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好氧颗粒污泥是在好氧条件下培养的,由系 统中微生物聚集形成的形状规则的聚集体 。与 传统活性污泥相比,它具有沉降快、污泥结构稳 定、剩余污泥量少等优点,且具有高污泥浓度, 能承受高强度废水和冲击载荷。目前已有众多研 究致力于好氧颗粒污泥的开发利用,如用于处理 高浓度有机废水、高盐废水 、印染废水等。 此外,好氧颗粒污泥结构中同时存在好氧、缺 氧、厌氧三区,因此能有效去除 COD 的同时能够实现同步脱氮除磷,故在实际应用上广阔的应用价值。
1 好氧颗粒污泥
1.1 好氧颗粒污泥技术的发展
1991 年,好氧颗粒污泥最早由 Mishima 等[10]在好氧升流式污泥床反应器 (AUSB) 中培养出 来,但 AUSB 运行条件严格,需要纯氧曝气,运 行条件和成本均较高。直到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 Morgenroth [11] 等首次采用序批式反应器 (SBR), 成功培养出好氧颗粒污泥,为后来 SBR 培养好氧 颗粒污泥奠定了基础,也标志着好氧颗粒污泥技 术的诞生。
在此基础上,好氧颗粒污泥的研究在 1997 年迅速展开,进入了快速发展期,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宏观上,研究污泥在颗粒化过程中的形貌变化、形成机制,并优化培养参数。微观上,从微生物菌群结构、蛋白等层面去分析颗粒化机理。
1.2 好氧颗粒污泥形成机制
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是物理、化学、生物共同作用的结果。关于颗粒污泥的形成过程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仍没有统一定论,目前主要有四种假说:
(1) 自凝聚假说。系统中的微生物在各个力(水力、静电斥力、范德华力等) 作用下发生自凝聚,从而有活性污泥转化成颗粒污泥。在细胞与细胞、细菌与细菌、蛋白质与蛋白质及其三者之间均广泛的存在这些力,使得微生物凝聚成规则的三维结构。好氧颗粒污泥结构从内到外包含的细菌多达几百万种,细菌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也有助于促进该过程的进行。微生物聚合体不断聚集变大并不断压缩,结构变得紧密,最终形成结构致密、外形规则的颗粒状污泥。
(2) 胞外聚合物 (EPS) 假说。 EPS 是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由微生物,主要是细菌,分泌于体外的一些高分子聚合物。主要成分与微生物的胞内成分相似,是一些高分子物质,如多糖 (PS)、蛋白质 (PN) 和核酸等聚合物。胞外聚合物假说认为,这些胞外聚合物通过增加污泥表面疏水性和降低污泥表面电负性来促进颗粒化进程。
(3) 选择压力假说。在培养颗粒污泥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控制沉降时间,筛选掉沉降性能较差的污泥,从而实现污泥的颗粒化。选择压力又分为物理选择压和生物选择压,物理选择压主要包括搅拌、曝气、高径比、沉淀时间、体积交换率等;生物选择压主要包括进水组分、有机负荷率等。
(4) 晶核假说。反应器中存在的固体物质,微生物附着在上面,先是形成小颗粒,然后微生物不断地生长繁殖,变成大颗粒。晶核一般来源于反应器中的惰性基质或沉淀,甚至是污泥本身。
2 颗粒稳定性研究
长期储存和运行过程中结构稳定性和生物活性的丧失是好氧颗粒过程在野外应用的主要挑战。以乙酸钠为碳源,颗粒在有机负荷<15kg/m3d时保持结构稳定性,但在有机负荷>18kg/m3d 时失去稳定性。有机负荷的增加可以增加颗粒大小,增强颗粒内厌氧芯的生长,这些颗粒是由大量的死细胞形成的,从而导致颗粒结构的崩塌。
在颗粒污泥中加入 10~50 mg/l TiO2 纳米粒子,发现颗粒污泥中的颗粒生成稳定、致密、硝化率高的藻类细菌颗粒。作者提出,纳米粒子能以较少的丝状菌株刺激 EPS 的排泄,从而产生稳定的颗粒。
由于好氧颗粒污泥过程中产生的松散颗粒结构会导致反应器内生物质的洗涤,因此,丝状颗粒的过度生长往往被认为是好氧颗粒污泥工艺失败的原因。在进水 pH 值为 4.5~8 的条件下,以乙酸或葡萄糖为碳源培养好氧颗粒。他们的研究首次在实验上证实了酸性 pH,而不是碳源 (如乙酸或葡萄糖) 控制好氧颗粒丝状结构。酸性pH 降低细胞内 c-diGMP 含量,提高地三花的生长速度,导致真菌过度生长。因此,作者提出在碱性条件下保持悬浮液能有效地抑制好氧颗粒中丝状的过度生长。正酰基高丝氨酸内酯 (AHL)降解酶的存在降低了好氧颗粒的结构稳定性。AHLs 的水解降低了蛋白质的含量,从而降解了颗粒。
3 结语
在 EBPR 条件下,好氧颗粒污泥中能同时发生硝化、反硝化,以及除磷反应,好氧颗粒污泥技术将会发展成为一个能有效去除 COD 并同步脱氮除磷的非常有前景的新技术。
好氧颗粒污泥可以仅通过运行参数的相对小的范围内进行,包括类型的接种量、进料组成和有机负荷,喂养策略,反应器的几何形状、曝气强度、凝结时间、体积交换率 。然而,尚未建立全面的制粒机制,只是在理解粒化如何发生以及如何加速该方法方面已经取得了进展。
好氧颗粒在长期使用和贮存过程中的结构稳定性是其现场应用中的主要问题。近年来的研究提出了颗粒内外化学沉淀或颗粒内加入纳米粒子以提高其结构稳定性。保持碱性环境以抑制丝状过度生长的想法在提高颗粒操作稳定性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这些新的发现可以被看作是在好氧颗粒过程的潜在场应用方面向前迈出的一大步。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各有关单位: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绿色低碳发展机制。推动工业废水处理技术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对实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目标有其重要意义。为落实党中央最新部署,响应生态环境部建立新污染物协同治理、多污染物协同减排的有关意见,中
作为省国资委A类拓新企业、粤海水务下属科研创新核心平台公司,粤海科技公司依托粤海水务产业优势资源,深耕水务新工艺、新材料及低碳节能技术开发应用、智慧水务、环境监测、水务增值业务等领域,积极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塑造发展新动能。2024年,粤海科技公司涌现一批科技创新
5月16日至17日,2024给水大会暨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水安全联合创新中心论坛在广州南沙隆重举行。此次高规格水业盛会云集全国千名权威专家、名校学者和名企代表,聚焦前沿科技创新,深入探讨城市群给水安全保障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有效促进了全国水务行业资源的深度交流融合,对于凝聚创新发展新质生产
好氧颗粒污泥(aerobicgranularsludge,AGS)是微生物在好氧环境中自凝聚形成的一种形状规则、结构紧密的颗粒状活性污泥。相比传统好氧工艺,具有更好的沉降性能、污染物去除能力以及对金属阳离子的吸附能力等,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而AGS的形成所需时间较长是工程应用的一大挑战,其造粒机理也成为了国内外学
在脱氮工艺中氨氮转化成氮气有很多的途径,也存在很多难以控制的中间过程及中间产物,恰恰是这些难控制的中间过程决定了最新的脱氮工艺的研究方向,本文将介绍一下短程硝化及短程反硝化的内容!什么是短程硝化?废水生物脱氮,一般由硝化和反硝化两个过程完成,而硝化过程分为氨氧化阶段和亚硝酸盐氧化
【社区案例】现场检测条件有限,两级处理,生化末端水温34.8°,末端溶氧仪损坏,平时都是2.3mg/L左右上浮的泥块颜色发黄不是老泥最近这两天上浮厉害能看到水中气泡一般这种情况怎么解决?排泥上浮的也排不出去通过楼主的描述和照片,该浮泥应该为典型的反硝化浮泥,二沉池浮泥现象在城市污水处理厂和
1成果简介近日,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王凯军教授团队和北京华益德环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张凯渊团队联合在环境领域期刊中国给水排水上发表了题为“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技术升级现有污水处理工程”的论文。该团队在继3000m3/d的中试后,在河北省某市政污水处理厂的现有构筑物中实施了设计规模为2.5×104m3/d的
谈论污水处理界的技术创新,好氧颗粒污泥(AerobicGranularSludge,简称AGS)是近几年颇受关注的明星技术。与传统活性污泥方法相比,好氧颗粒污泥有更好的沉降性能、更好的生物富集能力,以及更强的抗冲击能力。好氧颗粒污泥自发形成立体分层的微生物群落,包含聚磷菌(PAOs)、氨氧化菌(AOB)、亚硝酸盐氧
我国污水处理已经走过了百年历史,当前,污水处理行业一方面需要应对持续增长的污水处理量和高品质出水要求,另一方面“双碳”目标也对污水处理提出了新要求。在此背景下,新一代革命型污水处理技术——好氧颗粒污泥技术成为行业热点。与传统活性污泥絮体相比,好氧颗粒污泥形状规则,结构紧凑致密,沉
Kluyver生物技术实验室是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DelftUniversityofTechnology)应用科学学院中一个以生物技术为核心的实验室,上世纪80年代开始涉及环境领域。Kluyver生物技术实验室主要以TUDelft微生物学专业为背景而成立(该专业在TUDelft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7世纪),以微生物学家AlbertKlu
【社区案例】sv30怎样观察?咋判断污泥解体?污泥解体主要征兆是泥水分离沉淀时,出现上清液浑浊,污泥絮凝体微细化。处理水质随着“跑泥”的产生开始变差的污泥异常现象。sv30观察时,上清液浑浊,可以从肉眼看出有悬浮颗粒,有大有小。一、污泥解体的概念由于实际运行的时候有三个概念很容易混淆,所
作为省国资委A类拓新企业、粤海水务下属科研创新核心平台公司,粤海科技公司依托粤海水务产业优势资源,深耕水务新工艺、新材料及低碳节能技术开发应用、智慧水务、环境监测、水务增值业务等领域,积极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塑造发展新动能。2024年,粤海科技公司涌现一批科技创新
5月16日至17日,2024给水大会暨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水安全联合创新中心论坛在广州南沙隆重举行。此次高规格水业盛会云集全国千名权威专家、名校学者和名企代表,聚焦前沿科技创新,深入探讨城市群给水安全保障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有效促进了全国水务行业资源的深度交流融合,对于凝聚创新发展新质生产
好氧颗粒污泥(aerobicgranularsludge,AGS)是微生物在好氧环境中自凝聚形成的一种形状规则、结构紧密的颗粒状活性污泥。相比传统好氧工艺,具有更好的沉降性能、污染物去除能力以及对金属阳离子的吸附能力等,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而AGS的形成所需时间较长是工程应用的一大挑战,其造粒机理也成为了国内外学
1成果简介近日,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王凯军教授团队和北京华益德环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张凯渊团队联合在环境领域期刊中国给水排水上发表了题为“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技术升级现有污水处理工程”的论文。该团队在继3000m3/d的中试后,在河北省某市政污水处理厂的现有构筑物中实施了设计规模为2.5×104m3/d的
谈论污水处理界的技术创新,好氧颗粒污泥(AerobicGranularSludge,简称AGS)是近几年颇受关注的明星技术。与传统活性污泥方法相比,好氧颗粒污泥有更好的沉降性能、更好的生物富集能力,以及更强的抗冲击能力。好氧颗粒污泥自发形成立体分层的微生物群落,包含聚磷菌(PAOs)、氨氧化菌(AOB)、亚硝酸盐氧
我国污水处理已经走过了百年历史,当前,污水处理行业一方面需要应对持续增长的污水处理量和高品质出水要求,另一方面“双碳”目标也对污水处理提出了新要求。在此背景下,新一代革命型污水处理技术——好氧颗粒污泥技术成为行业热点。与传统活性污泥絮体相比,好氧颗粒污泥形状规则,结构紧凑致密,沉
Kluyver生物技术实验室是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DelftUniversityofTechnology)应用科学学院中一个以生物技术为核心的实验室,上世纪80年代开始涉及环境领域。Kluyver生物技术实验室主要以TUDelft微生物学专业为背景而成立(该专业在TUDelft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7世纪),以微生物学家AlbertKlu
摘要:Nereda工艺是一种成熟可靠的应用于污水生化处理的好氧颗粒污泥技术。凭借Nereda反应器的特殊内件及运行周期,Nereda工艺具有同时脱氮除磷的优异性能。以荷兰3座应用Nereda技术的市政污水厂(Epe,Utrecht和Garmerwolde污水厂)为工程案例,详细介绍了它们的概况以及实际的脱氮除磷运行表现。最后
上个月,美国水研究基金会(WRF)公布了其2022年度PaulL.Busch水业创新奖(下文简称PLB奖)的得主,来自堪萨斯大学的BelindaSturm教授获此殊荣。PLB奖已设立超过20年,过去两年的PLB奖均由华人获得,包括美国范德堡大学的林士弘教授以及普林斯顿大学任智勇教授。该奖以WRF前主席PaulBusch命名,以纪念他
人类目前面临的环境压力迫使我们不得不发展循环经济,而强调纳入生态循环的蓝色发展则突显人类回归自然的属性,也是对我们祖先“天人合一”信念的坚守。传统污水处理固然可以清洁污水,但高能耗、高物耗摧毁其中资源/能源的作法难以持续维系。鉴于此,经过多年务实国内外合作,我们特意打造了旨在物质/
在5月份,《水星漫谈》曾介绍过欧盟研究项目“WaterMining”的最新进展。这个项目的重点之一是提取污水中的一种生物聚合物——类藻酸盐物质(Alginate-likeexopolysaccharides,简称ALE)。最近几年,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TUDelft)的MarkvanLoosdrecht的课题组有很大一部分的研究都是围绕ALE展开的。荷
磷酸盐是磷矿的主要来源,80%的磷矿石都用于生产磷肥,剩下的20%用作生产洗涤剂、动物饲料等其他产品。主要的磷生产国有中国、美国、摩洛哥和俄罗斯。在欧洲,芬兰是唯一有磷矿的国家,但储量非常有限。过去两年多的全球新冠疫情和日益紧张的国际关系让欧盟意识到,在特殊时期,商品和原材料的全球化流
目前可持续性正在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主要问题,以更加综合和创新方式解决水问题就显得十分重要。因此,研发更加可持续性工艺至关重要。在可持续过程中追求的是回收所有有用资源,例如,化学品、营养物质、能源和水本身。在这方面,污水可以被视为资源与能源的载体。回收养分和有机(COD)能量后,出水作为副产品可以用作再生水利用;这与传统工艺完全不同,它们一般不考虑资源与能源回收,而是仅将出水作为主产品(中水)加以利用。事实上,有机能源回收可以显著减少剩余污泥产量和CO2排放量,而回收磷酸盐则可以缓解对磷矿的消耗。
强化生物除磷(EBPR)工艺被广泛应用于污水脱氮除磷,其机理和相对于化学除磷工艺的优势在此不再赘述,我们传统认知均以Accumulibacter菌(A菌)作为主要的PAOs菌,生物除磷数学模拟技术也是以A菌的代谢作为PAOs代谢进行模拟。
随着炎夏的到来,污水厂处理的水温上升,多数污水厂在夏季期间,水温能达到20℃左右,这是微生物较为适宜的一个生存温度,各类水处理微生物都处于较强的活性状态下,微生物的良好状态的作用下,污水厂的整体运行处于一个较好的运行状态中,在冬季为之发愁的污泥老化、膨胀、泡沫都缓解了很多,但是随着夏季的到来,也会出现一些特别的情况,比如近期比较容易出现的磷的上升。
在污水厂的活性污泥法的常规操作中,对运行参数进行掌握和了解,比如:进水水质,活性污泥浓度和溶解氧浓度等,根据这些参数进行合理的工艺调控操作后,污水处理能够保持稳定的处理。由于A2O的活性污泥法是同时处理氮和磷的方法,生物脱氮和除磷之间存在许多冲突的操作,因此需要比传统活性污泥法控制方式更详细的操作才能保持工艺的稳定。而一般的污水厂的工艺处理过程是由水处理设施和污泥处理设施共同构成的,因此在进行工艺调整期间,需要对水处理设施和污泥处理设施综合进行考虑,采用精准的工艺控制,才能稳定的达标排放。
摘要:以超磁分离污泥作为研究对象,用2种不同的剩余污泥作为接种污泥,维持温度在30尤,探究了剩余污泥对超磁分离污泥厌氧水解酸化产物及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剩余污泥接种量的增加,混合污泥SCOD的析出量也逐渐增加;接种剩余污泥量的增加促进了混合污泥VFAs的生成;各种污泥产VFAs中,乙酸均
磷是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而全球普遍存在着陆地磷矿资源日益匮乏与水环境中磷含量过高而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这一矛盾。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对磷的需求预计会到2050年将增加50%到100%。然而,水体中富余的磷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世界各地对自然水体的磷排放实施严格的监管。废水中除磷技术虽然开发得也较早
随着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的需求,污水处理厂一级A标准全面推行,而提标改造工程的工艺的合理选择将直接关系到工程投资和运行成本,并影响污水厂高效低耗、安全稳定运行。那么如何合理地进行工艺选择?设备工艺如何设计改造?本文从实际工程出发,总结国内污水厂一级A排放标准提标改造的工艺设计特点,讨
位于美国芝加哥的Stickney污水厂,是世界上最大的二级处理污水处理厂,当年面临升级改造,需要增设除磷工艺的时候,选择了生物除磷,并打造了世界上最大的磷回收工厂,成为全球污水资源回收的新标杆。在污水处理这行做探路先锋吃螃蟹未必是件美事。芝加哥大区污水管理局(MetropolitanWaterReclamationD
摘要:磷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关键物质,含磷废水进入自然水体后,导致水质恶化,生态环境破坏,甚至威胁人类和水生生物的生存。废水中磷的去除是控制水体富营养化的关键,也是回收磷的重要途径之一。该文总结了国内外对含磷废水的处理方法,对比传统工艺与新型工艺的优缺点,结合磷的回收和再利用探讨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