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摘要:分散型农村生活污水难以收集,直接排放到水体中会对环境造成危害进而威胁人类健康,因此,开展了好氧颗粒污泥技术处理分散型农村生活污水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絮状污泥颗粒化过程中,污泥沉降性能和生物量明显提高;污泥胞外聚合物中蛋白质类物质含量提高了5.3倍,蛋白质类物质与多糖类物质含量的比值升高到2.64,证明蛋白质类物质浓度增加是活性污泥颗粒化的重要因素。农村生活污水经好氧颗粒污泥处理后,出水水质达到了一级A排放标准,出水COD、氨氮、总氮和磷酸盐浓度分别为30.1、3.8、12.3和0.5 mg/L。好氧颗粒污泥的稳定性及其对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效能随有机负荷与温度变化较小,且具有节省用地、不受地域限制、便于运行管理和节约运行成本等特点,适用于处理分散型农村生活污水。同时,由于好氧颗粒污泥及其胞外聚合物中多糖类和蛋白质类物质含量较高,适用于回收污泥能源/资源,对污泥的资源化利用意义重大。
水资源短缺使农业发展过程中水瓶颈的问题日益凸显。近年来,干旱现象时有发生,农业生产对地下水的依赖越来越大,但是地下水资源十分宝贵,特别是深层地下水的积累需要数十年才能恢复;采用引水补给地下水可以缓解农业生产中缺水的现象,但是水源水量减少,引水能力有限且成本较高。基于上述因素,开发高效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与回用技术逐渐受到重视。
在距离市政管网较近且具备施工条件的农村,其生活污水一般经市政管网收集进入城镇污水处理厂处理,而人口较多的中心村和自然村一般会建设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然而,对于布局分散、地形复杂、污水收集和施工难度较高的农村,其污水处理往往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开发具有布局灵活、运行稳定、管理方便、成本节约和出水水质达标的分散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对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减轻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好氧颗粒污泥技术因具备较好的泥水分离效果、较低的运行费用、较高的生物量和污水处理效能而被广泛研究与应用。在好氧颗粒污泥形成过程中会产生大量胞外聚合物,这类结构致密的微生物代谢产物可以有效抵御污水水质及水量的变化,进而降低对微生物的侵害。
基于分散型农村生活污水的特点和处理技术选择原则,笔者考察了利用好氧颗粒污泥技术处理分散型农村生活污水的前景。通过研究絮状活性污泥的颗粒化过程,对揭示和完善好氧颗粒污泥形成机理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通过分析有机负荷和温度变化对好氧颗粒污泥稳定性及处理效能的影响,阐明应用该技术处理分散型农村生活污水的可行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装置
试验采用序批气提式反应器(SBAR),装置外层设有循环水层以调节反应器温度。反应器内径为14 cm,高为150 cm,内循环装置内径为8 cm,高为110 cm,有效容积为22 L。进水、排水等过程均由实时控制系统控制,其中原水通过蠕动泵由反应器底部进入;排水口在反应器中部,保证排水比为50%,由蠕动泵导出;曝气装置设置于反应器底部。反应周期为3 h,其中静态进水期为60 min,曝气反应期为112 min,污泥沉降期为3 min,快速排水期为5 min(活性污泥从驯化到颗粒成熟阶段,沉降时间逐步由15 min降至3 min)。在曝气反应期,利用1 mol/L的HCl和NaOH控制pH值为7.0;静态进水期溶解氧饱和度为零,曝气反应期溶解氧饱和度为50%;SRT控制在28~30 d。SBAR运行分为三个阶段:阶段Ⅰ(0~50 d),系统启动阶段;阶段Ⅱ(51~70 d),有机负荷变化模拟阶段(采用静态试验方式);阶段Ⅲ(71~120 d),温度变化模拟阶段。
1.2 试验种泥和污水
试验污泥取自某污水处理厂A2O工艺好氧段,初始接种浓度为4.5 g/L。分散型农村生活污水采用人工配水,其主要成分如下:NaAc为180 mg/L,NH4Cl为300 mg/L,KH2PO4为30 mg/L,K2HPO4为60 mg/L,MgSO4为40 mg/L,CaCl2为80 mg/L;另外添加1 mL/L微量元素液,其成分如下:FeCl3·6H2O为1.5 g/L,H3BO3为0.15 g/L,CuSO4·5H2O为0.03 g/L,KI为0.03 g/L,MnCl2·4H2O为0.12 g/L,Na2MoO4·2H2O为0.06 g/L,ZnSO4·7H2O为0.12 g/L,CoCl2·6H2O为0.15 g/L。进水COD为300 mg/L,氨氮为45 mg/L,PO43--P为15 mg/L。
1.3 试验方法
COD、NH4+-N、NO2--N、NO3--N、PO43--P、TN和MLSS均通过标准方法进行测定。污泥体积指数(SVI)按照Bao等的方法进行测定和计算。活性污泥物理强度采用Gao等的方法进行测定。污泥胞外聚合物采用Sunil等的方法进行提取,并测定多糖和蛋白质类物质含量。
2 结果与讨论
2.1 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过程
经驯化的好氧池活性污泥10 L(污泥浓度为4.5 g/L)被接种到SBAR中。由于系统初始沉降时间远低于污水处理厂二沉池沉降时间,大量活性污泥被排出反应器,SBAR内生物量显著下降,因此在第6天起每天补充同样来源的活性污泥1.5 L,至第10天结束。随着反应器的运行,活性污泥逐渐适应短沉降时间环境,污泥活性逐渐恢复,并表现出较好的沉降性能,SVI值逐渐下降而生物量逐渐升高(见图1)。当反应器运行至第30~35天,SBAR内絮状活性污泥实现完全颗粒化,培养成熟的好氧颗粒污泥呈金黄色,形状规则且表面较光滑,绝大部分粒径在1.5~2.5 mm之间。
在阶段Ⅰ,好氧颗粒污泥SVI从124.6 mL/g下降到41.9 mL/g并趋于稳定,表明其具有良好的沉降性能,SBAR泥水分离效果较好。同时,生物量也显著提高,在阶段Ⅰ末期MLSS提高到5.7 g/L。在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过程中,絮状活性污泥的颗粒化过程与在城市生活污水、含盐生活污水条件下培养好氧颗粒污泥的过程极为接近,表明好氧颗粒污泥可以被用来处理农村生活污水。
2.2 好氧颗粒污泥的稳定性
在阶段Ⅰ污泥代谢产生的EPS中,多糖类物质(PS)含量始终处于稳定状态,好氧颗粒污泥形成后,其EPS内多糖类物质含量一直保持在8~12 mg/gMLSS之间,而蛋白质类物质(PN)含量则明显上升,由初始阶段的4.6 mg/gMLSS升高到颗粒污泥成熟时的29.2 mg/gMLSS(见图2),蛋白质类物质含量提高了5.3倍,同时PN/PS值也由0.54升高到2.64,表明EPS内蛋白质类物质含量增加是活性污泥颗粒化的重要因素。蛋白质类物质作为EPS的主要成分,有利于保持颗粒污泥的稳定性,为颗粒污泥内部的微生物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好氧颗粒污泥及其EPS内较高的有机质含量表明农村生活污水中的碳和氮能被好氧颗粒污泥有效富集,这对污泥资源化利用意义重大。
2.3 好氧颗粒污泥对污染物的去除效能
在阶段Ⅰ初期,由于活性污泥沉降性能较差,大量活性污泥被冲出反应器,导致污泥生物量急剧下降,对氨氮、总氮和磷酸盐的去除率分别仅为41.3%、30.2%和34.7%(见图3)。随着连续5 d补充活性污泥以及活性污泥沉降性能的提高,其对氨氮、总氮和磷酸盐的去除能力也逐渐增强。在好氧颗粒污泥形成后(第30~35天),微生物活性得到进一步强化,在阶段Ⅰ末期,其对氨氮、总氮和磷酸盐的去除效能继续升高并趋于稳定,出水COD、氨氮、总氮和磷酸盐浓度分别达到30.1、3.8、12.3和0.5 mg/L,对氨氮、总氮和磷酸盐的去除率分别高达90.4%、77.2%和88.4%。在24~32 d,对磷酸盐的去除能力降低,与此同时,其对TN的去除能力趋于稳定,表明在此时间段内反硝化细菌对碳源的竞争利用可能优于聚磷菌,在第32天后,好氧颗粒污泥对TN和磷酸盐的去除能力均得到加强,表明微生物在颗粒内部微环境中逐渐完成群落演替过程,其对污染物的转化能力显著提高。
经过阶段Ⅰ之后,SBAR运行趋于稳定,未发生污泥膨胀现象,出水水质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由于溶解氧传递的限制,好氧颗粒污泥内部可以依次形成好氧、缺氧和厌氧区域,为进行反硝化和除磷创造了有利条件。
2.4 有机负荷对SBAR运行的影响
好氧颗粒污泥培养成熟后,其对各种污染物均具有较高的去除效能。随着有机负荷(OLR)的升高,好氧颗粒污泥对有机物的代谢能力和硝化能力基本保持稳定,对TN和TP的去除能力则逐渐增强。这主要是因为有机负荷的升高意味着污水中可利用的碳源增多,为好氧颗粒污泥内部的反硝化细菌和聚磷菌提供了充足的营养物质,使得NO3--N和TP浓度逐步降低。不同有机负荷条件下系统的出水水质稳定,均接近或达到GB 18918—2002的一级A排放标准,表明在水质、水量波动的条件下,好氧颗粒污泥技术可以稳定发挥去除污染物的作用(如表1所示)。表1不同OLR条件下系统出水污染物浓度
2.5 温度对好氧颗粒污泥特性的影响
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好氧颗粒污泥均具有较高的物理强度,颗粒稳定性较好(见图4);PN/PS值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表明EPS内蛋白质类物质含量逐渐升高,而蛋白质类物质的稳定存在是好氧颗粒污泥形成的重要因素。
通过Correl公式计算分析,好氧颗粒污泥强度与PN/PS值的相关性高达0.881 0,证明EPS内高含量的蛋白质类物质是维持好氧颗粒污泥结构稳定的重要因素。
在阶段Ⅲ初期,SBAR运行温度降低至8℃,微生物由于受到低温的抑制作用,系统出水COD升高到78.3 mg/L,去除率降低至57.3%,由于好氧颗粒污泥始终处于结构稳定状态,其内部微生物较快适应了低温环境,对COD的去除能力得到恢复。随着温度升高,微生物生长和代谢能力增强,其EPS中蛋白质类物质含量逐渐提高,稳定的颗粒污泥结构使微生物对有机物的去除能力增强,在阶段Ⅲ末期,SBAR出水COD浓度持续降低,去除率最终稳定在85%左右。温度的波动对好氧颗粒污泥稳定性及其除污能力的影响较小,证明好氧颗粒污泥技术适于处理分散型农村生活污水。
3 结论
①约30~35 d,SBAR内絮状活性污泥实现完全颗粒化,绝大部分颗粒粒径在1.5~2.5 mm之间,成熟的好氧颗粒污泥具有较好的沉降性能(SVI为41.9 mL/g)和较高的生物量(MLSS为5.7 g/L)。
②在絮状污泥颗粒化过程中,污泥EPS内蛋白质类物质含量提高了5.3倍,PN/PS值由0.54升高到2.64,表明EPS内蛋白质类物质含量的增加是活性污泥颗粒化的重要因素,有利于保持颗粒污泥的稳定性,为好氧颗粒污泥内部的微生物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
③在好氧颗粒污泥形成后,SBAR运行趋于稳定,未发生污泥膨胀现象,出水COD、氨氮、总氮和磷酸盐浓度分别达到30.1、3.8、12.3和0.5 mg/L,对氨氮、总氮和磷酸盐的去除率分别为90.4%、77.2%和88.4%,出水水质满足一级A排放标准。
④有机负荷与温度的变化对好氧颗粒污泥稳定性及其对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效能影响较小,好氧颗粒污泥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抗冲击负荷能力,适于处理农村生活污水。
延伸阅读: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各有关单位: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绿色低碳发展机制。推动工业废水处理技术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对实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目标有其重要意义。为落实党中央最新部署,响应生态环境部建立新污染物协同治理、多污染物协同减排的有关意见,中
据首创环保集团消息,近日,首创环保集团作为工艺包提供商,成功签约浙江海宁市丁桥污水处理厂设施设备更新提升工程项目。该项工程将采用首创环保集团自主研发的CREATE好氧颗粒污泥技术,对污水厂一期工程SBR生物处理技术进行原位改造,实现生物处理段处理水量由4万吨/日提升至7万吨/日。本次好氧颗粒
作为省国资委A类拓新企业、粤海水务下属科研创新核心平台公司,粤海科技公司依托粤海水务产业优势资源,深耕水务新工艺、新材料及低碳节能技术开发应用、智慧水务、环境监测、水务增值业务等领域,积极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塑造发展新动能。2024年,粤海科技公司涌现一批科技创新
5月16日至17日,2024给水大会暨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水安全联合创新中心论坛在广州南沙隆重举行。此次高规格水业盛会云集全国千名权威专家、名校学者和名企代表,聚焦前沿科技创新,深入探讨城市群给水安全保障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有效促进了全国水务行业资源的深度交流融合,对于凝聚创新发展新质生产
为及时反映生态环保产业过往一年的发展动态,预测新一年的发展趋势,我会组织各分支机构编写了《2023年行业评述及2024年发展展望》,供环保企事业单位、专家和管理者参考。2023年行业评述01#主要政策标准#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国家
好氧颗粒污泥(aerobicgranularsludge,AGS)是微生物在好氧环境中自凝聚形成的一种形状规则、结构紧密的颗粒状活性污泥。相比传统好氧工艺,具有更好的沉降性能、污染物去除能力以及对金属阳离子的吸附能力等,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而AGS的形成所需时间较长是工程应用的一大挑战,其造粒机理也成为了国内外学
在脱氮工艺中氨氮转化成氮气有很多的途径,也存在很多难以控制的中间过程及中间产物,恰恰是这些难控制的中间过程决定了最新的脱氮工艺的研究方向,本文将介绍一下短程硝化及短程反硝化的内容!什么是短程硝化?废水生物脱氮,一般由硝化和反硝化两个过程完成,而硝化过程分为氨氧化阶段和亚硝酸盐氧化
【社区案例】现场检测条件有限,两级处理,生化末端水温34.8°,末端溶氧仪损坏,平时都是2.3mg/L左右上浮的泥块颜色发黄不是老泥最近这两天上浮厉害能看到水中气泡一般这种情况怎么解决?排泥上浮的也排不出去通过楼主的描述和照片,该浮泥应该为典型的反硝化浮泥,二沉池浮泥现象在城市污水处理厂和
首创环保集团的“双碳”实践向前又迈进了一大步。近日,公司所属新乡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成功注册为国际核证自愿减排标准(VCS,VerifiedCarbonStandard)项目,成为国际组织VERRA中首批垃圾焚烧类项目。新乡市生活垃圾焚烧项目的成功注册,意味着首创环保集团在全面进行碳盘查、摸清了碳排放家底后
近日,首创环保所属新乡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成功注册为国际核证自愿减排标准(VCS,VerifiedCarbonStandard)项目,成为国际组织VERRA中首批垃圾焚烧类项目。新乡市生活垃圾焚烧项目的成功注册,意味着首创环保集团在全面进行碳盘查、摸清了碳排放家底后,在“双碳”实践路上取得的又一重要成果,此
1成果简介近日,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王凯军教授团队和北京华益德环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张凯渊团队联合在环境领域期刊中国给水排水上发表了题为“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技术升级现有污水处理工程”的论文。该团队在继3000m3/d的中试后,在河北省某市政污水处理厂的现有构筑物中实施了设计规模为2.5×104m3/d的
各有关单位: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绿色低碳发展机制。推动工业废水处理技术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对实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目标有其重要意义。为落实党中央最新部署,响应生态环境部建立新污染物协同治理、多污染物协同减排的有关意见,中
据首创环保集团消息,近日,首创环保集团作为工艺包提供商,成功签约浙江海宁市丁桥污水处理厂设施设备更新提升工程项目。该项工程将采用首创环保集团自主研发的CREATE好氧颗粒污泥技术,对污水厂一期工程SBR生物处理技术进行原位改造,实现生物处理段处理水量由4万吨/日提升至7万吨/日。本次好氧颗粒
作为省国资委A类拓新企业、粤海水务下属科研创新核心平台公司,粤海科技公司依托粤海水务产业优势资源,深耕水务新工艺、新材料及低碳节能技术开发应用、智慧水务、环境监测、水务增值业务等领域,积极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塑造发展新动能。2024年,粤海科技公司涌现一批科技创新
5月16日至17日,2024给水大会暨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水安全联合创新中心论坛在广州南沙隆重举行。此次高规格水业盛会云集全国千名权威专家、名校学者和名企代表,聚焦前沿科技创新,深入探讨城市群给水安全保障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有效促进了全国水务行业资源的深度交流融合,对于凝聚创新发展新质生产
为及时反映生态环保产业过往一年的发展动态,预测新一年的发展趋势,我会组织各分支机构编写了《2023年行业评述及2024年发展展望》,供环保企事业单位、专家和管理者参考。2023年行业评述01#主要政策标准#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国家
好氧颗粒污泥(aerobicgranularsludge,AGS)是微生物在好氧环境中自凝聚形成的一种形状规则、结构紧密的颗粒状活性污泥。相比传统好氧工艺,具有更好的沉降性能、污染物去除能力以及对金属阳离子的吸附能力等,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而AGS的形成所需时间较长是工程应用的一大挑战,其造粒机理也成为了国内外学
首创环保集团的“双碳”实践向前又迈进了一大步。近日,公司所属新乡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成功注册为国际核证自愿减排标准(VCS,VerifiedCarbonStandard)项目,成为国际组织VERRA中首批垃圾焚烧类项目。新乡市生活垃圾焚烧项目的成功注册,意味着首创环保集团在全面进行碳盘查、摸清了碳排放家底后
近日,首创环保所属新乡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成功注册为国际核证自愿减排标准(VCS,VerifiedCarbonStandard)项目,成为国际组织VERRA中首批垃圾焚烧类项目。新乡市生活垃圾焚烧项目的成功注册,意味着首创环保集团在全面进行碳盘查、摸清了碳排放家底后,在“双碳”实践路上取得的又一重要成果,此
1成果简介近日,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王凯军教授团队和北京华益德环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张凯渊团队联合在环境领域期刊中国给水排水上发表了题为“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技术升级现有污水处理工程”的论文。该团队在继3000m3/d的中试后,在河北省某市政污水处理厂的现有构筑物中实施了设计规模为2.5×104m3/d的
谈论污水处理界的技术创新,好氧颗粒污泥(AerobicGranularSludge,简称AGS)是近几年颇受关注的明星技术。与传统活性污泥方法相比,好氧颗粒污泥有更好的沉降性能、更好的生物富集能力,以及更强的抗冲击能力。好氧颗粒污泥自发形成立体分层的微生物群落,包含聚磷菌(PAOs)、氨氧化菌(AOB)、亚硝酸盐氧
我国污水处理已经走过了百年历史,当前,污水处理行业一方面需要应对持续增长的污水处理量和高品质出水要求,另一方面“双碳”目标也对污水处理提出了新要求。在此背景下,新一代革命型污水处理技术——好氧颗粒污泥技术成为行业热点。与传统活性污泥絮体相比,好氧颗粒污泥形状规则,结构紧凑致密,沉
据首创环保集团消息,近日,首创环保集团作为工艺包提供商,成功签约浙江海宁市丁桥污水处理厂设施设备更新提升工程项目。该项工程将采用首创环保集团自主研发的CREATE好氧颗粒污泥技术,对污水厂一期工程SBR生物处理技术进行原位改造,实现生物处理段处理水量由4万吨/日提升至7万吨/日。本次好氧颗粒
作为省国资委A类拓新企业、粤海水务下属科研创新核心平台公司,粤海科技公司依托粤海水务产业优势资源,深耕水务新工艺、新材料及低碳节能技术开发应用、智慧水务、环境监测、水务增值业务等领域,积极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塑造发展新动能。2024年,粤海科技公司涌现一批科技创新
为及时反映生态环保产业过往一年的发展动态,预测新一年的发展趋势,我会组织各分支机构编写了《2023年行业评述及2024年发展展望》,供环保企事业单位、专家和管理者参考。2023年行业评述01#主要政策标准#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国家
首创环保集团的“双碳”实践向前又迈进了一大步。近日,公司所属新乡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成功注册为国际核证自愿减排标准(VCS,VerifiedCarbonStandard)项目,成为国际组织VERRA中首批垃圾焚烧类项目。新乡市生活垃圾焚烧项目的成功注册,意味着首创环保集团在全面进行碳盘查、摸清了碳排放家底后
近日,首创环保所属新乡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成功注册为国际核证自愿减排标准(VCS,VerifiedCarbonStandard)项目,成为国际组织VERRA中首批垃圾焚烧类项目。新乡市生活垃圾焚烧项目的成功注册,意味着首创环保集团在全面进行碳盘查、摸清了碳排放家底后,在“双碳”实践路上取得的又一重要成果,此
1成果简介近日,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王凯军教授团队和北京华益德环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张凯渊团队联合在环境领域期刊中国给水排水上发表了题为“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技术升级现有污水处理工程”的论文。该团队在继3000m3/d的中试后,在河北省某市政污水处理厂的现有构筑物中实施了设计规模为2.5×104m3/d的
我国污水处理已经走过了百年历史,当前,污水处理行业一方面需要应对持续增长的污水处理量和高品质出水要求,另一方面“双碳”目标也对污水处理提出了新要求。在此背景下,新一代革命型污水处理技术——好氧颗粒污泥技术成为行业热点。与传统活性污泥絮体相比,好氧颗粒污泥形状规则,结构紧凑致密,沉
4月28日,清新环境正式发布了首份ESG报告——《2022年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报告》(以下简称“ESG报告”),充分体现了公司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积极参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ESG信息披露规则,为中国ESG发展贡献力量的国企担当。报告全面展示了在响应国家战略和“3060”双碳目标上的系统性工作进展
Kluyver生物技术实验室是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DelftUniversityofTechnology)应用科学学院中一个以生物技术为核心的实验室,上世纪80年代开始涉及环境领域。Kluyver生物技术实验室主要以TUDelft微生物学专业为背景而成立(该专业在TUDelft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7世纪),以微生物学家AlbertKlu
摘要:Nereda工艺是一种成熟可靠的应用于污水生化处理的好氧颗粒污泥技术。凭借Nereda反应器的特殊内件及运行周期,Nereda工艺具有同时脱氮除磷的优异性能。以荷兰3座应用Nereda技术的市政污水厂(Epe,Utrecht和Garmerwolde污水厂)为工程案例,详细介绍了它们的概况以及实际的脱氮除磷运行表现。最后
2022年10月16—22日,党的二十大在北京胜利召开。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认真学习二十大报告精神在全国掀起热潮。我们特邀哈尔滨工业大学的马放教授来分享他的学习体会。哈尔滨工业大学马放:在二十大报告中提到要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我从事环境保护的研究、教学、治理工作三十多年,算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