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编者点评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污染排放总量高,土壤环境受到显著影响。为了实现“青山绿水”的美丽中国,国务院依次印发了 “大气十条”、 “水十条”和“土十条”,建设生态文明的小康社会,为人民享受新鲜空气、洁净水和健康的土壤提供保障。我国污水处理规模世界第一,但是污水处理过程产生的大量污泥,由于其具有多介质复杂特征及“污染和资源”双重属性,存在传统技术效率及稳定性低的难题,处理不当将带来环境二次污染且浪费大量资源,是我国污水处理的短板。目前常用的处理污泥的方法主要包括:厌氧消化、好氧发酵、污泥干化-焚烧、高干脱水-填埋/建材利用等,其中高含固厌氧消化是一种成本较低,效率高且回收生物能源的有效方法,具有可以大幅度降解易腐有机物质、杀灭病原微生物、提高污泥脱水能力等优点,特别是在目前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污泥厌氧消化技术回收生物质能,作为污泥处理的关键环节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有关高含固污泥厌氧消化处理研究进展,分析了影响高含固污泥厌氧消化的主要因素,识别了高含固污泥厌氧消化的知识差距,并提出了提升高含固污泥厌氧消化的未来研究方向。本文对于我国污水厂节能减排、污泥处理与资源回收利用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指导意义。
本期编辑
王新锋,男,32岁,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污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导读:近年来,“碳达峰”“碳中和”备受关注,“3060”碳目标更是大大推进了社会各界对碳减排路径和能源结构转型的深入研究。据欧盟统计局统计,2019年欧盟27国及英国、冰岛的污水和固体废物处理的碳排放量占全社会碳排放量的3.3%,是欧盟第四大碳排放部门。据美国环保局统计,2019年污水处理产生的CH
在我国,污水处理行业的碳排放量约占全社会总排放量的1%,在环保产业中占比最大。因此,引导污水处理厂进行“低碳化”改造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近日发布了我国污水处理领域首个低碳团体标准——《污水处理厂低碳运行评价技术规范》(T/CAEPI49-2022)(以下简称《规范》),将于2022
随着污水处理设施的普及,处理率的提高和处理深度的深化,污水厂污泥产量将有较大的增长,由此引起的二次污染已不容忽视。污水处理厂污泥稳定化处理,安全处置及合理应用,已成为我国污水处理行业发展的瓶颈。据统计,我国目前仅有10%的污泥通过堆肥,制肥回用到土地,少量被焚烧,或用于制作建材,仍
本节主要讲解污泥稳定化技术。01、污泥稳定的相关名词解释污泥稳定是指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被气化、污泥中的有机物或挥发物液化、矿化或转变为更加稳定的有机物的过程。其目的是减少各种病原体,消除臭味,抑制减轻或消除腐化的可能性,同时减轻污泥质量。《室外排水设计规范》7.3.1条规定:根据污
现阶段污泥的处理处置技术主要指对污泥进行浓缩、调节、脱水、稳定、干化或焚烧的加工过程,以达到对污泥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目前常用的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有:厌氧消化技术、好氧发酵技术、深度脱水技术、热干化技术、石灰稳定技术和焚烧技术。1、厌氧消化技术污泥厌氧消化是指污泥在无氧条件下,
1、厌氧消化技术【工艺描述】污泥厌氧消化是指污泥在无氧条件下,由兼性菌和厌氧细菌将污泥中的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甲烷和水等,使污泥得到稳定的过程。污泥厌氧消化主要有高温厌氧消化、中温厌氧消化和两相厌氧消化。目前的研究热点在预处理高温热水解和高含固厌氧消化,国外均有成熟
7个月时间,1.9万吨污泥被倾倒在北京门头沟区,造成44亩林地严重污染。2016年4月,北京市第一中院终审裁定,相关人员行为构成污染环境罪。这不是污泥处理行业第一次出事,污水处理厂的污泥未安全处理,已成老生常谈的问题。当舆论批评此起彼伏时,行业内的专家们感慨的是,行业处理和政府监管是巧妇难
污泥厌氧消化已成为国际上应用最广泛的污泥稳定化和资源化的处理处置方法,在欧洲、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应用普及率达到了60%。然而反观我国,已建成的3830座城镇污水处理厂中仅约有60座采用了污泥厌氧消化技术,是什么阻碍了污泥厌氧消化在我国的发展?作者将从政策、经济、技术、社会四个层面去研
高视角总结我国污泥处置技术现状,结合国内几个引人注目的经典示范工程,前瞻性地指出我国污泥处理处置技术发展方向污泥处理从减容、减量、稳定化、无害化向资源化过渡发展;选择污泥处理处置工艺路线要因地制宜,在一座城市可有几种方式,实现互补。李成江: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总工
北京市地方标准《污泥处理能源消耗限额》征求意见稿已完成,现公开征求意见。该标准由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起草,是国内首个污泥处理能耗限额标准,该标准推荐利于污泥资源化的工艺,并推荐污水厂设置污泥浓缩处理工艺单元。近日,北京市水务局网站发布关于征求《污泥处理能源消耗限额》北京市
随着污水处理设施的普及,处理率的提高和处理深度的深化,污水厂污泥产量将有较大的增长,由此引起的二次污染已不容忽视。污水处理厂污泥稳定化处理,安全处置及合理应用,已成为我国污水处理行业发展的瓶颈。据统计,我国目前仅有10%的污泥通过堆肥,制肥回用到土地,少量被焚烧,或用于制作建材,仍
近年来,我国污泥处理处置技术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污泥处理处置方面的政策和标准也在逐渐完善。但面对社会发展对生物质能源以及环境质量提出的更高要求,我国污泥处理处置应以无害化为目标,以资源化为手段,实现污泥的安全处理处置与资源化,以解决污泥的最终出路问题。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发展,
摘要:城镇污泥处理处置要遵循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原则。城镇污泥处理后进行土地利用时,需满足粪大肠菌菌群值和蛔虫卵死亡率等两项指标。北方某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工程采用高温热水解对污泥进行预处理,热水解反应时控制温度为150℃,压力为0.5Mpa,反应时间为30min。热水解处理后的
摘要:目前,我国污泥年产量已突破6000万吨(以含水率80%计),“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围绕“稳定化、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基本原则,我国污泥处理处置已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和成果,实现了从无到有、从点到面的突破.但污泥处理处置主流技术路线的全链条集成仍存在制约性问题.现介绍“厌氧消化/好氧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对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加强,城镇污水处理行业在过去的二十年里迅速发展,如我国城镇污水处理率从1998年的不足16.2%飙升至2017年底的95.0%,环境效益显著。在我国污水事业发展过程中,“重水轻泥”问题突出,对污泥处理处置设施的建设重视不够、投资不足,造成大量的城镇污泥未得
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国家标准《室外排水设计标准》公开征求意见,意见稿中补充了膜生物反应器(MBR)、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和人工湿地等应用广泛且运行可靠的工艺,在污泥处理和处置补充了高含固厌氧消化、好氧发酵、深度脱水、污泥干化焚烧等内容,详细内容如下: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
随着污泥处理处置方式的多样化,不同污染物在不同处理处置方式下的迁移转化成为污泥处理处置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论文以污水厂生污泥(RS)及其厌氧消化污泥(DS)为处理对象进行低温热解研究,对比分析了厌氧消化工艺对污水污泥热解炭中重金属(Cu、Zn、Cr、Cd、Pb)形态分布与迁变规律的影响。选题具有理论
日前,住建部印发《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技术标准(征求意见稿)。全文如下:住房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关于征求行业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技术标准(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建标工征[2017]149号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6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函[2015]274
1、厌氧消化技术【工艺描述】污泥厌氧消化是指污泥在无氧条件下,由兼性菌和厌氧细菌将污泥中的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甲烷和水等,使污泥得到稳定的过程。污泥厌氧消化主要有高温厌氧消化、中温厌氧消化和两相厌氧消化。目前的研究热点在预处理高温热水解和高含固厌氧消化,国外均有成熟
2016年5月5日下午,第三届新形势下污泥处理处置及资源化循环利用技术论坛于环博会期间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N5-M47会议室举行,论坛共有超过200余人次入场听会。近年来,污泥处理处置一直是广受行业关注的焦点和难点所在。污泥,作为污水处理的最后一公里环节,始终受困于政策、技术和资金等客观条件限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