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全国已建成万吨级及以上海水淡化工程 36 个,工程规模 1059600 吨/日;千吨级及以上、万吨级以下海水淡化工程41 个,工程规模 129500 吨/日;千吨级以下海水淡化工程 65个,工程规模 12641 吨/日(图 3)。全国已建成的海水淡化工程最大单体规模为 200000 吨/日。
(二)区域分布
截至 2018 年底,全国海水淡化工程分布在沿海 9 个省4市(图 4)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城市和海岛。北部海洋经济圈以大规模的工业用海水淡化工程为主,主要集中在天津、山东、河北等地的电力、钢铁等高耗水行业;东部、南部海洋经济圈以民用海岛海水淡化工程居多,主要分布在浙江、广东等地,以百吨级和千吨级工程为主。
天津已建成海水淡化工程规模 317245 吨/日,山东已建成海水淡化工程规模 282625 吨/日,浙江已建成海水淡化工程规模 232295 吨/日,河北已建成海水淡化工程规模 173500吨/日,广东已建成海水淡化工程规模 89296 吨/日,辽宁已建成海水淡化工程规模 87664 吨/日,福建已建成海水淡化工程规模 11231 吨/日,江苏已建成海水淡化工程规模 5200 吨/日,海南已建成海水淡化工程规模 2685 吨/日。其中,在海岛地区,海水淡化工程规模为 153406 吨/日。
(三)技术应用
截至 2018 年底,全国应用反渗透(RO)技术的工程 121个,工程规模 825641 吨/日,占总工程规模的 68.70%;应用低温多效(MED)技术的工程 16 个,工程规模 369150 吨/日,占总工程规模的 30.72%;应用多级闪蒸(MSF)技术的工程 1 个,工程规模 6000 吨/日,占总工程规模的 0.50%;应用正渗透(FO)技术的工程 1 个,工程规模 500 吨/日,占总工程规模的 0.04%;应用电渗析(ED)技术的工程 3 个,工程规模 450 吨/日,占总工程规模的 0.04%(图 5)。海水淡化水用途主要为工业用水、生活用水和其他用水。2018 年,新增应用反渗透技术的工程 4 个,工程规模 12036 吨/日;应用正渗透技术的工程 1 个,工程规模 500 吨/日。
2018 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重点专项“面向规模化应用的膜法海水淡化关键技术及装备开发与示范”“海水淡化全流程药剂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高性能海水淡化混合基质反渗透膜产品开发与应用示范”“海水淡化泵与能量回收一体机关键技术研究及产品开发”等项目进展顺利。“滨海城市海水淡化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获批立项。“均相离子膜制备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环境友好型海水水处理药剂研制与应用”获得 2018 年度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自然资源部天津临港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示范基地一期中试实验区基本建设完成。
我国企业积极承揽海外海水淡化工程,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由上海电气电站集团承制的恒逸(文莱)PMB 石油化工项目配套 3×12500 吨/日低温多效海水淡化工程主设备蒸发器发运文莱;杭州水处理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先后建成越南永新 14400 吨/日反渗透海水淡化工程、委内瑞拉马岛 10560 吨/日反渗透海水淡化工程和巴基斯坦胡布 7200吨/日反渗透海水淡化工程;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制造的 100 吨/日集装箱式反渗透海水淡化装置在吉布提建成。
2018 年,沿海地区不断提高海水淡化产能利用率,重点监测的 6 个 5 万吨/日以上规模的海水淡化工程总产水量约9000 万吨,为保障沿海缺水地区水资源供给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海水直接利用
(一)利用规模
2018 年,沿海核电、火电、钢铁、石化等行业海水冷却用水量稳步增长(图 6)。据测算,截至 2018 年底,年海水冷却用水量为 1391.56 亿吨。其中,2018 年新增海水冷却用水量 46.71 亿吨。
(二)区域分布
截至 2018 年底,辽宁、天津、河北、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 11 个沿海省市均有海水冷却工程分布(图 7)。2018 年,广东、浙江、福建和辽宁海水冷却用水量超过百亿吨,分别为 416.86亿吨、315.44亿吨、234.51 亿吨、104.23 亿吨。
(三)技术应用
国内海水直流冷却技术成熟,主要应用于沿海电力、石化和钢铁等行业。截至 2018 年底,我国已建成海水循环冷却工程 21 个,总循环量为 181.88 万吨/小时,新增海水循环冷却循环量 14 万吨/小时。2018 年,建成山东烟台八角电厂14 万吨/小时海水循环冷却工程。
四、海水化学资源利用
2018 年,除海水制盐外,产品主要包括溴素、氯化钾、氯化镁、硫酸镁、硫酸钾,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天津、河北、山东、福建和海南等地。
在浓海水综合利用及产品高值化产业化技术研究方面,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浓海水制卤、苦卤结晶纯化及产品高值化技术研究与示范”进入示范阶段,完成了 30万吨/年电渗析工厂化制盐示范工程前期准备工作,食品级氯化钾产业化工程试车运行。浓海水高效节能提溴技术与装备取得突破,建成高效低能耗卤水提溴工业级示范装置,完成现场中试试验研究,通过优化液体喷淋密度、规范气液分布和提高传质接触面积,较传统提溴技术能耗降低 10%,收率提高 7%,形成了工艺包及塔芯内构件核心关键装备的产业化定型,为产业化技术改造奠定基础。
五、检验与标准
(一)检验检测
截至 2018 年底,国家海水及苦咸水利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检测能力已覆盖 37 种海水利用产品 383 个检测项目/参数,可开展海水淡化装备及部件、水处理设备、水处理药剂、海水化学资源提取产品、海水及淡水水质全分析等检验检测服务。2018 年 4 月,国家海水及苦咸水利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与中国膜工业协会液体分离膜检验检测中心在南京联合举办了第四届“分离膜产品检测技术培训班”(图 8),来自全国液体分离膜行业生产企业、科研院所的技术人员及高校学生等近 80 人参加了本次培训。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4月17~19日,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温枢刚赴新加坡开展交流访问,拜会中国驻新加坡大使曹忠明,与新加坡贸工部副常任秘书陈建隆举行会谈,并到大士能源调研。在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温枢刚介绍了中国华能总体情况及在新加坡经营发展情况,并感谢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一直以来给予华能的
4月9日,辽宁省环保集团公司与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沈阳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集团副总经理王阳出席签约仪式。辽宁省环保集团公司主要负责同志表示,此次合作是双方深化互信、携手共赢的重要里程碑,是做深做实做细央地合作的重要举措。此次签约,既是双方长期互信的成果,更是面向未来发展的
4月16日,全球首个陆上商用模块式小型堆——中核集团海南昌江多用途模块式小型堆科技示范工程“玲龙一号”首台主泵成功就位,这进一步彰显了我国在新型核能系统设计、高端装备制造及复杂工程协同管理上的综合实力,对巩固我国在小堆国际竞争中先发优势、形成我国模块式小型堆先进品牌具有重要意义,为
随着加快沙戈荒风光大基地建设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大基地场景下光伏电站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但沙漠、戈壁和荒漠地区的地质地形和气象条件特殊,8级以上伴随沙尘的大风和高温差等严苛的气候非常常见,对光伏电站的建设施工和运维管理都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沙戈荒大基地建设规模较大,对光伏组件设备选
4月8日,应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邀请,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到访中国,首站走进中核集团海南昌江核电基地,实地调研全球首个陆上商用模块化小型堆玲龙一号工程,并见证《中国小型模块堆通用用户要求文件》发布。他高度肯定中国在世界核电发展中的示范作用,并为中国小堆的发展点赞。他指出,中国通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东北首个氢能产业园区——大连金普新区氢能产业园正式开园并投产。开园当日,大检集团氢能检测中心二期等8个项目集中签约,涵盖绿氢示范应用、氢能装备研发制造、检验检测等多个领域,实现了氢能产业延链、固链、强链发展,将有力带动大连氢能产业向“新”发力、逐“质”而行。在国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3月27日,山东烟台国家能源集团氢能科技公司与中集来福士集团共建的国内首个海洋氢氨醇一体化项目建设完工,标志着项目正式进入调试阶段,为项目投运及海上制氢全流程实证检验奠定基础,助力推动我国海上氢能关键装备检测评价体系建设再加速,填补海上电-氢-化标准规范空白。项目以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3月24日上午,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会见沙特国际电力和水务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穆罕默德·阿布纳扬。双方围绕落实中沙两国领导人会晤共识,推动中沙在可再生能源、海水淡化、绿色氢能等领域深化和拓展互利共赢合作,促进中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走深走实进行了交流。赵辰昕表示,
春节这几天,全世界尤其是美西方,都被Deepseek-R1这项我国在AI人工智能领域中的新突破所震惊到了!其实,在这之前,大家都体验过国内很多的AI产品,比如豆包、Kimi、文心等等,但是都没有像DeepSeek一样备受关注,主要是它的AI生成力与目前公认全球最高水平的GPT不相上下。看到网上各种玩儿法,想让它
2025年是中国全面践行“双碳”目标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之年。国务院《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任务,这对水处理行业的绿色低碳转型与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2025(第二十届)青岛国际水大会水展应势启航,以搭建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核能作为高效、清洁的低碳能源,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核能,无所不能”,全国政协委员,中核集团总经理助理,中国核电党委书记、董事长卢铁忠说,“当核能供暖取代燃煤锅炉,当海水淡化解决缺水危机,当AI算力驱动绿色转型……你会发现,核能早已渗透进高质量发展的每个
近日,从中核集团获悉,2024年,江苏核电为石化基地供能累计131.58万吨,其中仅12月结算吨位就有21.94万吨。2024年6月19日,一个标志性时刻在江苏连云港田湾核电基地诞生:工业蒸汽源源不断地输向连云港徐圩新区石化产业基地的能源心脏——虹洋热电,标志着我国首个工业用途的核能供汽项目“和气一号”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22日,浙江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杭州市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倍增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实施绿色能源低碳工程。加快白马湖实验室等高水平新型科研机构建设。大力推进海洋新材料、船舶制造产业绿色化转型。推进高功率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
7月2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关于加快发展节水产业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提出,推动高耗水服务业开展合同节水管理改造。火力发电、钢铁、纺织、造纸、石化和化工等高耗水工业企业及园区,强化水平衡测试服务,推广使用再生水,因地制宜配套建设海水淡化工程,推进冷却系统节水改造、工艺流程再造
北极星水处理网获悉,据上海电气环保集团消息,近日,裕龙石化海水淡化热法系统1#机组产品水各项指标合格并成功回收,标志着由上海电气环保集团(机电院)承担设计的全球最大热膜耦合海淡项目(上海电气裕龙石化16万吨/日)成功实现全流程产水。该项目是由上海电气集团提供工艺包、整体解决方案和工程
近日,《2023年全国海水利用报告》发布,《报告》显示2023年全国现有海水淡化工程156个,工程规模2522956吨/日,比2022年增加165908吨/日。全国海水淡化工程分布在辽宁、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10个沿海省(区、市)。海水淡化水的主要用途以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为主。
据自然资源部网站消息,一季度,全国海洋经济强劲复苏,实现良好开局。初步核算,一季度海洋生产总值2.4万亿元,同比增长5.7%,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速0.4个百分点。其中:一、海洋新兴产业发展总体向好。海水淡化工程稳步推进,山东无棣5万吨/日、浙江六横500吨/日的海水淡化项目建成投产。海洋电力业发
5月11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十大创新”行动计划(2024—2025年)》《“十强产业”行动计划(2024—2025年)》《“十大扩需求”行动计划(2024—2025年)》,涉及风电内容如下:1、《要素保障创新行动计划(2024—2025年)》提到:完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增量指标统筹配给政策。对于全省统筹布局建
近日,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发布《2022年全国海水利用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国现有海水淡化工程150个,工程规模2357048吨/日,比2021年增加了500615吨/日。其中,万吨级及以上海水淡化工程50个,工程规模2145428吨/日;千吨级及以上、万吨级以下海水淡化工程52个,工程规模
察右中旗科布尔镇锅炉烟气超低排放改造工程设计及施工(EPC)(招标编号:YXZB-2023-032)已于2023年08月22日上午09:30在乌兰察布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完成开标、评标工作,现将中标候选人公示如下:第一名中标候选人:联合体牵头人:河南颍淮建工有限公司联合体成员:山西正和热电工程有限公司投标报价
近日,碧水源旗下的北京碧水源分离膜科技有限公司再次中标舟山六横海水淡化厂换膜项目,这是继去年首批碧水源自主研制的海水淡化反渗透膜在该项目投入使用并验证了性能堪比进口产品后,双方的再次携手合作,将对我国沿海缺水城市生产“生命之水”的能源成本控制起到示范性作用。舟山作为国家海水淡化产
7月13日,中国电建所属山东电建三公司与ACWAPower签订沙特拉比格四期海水淡化项目。这是中国电建在沙特继拉比格三期,朱拜勒二期、3A海水淡化、3B海水淡化工程后,签订的第5个大型海水淡化项目。项目位于沙特红海沿岸拉比格市,采用100%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日产水量60万立方米,主要为圣城麦地那供水
近日,水利部、中国银行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大力推动绿色金融支持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提出,针对节水产业重点领域,中国银行提供不低于2000亿元的意向性融资额度支持,贷款利率享受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贷款、高端制造业、乡
北极星水处理网获悉,9月27日,自然资源部发布《2021年全国海水利用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国现有海水淡化工程144个,工程规模1856433吨/日(图1),比2020年增加了205350吨/日。其中,万吨级及以上海水淡化工程45个,工程规模1647248吨/日;千吨级及以上、万吨级以下海
北极星能源网获悉,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发布关于《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22年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其中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方面:394.单机60万千瓦及以上超超临界机组电站的建设、经营395.采用背压型热电联产、热电冷多联产、30万千瓦及以上超(超)临界热电联产
北极星水处理网获悉,近日,工信部成立工业非常规水利用行业、石化化工节水、机械工业节能技术装备、退役电池回收利用等四个行业标准化工作组,其中工业非常规水利用行业标准化工作组秘书处设在河海大学。工业非常规水利用行业标准化工作组依托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工程安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牵头申请,工作
北极星水处理网获悉,12月6日,自然资源部发布《2020年全国海水利用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底,我国现有海水淡化工程135个,工程规模1651083吨/日,新建成海水淡化工程规模64850吨/日;年海水冷却用水量1698.14亿吨,比2019年增加了212.01亿吨。
11月10日,河北省发改委、自然资源厅印发《河北省海水淡化利用发展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主要目标为到2025年,全省海水淡化总规模达到49万吨/日以上,新增海水淡化规模17.5万吨/日以上,其中唐山市新增5万吨/日以上,沧州市新增12.5万吨/日以上;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政策机制更加完善。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十四五”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发改环资〔2021〕1516号,以下简称《规划》),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接受采访,回答记者提问。
11月8日,国家发改委印发《“十四五”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规划》明确,到2025年,基本补齐节约用水基础设施短板和监管能力弱项,节水型社会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用水总量控制在6400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比2020年下降16.0%左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20年下降16.0%,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8,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小于9.0%。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自然资源部印发《海水淡化利用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发改环资〔2021〕711号,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接受采访,回答记者提问。
海水淡化水是沿海地区的重要水源之一,应结合各地区发展需求和水资源禀赋进行统一规划和布局,优化水资源供应结构。《行动计划》提出,将海水淡化水纳入区域水资源规划和水资源统一配置,使不同地区在提高水资源中海水淡化水的配置比例方面都有“径”可循。针对沿海缺水地区,要将海水淡化水作为生活补充水源、市政新增供水及重要应急备用水源,切实纳入和水资源统一配置,保障沿海地区生产生活生态用水。针对非沿海地区,《行动计划》也鼓励探索实施海水淡化水向非沿海地区输配,优化供水结构,有效压减地下水开采量,促进区域供水安全和生态安全。
海水淡化是重要优质增量水源,对缓解沿海地区和海岛水资源短缺,保障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为推动海水淡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海水淡化规模化利用,中国十四五规划提出,推进海水淡化和海洋能规模化利用。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