我国秸秆综合利用市场技术及产品的日益成熟,未来,秸秆综合利用领域参与企业将越来越多,竞争强度也越来越大。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10月19日,吉林省能源局答复《关于加快我省乡镇生物质能源化利用的建议》中指出,实施秸秆能源化利用“能源替代工程”,在全省各地因地制宜推广秸秆固化成型、生物质锅炉、秸秆发电、生物气化等秸秆能源化利用技术。发展生物天然气项目。发展秸秆直燃发电项目。一是有序推进农林生物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7月6日,辽源市人民政府发布《辽源市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坚持把能源安全稳定供应作为底线,多措并举统筹做好煤炭、电力、天然气、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保供和安全生产,为我市创新转型发展提供坚实的能源保障。到2025年,力争全市能源综合生产能力达到180万吨标准煤以上;煤炭
北极星垃圾发电网获悉,7月6日,辽源市人民政府发布《辽源市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积极推广生物质燃气、生物质液体及成型燃料运用,推动生物质能发电行业发展。推进已核准的秸秆发电和垃圾发电项目建设,到2025年,做好东辽经济开发区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二期项目建设,生物质
北极星垃圾发电网获悉,11月8日,吉林省辽源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就《辽源市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中提出,积极推广生物质燃气、生物质液体及成型燃料运用,推动生物质能发电行业发展。推进已核准的秸秆发电和垃圾发电项目建设,到2025年,做好东辽经济开发区
9月30日,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厅发布关于公开征求《黑龙江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征求意见稿)》修改意见的公告,旨在进一步增强立法的公开性和透明度,推进公众参与政府立法,提高立法质量。关于公开征求《黑龙江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征求意见稿)》修改意见的公告为进一步增强立法的公开
北极星垃圾发电网获悉,9月27日,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2022年黑龙江省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该方案提出,2022年度秸秆综合利用率要达到90%以上,秸秆还田利用率要达到60%以上。龙江森工集团、伊春森工集团、省监狱管理局、中国融通公司等中直、省直单位农场实行属地化管理,
北极星垃圾发电网获悉,天津发改委印发《天津市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文件指出:统筹垃圾焚烧发电布局,提高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水平。加快先进污染处理技术应用和推广,不断提高垃圾焚烧发电环保水平。天津市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本规划依据《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
绿色动力环保公告,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0.73亿元,同比增长122.7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0亿元,同比增长39.1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6.88亿元,同比增长41.95%;基本每股收益0.5元。公司营业收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幅达30%以上的说明本报告期,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1月27日,天津发改委印发《天津市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文件指出:充分挖掘屋顶资源潜力,结合电力体制改革,加快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统筹土地资源利用、电网消纳和生态保护,大力推进集中式光伏发电。到2025年,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规模达到560万千瓦。分布式光伏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月27日,天津发改委印发《天津市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文件指出:推动储能技术应用,推广“可再生能源+储能”模式,新增集中式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原则上应配套建设一定比例储能设施,力争储能装机规模达到50万千瓦。推动完善电力辅助服务补偿和分摊机制,促进区域电网调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12月28日,国能扶沟1×30MW生物热电联产工程首次并网一次成功。
辽宁省兴城市人民政府印发《兴城市大气污染治理措施方案》,开展各类施工工地扬尘污染整治等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市大气污染防治管控。兴城市大气污染治理措施方案为进一步加强全市大气污染防治管控工作,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有效降低大气污染物排放,重点开展烟花爆竹禁燃限放、秸秆禁烧、扬尘治理、
2月6日,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召开2022年大气污染防治百日攻坚总结暨大气污染防治专家咨询会,研究布置2023年全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2023年,要重点做好“加快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推进重点工业领域深度治理”等工作任务。工作思路坚持以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为工作方针,以改善空气质量为核心
北极星固废网获悉,日前,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生活垃圾综合处置项目发布招标公告,本次特许经营区域范围限于天山城区清扫保洁、垃圾收集压缩转运(含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三部分内容。其中:1.清扫保洁范围本项目城区常规保洁面积约369万平方米(其中道路保洁面积280万平方米、广场22万平方米
受极端不利气象条件影响,经重庆市生态环境局与四川省生态环境厅、重庆市气象局会商,1月4—10日重庆市会出现连续区域性空气污染过程,首要污染物为PM2.5。其中,主城都市区西北部(合川区、铜梁区、璧山区)、主城都市区西南部(江津区、永川区、南川区、荣昌区)、渝东北片区(梁平区、万州区)有小
近日,廊坊市制定实施了《廊坊市2021-2022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围绕重污染天气应对、能源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运输结构调整、面源污染治理、工业企业治理、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等方面的35项重点任务来展开。
为进一步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我市空气质量“退后十”工作,不断提升全市大气环境质量,根据市委宣传部相关要求,今天召开了邯郸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新闻发布会。
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为统筹推进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深入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定州市聚焦重点区域、突出重点时段,坚持联防联控、汇聚治污合力,通过区域能源结构调整、产业高质量发展、移动源联合管控、扬尘污染综合防治、面源污染精准管控、应急响应区域联动、区域联合执法等措施,努力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效应,力争2021年PM2.5平均浓度下降幅度要高于雄安新区2021年PM2.5平均浓度下降幅度,协同推进全市及雄安新区周边大气环境质量同步持续改善。
7月份,河北省PM2.5平均浓度为2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40.0%,创2013年有监测记录以来单月历史最低,全省PM2.5平均浓度4、5、6、7月连续4个月达到国家二级标准。1-7月,全省PM2.5平均浓度为4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4.6%;优良天数平均为144天,同比增加7天。
同垃圾焚烧发电一样,秸秆、农药瓶、农药袋等农业废弃物,同样通过燃烧生成电能。
根据《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秸秆产生量为8.05亿吨,秸秆可收集资源量为6.74亿吨,秸秆利用量为5.85亿吨。秸秆品种以水稻、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为主。按照近年来我国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测算,2020年我国秸秆理论产生量为7.97亿吨,可收集资源量约为6.67亿吨。
4月29日,河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河北省2021年一季度大气环境质量状况”新闻发布会。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新闻发言人何立涛在会上表示,为深入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2021年河北省重点抓好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十项工作。
根据《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秸秆产生量为8.05亿吨,秸秆可收集资源量为6.74亿吨,秸秆利用量为5.85亿吨。秸秆品种以水稻、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为主。按照近年来我国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测算,2020年我国秸秆理论产生量为7.97亿吨,可收集资源量约为6.67亿吨。
整体发展态势良好目前,秸秆综合利用主要有“五化”,即秸秆肥料化、秸秆饲料化、秸秆能源化、秸秆原料化以及秸秆基料化。其中,肥料化利用占比约为47.2%,饲料化、能源化占比均在10%以上,而基料化、原料化占比相对较小。具体产品来看,秸秆可用于生产可降解的秸秆塑料产品、秸秆型建筑装饰材料等,还
秸秆综合利用的“五化”我国既是粮食生产大国,也是秸秆生产大国,2017年我国秸秆理论资源量为8.84亿吨,2018年预计达8.86亿吨左右。但近年来,由于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产方式的改变,秸秆的利用受到收集方式、利用技术和运输成本的限制,焚烧、废弃成为主要处理方式,这不仅导致环境污染,还带来严
秸秆资源丰富,综合利用水平不足所谓秸秆,是指农作物成熟后收获其籽实所剩余的副产品,包括粮食、油料、棉花、麻类、糖类、烟叶、蔬菜瓜果类、药材等农作物的茎、叶、枝、梢、秆、壳、芯、藤蔓、秧、穗及残渣等剩余物,还包括农田青绿饲料,但不包括麦麸、饼粕等副产物和农作物的根部。秸秆富含氮、磷
农作物秸秆理论资源量达10亿吨近几年,随着国家扶持现代农业的力度加大,农作物种植面积不断增加,秸秆的数量也在急剧上升,据调查,2015年全国主要农作物秸秆理论资源量为10.4亿吨,可收集资源量为9.0亿吨,利用量为7.2亿吨,秸秆综合利用率为80.1%。根据以前年份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前瞻产业研究院《2
农作物秸秆理论资源量达10亿吨近几年,随着国家扶持现代农业的力度加大,农作物种植面积不断增加,秸秆的数量也在急剧上升,据调查,2015年全国主要农作物秸秆理论资源量为10.4亿吨,可收集资源量为9.0亿吨,利用量为7.2亿吨,秸秆综合利用率为80.1%。根据以前年份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前瞻产业研究院《2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