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脱硫脱硝烟气脱硫市场正文

砥砺前行——把握中国大气污染防治市场六大发展趋势

2020-02-28 13:16来源:辰于公司关键词:大气污染防治蓝天保卫战第三方治理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钢铁行业治理与VOCs治理将成为非电治理的主战场

钢铁行业近两年作为大气治理重点,2019年设备销量将出现井喷,2020年整体市场达到峰值306亿,之后设备销量大幅减少。VOCs治理未来五年将保持快速增长直至2023年达到顶峰295亿元,2024年开始由于设备销量大减导致整体市场下滑(见图10)。

其他非电行业市场规模较小,且市场规模变化与钢铁相似。水泥行业改造预计2020年完成,市场达到峰值90亿元左右后将出现断崖式下滑,2021年后市场规模将维持在55亿左右。陶瓷行业大气治理未来四年将保持快速增长直至2022年达到峰值66亿元,2014年市场将整体下滑至45亿左右的水平。玻璃行业改造预计2020年基本完成,达到市场峰值27亿元后将出现下滑,2021年以后每年维持在21亿元左右的水平。砖瓦行业改造预计2023年基本完成,达到市场峰值150亿元后将出现大幅度下降,2014年以后市场规模维持在110亿元左右。

图10 钢铁和VOCs是主战场

趋势三:攻克非电,需看第三方治理

第三方治理模式有优势

非电市场虽然规模大,发展速度快,但进军非电也面临着重重困难。非电大气治理普遍面临市场分散,资金短缺和人才不足三大难题:

市场分散:与火电相比,非电领域的企业数量众多、行业广泛,工业生产设备及工业燃煤锅炉更加分散。例如,钢铁行业前五产能占总体的比重仅为22%,火电这一占比则达到了51%。

资金短缺:钢铁、玻璃、水泥等重污染行业盈利水平较低,环保设备与运营的支付能力有限;当前财政补贴主要集中于“煤改气”、“煤改生物质能”等,对非电建设环保设施改造补贴较少。

人才不足:非电领域大气治理的规范政策于2013年开始频繁出台,面对突如其来的监管,工业企业与大气治理企业均存在人才、技术等方面能力缺乏的问题。同时,政府(尤其是环保部门)在环境监测、监督、处罚方面缺乏足够的人力、精力和资源,对政策的执行情况、减排及治理效果的监管也有所不力。

欧盟的经验表明,随着大气污染防治行业的发展成熟,相比工业企业自行管理,更多市场份额被专业的环境服务公司获得(见图11)。

图11 欧盟经验

而且,第三方大气治理企业具有成本,融资和监管三大竞争优势:

业务专业化程度高带来的成本优势:第三方大气治理企业运营项目可达数十甚至上百个,运营规模大,可有效摊薄运营与维护成本;据浙江省统计局统计数据,相较于企业自己治理,第三方污染治理企业成本可降低10%~20%。

可提供更加多元化的融资方案,缓解企业经济压力与投资顾虑:中国排污严重的钢铁、水泥、化工行业面临产能过剩压力,行业整体利润率低,从业企业资金紧张,无力安装污染治理设备;近年来国家治理标准与技术路线规范频繁更新变化,行业从业企业对治理技术的成熟度与可靠性均不够了解,因此投资顾虑较大,同样降低了其安装污染治理设备的意愿。第三方治理企业可提供更加多元化的融资方案并保证治理效果,对这一问题形成较为有效的解决方案。

承接业务后责任集中,方便地方政府集中监管:第三方污染治理企业承接业务使得环保部门从监管分散的排放源变为监管集中可控的第三方企业,且第三方企业对政策具体规范内容了解,政府监管难度降低、效果提升。

因此未来第三方治理模式将成为市场主流大气治理模式。初步估算到2025年大气第三方治理市场将达到540亿(见图12)。其中非电将是增长的主要动力,其占第三方治理市场的比重将从2016年的43%提高至2025年的62%(见图13)。

图12 第三方治理市场规模

图13 非电是增长主要动力

第三方治理企业应进行两大转型

面对第三方治理市场即将迎来的高速增长,第三方大气污染治理企业需做好两个转型:从单一设备供应商转型为多设备供应商; 向一体化综合服务商转变,完善从投资到设备、工程、运营以及监测的一体化服务能力。

转型一:多污染物设备供应商

面临紧张的大气污染防治计划时间表,地方政府解决大气污染问题时间紧迫,任务繁重,有短时间内监督污染企业大规模完成环保设备安装的压力,而第三方企业向多污染物设备供应销售模式的转变能够解决这一问题,大气行业的多家公司已经开始向多污染供应商逐渐转变(见图14)。

图14 企业转型案例

实践证明,污染物综合治理效率更高,而且有利于降低成本(见图15)。并且,业内领先企业大多同时拥有除尘、脱硫、脱硝等多污染物治理能力(见图16)。部分企业甚至向水务、固废等领域渗透,致力于打造“水固气”大环保生态圈,例如龙净环保(见图17)。

图15 多污染综合治理效率高,成本低

图16 业内领先企业业务布局

图17 龙净环保案例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大气污染防治查看更多>蓝天保卫战查看更多>第三方治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