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关键词:土壤重金属污染 修复技术
土壤是全人类赖以生存的最重要自然资源之一, 也是生态环境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工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全国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越发突出。携带大量重金属离子的工业、生活污水排向河道、耕地以及农用化肥、除草剂等的过量使用、金属矿山的无序开采、矿石的冶炼、工业固体废物、医疗废物以及生活垃圾的随意倾倒,这些都是造成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的罪魁祸首。重金属在土壤中不易随水淋溶,难被生物降解,具有明显的生物富集表征,有隐蔽性、 不可逆性、普遍性、长期性、表聚性等显著特点[1-2], 如果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积累超过了其自净承载净化能力时,就会对地上植物和地下土壤微生物产生毒害,这不仅会造成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品质的下降, 还通过一定的生物链影响农副产品的食用安全,土壤的重金属污染问题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重视。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各种修复技术研究也成为当前环保工作者研究的热门课题之一。
1 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
根据农业部环保监测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有超过10% 的耕地受到重金属污染,每年粮食减产约1000万吨, 受重金属污染导致不能食用的粮食也达1200万吨,造成至少200亿元的经济损失。对全国粮食调查发现, 重金属Pb、Cd、Hg、As超标率占10%。珠三角地区不适宜种植的耕地占土壤总面积的22.8%[3],从全国污染分布位置来看,南方土壤重金属污染形势较北方更严峻;成都平原、珠三角、湘赣鄂、京津冀等区域土壤污染问题较为严重,其中主要污染物为镉、镍、砷、 汞、铅等重金属。 在种种污染源侵蚀下,土壤重金属工业污染问题愈演愈烈,引发民众担忧。近年来土壤重金属污染不仅日益加重,而且范围还在不断转移扩散。专家指出,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目前表现为由工业向农业转移、由城市向农村转移、由上游向下游转移、由地表向地下转移、由水土污染向食品链转移,日积月累的污染正在演变成土壤污染事故的频频发生。因而如何有效地从源头控制及修复土壤重金属的污染,让土壤也能高质量的为人们服务,如何高效利用各种修复技术成为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者最为关心的问题。
2 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
2.1 物理修复技术
物理修复是指用物理的原理和方法来解决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主要有:客土是在已经被污染的土壤 表面上覆盖新鲜土;翻土是将被污染的表土翻至下层;换土是将已经污染的土壤移去,换上未污染的新 鲜土;土壤淋洗[4]是将污染的土壤用淋洗液来淋洗;热处理[5]是将污染土壤加热后,使土壤中的挥发性污染物挥发、回收或处理;固化[6]是将一定量的固化剂与污染土壤进行混合,经熟化后最终形成渗透性低的固体混合物。 物理修复技术的优点是能够比较彻底地清除被污染土壤中的重金属,具有稳定、不受土壤条件限制, 但工程量大、治理费用高,并且更换下来的土壤没有更好的处置场所。
2.2 化学修复技术
化学修复技术就是向被重金属污染土的壤中加入一定量的钝化剂、抑制剂、吸附剂等化学试剂,这些化学试剂通过与重金属发生氧化、还原、吸附、螯 合、沉淀、抑制等反应,进而降低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减轻毒害作用。比如可以加入EDTA淋洗剂,土壤 中的重金属就会通过鳌合作用,被分离出来,并且不破坏土壤本身的结构。也有研究显示对改性后的油页岩残渣对土壤中重金属离子Pb2+、Cd2+具有很好的吸附作用,由此我们可以认为改性油页岩残渣可以作为农 田土壤很好的改良剂,达到“以废治废”的效果。 化学修复技术优点是作为一种原位修复技术,成本低,能够改良大面积的污染土地,方法简单,易于实施,尤其是对于轻中度重金属污染的土壤,该类技术修复效果显著,缺点是没能去除土壤中的重金属, 容易再度活化。
2.3 生物修复技术
生物修复是指充分利用生物特有的分解有毒有害物质的能力,去除土壤中的污染物,达到污染恢复的目标。其主要有动物修复、微生物修复以及植物修复技术等[7]。其中动物修复技术是利用土壤中的一些低等动物来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微生物修复[8]是利用土壤中的某些微生物对重金属具有吸收、沉淀、氧化还原等作用,从而达到改善土壤的目的。周春娟[9]的研究实验表明微生物活动可以通过改变土壤的PH、含氧量、土壤微生物酶的活性等,通过影响植物的根系分泌总糖、有机酸等过程,进而影响土壤对重金属的吸附,降低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植物修复[10]是一种利用某些人工培育或自然的植物对污染物进行吸收、积累和转化,从而降低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还有研究表明,一些特殊植物可以忍耐或超富集某种重金属离 子,通过植物自身根系吸收、转移土壤中的重金属, 达到土壤修复的目的。白淑兰研究了一种生物新技术---菌根技术,虽然这种技术还不是很成熟,但对我们今后土壤修复研究提供了方向,这也将成为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研究领域的热点。 生物修复技术的优点是投资少、费用低、便于管 理、易操作、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并且植物修复重金 属污染的同时也增加了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和土壤肥力,易于大面积推广,缺点是不能治理重污染土壤。
2.4 农业修复技术
农业修复技术是通过因地制宜的改变一些耕作管理习惯,来缓解重金属的毒害作用。在不影响土壤供肥的情况下,选择最能降低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有机 肥;选择种植抗污染能力强、不易进入食物链的农作 物;根据实际土壤污染情况,调整耕种制度和耕种结 构,因地制宜地种植作物。 农业修复技术的优点是能够合理的利用农业生态系 统,保持土壤的肥力,提高土壤质量,易操作、费用较 低,实施方便。缺点是周期长,需与生物修复、化学修复技术配合使用,对轻度污染的土壤比较适用。
2.5 复合修复技术
复合修复技术是通过多种修复技术共用或者以一种修复技术为主辅以其他手段来降低土壤重金属污染,目前研究较多的复合技术主要有生物复合技术、 物理化学复合技术和物理化学-生物复合技术等。植物与微生物的复合修复,特别是植物根系与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复合修复,已经在试验场和小规模的修复中取得了一定效果。卫泽斌通过研究化学淋洗和深层固定复合技术,有效的实现了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陈晴 空[16]化学-植物复合合修复技术有利于植物根部对重金属的吸收.其中近年来对鳌合诱导植物提取技术的研究 比较热门,它把多种技术(植物提取、淋洗技术、根 际过滤)联合应用到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上,大幅度 地提高植物对土壤重金属的吸收和富集能力,达到修 复的效果。 复合修复技术的优点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使 用单一的修复手段存在的缺点,提高修复效率、降低修复成本。缺点是技术还不够成熟,没有大规模应用到实际中,且多种技术复合后的相互作用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3 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现状研究及展望
相对我国日趋严峻的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配套的土壤修复技术的研究就显的比较滞后,还有一些理论和技术问题需要突破,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2011年,第一个国家级土壤修复示范项目—大环江河流域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工程项目实施。项目利用自然界的重金属超积累植物,吸收污染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2013年,四川绵阳某处镉污染土壤修复过程中采用了离子矿化稳定剂,结果显示,经过该技术修复后重金属浸出浓度大大降低。2014年6月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电动力学与PRB技术联合修复有机氯和Cd和Cr(Ⅵ)污染土壤》项目在湖南启动。 项目首次利用电动力学—渗透反应格栅技术和电动力学—固化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对复合重金属污染土壤 进行研究,为土壤修复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最 近成都某公司创新研发了土壤重金属修复生物原位钝 化技术和产品,应用效果显著。专家研究表明,植物具有响应重金属Cd胁迫信号转导的分子调控机制,由此为我们土壤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基因工程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和基因资源。 我国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壤面积越来越大,在这种背景下,修复工作要在摸清不同土壤重金属污染原因、重金属种类、范围、程度及迁移转化规律的基础上,把物理修复、化学修复、植物修复等多种修复手段进行结合,采用最有效的生物修复综合技术,同时 充分运用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等先进技术手段来提高生物修复的实用性,并不断开发新技术,筛选、寻找更多的超累积植物,充分发挥土壤、动学、植物、 微生物等学科的特点进行组合修复研究将是今后的趋 势。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3月20日,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发布关于开展2025年度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绿色低碳技术产品征集工作的通知。文件明确,根据《上海市工业通信业节能减排和合同能源管理专项扶持办法》(沪经信规范〔2023〕5号)的通知的要求,对实现工艺突破或流程再造,以及企业首次应用绿色低碳新技术、新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吉林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吉电股份”)发布“创新赋能生态治理绿色引领时代新篇”为题的报道。据悉,通过构建全周期生态治理体系、打造“新能源+”与绿色氢基能源双轨生态圈、建设智慧化能源安全矩阵等创新举措,实现全年生态环保零事件目标,探索出一条能源开发与生态保
日前,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发布2024年全省生态环境工作情况。其中提及,出台国内最严、国际领先的标准体系,建立每家企业一个包联小组、一本任务台账、每周一次通报的“三个一”机制,在全国率先实施钢铁行业转型金融工作指引,集中举办3次政银企对接,推动全省55家在产钢铁企业环保绩效全部达到A级。详情
#导读#为及时反映生态环保产业过往一年的发展动态,预测新一年的发展趋势,我会组织各分支机构编写了《2024年行业评述和2025年发展展望》,供环保企事业单位、专家和管理者参考。本文为《2024年土壤与地下水修复行业评述和2025年发展展望》,作者为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土壤与地下水修复专业委员会段颖
2月27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印发《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方案提出,银行保险机构要支持污染防治攻坚,推进钢铁、水泥、焦化等重点行业及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大江大河、重要湖泊、重点海域综合治理,土壤源头污染、重金属污染防
北极星水处理网获悉,2月24日,博罗县建工水环境治理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林志强,注册资本10000万人民币,由博罗县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全资持股。实控人为博罗县国有资产事务中心。经营范围包括一般项目:雨水、微咸水及矿井水的收集处理及利用;生态恢复及生态保护服务;水环境污染防治服务;市政
北极星环保网获悉,新华社授权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意见指出,要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深入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建设美丽乡村。健全农村改厕实施机制,完善社会化管护和服务体系。因地制宜选择农村生活污
近日,《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美丽陕西建设的实施意见》正式发布,明确了未来一段时期内陕西省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目标、重点任务和具体举措。到2027年,美丽陕西建设成效显著;到2035年,建设目标基本实现。详情如下: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美丽陕西建设的实施意见
2月10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印发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美丽陕西建设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推进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深化煤电、建材、化工等重点行业领域节能降碳,加强煤炭等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关中地区继续实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完善可再生能
日前,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联合发布《关于全面推进美丽四川建设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出,到2027年,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升,绿色低碳经济持续壮大,城乡环境更加宜居,多彩人文之韵充分彰显,巴山蜀水更加秀美安澜,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更加牢固,美丽四川建设成效显著。到2035年,美丽四川基
近日,生态环境部与相关部门联合印发了《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美丽乡村整县建成比例达到40%。农业绿色发展进展明显,重点区域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遏制,新增完成6万个行政村环境整治,有条件的设区的市或者县(市、区)率先全域基本消除较大
在国务院印发《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作方案》中,明确要求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为海南自贸港的绿色发展注入新动力。作为海南省投资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能源项目,海南昌江核电站积极响应政策号召,通过“核电+光伏”的多元能源模式,探索高安全标准下的绿色转型路径。在核电
2025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第二个十年的开局之年。北京节能环保中心、天津市节能环保中心、河北省绿色发展服务中心深入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聚焦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与示范应用,联合发布《京津冀绿色低碳技术典型案例(2024-2025)》。本次发布的23个典型案例涵盖多领域前沿技术,旨在推动
同期举办“第四届广州国际建筑产业博览会暨粤港澳大湾区建筑产业高质量发展高峰论坛时间:2025年8月14-16日地点:广州.广交会展馆A区组织架构支持单位:全联城市基础设施商会建设与材料设备分会、广东省非开挖技术协会、广东省沥青混凝土供应链协会、广州市市政公路协会、广州市建筑业联合会、广州市建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中国能建投资公司中能瑞新自研自产314Ah高性能储能电芯成功交付,将应用于宁夏中能建投沙坡头区牧光储一体化(一期)项目。沙坡头区一体化项目为宁夏地区新能源领域的重点项目,装机容量400MW,配套220MW/880MWh的储能系统。当地气候环境恶劣,对储能电芯循环性能、适应性能、
文丨北极星储能网作者丨方秦清稚2月13日,“打一针”就能让锂电池“起死回生”、寿命大增的消息不断刷屏。储能业内也在讨论,这一技术突破,是否将打败抽水蓄能、全钒液流电池,彻底颠覆储能技术市场格局?“打一针”寿命提升1-2个数量级,什么原理?北京时间2月13日凌晨,《自然》(Nature)杂志发表
1月12日上午,由国家能源集团牵头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北方防沙带大型露天矿区生态保护与修复技术及示范”(以下简称项目)2025年实施部署会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召开。会议邀请了项目跟踪专家、行业知名院士、内蒙古科技厅、生态环境厅、内蒙古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等单位领导专家出席指
夏日里的甘肃,艳阳高照,晴空万里。由甘肃省水利工程行业协会(甘肃水协)、宁夏水利行业协会、青海省水利工程协会、甘肃省水利学会、甘肃省土木建筑学会市政给水排水学术委员会主办的“2025第三届西北水务数字化发展论坛暨供排水节水灌溉新技术设备博览会”在兰州举办。甘肃水利厅、甘肃省水利工程行业
通知文件会议背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及全国环境保护大会精神,落实生态文明体系改革创新目标任务,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以生态环境质
2024年12月27日,创维新能源在苏州举办年度客户答谢会并隆重推出了“全能无界限#x2014;#x2014;创维新能源40-60kW工商业并网逆变器”。此次活动集行业交流、新品发布与文化盛宴于一体,全方位展现了创维新能源的创新活力与市场蓝图,与合作伙伴共话工商业光伏领域的新未来。此次40-60kW工商业并网逆变器
展会时间:2025年05月15日-05月17日展览行业:环保展会地点:土耳其伊斯坦布尔TüyapFair和会议中心举办周期:两年一届展览面积:35000平方展商数量:550家观众数量:26000人展会介绍土耳其环保展览会IFATEurasia是土耳其乃至欧亚地区领先的环保技术展览会,作为土耳其乃至欧亚地区的重要环保展会,IFA
2024年12月16日,南水北调生态环保公司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环科院”)在京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其间,公司董事长董向阳与环科院党委书记、院长李海生进行了深入交流。公司总经理陈炜、副总经理姚宛艳,环科院纪委书记梁恒、总工程师张孟衡、首席科学家丁焰出席签约仪式。公司副总经理
贵港市生态环境局7月13日发布《贵港市2023年度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计划》,制定持续加强耕地涉镉污染源排查整治,强化在产企业环境监管与污染预防等六项重点任务。贵港市2023年度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计划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之年,是深入打好
北极星环保网获悉,《抚州市“十四五”土壤、地下水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印发,规划要求,到2025年,全市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受污染耕地和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巩固提升;农业面源污染得到初步管控,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农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全文如下:各县(区)
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报告全面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明确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奋进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锚定了目标,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路径。站在新的历史方位,
北极星环境修复网获悉,7月5日,惠州市仲恺区岭南影音片区ZKA-045-04-01地块土壤污染修复工程施工公开招标,工程造价24980594.59元人民币,工期要求60日历天。详情如下:惠州市仲恺区岭南影音片区ZKA-045-04-01地块土壤污染修复工程施工【施工】招标公告1.招标条件本招标项目惠州市仲恺区岭南影音片区Z
北海市人民政府印发《北海市2022年度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计划》,安排加强耕地涉镉污染源排查整治、扎实推进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等重点任务。详情如下:北海市2022年度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计划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全市土壤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
北极星环境修复网获悉,6月9日,江西省生态环境厅发布了关于印发《江西省“十四五”土壤、地下水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通知,规划目标提出,到2025年,全省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受污染耕地和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巩固提升;农业面源污染得到初步管控,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稳步
日前,百色市印发了2022年度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计划,该规划指出,2022年,实现全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稳定达到90%以上、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地下水国控区域点位水质总体保持稳定。详情如下:百色市2022年度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计划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日前,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印发《广西2022年度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计划》,工作计划提出2022年,要坚持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人居环境安全和坚决遏制土壤污染事故发生为底线目标,对照“十四五”目标及时序进度要求,实现全区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0%以上、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
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印发《四川省“十四五”土壤污染防治规划(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芽孢杆菌(Bacillus)因生长快、表面积大、抗逆性强等优点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方面表现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对近年来报道的具有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功能的芽孢杆菌种类进行了总结,梳理了其作用机制,并对其处理重金属污染的分子生物学机理进行了分析归纳,结果显示,已有20种以上芽孢杆菌表现出了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功能,主要修复机制有生物溶解与沉淀、生物吸附与富集以及生物转化作用3种。最后对芽孢杆菌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思路与参考。
本研究提出了一个综合污染农田修复三次环境影响的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重金属污染农田管理的四种情形:无干预、植物修复、化学稳定化和替代种植开展分析。研究发现:1)植物修复和化学稳定化能显著降低无干预的总环境影响;2)植物修复的生物富集系数(BCF)和干物质运输距离、稳定化药剂的上游生产及长效性是决定两者比较优势的关键;3)如果将修复后土地使用的间接影响考虑在内,替代种植方式产生的总环境影响在某些情形下有可能远高于前两者。研究结果为相关技术研发和政策制定提供了依据。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