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碳交易评论正文

将“碳中和”理念纳入投资框架—入门基础18问18答

2021-04-06 08:31来源:国泰君安证券研究作者:李祥文 刘扬关键词:碳中和碳达峰碳排放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Q5:全球范围内,中国的相对碳排放量有什么特点?

A5:与其他经济体相比,我国的碳排放有三个特点:

(1)作为世界工厂带来了与经济增长相匹配的碳排放增长。与西方发达经济体已经基本实现“碳达峰”或者进入“碳中和”,我国距离“碳达峰”仍有一段距离。与人均GDP类似的主要新兴经济体(埃及、印尼、墨西哥、俄罗斯、南非、土耳其、巴西)相比,我国人均碳排放绝对值处于中上游水平,低于南非和俄罗斯;新兴国家整体的碳排放量仍处于上升期,中国在过去20年相对增速较快,超越了墨西哥和土耳其。

(3)我国人均碳排放与其他经济体相比处于不同阶段,我国与印度都处于人均碳排放上升阶段,日本处于“碳达峰”阶段,欧盟和美国处于人均碳排放下降阶段。绝对水平方面,我国人均碳排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与欧盟类似,但不到美国的一半。

10.jpg

Q6: 如何理解我国“碳中和”的具体目标和减排方案?

A6:我国的碳排放顶层设计方案为2030年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该方案相比于欧洲和美国拜登政府提出的2050年碳中和目标仅落后10年。考虑到我国的全球产业分工的角色和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欧洲和美国在碳达峰平均维持20-30年的过程,我国的“碳中和”计划为维护全球公共资源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承担了负责任大国应尽的责任。

“碳中和”的抓手是碳排放强度。碳排放强度即碳排放量/GDP。根据2020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气候雄心峰会的重要讲话,203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

假设:(1)碳排放强度。国家能源白皮书显示,2019年碳排放强度较2005年下降48.1%。按照要求,在保守的线性插值推算下,我国未来11年每年的碳排放强度需下降1.54个百分点。我们假设2040年前仍按照该速度下降碳排放强度,2040年-2050年降速为1.2个百分点,2050-2060年为0.8个百分点。(2)GDP方面,按照2035年GDP翻番估算,未来15年我国GDP年增速在5%左右。我们假设GDP继续按照4%增速至2045年,并最终稳定在3%。

在该假设情形下,我国碳达峰目标在2035年前后实现,届时的碳排放量在113亿吨(按生产口径)。2045年之后,随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碳中和的实现将主要通过能源替代和技术进步实现。在这种情形下,我国未来的人均碳排放极值预计将不超过当前日本的水平,显著低于美国。

11.jpg

Q7:“碳中和”对经济影响的评估方法有哪些?

A7:当前“碳中和”举措对经济的评估主要在欧洲和美国应用,我国也出现了如CEADs等较为专业的统计评估机构。我们总结了五大类量化估计方法。不同的方法各有优劣,但在简洁度、可追踪性、归因能力、鲁棒性等方面仍有待改空间。

12.jpg

Q8:近期的碳中和相关政策文件有哪些?

A8:我们按照全国宏观政策文件与会议精神、行业政策和公司举措三个维度进行了梳理或者举例。从省份和行业层面看,各地正在层层加码,“碳达峰”进度有望提前。例如,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等省市已明确提出“碳达峰”的时间点。其中,上海提出2025年之前实现“碳达峰”,广东与江苏要求“推动碳排放率先达峰”。从行业看,电力、水泥、汽车等行业对碳中和方面都有较多动作。

Q9:“碳中和”对经济影响范围和规模有多大?

A9:根据前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马骏估算,未来30年中国实现碳中和所需的绿色低碳投资规模应该在百万亿元以上,也可能达到数百万亿元,为“绿色经济”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与以往落实节能减排政策一样,2060年的“碳中和”目标也会层层分解,各省市、各部委、各行业将会在不久的将来面临“碳中和”的政策目标约束。

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研究估计,完成 “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需要大规模投资的支撑。未来30年中国能源系统需要新增投资约100至138万亿元,意味着每年在“碳中和”方面投资约占当前GDP的1.5%至2.5%以上。

海外研究方面,高盛研究报告称,到2060年,中国清洁能源技术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将达到16万亿美元(按照6.5汇率计算约为104万亿元)。根据贝莱德的估计,我国未来20年的“碳中和”相关的基建投资将对GDP产生累计8%左右的影响。按照5%的GDP年化增幅估计,未来我国在“碳中和”方面的基建投资约14万亿元。

Q10:我国不同行业碳排放的占比分布情况?

A10:中国的能源结构仍然以化石能源为主。2019年,中国煤炭消费占比57.5%,石油消费占比18.9%,天然气消费占比8.1%,化石能源消费总量占比接近85%。煤炭消耗产生的碳排放量已经超过72.4亿吨,占化石能源碳排放总量超过70%;其次为石油、水泥和天然气消耗产生的碳排放量分别为15.2亿吨、8.3亿吨和5.9亿吨,占比分别为15 %、8%和6%。

13.jpg

从部门看,根据冶金工业规划院测算,我国钢铁行业碳排放量占整体制造业碳排放量的18%左右,占全部碳排放量的15%左右。水泥、石化、电解铝的排放量也较高。

Q11:除了增加现有能源的使用效率,是否还会出现能源替代?

A11:受限于能源属性,在不发生爆炸性技术进步的情形下,煤炭等传统能源的使用效率有提高上限。如何衡量不同能源对碳排放的影响?一个有用的概念是边际减排成本(marginal abatement cost),即在给定减排量的基础上,继续增加单位减排量所需的成本。根据麦肯锡和Gillingham and Stock (2018)等研究估计,多数新能源和措施甚至会出现负成本。但这一结论目前还具有较大争议。

边际减排成本在本质上是一个绝对概念,没有考虑到建设成本以及其他的机会成本。Gillingham and Stock (2018)从机会成本的角度出发,对现有新能源在碳排放方面的边际贡献做了一个估计。从现有技术进步路径来看,假如推动能源替代以实现碳减排,海岸风电、天然气联合循环、太阳能光伏等新能源具备较大潜力。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碳中和查看更多>碳达峰查看更多>碳排放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