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地下水循环井(GroundwaterCirculationWell,GCW)作为一种原位修复技术近年来引起了广泛关注。该技术可以耦合吹脱、空气注入、气相抽提、生物修复和化学氧化等多种修复技术,有望实现轻非水相液体(LNAPL)、重非水相液体(DNAPL)及部分无机物的同步去除。
地下水污染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特别是对于发达国家来说,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问题更是经常出现。以美国和英国为例,这些国家相继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地下储存罐泄露,严重污染环境。欧洲国家曾做过相应的调查,废物处理所和工业泄露场所是地下水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发达国家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和研究,已经对国内地下水污染场地的现状有了清晰地了解,并对污染场地进行了全面地梳理,制定了具体的清单,并科学评价了污染风险。
氯代烃作为重要的化工原料被广泛应用,使用过程中的跑冒滴漏已使其成为地下水中最常检测出的有毒有害污染物之一,严重影响人体健康与生态环境安全。为更清楚地了解地下水中氯代烃污染特点与修复技术发展现状,首先对地下水中氯代烃迁移转化特征进行梳理,分析并总结氯代烃多相态、多介质赋存状态以及影响其迁移转化的因素。
摘要∶实现污染场地安全高效修复是石化行业发展急需探讨和解决的关键问题。从特征污染物特点、水文地质条件、修复环境效应3个方面分析石化污染场地修复面临的挑战,预测未来石化污染场地地下水修复技术,并提出按照污染程度进行分区修复治理的对策。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环境修复行业也经历了不平凡的一年!作为“十三五”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净土保卫战收官之年,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推动下,土壤环境管理、土壤环境咨询服务、修复工程实施和土壤环境科技创新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进展,部分事件的发生对土壤环境风险管控与修复具有重要作用和深远
2020年岁末之际,上海首个大面积应用原位热脱附技术治理修复污染地下水的工程项目在历时9个月的建设运行后,即将进入效果评估阶段。市环科院固土所承担了该项目地块的详细调查、风险评估、修复技术方案编制以及效果评估工作。该项目是电加热热传导型(TCH)原位热脱附技术(ISTD)在本市的首次大规模应
摘要以某退役化学试剂厂土壤及地下水中氯乙烯、顺-1,2-二氯乙烯、苯、氯苯为目标污染物,基于电热脱附技术开展了中试规模的修复研究。结果表明:经电热脱附处理后,土壤中氯乙烯、氯苯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100%、99%,均低于北京市《场地土壤环境风险评价筛选值》中污染场地(住宅用地)中土壤筛选值;地
摘要:介绍了表面活性剂强化修复技术(SER)的原理,并开展SER修复饱和带石油类污染土壤(含油土壤)室内研究。经过20d的SER修复,模拟受石油类污染的饱和带土壤,已接近修复终点,土壤中总石油烃(TPH)平均浓度,由初始的13.25g/kg降至4.30g/kg,去除率达到67.5
释义:存在于地下环境中不与水发生混合的液体,这种液体通常称为非水相液体(nonaqueousphaseliquids,NAPLs)。其中密度比水小的叫做轻质非水相液体(lightnon-aqueousphaseliquids),密度比水大的叫做重质非水相液体(densenon-aqueousphaseliquids)。一、LNAPL和DNAPL的污染来源及种类工业场地的土
污染场地综合表征(ISC)是为了提高DNAPL(重质非水相液体)场地表征调查的效率和效果的过程。ISC通过最优化的方法调查呈异质性的污染物分布、迁移转化过程及修复效果的表现,来建立并完善3D场地概念模型(CSM)。
地下水循环井(GroundwaterCirculationWell,GCW)作为一种原位修复技术近年来引起了广泛关注。该技术可以耦合吹脱、空气注入、气相抽提、生物修复和化学氧化等多种修复技术,有望实现轻非水相液体(LNAPL)、重非水相液体(DNAPL)及部分无机物的同步去除。
摘要∶实现污染场地安全高效修复是石化行业发展急需探讨和解决的关键问题。从特征污染物特点、水文地质条件、修复环境效应3个方面分析石化污染场地修复面临的挑战,预测未来石化污染场地地下水修复技术,并提出按照污染程度进行分区修复治理的对策。
在DNAPLs污染地块的调查评估中,通过科学的判定调查手段摸清DNAPLs的分布特点,对于后续修复或管控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释义:存在于地下环境中不与水发生混合的液体,这种液体通常称为非水相液体(nonaqueousphaseliquids,NAPLs)。其中密度比水小的叫做轻质非水相液体(lightnon-aqueousphaseliquids),密度比水大的叫做重质非水相液体(densenon-aqueousphaseliquids)。一、LNAPL和DNAPL的污染来源及种类工业场地的土
污染场地综合表征(ISC)是为了提高DNAPL(重质非水相液体)场地表征调查的效率和效果的过程。ISC通过最优化的方法调查呈异质性的污染物分布、迁移转化过程及修复效果的表现,来建立并完善3D场地概念模型(CSM)。
导读:2016年,国务院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行动纲领。本文阐述了我国土壤污染防治的重点领域,分析了不同类型土壤污染的原因。提出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应采取“逐步消减存量,严格控制增量”的策略,并针对不同土地用途给出了消减存量和控制增量的具
编者按:为充分展示永清的环保技术实力,展现公司技术专家、科研精英的能力风采和研发成果,促进专业人员专心聚焦专业,品宣部特组织开展专家讲专业征文活动!今天,专家讲专业的第一期,我们刊发永清环保上海土壤修复研究院副院长兼技术总监、永清环保所控股的美国IST公司亚太区首席专家斯克诚博士的
6月5日,2017年纪念六五环境日主场活动暨2017国际环保新技术大会在南京举办。环境保护部党组书记李干杰、江苏省省委书记李强、江苏省代省长吴政隆出席会议。本届大会以“环保新技术推动绿色发展”为主题,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近700名嘉宾以及近300家环保科研机构和环保技术企业。永清环保携土壤修复新
非水相液体污染物(NAPL)进入地下水环境中,有可能以4种形式:溶解相、残余相、气相,以及自由相。当大量NAPL泄露进入地下水含水层后,密度比水小的LNAPL污染物容易漂浮在地下水水面上,在含水层上部地下水位附近聚集;而相对重的DNAPL污染物则趋向于向下垂向迁移,在含水层底板聚集,正常情况下可以利用
地下水污染是由于人为因素造成地下水质恶化的现象。地下水污染的原因主要有:工业废水向地下直接排放,受污染的地表水侵入到地下含水层中,人畜粪便或因过量使用农药而受污染的水渗入地下等。污染的结果是使地下水中的有害成分如酚、铬、汞、砷、放射性物质、细菌、有机物等的含量增高。污染的地下水对
北极星固废网获悉,4月17日,宜春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布《万载县城区环境卫生市场化项目》合同公示。公告显示,长沙玉诚环境景观工程有限公司正式签订万载县城区环境卫生市场化项目合同,合同金额76,107,410.91元人民币。该项目服务期限为3年,项目服务内容为城区主次干道、河道(城区内露天水沟、小
尊敬的各位行业同仁、专家代表:鉴于近期新冠疫情波及多个省市疫情形势仍未明朗,秉持对社会、全体嘉宾、合作伙伴负责的态度,经审慎研究决定,原定于2022年5月30-31日在山东济南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国际土壤修复及油泥治理峰会”将延期至2022年8月(具体时间待定)举办,地点不变。感谢各位参会代表长
北极星环境修复网获悉,5月23日,重庆市政府采购网发布华荣路B32-1、B36-1地块污染场地治理修复服务公开招标公告,预算金额2995.68万元,详情如下:华荣路B32-1、B36-1地块污染场地治理修复服务公开招标公告项目概况:“华荣路B32-1、B36-1地块污染场地治理修复服务”项目的潜在投标人应在“重庆市政府
受疫情影响,原定于2022年4月7-8日在山东济南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国际土壤修复及油泥治理峰会”将延期至2022年5月30-31日举办,地点不变。2月16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的通知》,决定自2022年起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将用四年时间查明查清全国土壤质量、形状及利用状况,建成土
在“双碳”发展目标、“十四五”规划等政策推动下,结合国家土壤污染防治任务,以及融资环境的持续改善,土壤修复及油泥治理行业将在“十四五”时期迎来关键的发展机遇期。与此同时,随着相关政策完善、技术升级以及行业标准细化,土壤修复及油泥治理相关工艺技术要求也将越发严格,行业壁垒也将明显提
本文提出了以下解决思路,主要包括:明晰地下水系统污染物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从土水协同的整体视角看待场地修复与风险管控;针对实际场地阴阳离子复合、多阳离子复合等复杂的多金属污染特征,根据场地特征精准开发风险评估工具;研发适合复杂污染体系的新型多金属稳定化材料;完善评价其长效性的人工加速老化方法并开展长期监测,构建长效稳定性评估指标体系;强化“调查评估—修复/风险管控—安全回用后期监管”的全流程管理体系,加快完善相关技术标准或指南。
10月24日-27日,第二届全国土壤修复大会在南京召开。大会以“减污净土洁食居安”为主题,千余名国内外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围绕我国土壤修复科学研究、技术创新、材料研发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为土壤污染防治"把脉开方"。大会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土壤学会、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主办,中科鼎实环境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鼎实”)协办。作为协办单位,中科鼎实常务副总经理、教授级高工杨勇博士,副总经理刘爽博士,副总经理黄海博士携多名研发博士在内的三十余名骨干参会。
中国目前存在三类已开发建设的污染场地,第一类是未进行土壤地下水污染治理或未充分治理即被开发使用的污染地块,第二类是被开发利用后土壤和地下水被污染的地块,第三类是由于地质构造原因产生的氡污染地块,这些污染地块如何进行风险管控?
近年来,政府日益重视经济发展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持续加大对环境治理的力度。十九大明确提出着力解决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并且在水土保持、城市生态恢复、国土治理、河湖与湿地保护、海洋生态保护等山水林田湖各个领域政府都出台了相关政策
摘要:文章介绍了湖南省某冶炼企业遗留场地综合治理工程。前期场地污染调查表明,场地内污染物类别为重金属污染土壤、遗留废渣及重金属废水,污染因子为铅、镉、砷、锌。项目治理技术路线:重金属污染土壤采用异位稳定化固化处理后阻隔堆存的处理方式,废渣采用回转窑综合利用,废水经深度处理后回用至
日前,我们从湘潭市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会上了解到,湘潭市3个国家土壤治理与修复试点示范项目和17个土壤污染防治中央资金项目基本完成修复治理工作,土壤治理项目完成率排在全省前列。湘潭市3个国家土壤治理与修复试点示范项目,分别为湘潭电化集团生产厂区旧址污染土地修复项目、湖南南天化工厂西厂区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