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截至2016年12月,全国295个地级以上城市中,70%以上的城市存在黑臭水体,黑臭水体总认定数已达2 100个。黑臭水体的存在不仅给人们带来了恶劣的感官刺激,也直接对人们的饮水、用水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目前,治理城市黑臭水体主要包括物理治理技术、化学治理技术以及生物生态治理技术。黑臭水体治理虽然广泛运用3种治理技术,但各自都有不同的优缺点,单独运用某种技术可能不会保证其长久有效性。因此,多种技术联合运用于黑臭河道的治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中,黑臭内源治理是基础措施。
Part 1 内源污染的形成及危害
外来污染物进入水体后经过长期的积累、沉淀和固化以及水体中死亡生物体的沉降,积于水底底泥,形成内源污染源。底泥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氮磷营养盐,它们在一定条件下会从底泥中释放出来,对水体水质造成二次污染,严重影响了城市水体环境,加大了水体黑臭程度。
Part 2 内源污染治理技术
目前,黑臭水体底泥的治理方法分为异位和原位两大类技术。
2.1 异位治理技术
异位治理技术以底泥清淤最为典型。底泥清淤是去除底泥中有害物质的最快速简便的方法。其原理是通过采取人工、机械的方法移除水体底部污泥,以削减累积在底部的氮、磷、有机物等污染物质,从而增加河道水体容量和降低内源污染,改善水体水质。工程上,一般在当底泥中污染物浓度超出本底值3~5倍且潜在危害人类及水生生态系统的情况下,优选进行清淤异位治理技术。
目前,底泥清淤包括3种方法:干水作业、带水作业、环保清淤。不同清淤方式对水环境的影响不同。其中,环保清淤是带水作业的一种特殊方式,主要清除水底表层20~40 cm的淤泥层,在施工工程中注重保护物种和生物多样性,且为后续生态修复工程创造较好的基底条件。根据污染源和底泥的厚度,可将河道底泥从上到下分为浮泥层、淤泥层和老土层。为保证河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底泥清淤通常是清除浮泥层和淤泥层的底泥,保留老土层底泥。
江苏省滆湖北部区通过底泥疏浚后,与未疏浚区域相比,疏浚区TN、TP和有机质的平均含量减少了51.4%、51.2%和72.0%,浮游植物密度和生物量分别减少了19.8%~28.1%和 19.5%~50.2%;江苏省太湖东部湖区通过底泥疏浚工程措施,表层沉积物中营养物质得到有效去除,底泥重金属含量及潜在生态风险明显降低。但对不同类型湖区而言,底泥疏浚对水质和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在实施环保疏浚后,江苏蠡湖表层沉积物中有机质、TN和TP含量分别下降了51.48%、2.52%和77.39%,为水生植物生态修复营造了良好的生长环境。
虽然底泥疏浚能快速转移部分污染物,但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底泥清淤花费巨大,滇池一期二期工程总计投资为4.275×108 元;底泥清淤会对水底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具体表现为水生植物和底栖动物种类、丰富度与生物量的减少等方面;同时,表层污染物在施工过程中通过扰动扩散作用对周边水体产生不利影响,浙江省宁波市对月湖进行底泥清淤一段时间后,儿童公园附近水域TN浓度上升150.0%,TP浓度上升13.5%;此外,被清淤的底泥具有量大、含水率高及污染物成分复杂等特点,容易给环境带来二次污染。
2.2 原位治理技术
原位治理技术是指原位保留底泥,采取工程措施阻止或削弱底泥中污染物进入上覆水体。与底泥清淤异位治理技术相比,其具有对底泥扰动小、可避免底泥清淤过程中底泥再悬浮对水体的污染等特点。
2.2.1 底泥覆盖
底泥覆盖是通过在污染底泥上部铺设一层或多层材料,隔断底泥与上覆水,达到阻止或减弱底泥中污染物释放的效果。常用的覆盖材料包括天然材料(如细沙、红土,方解石和石英砂等)及改性矿石。在工程上,一般采用表层倾倒和表层撒布等方式,将覆盖材料铺设在底泥上,但使用时需考虑一些条件:(1)水体的外污染源已经得到控制;(2)底泥污染物具备低毒性和低迁移率时才能考虑此技术;(3)覆盖材料现成易得;(4)水体流速较缓;(5)覆盖后不会影响现今或将来的建设和水路使用。
利用河道中粗糙沙砾对华盛顿塔科马航道中含PAHS、苯酚等有机物的底泥进行原位覆盖工程,10年的监测表明未见污染物迁移;利用红壤,原位覆盖成都清水河黑臭底泥,抑制底泥中氮、磷污染物的释放,发现60 d后上覆水中TN、氨氮、TP和SRP的释放抑制率分别为77%、63%、60%和65%;郭赟等对太湖流域梁塘河进行底泥原位活性覆盖实验室模拟研究,发现通过方解石+沸石组合覆盖,底泥中TN和TP的平均释放抑制率为60%,达到稳定削减氮磷释放量的目的。
底泥原位覆盖能够适用于多种污染底泥,具有环境潜在危害小等优点,但存在一些不足和局限。一方面,覆盖工程量大,投加覆盖材料会减少水体库容,改变湖底坡度;另一方面,底泥原位覆盖并没有将水体中的污染源清除,仍存在污染物释放到水体的风险。
2.2.2 投加化学药剂
投加的化学药剂通过与沉积物中的污染物发生氧化、还原、沉淀、水解、络合、聚合等反应,降低底泥中污染物含量或转化低毒甚至无毒形态。
目前,常用的化学药剂有铝盐、铁盐、生石灰、Ca(NO3)2、CaO2、H2O2和KMnO4等。其中,铝盐、铁盐、生石灰投入水体后,铝离子、铁离子和钙离子3种金属离子通过在底泥表面形成活性层,与底泥中的磷反应形成沉淀,减少甚至抑制向水体扩散的磷含量。
Ca(NO3)2中的钙离子能与底泥中的磷酸盐反应形成稳定的钙结合态磷,减弱了底泥中磷的释放。张华俊等向黑臭水体中投放硝酸钙,与空白组相比,有效降低了上覆水中TP的含量。CaO2的强氧化性能改变重金属的形态,其强碱性能与重金属发生化学沉淀,二者可共同降低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风险。王熙等在试验中通过向黑臭水体投加CaO2,泥-水界面处的亚铁离子含量降低了21.22%。同时,CaO2具有缓释氧气的功能,能强化底泥微生物新陈代谢的能力,促进微生物对黑臭底泥的修复。H2O2和KMnO4可通过强氧化性提高底泥的氧化还原电位,减少硫化物的酸挥发性,有效改善底泥黑臭。
然而,投放化学药剂会带来一些风险。首先,化学药剂可能增加水体毒性。研究发现,向水体中投加铝盐后,当水体中铝浓度超过2 μmol/L时,对鱼类存在潜在毒性风险。其次,化学药剂的投放可能造成污染物的异常释放和稳态变化,容易改变水体中的生物和生态环境。因此,投放化学药剂一般用于应急处理情况。
2.2.3 微生物修复
作为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微生物通过代谢等作用将水体中的污染物进行削减。通过向黑臭水体底泥中投加治污高效菌,原位降解底泥中的有机污染物,重建严重受损的底端生物链,加速底泥的矿化进程,底泥被分解转换和传递,底泥中有机物含量减少,体积和厚度也随之降低和减少。
微生物处理技术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资金消耗较少、耗能较低以及后期运行成本低廉等特点。另外,该技术无需向污染水体投放药剂,无二次污染风险。然而,目前利用微生物菌剂对黑臭底泥的治理还处于实验室和中试水平。如吴光前等利用微生物制剂(主要成分:硝化细菌、杆菌、放线菌、真菌、丝状菌)处理南京林业大学校内紫湖溪黑臭河水中的厌氧底泥,结果显示底泥厚度由0.1 m减少为0.02 m,底泥CODCr由26 640 mg/kg降至1 843 mg/kg。涂玮灵等向南宁市朝阳溪黑臭底泥中投加0.5 g/m3的反硝化细菌制剂,6周后,底泥厚度得到有效降低,有机质降解率和生物降解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姚宸朕等采用固定化微生物技术(主要包括乳酸菌、酵母菌群、光合菌群、Gram阳性杆菌群、硝化菌群)修复西安市某黑臭河道,3个月后黑臭底泥的厚度减少50%左右,底泥颜色从黑色变成土黄色,底泥的生化降解能力增强。因此,今后的工作应加强工程水平的研究。
除直接投加微生物外,还可通过向底泥投加生物促生剂以刺激底泥中土著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加快微生物对污染物的降解速率。定期通过向受污染底泥中注入生物促进剂进行修复,能够使底泥中原有异养菌的数量由105个/g(以干泥计)提高到106个/g(以干泥计),且反硫化细菌数量大大减少。
2.2.4 底泥曝气
氧分子通过气膜及液膜从气相转移到液相的过程为曝气过程。黑臭水体有机物含量比较高,污染严重,底泥处于缺氧或厌氧的状态,一方面,通过曝气可以加快底泥复氧速度,增强底泥自净能力;另一方面,曝气可增强水体中的氧化能力,促进水体中发黑发臭物质(H2S、FeS和NH3等)氧化为高价态物质[Fe(OH)3和等物质],生成的沉淀物可在沉积物表面形成保护层,起到减弱上层底泥再悬浮和污染物扩散释放的作用。
广州郭村涌黑臭河道治理示范工程通过底泥曝气有效氧化底泥中的硫化物,且运行1月后对其去除率达到了86.3%~92.1%,臭味基本被消除;许宽等研究底泥曝气对南京九乡河黑臭底泥氮形态的影响,发现在pH值=7的条件下,底泥曝气对上覆水、间隙水和底泥中氨氮的去除率分别为94.31%、84.07%和68.29%;曝气装置安装位置不同其处理效果存在不同,王美丽分别将曝气头放置于底泥下方5 cm及15 cm处进行曝气,发现深度越大底泥中溶解氧含量下降越慢,处理效果越好。
虽然大量试验表明底泥曝气能有效改善黑臭水体污染情况,但鉴于曝气耗能高、处理不彻底以及受设备限制等因素,在实践中底泥曝气很少得到应。
Part 3 结论与展望
内源污染作为城市黑臭水体的重要污染来源,采用异位治理技术或原位治理技术均能取得一定的良好效果,但各有利弊。因此,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应加强以下方面的工作。
(1)黑臭水体内源治理应结合水体污染现状,依据不同治理技术的优缺点制定具体方案,以较经济的方式达到最佳工程效果。
(2)对黑臭水体底泥进行治理后,应辅以水生植物(尤其是沉水植物)恢复措施,加强底泥环境的稳定性。
(3)逐步建立相关条例,加大对城市水体生态环境的监管力度,确保水体生态的长效性。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日,湖北天门市城区污水管网攻坚一期工程—广沟子片区污水管网更新改造项目勘察设计施工总承包(EPC)中标结果公告发布。中电建生态环境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十五工程局有限公司联合体中标。文件显示,天门市
近日,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印发《云南省重点区域城市(县城)生活污水治理三年攻坚工作方案(2025—2027)》。详情如下:关于《云南省重点区域城市(县城)生活污水治理三年攻坚工作方案(2025—2027)》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为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扛牢扛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问题整改政
近年来,央企在环境产业中异军突起,成为备受瞩目的力量。在98家央企中,超过半数企业都设立了环保企业,并在多个重大环保项目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即便有些企业尚未成立专门的环保公司,也积极参与到环保业务中,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在众多投身环保产业的央企中,中国电力建设股份公司(简称“中国
天津市生态环境局9月13日发布关于向社会公开征求《天津市生态环保金融支持项目储备库入库指南》意见的通知,其中提出,项目储备库入库项目应适宜金融资金支持。具体为:(一)治理责任主体为企业的企业投资项目;(二)采用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三)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四)其他市
8月30日,生态环境部举行8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水生态环境司司长黄小赠出席发布会,介绍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有关情况。生态环境部宣教司司长、新闻发言人裴晓菲主持发布会,通报近期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作进展,并共同回答了记者提问。介绍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有关情况黄小赠:大家上午好!长期以
淮安市财政局淮安市生态环境局7月15日印发印发《淮安市生态文明及污染防治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遵循“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公正公开、注重绩效”的原则,体现示范性、引导性和激励性,实行专款专用。淮安市生态文明及污染防治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市级生
近日,邯郸市人民政府印发《邯郸市农村黑臭水体长效管控工作方案》,《工作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面完成较大面积(2000平方米以上)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并彻底消除风险隐患,确保农村黑臭水体遏制增量、消除存量、动态随清。邯郸市农村黑臭水体长效管控工作方案为进一步改善提升全市农村人居环境,全面彻底
近日,湖南株洲市陈埠港调蓄池经过连续32个小时的浇筑后,最后一块顶板顺利浇筑完成,标志着株洲市天元区全面消除黑臭水体的关键控制性工程实现主体结构全面“封顶”。近年来,株洲市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区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中心城区河、湖、港水质污染和生态退化问题变得十分突出,为进一步夯实
近日,陕西省发布2024年1号总河湖长令,安排部署今年河湖长制各项工作,要求全省河湖长制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强化河湖长制的决策部署,统筹
5月23日,安徽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典型案例公布,涉及生活污水、矿山生态修复、水体治理等方面一、铜陵市部分县区生活污水收集处置不到位影响区域水环境质量2024年4月,安徽省第一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铜陵市发现,部分县区对生活污水收集处置工作重视不够、谋划不足、推进不力,城区及乡镇污水直排问题
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办公室5月11日发布《2024年安徽省生态环境工作要点》,其中提出,持续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持续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持续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等措施,持续推进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继续推动更多工作争先创优。2024年安徽省生态环境工作要点一、总体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清研环境2023年度财务决算报告显示:2023年度营业总收入14160.8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7.23%;净利润2096.4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4.47%。清研环境在市政污水处理厂新建、提标、扩容,黑臭河道控源截污及流域水体水质改善,村镇分散污水低成本处理,工业有机废水治理等领域,持续对创新技术进行装备化
摘要:针对昆山市牛湾泾黑臭河道现状,综合运用物理、化学、生物-生态、水动力学等优势技术,提出了控源截污、生态清淤、生态修复、景观营造、智慧管理的总体治理思路,开展了牛湾泾黑臭河道治理与生态修复工作。该工程建成后经过6个月的稳定运行,水体已全面消除黑臭,各项水质指标均达到《地表水环境
近期,中电环保参与投标,分别中标了苏州及南京地区共7个分布式水体净化站项目,新签合同合计近1.5亿元。为满足业主购买服务的要求,公司董事会批准,再投资8000万元建设苏州及南京7个分布式水质净化站。苏州新建4个分布式水质净化站项目。采用公司自主研发的“高效气浮三相增强生物反应膜耦合技术和污
8月16日,上海市发改委网站向全社会公布了本市居民水价听证会召开的具体时间、地点以及水价调整的定价方案、成本监审报告等。本次调整涉及范围为上海市市属供排水企业服务区域内,即上海城投水务(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浦东威立雅自来水有限公司2家市属供排水企业服务区域内的居民用户水价。涉及到黄浦区、静安区、普陀区、徐汇区、杨浦区、虹口区、长宁区、闵行区、宝山区,浦东新区和嘉定区等部分区域。
01“十四五”污水处理规划发布端午节前夕,污水处理领域又有重磅文件出台。6月10日,国家发改委、住建部印发《“十四五”城镇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发展规划》(发改环资〔2021〕827号)(下称“十四五”污水规划),其中对于“十四五”时期的污水处理工作做了详细的布置和安排。
流域治理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作为国家重点治理“三河三湖”的难点,滇池治理一直备受关注,习近平总书记三次考察云南都对滇池治理作了重要指示。2020年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星海半岛生态湿地察看滇池保护治理情况时,肯定了滇池治理的成效,并强调“滇池是镶嵌在昆明的一颗宝石,要拿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劲头,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加强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再接再厉,把滇池治理工作做得更好”。
近日,国家再次明确了十四五期间我国要基本消除黑臭水体,并提出地级及以上城市如果出现黑臭水体反弹,将会进入黑名单,相关部门将督促其继续治理,确保长治久清。但是,黑臭河道一直是城市环境整治中的一块顽疾,面临着治理难、监管难、维持难等多种问题。为此,针对黑臭水治理问题,伏泰科技从内源和外源成因着手分析,打造了一套全面覆盖的监管系统,从源头截断污染并进行长效监管,确保河道长治久清。
北极星水处理网获悉,3月18日,江苏省南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推进全市区域治水畅流活水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十四五”期间,上海将进一步提升水体水质,让市民看到更多清水,河湖优良水体断面比例从55%提高到60%以上。1月14日召开的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水务局副局长周建国表示,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上海实现了2017年基本消除黑臭河道、2018年全面消除黑臭河道、2020年基本消除劣五类水体等目标
12月14日,资本邦获悉,清研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清研环境)拟A股IPO。公司已与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上市辅导协议,并于2020年12月1日在深圳证监局进行了辅导备案。公司官网信息显示,清研环境是由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孵化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主要从事工业园区有机废水处理、
中国,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水资源分布不均匀,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4,属于缺水国家。而且,随着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工业化推进,我国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更是面临巨大考验。7月26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曲久辉走进《中国经济大讲堂》从多方面深度解读了如何有效治理水环境、保障水安全。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