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A12:“碳中和”意味着全球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存量不变,每年基本无增量。达到这一目标可以从排出和吸收两个角度理解,即碳排放要“开流节源”——增加碳汇、减少碳排放。具体来讲主要有以下三种思路。
一是技术进步。低碳排放行业的技术升级,可以加速能源替代,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高碳排放行业的技术升级,可以降低碳排放的绿色溢价,为保持相同生产规模条件下降低碳排放扩大政策空间。碳汇方面,大规模储能、碳捕集的技术研发将成为生态碳汇的辅助手段。
二是施加碳税。碳税增加了低碳排放效率产品的成本,是负向激励手段。通过对燃煤和石油下游的汽油、航空燃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产品,按其消耗所产生的的碳排放量的比例征税,通过税收手段实现减少化石燃料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的目的。
三是碳交易。碳交易是对二氧化碳排放权的交易,有效促进跨企业和跨行业的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相等,是利用市场化手段在碳排放机构之间按照能源使用效率进行的“转移支付”。
另外,还有一些道德风尚和社会约束的做法正在欧美开始流行,比如减少散养牛羊肉的食用,多食人造肉和谷物等低碳食物。
Q13:促进“碳中和”的政策干预方法有哪些?
A13:政策手段主要有以下三类。
一是节能减排。具体以压减高耗能行业产量、调整生产结构为突破口。例如,钢铁产量压降成为“碳中和”内涵抓手行业之一。在2020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肖亚庆部长和2021年工信部文章都明确指出“要确保2021年全国粗钢产量同比下降。”
二是增加生态碳汇。就是要不断增加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增强绿地、湖泊、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的吸碳固碳能力。该类公共品很难获取商业利益,因此主要通过政府和公共组织主导。对此,部分省份也已提出了植树造林、生态修复等目标。另外,海外也提出了素食主义对促进生态碳汇的迎新。
三是约定惩罚机制。2021年3月,欧洲议会通过关于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的决议。在此决议下,假如欧盟的贸易对手方违反了欧盟碳排放规定,欧盟有权对相关进口商品征收碳关税。
Q14:如何理解“碳中和”措施对资本市场的影响?
A14:当前市场对于“碳中和”对传统制造业的影响存在分歧。中长期相对利空、短期类似“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影响渠道都有一定道理。“短多长空”的逻辑具有一定的迷惑性。下面我们从三个渠道对“碳中和”对资本市场的影响加以梳理。
(1)资产重估。低碳经济已经逐渐嵌入主流机构的投资理念,作为市场基石投资者,全球保险资金和养老金在资产配置过程中,可能会给予在碳排放和碳汇更多的风险溢价,或者说该类资产的无风险利率将区别于其他类资产。这种投资范式的转换将受到社会、政府等超投资范畴的影响,是长期性和持续性的。
(2)能源类产品的通胀压力。无论是节能减排、碳税还是碳交易,其出发点都是将碳排放对环境的外部性纳入考量,间接提高了能源价格和传统制造业的生产成本。由于新能源的供给无法完全替代传统能源,因此高耗能产业产品相对于“碳中和”措施的价格弹性在短期内较高,成本容易转嫁给下游行业和最终消费者,带来整体通胀的压力。通胀压力进而会通过无风险利率对整体资产价格形成压制。
(3)再分配效应。不同的市场措施和政策干预对行业和全市场的再分配效应有所差异。从生产端看,短期内由于大型企业的边际成本较低,节能减排和碳交易将继续提升规模经济的边际收益,提升行业集中度,利好行业龙头;中长期内,由于能源替代效应,一旦边际减排成本达到阈值,或将会出现快速的能源替代浪潮。从消费端看,“碳中和”相关政策将改变各类消费品的相对价格,根据研究,“碳中和”对必需消费品更具有转嫁压力,影响具备“累退税”效果。
另外,我们认为碳税、碳交易的落地细节和实施范围,也将对行业和公司产生显著差异。例如,虽然碳税是针对碳排放量的等价税,但是每个行业将根据测算预设定一个排放上限,这将对不同能源、制造业的发展形成相对的利好或利空影响;碳交易范围跨行业、跨国家,也将对不同属性的企业形成交叉补贴,叠加产业扶持政策,复杂的“碳中和”市场容易形成套利环境。
Q15:“碳中和”在地理维度的结构性影响?
A15:根据研究,人类的生产效率与温度有非线性关系,在13度左右效率最高。目前世界主要经济体都在生产率最高点附近或者左侧。当全球气温升高后,会对热带地区产生更大的负面影响。
Q16:“碳中和”在行业维度的结构性影响?
A16:根据贝莱德和中金的测算,未来5-10年在“碳中和”效应下,对公用事业和能源行业都具备较大的回报或产出影响。贝莱德认为“碳中和”对美股回报的影响在年化2%左右,中金认为“碳中和”政策将对国内产出产生1%左右的影响。对于行业的利好方面,主要体现在新能源、信息技术等存在“能源替代”逻辑的行业。
Q17:“碳中和”对当前金融市场的综合影响?
A17:从战略资产配置角度,“碳中和”的逻辑框架较为清晰:由于市场目标从盈利最大化改变为综合社会福利最大化,因此必定要在中期牺牲一部分的以GDP计价的回报,以改善我们的生态环境。市场主流预期也纷纷在碳中和框架下调低了全球权益的长期回报预期(1-2个百分点),在额外通胀影响下,调高信用债回报0.3-0.5个百分点。结构方面,主要利好碳排放高效的行业与企业,对传统行业形成抑制作用。
从战术资产配置角度,本轮“碳中和”与后疫情时代相结合的复杂背景下,出现了一些微妙的短期事态共振。第一,全球央行放水条件下,市场对通胀预期升温,收益率曲线陡峭化从DDM模型分子端利好传统制造业等周期性行业。第二,中美两国关系方面,特朗普政府由拜登政府替代后,对金融市场边际最大利好行业为新能源等与气候相关的合作领域。2020H2以来,这种合作预期的利好已被充分计入资产价格,未来或将由估值转为盈利驱动。第三,国内“碳达峰”的第一步将主要使用减排手段,淘汰落后产能。这种传统周期行业的集中度提升,将利好盈利确定的优质企业。综上,我们认为这种全球“碳中和”长变量与全球流动性泛滥短变量结合,可能将进一步加大周期内波动幅度,加快周期转变速度。
另外,我们认为未来的经济基本面研究范式将出现变化,越来越多“碳中和”分析可能将被纳入已有的传统分析框架。
例如,根据清华大学、康奈尔大学等学者联合成立的全球实时碳数据项目研究,可以将全球和中国的中高频经济数据按照行业/国家,并使用碳排放计算方法,形成较为综合的监测指标。这种方法本质上是经济综合指数在碳排放维度的降维和映射。我们认为,当“碳中和”成为我国“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的力量,那么包括金融和相关产业政策部门将大概率开始研究监测框架,以确保按照年度、季度完成碳排放计划。
利用高频数据的估算,我们可以按照经济活动在碳排放维度的变动。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按照行业对碳减排的完成进度进行度量。按照之前的假设,我国每年的碳排放强度需下降1.54个百分点,在考虑到既定GDP增速后,可以通过基本面研究对碳排放进度进行估计,各行业的完成情况将对节能减排政策进度和企业经营环境产生较大影响。
Q18:全球资产配置机构在“碳中和”方面的进展?
A18:出于对长期资金要求、可持续发展等因素的考虑,全球资产配置机构纷纷将ESG因素纳入投资决策框架,并通过多种方式积极开展ESG投资实践,助力实现碳中和。以挪威主权基金(GPFG)、加拿大养老基金(CPPIB)、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等机构为例,我们发现配置资金均在“碳中和”方面做出了较为充分和实质的布局。GPFG高度重视负责任投资,设置烟草、污染排放、人权等方面禁投名单;CPPIB高度重视气候变化,并将其上升为公司战略;GIC将可持续发展因子融入投资框架,更加重视公司治理。
综合看,能源是低碳转型的关键环节,国际大型资产配置机构在权益资产中均配置可再生能源的投资,以符合大的可持续投资宗旨。大部分机构采用合意脱碳目标,构建一套内部考核指标和方法论,计算并监测投资组合的碳排放量,披露碳足迹,降低投资组合整体碳排放。小部分机构,如GPFG在脱碳考核指标以及方法论方面尚无具体实践。
各大机构均直接督促被投资企业执行可持续政策,将气候相关风险与可持续发展责任内化,直接参与包括对话沟通、行使股东权利等。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11月22日,中化国际发布公司首份《应对气候变化报告》。在报告中,中化国际宣布公司目标于2050年实现碳中和,并明确提出了“三步走”时间表,力争于2029年前实现自身运营碳达峰,2030年实现碳达峰,2050年实现碳中和。报告显示,2020-2024年,中化国际围绕设备升级、技术改造累计实施重点低碳项目92个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1月25日晚间公告,近日,公司全资子公司润建能源作为有限合伙人与华景节能等签署合伙协议,拟共同投资华景(天津)碳中和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华景碳中和基金募集规模为5.02亿元,润建能源作为有限合伙人认缴出资1亿元,出资比例为19.92%,其中,首期募集金额为1000
湖北省生态环境厅等11部门组织编制了《湖北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实施方案》(鄂环函〔2024〕148号),现予以发布,目标到2027年,聚焦磷化工、动力电池、纸及纸制品、农产品等优势产业出台一批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和标准,基本建成湖北省产品碳足迹公共服务平台;初步建立产品碳足迹标识工作体系,显著
根据智库CarbonBrief的最新分析,截止2023年中国的历史排放量已经超过欧盟27个成员国总和。自1850年以来的累积排放量已经达到了2,607亿吨二氧化碳,其中94%的全球碳预算用于1.5摄氏度的目标已经用尽。(来源:国际能源小数据作者:ESmallData)1992年,中国的历史排放量大约是欧盟的五分之二(41%)。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决策部署,科学引导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工作的实施,规范省、市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对所辖地区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的综合评价,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河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单位,在深入调研、借鉴经验、总结各地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实际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精神,认真落实省委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有关部署,经积极筹备推进,近日,粤海水务成功获得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颁发的碳中和认证证书,位于肇庆的两座处理规模合计13万吨/日的下属自来水厂——将军山水厂和古塘水厂正式
9月20日,2024清华大学“碳中和经济”论坛在京开幕。论坛以“‘碳’寻新质生产力”为主题,来自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纷纷为低碳转型建言献策。(来源:中国能源观察作者:曲艺)实现碳中和,既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责任义务,也是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机遇。机遇之下,挑战重重。怎样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决策部署,云南省以零碳园区建设为抓手,不断提升园区绿色发展水平。2024年4月,云南省印发首批零碳园区建设名单,分别是安宁产业园区(新能源电池片区)、曲靖经开区、玉溪高新区、楚雄高新区(云甸片区)、祥云经开区。目前,5个零碳园区建设亮
阿塞拜疆当地时间11月15日下午,“节能降碳中国行动”主题边会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中国角成功举办。本场边会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节能中心主办、国际合作中心协办,100余名来自中外相关机构、社会组织和企业界代表参会。博奇环保作为国内在环保领域成绩显著的企
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在第29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9)的发言中提到,“中方将提交覆盖全经济范围、包括所有温室气体的2035年国家自主贡献,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来源:微信公众号“老汪聊碳中和”)这个发言发出来后,我看并没有多少人关注,但其实这是非常重磅的消息。为此,我打算在这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中国能源转型展望2024》执行摘要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上发布。《执行摘要》指出,能源转型能为中国实现2060年前经济社会系统的碳中和作出决定性贡献。中国应从五个方面推进能源转型,探索加强国际合作,为全球能源转型贡献中国力量。分析了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1月26日,内蒙古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内蒙古自治区碳达峰试点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建立新型的绿色能源供应体系。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新型储能,因地制宜布局风电光伏项目,鼓励风光氢储、源网荷储、光伏建筑一体化等项目开发,鼓励低成本、大
我国各地区发展基础与发展条件差别极大,电力作为碳减排的主战场,电力碳排放如何在各地区进行分解将对利益格局调整产生重大影响。(来源:中国电力作者:冯君淑伍声宇吕梦璇国网能源研究院能源战略与规划研究所)锚定在发展中促进区域相对平衡,统筹好区域协调发展和区域电力协调发展,要坚持先行导向
11月22日,中化国际发布公司首份《应对气候变化报告》。在报告中,中化国际宣布公司目标于2050年实现碳中和,并明确提出了“三步走”时间表,力争于2029年前实现自身运营碳达峰,2030年实现碳达峰,2050年实现碳中和。报告显示,2020-2024年,中化国际围绕设备升级、技术改造累计实施重点低碳项目92个
湖北省生态环境厅等11部门组织编制了《湖北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实施方案》(鄂环函〔2024〕148号),现予以发布,目标到2027年,聚焦磷化工、动力电池、纸及纸制品、农产品等优势产业出台一批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和标准,基本建成湖北省产品碳足迹公共服务平台;初步建立产品碳足迹标识工作体系,显著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决策部署,科学引导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工作的实施,规范省、市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对所辖地区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的综合评价,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河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单位,在深入调研、借鉴经验、总结各地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实际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决策部署,云南省以零碳园区建设为抓手,不断提升园区绿色发展水平。2024年4月,云南省印发首批零碳园区建设名单,分别是安宁产业园区(新能源电池片区)、曲靖经开区、玉溪高新区、楚雄高新区(云甸片区)、祥云经开区。目前,5个零碳园区建设亮
阿塞拜疆当地时间11月15日下午,“节能降碳中国行动”主题边会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中国角成功举办。本场边会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节能中心主办、国际合作中心协办,100余名来自中外相关机构、社会组织和企业界代表参会。博奇环保作为国内在环保领域成绩显著的企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广州从化“零碳”国际赛车场利用“光储充一体化”,整合欧版充电桩、车棚光伏、BIPV幕墙和储能系统,通过自给自足的绿色电力,助力赛事场馆达到100%绿电,该项目将成为国内首个“零碳”国际体育赛事赛场,为全国探索碳达峰路径提供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开展2024年度节能降碳标准制修订工作的通知,2024年节能降碳标准制修订工作重点方向为:(一)完善基础通用标准建设,进一步加强绿色低碳评价。开展《民用建筑节能审查项目碳排放评价指标》《绿色电力消费评价规范》《绿色电力消费核算和溯源技术导
近日,扬州市政府印发《扬州市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方案提出,积极发展非化石能源。到2025年底全市生物质发电装机规模达到16.2万千瓦。完善可再生能源消纳保障机制,推进可再生能源在大数据、制氢等产业和清洁供暖、公共交通领域应用,实施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健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机制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山西运城市绛县人民政府印发绛县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提出,按照集约化、规模化原则,重点建设晋南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基地。加快绛县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开工建设,积极推进绛县抽水蓄能电站开工前征地移民手续办理、对外公路、施工供电工程等准备。积极推进新型储能试点示
11月27日,山西省印发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实施方案(晋政办发〔2024〕53号)。其中明确,以能源和工业统计、能源活动和工业生产过程碳排放核算、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等数据为基础,以国家碳排放核算标准为依据,在电力、钢铁、焦化、有色、建材、化工等重点行业(以下统称重点行业)和城乡建设
能源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础和动力,关系人类生存和发展,攸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至为关键。当今社会,面对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的改革发展要求和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中国最好、世界一流”能源供应商建设发展战略,大唐安徽发电有限公司“创新+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规划研究中心积极开展碳排放预测研究,逐步实现了以电算碳的目标。以电算碳不仅可提升电力企业在碳管理方面的能力,帮助企业有效降低碳排放成本,还能够推动清洁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同时,这项技术的应用也将为贵州省优化能源结构提供了有力支持,促
近日,由中铝集团所属郑州研究院牵头,云铝股份、中铝股份、包头铝业、中铝环保等单位参与编制的国家标准《温室气体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与要求电解铝》发布,将于2025年5月1日起实施。这是我国有色金属行业发布的首个碳足迹国家标准。该标准规定了电解铝产品碳足迹量化的方法与要求,既适用于以冶金级氧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有关单位充分挖掘电力大数据价值,用于反演、推算、分析能源活动和碳排放情况,为企业节能降碳、区域污染防治、绿色金融发展等提供数据支撑,服务绿色低碳转型。北京:“电力看双碳双控”助力区域减碳治污电力大数据具有实时性强、准确度高、采集范围广等特点,可以用于分析能源活动和
福建省生态环境厅11月13日发布福建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做好福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2023年度配额履约清缴工作的通知(闽环保大气〔2024〕4号),要求对于履约存在缺口且确需通过交易市场购买的重点排放单位,可于2025年2月28日前完成履约清缴工作,其余重点排放单位应于2024年12月25日前完成履约清缴工作。福
根据智库CarbonBrief的最新分析,截止2023年中国的历史排放量已经超过欧盟27个成员国总和。自1850年以来的累积排放量已经达到了2,607亿吨二氧化碳,其中94%的全球碳预算用于1.5摄氏度的目标已经用尽。(来源:国际能源小数据作者:ESmallData)1992年,中国的历史排放量大约是欧盟的五分之二(41%)。
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11月22日发布关于在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中开展碳排放评价的通知(川发改环资〔2024〕571号),要求化石燃料燃烧及工业生产过程产生的年新增二氧化碳排放量10万吨及以上的新建、改建、扩建及技术改造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须在项目节能审查中开展碳排放评
为规范企业碳排放管理体系建设与评价工作,进一步实现对企业碳排放的精准管理,建立全过程碳排放管理控制机制,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公开征求《碳排放管理体系建设与评价指南(征求意见稿)》地方标准意见的通告,详情如下: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公开征求《碳排放管理体系建设与评价指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决策部署,云南省以零碳园区建设为抓手,不断提升园区绿色发展水平。2024年4月,云南省印发首批零碳园区建设名单,分别是安宁产业园区(新能源电池片区)、曲靖经开区、玉溪高新区、楚雄高新区(云甸片区)、祥云经开区。目前,5个零碳园区建设亮
长期以来,煤电一直是我国的主体性电源,也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2020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七十五届联大一般性辩论上提出中国将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随之而来,煤电的角色也必然将在推进该目标实现的进程中而改变。(来源:能源新媒文/秦旗作者系能源与清洁空气研究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