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摘要:土壤受到重金属的污染会对农作物的安全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本文就污染土壤的相关修复技术对受到重金属污染的土壤进行修复,并且对其技术的实用性进行总结和分析。
关键词:重金属;原位修复;土壤污染;治理
前言: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逐渐加快,中国目前的水体底泥以及土壤的重金属污染态势正在逐渐加重。根据相关的调查结果显示:目前中国80%的水体底泥都遭到了污染,而海南岛相关地区的河流底泥镉和汞含量的整体超标率达到了59.8%和65.7%[1]。中国的整体水域底泥目前发现已经遭受到了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在所有污染当中,受到砷、汞、镉等重金属污染的河流以及水域是最为广泛的。根据2014年环保部和国土资源部联合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中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现象尤为严重,其中受到汞污染和镉污染最为严重,除此之外,土壤受到污染的总点位的整体超标率高达17.3%。其中,铅、砷、硒、铬、铜等重金属对土壤的污染也是相当严重的。整个中国的耕地面积大概有1.3万公顷受到了镉污染,3.2万公顷的耕地受到汞污染[1]。由此可见,对重金属污染土壤进行控制以及减轻其对环境的污染是非常必要的一项工作。
一、对重金属污染土壤进行修复的相关技术
(一)土壤修复的物理技术
1、深耕换土法
通过对土地进行深度翻耕,进而对耕层的结构进行改善,增加土壤耕层厚度,主要将表层土壤内部的金属浓度进行稀释,进一步降低其金属含量。这项方式最早源于日本,主要是用来治理镉米问题。通过相关的研究表明,将桃园地区20~40cm的里土和0~20cm的表土进行混合之后,土壤中的镍和镉的总含量降低至原浓度的25%~33%。这样就能达到植物能够进行正常生长的生存标准。但经过相关的研究发现,进行种植后植物具体生长情况并不乐观。有学者提出,这是由于土壤的生态系统被破坏所导致的,建议休耕2~3年。深耕只将土壤内部的金属浓度进行稀释,无法从根本上对其污染问题进行解决[2]。
2、热脱附法
热脱附法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对土壤内部的汞以及有机污染物进行修复,通过对土壤进行热传导、红外加热、微波加热等相关手段,进而增加土壤的温度,使得汞和有机污染物能够挥发,达到和土壤分离。此方法的主要优点是操作的简便性,而且对于土壤的质地要求相对较低,对土壤内部的汞含量进行回收,其汞的纯度能够达到99%。唯一不足的是,在对土壤进行加热的同时破坏了整个的土壤的结构,也会杀死土壤内部的有益微生物,而且耗能比较大,这些都限制了热脱附法进行广泛应用。
(二)土壤修复的化学技术
进行化学修复的主要方法就是制备改良剂,然后将其投放进入土壤当中,实现对重金属进行吸附,并通过沉淀、还原等方法,达到降低重金属的效果,改良剂常用的主要有硅酸盐、碳酸钙、石灰等,主要对有机物质进行还原,受到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在投入不同的改良剂之后,就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改良剂使用碳酸钙、石灰等主要目的就是增加土壤的pH值,沉淀土壤当中的金属元素。通常情况下,硅酸盐、磷酸盐会对土壤内部的重金属进行固化,形成很难进行溶解的沉淀物,进而把硅酸盐钢渣放入土壤,此时重金属离子就会逐渐产生吸附、沉淀的作用。沸石自身有离子交换的能力,其主要结构是三维晶体,可以实现离子吸附和交换,实现降低土壤内部重金属的含量。还有很多有机物可以使重金属进行硫化,并且在有机物当中其重金属离子和腐殖酸进行结合,进而降低其活性。
对土壤直接进行化学技术修复,这种修复方式比较简单,但也并非拥有永久性,通过改变土壤内部重金属的形态,重金属仍然存在于土壤中,仍然会对植物造成二次伤害。
(三)土壤修复的生物技术
1、植物修复技术
植物修复技术主要是通过植物的根部进而对受到重金属离子污染的土壤进行吸收和活化,进而将其转移到地上,然后统一进行处理回收,植物技术环境友好而且操作比较简单,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运用植物技术修复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植物提取、植物挥发、植物稳定等。
植物稳定主要是利用植物对土壤内部的重金属进行吸收、固定,达到限制重金属离子在土壤内部的有效性,进而对受到重金属污染的土壤进行缓解,植物稳定对重金属离子的污染去除率较高,不同植物对不同重金属的稳定作用也存在差异,比如向日葵、柳属以及遏蓝菜处于酸性环境下能够对镉起到有效吸收。
在进行去除重金属离子的过程当中对土壤自身的环境要求比较高,并且重金属只是锁定在植物的内部,实际上并未从土壤内部分离,如果重金属离子的去除过程中遇到酸雨,就会发生生物活性、渗透能力增强,还会引发重金属迁移,这样不利于进行植物稳定修复。植物挥发主要是通过植物呼吸作用实现将土壤内部的可挥发重金属汞进行富集与去除,达到对土壤修复的效果,运用植物的生长,将污染物质进行吸收、转化,由植物的呼吸作用将其释放到大气当中[3]。最终使土壤的汞含量能够有所降低,但是这个方式非常有针对性,只对于具有汞等挥发性的重金属离子有效。
植物提取主要是在土壤中种植特定的植物,主要根据植物对相关的重金属物质的吸收作用,将污染物质吸收到植物内部,将植物进行收获之后就能够将重金属离子和土壤进行分离,进而达到生态修复和污染治理的主要目的。
2、微生物修复
对受到重金属污染的土地采取微生物技术实现修复,主要是通过人工构建或天然驯化的微生物群落,或者是微生物进行代谢的产物对土壤中的污染进行转化和降解。因此,微生物技术一般是恢复生态效应和净化自然环境的生物措施。对重金属污染的土壤进行修复的主要机理通常包括氧化还原、沉淀、空泡吞饮、细胞代谢、生物吸附、对生物的大分子进行吸收转运等。在使用生物技术进行土壤环境修复时一般使用藻类、放射菌、真菌、细菌等。但是微生物对于自身的生存条件的相关要求比较严格,因此,对于容易变化的环境的耐受力非常低,通常经过基因重组或者是驯化筛选等方式获取可以耐受住重金属的相关菌种,进而增加菌种的稳定性,提高菌群的抗毒性,也采用很多的负荷菌群对其进行修复,比如,铜绿假单胞菌、粘红酵母菌、固氮醋酸杆菌、皱褶假丝酵母菌、隐形嗜酸杆菌,还有丰富的微生物菌液等。微生物在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范围广、见效快,具有操作简单等优势,但微生物在进行遗传时有一定的变异性,需要操作多次才能够真正的达到目的。
微生物的发现,对重金属污染的土壤治理带来了全新的道路。将包括隐性嗜酸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粘红酵母菌、皱褶假丝酵母菌和固氮醋酸杆菌等微生物富集物菌液喷洒到含镉污染土地当中,实现对土壤就进行修复,能够取得叫好评的修复效果。
二、土壤重金属污染原位修复技术的展望
现阶段,土壤重金属污染是最大的问题,因而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对土地进行原位修复,如何做到干扰小、在进行修复的过程中造成的影响小是进行土地污染修复的主要目标[4]。根据笔者工作实践经验,针对我国整体的国情,主要考虑以下几点:
(1)尽管中国现阶段的土壤污染的浓度并不高,但是整体的污染面积非常大,而且土地污染治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在制定有关的修复方案之前,需要进行全面调查并且根据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针对性的方案研究、治理评估工作。
(2)任何一个单一的土壤污染治理方法都很难有效达到土地污染治理目的,因此,在实际应用的过程当中,首先要考虑污染地块所在地区的详细污染状况以及气候条件,进而采取多种手段因地制宜的进行土地污染治理。
(3)新型的修复材料和修复剂,能够为土壤治理带来全新的思路,微生物、生物炭等相关低干扰、高修复的方式进行结合,能够达到土壤污染治理的目的。
(4)现阶段生物修复技术等尚处于小面积试验阶段,随着研究的逐渐深入,需要争取在更大的规模当中进行应用,并且发现修复模式相关的缺陷并积极改善,尽量提高修复的效率、降低成本。
结论
在进行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治理过程当中具体涉及的变量较多,包括但不限于地质条件、土壤环境、污染情况等,因此,进行污染处理及修复时并没有极其简单而且没有任何缺陷的方式方法。因此,土壤重金属的相关污染处理工作是一个长期工作,其防治和解决也是相当重要的民生问题,从我国的整体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政府已经制定《土壤污染防治法》,各个地方政府亦在加紧立法或出台法律法规,,从治理的角度建立、制定、推动、研发更加高效环保的土壤修复技术。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日前,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发布2024年全省生态环境工作情况。其中提及,出台国内最严、国际领先的标准体系,建立每家企业一个包联小组、一本任务台账、每周一次通报的“三个一”机制,在全国率先实施钢铁行业转型金融工作指引,集中举办3次政银企对接,推动全省55家在产钢铁企业环保绩效全部达到A级。详情
北极星环保网获悉,新华社授权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意见指出,要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深入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建设美丽乡村。健全农村改厕实施机制,完善社会化管护和服务体系。因地制宜选择农村生活污
近日,《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美丽陕西建设的实施意见》正式发布,明确了未来一段时期内陕西省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目标、重点任务和具体举措。到2027年,美丽陕西建设成效显著;到2035年,建设目标基本实现。详情如下: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美丽陕西建设的实施意见
2月10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印发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美丽陕西建设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推进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深化煤电、建材、化工等重点行业领域节能降碳,加强煤炭等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关中地区继续实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完善可再生能
日前,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联合发布《关于全面推进美丽四川建设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出,到2027年,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升,绿色低碳经济持续壮大,城乡环境更加宜居,多彩人文之韵充分彰显,巴山蜀水更加秀美安澜,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更加牢固,美丽四川建设成效显著。到2035年,美丽四川基
近日,生态环境部与相关部门联合印发了《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美丽乡村整县建成比例达到40%。农业绿色发展进展明显,重点区域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遏制,新增完成6万个行政村环境整治,有条件的设区的市或者县(市、区)率先全域基本消除较大
一、项目简况展览日期:2025年9月17-18日展览地点:英国,伯明翰主办单位:ROAR展会规模:60000平米展会周期:一年一届二、项目背景英国环保展(也称英国环博会)是英国关于环保行业大展览盛典,它连续50年每年都提供了一次独特的机会来影响我们看待环保的方式,持续至今。因此,它拥有近50年的传统,是
近日,黑龙江省发布关于开展北方寒冷地区先进适用生态环境技术征集的通知,征集范围包括水污染防治与水生态修复、大气污染治理、土壤污染防治及地下水修复与管控、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及资源化、生态环境监测、碳达峰碳中和、生物环保等相关技术,详情如下:关于开展北方寒冷地区先进适用生态环境技术征集
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发布2024年土壤、地下水污染防治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点,目标2024年,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优先监管地块基本实现污染管控;地下水国控点位Ⅴ类水比例控制在27.5%左右,“双源”点位水质保持稳定;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37%以上,新增完成1600个以上农村黑臭水体治
5月11日,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发布加快建设天蓝、地绿、水秀的美丽河北以实际行动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实施意见,文件指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严格落实国家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政策要求。大力削减煤炭消费,积极发展非化石能源。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
近日,四川省生态环境厅等部门联合印发《四川省工矿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的通知,本办法自2024年2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本办法适用于四川省行政区域内从事工业、矿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用地土壤和地下水的环境现状调查、环境影响评价、污染防治设施的建设和运行管理、土壤污染隐
特邀报告成果分享展览展示技术交流对接合作环境污染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随着人类经济和工业的快速发展,各种污染物不断释放,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强环境污染治理和保护工作。生物修复技术近几年来由于其具有处理效果高
各相关单位:环境污染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随着人类经济和工业的快速发展,各种污染物不断释放,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强环境污染治理和保护工作。生物修复技术近几年来由于其具有处理效果高、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经济可
近日,黑龙江省发布关于开展北方寒冷地区先进适用生态环境技术征集的通知,征集范围包括水污染防治与水生态修复、大气污染治理、土壤污染防治及地下水修复与管控、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及资源化、生态环境监测、碳达峰碳中和、生物环保等相关技术,详情如下:关于开展北方寒冷地区先进适用生态环境技术征集
会议形式:特邀报告技术交流成果分享展览展示环境污染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随着人类经济和工业的快速发展,各种污染物不断释放,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强环境污染治理和保护工作。生物修复技术近几年来由于其具有处理效果
在经历政策驱动下的快速发展后,土壤修复行业将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修复技术也将逐渐向低成本、低碳、绿色高效以及可持续的修复模式发展,对精细化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十四五”期间石油石化行业环保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含油污泥相关的标准规范也陆续出台,油泥治理工作也将大面积开展。7月13-14
日前,郑州发布关于加快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到2025年,节能环保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产业规模显著提高,核心技术取得突破,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节能环保服务企业,为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详情如下: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郑政办〔
尊敬的各位行业同仁、专家代表:鉴于近期新冠疫情波及多个省市疫情形势仍未明朗,秉持对社会、全体嘉宾、合作伙伴负责的态度,经审慎研究决定,原定于2022年5月30-31日在山东济南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国际土壤修复及油泥治理峰会”将延期至2022年8月(具体时间待定)举办,地点不变。感谢各位参会代表长
受疫情影响,原定于2022年4月7-8日在山东济南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国际土壤修复及油泥治理峰会”将延期至2022年5月30-31日举办,地点不变。2月16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的通知》,决定自2022年起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将用四年时间查明查清全国土壤质量、形状及利用状况,建成土
在“双碳”发展目标、“十四五”规划等政策推动下,结合国家土壤污染防治任务,以及融资环境的持续改善,土壤修复及油泥治理行业将在“十四五”时期迎来关键的发展机遇期。与此同时,随着相关政策完善、技术升级以及行业标准细化,土壤修复及油泥治理相关工艺技术要求也将越发严格,行业壁垒也将明显提
生物修复技术在石油污染治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摘要:通过研究不同类型生物修复技术的修复原理和应用特点,对比在土壤石油污染和海洋石油污染环境中的修复效果,旨在更好地了解生物修复技术,并对今后的研究重点进行展望。1石油污染石油工业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大力推动了世界经济的进步,而另一方面,石
2022第二届中国国际土壤修复及油泥治理峰会(SRS2022)将于4月7-8日在山东济南举行,为业界同仁搭建一个了解最新政策标准、交流新技术新产品、分享实战项目管理经验、拓展新业务的平台。
2023年4月19日至21日,亚洲最具影响力的环境技术交流盛会——第24届中国环博会于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开幕。泰州海陵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公司江苏艾斯蔻环境工程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艾斯蔻”)作为环博会密切合作伙伴受邀参加。本次展会,江苏艾斯蔻以“清洁我们的地球”为主题,展示
过去一年,能源领域工程项目结硕果、传捷报,通过实施高品质建设、高水平运营,一批既含“金”又含“绿”的工程成为加快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金沙江畔,白鹤滩水电站16台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全部投产发电,清洁绿电7毫秒即可“闪送”华东;沙漠戈壁,第一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陆续并网,
过去一年,能源领域工程项目结硕果、传捷报,通过实施高品质建设、高水平运营,一批既含“金”又含“绿”的工程成为加快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金沙江畔,白鹤滩水电站16台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全部投产发电,清洁绿电7毫秒即可“闪送”华东;沙漠戈壁,第一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陆续并网,
北极星环境修复网获悉,8月16日,历史污染土壤原位修复公开招标,根据业务发展需要,拟通过公开招标方武选择含油污染土壤原位修复技术服务商,承担长庆油田分公司所属油田生产区域污染土壤原位修复技术服务工作,本次选择10家服务商,对长庆油田分公司所属油田生产区域的含油污染土壤进行清挖、清掏,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发布关于提名2022年度省科学技术奖项目的公示,河湖底泥重金属污染治理与资源化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得提名。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关于提名2022年度省科学技术奖项目的公示根据省科技奖励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2022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奖提名工作的通知》要求,拟提名山东建筑大学为第1完成单
地下水循环井(GroundwaterCirculationWell,GCW)作为一种原位修复技术近年来引起了广泛关注。该技术可以耦合吹脱、空气注入、气相抽提、生物修复和化学氧化等多种修复技术,有望实现轻非水相液体(LNAPL)、重非水相液体(DNAPL)及部分无机物的同步去除。
地下水污染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特别是对于发达国家来说,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问题更是经常出现。以美国和英国为例,这些国家相继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地下储存罐泄露,严重污染环境。欧洲国家曾做过相应的调查,废物处理所和工业泄露场所是地下水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发达国家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和研究,已经对国内地下水污染场地的现状有了清晰地了解,并对污染场地进行了全面地梳理,制定了具体的清单,并科学评价了污染风险。
电化学修复作为一种既不破坏生态环境又能修复土壤污染的原位修复技术,对于低渗透性土壤也具有较好的修复效果,是近年来土壤污染修复的热点方向之一。其主要包括电动力修复和微生物电化学修复,其中以EK为主的研究较多。本文综述了电化学技术在有机污染土壤修复中的最新进展,包括电动力修复技术和微生物电化学技术。
以粤港澳大湾区某典型有机化工地块为研究对象,采用丛式井分层调查不同深度地下水苯含量,并通过分层评估明确不同深度地下水的人体健康风险水平,确定苯的修复目标值、修复范围及相应策略。结果表明:该地块上层地下水苯最大质量浓度为7440.0μg/L,下层为30000.0μg/L,说明地下水受到苯污染,且下层地下水污染程度较上层更严重。上层地下水苯最大致癌风险为6.34×10-6,下层为6.99×10-6,两者均高于可接受致癌风险水平1.00×10-6;上层地下水苯修复目标值为1174.0μg/L,下层为4288.0μg/L。
摘要∶实现污染场地安全高效修复是石化行业发展急需探讨和解决的关键问题。从特征污染物特点、水文地质条件、修复环境效应3个方面分析石化污染场地修复面临的挑战,预测未来石化污染场地地下水修复技术,并提出按照污染程度进行分区修复治理的对策。
精准防治健全地块污染调查与监测体系。地块土壤污染调查是开展有效地块土壤污染防治的前提。“十三五”以来,我国地块土壤污染调查法规体系建设初见成效。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