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注:RS、RZ、RS分别代表清河上游、中游、下游.下同.
清河水体采样监测点位分布
样品测试分析方法
1.3 数据分析与计算
用非降雨期不同河段河水水质监测平均结果来分析河水水质时空变化.根据清河流域降雨特点,以每年6—9月为丰水期,3—5月为平水期,10月—翌年2月为枯水期,对不同水期河水污染物来源进行解析。运用SPSS 20.0对数据进行平均值、标准差等计算和统计分析。在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检验前,先对数据分布进行检验,若原数据不符合正态分布,则将其对数化后使其服从正态分布.除降雨前后河水水质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外,其余研究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差异性检验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 way-ANOVA),显著性水平选择0.05.数据结果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采用Origin 9.0进行绘图.
2 结果与讨论2.1 清河流域大气降雨物理化学特征
清河中游区19次降雨理化特征见表 2,从表 2可以看出,大气降雨氮素、硫酸盐以及耗氧污染物浓度较高,这是因为近年来北京市大气污染严重,NOx和SOx等颗粒污染物浓度高,天然雨水在降落过程中与污染物结合,导致降雨污染加重。降雨ρ(NH4+-N)、ρ(SO42-)、ρ(TDN)均与ρ(TSS)呈显著正相关(R=0.59,P< 0.05;R=0.53,P< 0.05;R=0.59,P< 0.05),再次说明除大气酸性气体外,降雨氮素、硫酸盐很大程度来源于对大气颗粒污染物的淋洗.降雨ρ(SO42-)平均值已接近我国西南地区酸雨ρ(SO42-)(21.23 mg/L),但尚未形成酸雨,这是因为北方地区降雨中碱性离子(如Ca2+、NH4+-N)浓度较高,对降雨的酸缓冲能力较强。降雨中ρ(NH4+-N)较高,正是降雨未呈酸性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降雨中ρ(TDN)超出GB 3838—2002 Ⅲ类标准的7.60倍,这与XU等对北京市降雨主要离子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其次是ρ(TDP)平均值超过GB 3838—2002 Ⅲ类标准的1.15倍.从变异系数来看,ρ(TDP)、ρ(TSS)、ρ(TOC)、ρ(TDN)变异系数较大,说明该指标离散程度较高,时空分布差异较大.
大气降雨水质指标的统计特征
清河水体不同河段理化性质和主要污染物变化趋势
2.2 清河不同河段及不同水期主要污染物变化特征
清河水体不同河段理化性质和主要污染物变化趋势见图 2.从图 2可以看出,清河河水仍属于中性水体,ρ(DO)平均值〔(4.49±2.31)mg/L〕较低;河水大部分污染物平均浓度超过GB 3838—2002的V类标准,营养盐浓度甚至超过了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排放标准[30].空间上,清河不同河段pH无显著性差异,ρ(DO)在上游最低(P< 0.05),ρ(TSS)、ρ(TOC)、ρ(CODMn)在上游最高(P< 0.05),ρ(NH4+-N)在中游最低(P< 0.05),这是因为上游RS采样点靠近排污口,污水与河水完全混合后河水好氧污染物增多,因而上游河水悬浮物和耗氧物质受点源影响明显;中游采样断面在排污口以上,受点源排污影响较小,且河水较浅,水生植物较多,对NH4+-N等污染物具有一定的稀释降解作用。ρ(TDN)和ρ(TDP)在不同断面没有显著性差异,表明河水营养盐输入总量空间差异较小。较天然雨水水质相比,河水主要污染物浓度远高于雨水污染物浓度(见表 2),长期来看,受雨水影响较小。
河流枯水期污染物浓度高于丰水期污染物浓度的现象,可作为判断污染物主要来自点源的依据,反之可作为判断污染物主要来自非点源的依据。通过对清河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主要污染物浓度的比较分析(见图 3)发现, 清河河水ρ(CODMn)和ρ(NH4+-N)在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没有显著性差异,ρ(TDN)在枯水期〔(27.02±19.76)mg/L〕和平水期〔(26.99±16.06)mg/L〕显著高于丰水期〔(11.71±6.57)mg/L〕(P< 0.05),ρ(TDP)在枯水期〔(0.99±0.84)mg/L〕和平水期〔(1.10±0.75)mg/L〕却显著低于丰水期〔(2.84±3.15)mg/L〕(P< 0.05)。这说明清河水体ρ(TDN)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点源,即城市生活源,而ρ(TDP)很大程度上来源于非点源,即降雨径流产生的负荷,ρ(CODMn)和ρ(NH4+-N)则同时受点源和非点源影响。
注:6—9月为丰水期; 3—5月为平水期; 10月—翌年2月为枯水期.n为样本数量, 个.下同.
清河丰水期和枯水期河水主要污染物浓度比较
2.3 降雨径流过程对河流水质的影响
为了评估降雨过程对河水水质的影响,分别对降雨前和每次降雨后的清河中游断面河水水质进行监测.对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见图 4)发现,河水ρ(CODMn)、ρ(NH4+-N)在降雨前后没有显著性差异,说明这两种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并非降雨径流效应.但河水ρ(TDN)和ρ(TDP)变化显著,特别是较大的典型降雨事件前后,ρ(TDN)和ρ(TDP)变化更为显著(见图 5).由图 5可见,典型降雨事件的监测结果均表明,除第一次降雨事件外,雨后河水ρ(TDN)均显著降低,但3次降雨过程中,雨后河水ρ(TDP)均显著升高,特别是较大的降雨量(42.1 mm,2014年9月2日),对磷污染物具有明显的冲刷效应,而小的降雨量(4.1 mm,2013年10月1日;2.2 mm,2014年4月17日)对磷的冲刷效应相对较弱,再次说明降雨径流对流域磷污染物具有明显的冲刷效应.因此,可以判断降雨径流效应(即非点源)是河水TDP的主要来源,但该过程并非河水氮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河水氮污染物受非点源影响不显著,主要来源于点源排放,这与Pernet-coudrier等对北京-天津北运河水系和REN等对北京市城区河流、湖泊水体氮污染源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降雨前后清河河水污染物浓度比较
典型降雨事件前后清河河水水质比较
2.4 不同下垫面降雨径流中污染物特征及初期冲刷效应
不同的下垫面类型所形成的降雨径流对流域水体污染负荷贡献往往不同,特别是营养盐类污染物负荷强度受下垫面类型影响最为明显。为了进一步评估降雨径流过程对河水营养盐污染物的影响,在分析降雨径流污染之前,有必要了解不同下垫面土壤(降尘)中营养盐污染物负荷强度。从图 6可以看出,w(TN)在街道降尘中最低〔(434.67±186.05)mg/kg〕,在沿岸农田土壤中最高〔(1190.07± 830.26)mg/kg〕,明显低于一般农业土壤中w(TN),这说明沿岸农田土壤很少或基本没有施用氮肥;各下垫面中w(TN)平均为(814.07±486.99)mg/kg,低于同期上海城市河岸带土壤w(TN)。w(TP)在这5种下垫面中无显著性差异〔平均值为(769.64± 370.91)mg/kg〕,已接近我国三江平原地区农业用地表层土壤w(TP)〔(881±97.20)mg/kg〕,说明研究区下垫面w(TP)相对较高,磷的初期冲刷效应可能较为明显。
清河流域不同下垫面w(TN)、w(TP)对比
降雨径流是地表水体非点源污染产生的必要条件之一,特别是雨强较大的降雨产生的径流。对不同下垫面产生的降雨径流中ρ(CODMn)、ρ(NH4+-N)、ρ(TDN)、ρ(TDP)分析(见图 7)表明,各径流ρ(CODMn)、ρ(NH4+-N)平均值与河水ρ(CODMn)、ρ(NH4+-N)均无显著性差异,ρ(TDN)平均值显著低于河水ρ(TDN),ρ(TDP)平均值显著高于河水ρ(TDP)(P< 0.05).与其他污染物相比,降雨对磷的冲刷效应最为明显,降雨径流是清河水体磷污染的重要来源,而河水ρ(CODMn)、ρ(NH4+-N)和ρ(TDN)则受降雨径流影响不显著。此外,与沿岸土壤或降尘中污染物负荷强度变化规律一致,5种不同类型的下垫面形成的径流中ρ(TDP)没有显著差异。因此可以认为,城市河流水体磷污染来源于多种下垫面降雨径流输入。考虑到北京市城市规模的逐年扩张,2013年商业用地和交通用地增长速率较快,特别是交通用地较2004年(268 km2)增长了0.73倍,年增长率高达1.15%,而农业用地却在减少,2009—2014年的年均减少率已达0.64%,城市化进程仍在加快。商业区街道和居民区大部分下垫面均为硬化地面,渗透能力弱而径流效应显著,地表污染物在降雨初期最易被冲刷。由表 3可见,降雨初期冲刷时间越短,硬化地面径流中污染物浓度越高,冲刷时间越长,后续径流中污染物浓度越低,特别是磷污染物的初期冲刷效应最为明显,产流初期0.5 h的径流ρ(TDP)是产流1 h后径流ρ(TDP)的5.19~12.65倍(见表 3).虽然清河沿岸农田和城市绿地径流中大部分污染物浓度较高,但由于该类下垫面透水性较强,雨水易被截留下渗,产流较少,可进入地表水体的污染物总量也较少,这与Edwin等对海河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综上,清河流域商业区、街道和小区径流中磷污染负荷强度最大,其他非硬化地面径流中磷污染负荷相对较小。
注:不同字母表示同一指标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显著性差异,P< 0.05.
不同下垫面降雨径流污染物浓度比较
典型降雨事件径流中污染物冲刷效应
综上,清河水体磷的非点源特征最为明显,氮主要来源于点源污染,即污水处理厂的污水排放,受非点源影响较弱;其余污染物表现出点源和非点源的共同特征,而非点源污染主要以硬化地面为主,其次是沿岸农田和绿地径流.在进行城市受损河流污染治理时,应综合考虑污染物的点源和非点源特征,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理,以改善城市水体,提高城市景观。
3 结论
a) 北京市清河河水污染严重,上游排污口附近河水水质最差,大部分污染物浓度均超过GB 3838—2002的V类标准,甚至超过GB 18918—2002的一级A排放标准,但河水水质受大气降雨长期影响较小。
b) 丰水期河水ρ(TDP)显著高于枯水期和平水期,ρ(TDN)却低于枯水期和平水期,但ρ(CODMn)和ρ(NH4+-N)在3个不同水期没有显著性差异。
c) 清河流域降雨对磷污染物具有明显的冲刷效应,降雨径流效应(即非点源)是河水ρ(TDP)的主要来源;河水氮污染物受非点源影响不显著,主要来源于流域点源排放,而ρ(CODMn)和ρ(NH4+-N)则同时受点源和非点源影响。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美丽河湖:即有水、有草、有鱼,人水和谐。这种生态之美,不仅仅是水环境质量的单项标准,更是以水生态为核心的系统整体之美,本质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与全面推行,“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期间,在城市河湖水体污染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技术,筛
4月13日,湖北省石首市住建局组织召开石首市水环境综合治理PPP项目(一期工程)初步设计报告专家评审会。石首市政府相关部门,外部专家团队,长江环保集团湖北省区域公司、项目公司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
凌源市隶属中国辽宁省,总人口65万。该市面临严重缺水问题,其当前可用的地下水资源遭超采。根据对过去三十年间的气象和水文调查,气候变化还将有可能加剧今后已经面临的严重缺水问题。。凌源市缺水问题对城市发展计划和经济产生了负面影响。地下水作为水源的城市供水服务覆盖了该市居民、政府机构、商
导读:海绵城市建设是重要的城市双修工程,也是区域水生态系统要素、成分、秩序、生态位与水系统修复,其最终目的是修复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建立生态型排水体系。从城市生态安全格局与城市土地利用、城市市政基础设施等层面,增加或者修复城市海绵体的规划建设,包括以下4大方面:(1)湖泊、湿地、河
作为全球水泵及水技术解决方案的领导者,格兰富精彩亮相2019中国环博会(2019IEExpo,展位号W5A18/B19)。此次展会上,格兰富特别展示了其在水环境管理、水生态修复及水资源保护三大关键领域的创新技术和针对水环境综合治理的智能解决方案,全面助力中国水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快速的城市化、气候
近日,重庆市印发海绵城市建设管理办法(试行),详情如下: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渝府办发〔2018〕135号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重庆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办法(试行)》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太湖平原河网密布,湖漾众多,汛期水患严重。为排除水患、振兴农业,太湖流域先民开挖土方、竹木围篱,创造了位位相接、棋盘化农田水利系统mdash;mdash;塘浦圩田。它将浚河、筑堤、建闸等水利工程措施统一于农业耕作中,自然河道与人工河道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一治水与治田相结合的水利体系不仅展现了太
【宁夏】到2030年8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目标要求目前,宁夏银川、石嘴山、吴忠、固原、中卫、青铜峡、灵武7个设市城市已经编制完成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明确了到2020年和2030年海绵城市建设的目标。其中固原市作为全国第二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2016年至2018年三年试点期计划完成海绵城市建设
导读:通过建设海绵城市,合理调节、分配水资源,从而缓解城市水资源危机一直是近年来众多学者关注的问题。以沈阳市海绵城市建设为例,探讨海绵城市建设中将雨水作为城市水资源的重要补充形式与研究对象,设计城市降雨过程控制与管理方案,为沈阳市乃至国内海绵城市的设计与管理提供参考与借鉴。我国是
我们建设海绵城市,就是希望通过对整个系统的完善和整个城市发展的模型转换来解决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去把真正的问题落实到城市之中,同时得到新理念和新方法,最后得到一个有效的抓手去解决涉水ldquo;城市病rdquo;。国家提出建设海绵城市,是为了提升城市的里子,更好地提升城市的发展。01编制目的1.1
导读:本文以纽约、墨尔本、东京和新加坡这四个在海绵城市规划领域具有先进理念和成功实践的国际城市为研究对象。对纽约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墨尔本水敏感性城市设计、东京强降雨应对策略和新加坡ABC水计划的理念和实践情况进行整理和分析,指出这些城市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如何以低影响开发作为核心
近日,记者从池州市水环境投资建设有限公司了解到,该公司PPP项目黑臭水体整治工程主体工程相继完成。12月18日,记者前往实地采访发现,红河、赵圩、观湖、南湖、中心沟、平天湖排涝沟6处黑臭水体综合整治任务初见成效,后续收尾工程正陆续稳步推进。这意味着池州市主城区水体水质将得到提升、水系进行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水回收、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综合管廊,就是地下城市管道综合走廊。即在城市
“生态透析技术”是根据生态学的原理和系统科学的原则,通过模拟自然界河流的弯曲和生物多样性,利用比表面积大的改性高分子材料作为基质,将河流大弯曲微型化,构成无数弯弯曲曲的小河流,从而创立了一个有利于“微生物→微型小动物(浮游生物)→小动物”各个生物群落生态位协同匹配的生态链及生态系统,在人工强化控制各个生态因子条件下,使流经本系统的污水臭气中的有机污染物快速降解去污,转化为氮气、二氧化碳、氧气、水,实现污水无化学添加、无臭气排放、无有机污泥的“三无处理”。10多年
近年来,在海绵城市建设的大背景下,北京市新建了大量的雨水利用、控制工程(简称雨水工程),如蓄水池、植草沟、透水铺装、生物滞留池等,工程数量和综合利用能力逐年增加。据统计,2019年北京市共有雨水工程2850处,当年雨水的综合利用量为5024万m3[1]。大量的雨水工程不仅可以削减降雨径流量、防止
日前,生态环境部与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与监督指导实施方案(试行)》(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生态环境部土壤生态环境司与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有关负责同志就《实施方案》出台的背景、意义和主要内容等回答记者提问。
雨水口是地面雨水排放系统中收集雨水的起端构筑物,由进水箅、井身及出水管等组成。路面上的雨水汇流经过雨水口的收集进入雨水管道系统,它不仅是城市排水管系汇集雨水径流的衔接,还会引入城市污染物,间接影响城市交通、城市水环境、环境卫生及人体健康。雨水径流是造成城市非点源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溢流污染与水环境改善的矛盾日益突出近年来国家对环境治理高度重视,从资金、技术、法规和政策各方面提供大力支持,有力地推进了水环境治理的步伐和进程,城市排水管网和污水处理能力大幅度提升,污水排放标准不断提高。但城市水环境质量恶化速度并未从根本上遏制,整体水环境质量仍然与人民群众的要求
摘要:大沽河是胶州湾最大的入海河流,河口附近海域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浓度多年不达标,已成为陆源污染物控制入海的关键区域。为此,本研究分别于2018年8月、10月和2019年1月在大沽河流域开展河流水样及可能污染源的样品采集工作,运用非参数检验、聚类分析和Pearson相关分析等方法对大沽河河流溶解态
近日,生态环境部部长信箱就“备用水源与应急水源”有关问题予以回复。详情如下:来信:近年来,多份文件、法规、规范等都要求城市建立应急水源或备用水源。各部门的规范标准中,“备用水源、应急水源”的定义、功能、保护区划定、防护要求等不统一或不明确,导致城市应急水源、备用水源的设置和保护管
水资源质量的优劣与我们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如果地下水源地受到污染,我们应该怎么办?美国工程院院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安全用水与卫生专业杰出教授、伯克利实验室能源技术领域负责人阿肖克·加吉尔(AshokGadgil)教授为我们解惑。地下水污染已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地下水污染是危及人类健康的大问
Tips:近年来,城市内涝和非点源污染得到高度关注。透水铺装系统是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一种重要的源控制技术,可以有效的减少洪峰流量、防治城市内涝现象、净化雨水径流污染。已被广泛应用于公园、停车场、人行道、广场、轻载道路等。通过总结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重点介绍透水铺装系统在雨水径流水
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长度为6300公里,是中国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是中国人口最集中的地区之一及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是中国农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长江生态系统格局变化剧烈生态服务功能呈退化趋势。近20年来,长江经济带城镇面积增加39.0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要求。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迅速行动,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指导思想,紧密围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总体要求,全面开展了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工作,加快补齐城市环境基础设施短板,成效显著。为更好地总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