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陕西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推进陕西省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与监测能力现代化的实施意见》,全文如下:
关于推进陕西省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与监测能力现代化的实施意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环保垂直管理改革部署和生态环境部《关于推进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与监测能力现代化的若干意见》(环办监测〔2020〕9号),加快推进我省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与监测能力现代化,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支撑、引领、服务”基本定位,以监测灵敏、监测先行、监测准确为导向,明晰各级生态环境监测事权,理顺运行机制,深化生态环境监测改革创新,全面推进环境质量、生态质量和污染源全覆盖监测,系统提升生态环境监测现代化能力,为构建我省现代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奠定基础。
(二)主要目标。到2025年,基本建成环境质量、生态质量和污染源监测全覆盖的生态环境智慧感知监测网络,建立健全政府主导、部门协同、企业履责、社会参与、公众监督的生态环境监测新格局,基本形成科学、独立、权威、高效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有效保证监测数据真、准、全,显著提升生态环境监测能力,明显提高对全省生态环境管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撑服务水平。
二、完善生态环境监测管理机制
(一)强化生态环境监测统一管理。省生态环境厅按照统一组织领导、统一制度规范、统一网络规划、统一数据管理、统一信息发布的“五统一”要求,对全省生态环境监测进行统一监督管理。加大监测工作统筹与协同力度,监督指导有关部门按照统一的生态环境监测站(点)规划设置要求和生态环境监测标准规范组织实施各自职责范围内的监测工作。
(二)明晰生态环境监测事权。按照“谁考核、谁监测”的原则,全省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调查评价和考核工作为省级事权,由省生态环境厅统一负责,实行生态环境质量省级监测与考核。按照“谁执法、谁监测”的原则,各市辖区内日常执法监测为市级事权。
省级事权主要包括:省控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环境空气质量预测预报、降尘监测、酸雨监测、沙尘监测、省控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省控土壤及地下水环境质量监测、生态质量监测、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辐射环境质量监测、核安全预警监测、省级专项监测及支撑省级生态环境执法、应急等监测和质量管理工作。
市级事权主要包括:污染源执法监测、应急监测、声环境质量监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农村环境质量监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出水水质监测、农田灌溉水质监测、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瞬时监测等服务于地方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的监测事项及相应的质量控制工作,由市级生态环境部门按照“五统一”要求组织实施。各市(区)可结合实际,进一步明确市县监测事权。
(三)加强生态环境应急监测管理。各市(区)辖区内发生突发环境应急事件时,由市政府组织监测力量第一时间开展监测,同时按要求上报省政府和省生态环境厅。按照全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省生态环境厅调配应急监测力量。各市(区)要建立健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响应制度,建立基础信息数据库,加强应急监测物资和仪器设备的储备、维护及更新,开展应急监测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定期组织应急监测演练,切实提高突发生态环境事件应急监测实战能力。
(四)压实排污单位自行监测主体责任。按照“谁排污、谁监测”原则,纳入排污许可管理的排污单位应遵守排污许可证规定和有关标准规范,严格执行污染源自行监测和信息公开制度。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按要求开展土壤和地下水自行监测。入河排污口责任单位对排污口开展自行监测。纳入伴生放射性矿开发利用企业名录的企业按要求开展环境辐射自行监测。自行监测单位要向社会主动公开自行监测数据。市级生态环境部门要加强对排污单位自行监测行为的监督检查,组织开展污染源执法监测。
(五)开展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绩效评估。省生态环境厅统筹开展省级事权监测工作,并对工作的完成情况开展绩效评估。研究出台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绩效评估办法,对各市(区)年度监测方案、年度质控方案、专项监测方案落实和上级临时安排的重大工作完成情况等进行评估。
三、强化生态环境监测能力建设
(一)健全制度体系。国家出台生态环境监测条例后,省生态环境厅牵头研究制定我省实施细则。研究出台生态环境监测机构能力建设评估指南,全面提升生态环境监测自动化、标准化、信息化水平。
(二)夯实基础能力。按照“做强省级、做大市级、做实县级”的总体要求,加强生态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各市(区)可结合实际整合现有县(区)级监测站,建立区域站,切实加强支撑服务能力。争取2023年年底前,现有县(区)级或区域监测站具备独立开展行政区域内执法监测和应急监测的能力。
(三)谋划重大项目。各市(区)要按照中央和省级生态环境专项资金项目库有关要求,在“一山一水一平原”等重点区域结合环境监测要素谋划一批重点生态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工程项目,争取中央和省级相关资金支持,加大资金统筹保障力度,提高资金绩效,切实提升监测能力。
(四)加强队伍建设。按照“以事带人、以事提质、以事强队”的指导思想,强化监测方法、标准规范、污染成因、环境质量预测预报、风险预警等研究及成果转化,定期举办全省生态环境监测技术大比武,强化业务培训与实战演练,培育生态环境监测技术骨干,支撑管理决策。
四、加强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
(一)统一规划环境质量监测网络。省生态环境厅统一规划建设全省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网,包括省控网监测站点(断面)建设、调整、仪器设备更新等,完善涵盖各环境要素的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增设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监测指标和点位,提升环境污染溯源解析与风险监控能力,适时开展温室气体监测。各市(区)要做好网络建设的基础设施保障工作。
(二)完善生态质量监测网络。配合国家建立天地一体的生态质量监测网络,基本覆盖典型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地、重点生态功能区和生态保护红线重点区域,突出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等指标。根据生态保护需要和主要地理单元,设置生态质量监测站点,开展生态质量监测。
(三)统筹构建污染源监测网络。持续推动污染源监测与排污许可监管、监督执法联动,加强固定源、移动源、面源和入河排污口监测。完善化工园区有毒有害污染物预警监测,逐步推进涉重金属企业特征污染物在线监测设施建设。完善测管协同工作机制,按照“双随机”原则开展生态环境执法监测。
(四)完善生态环境监测大数据平台。2021年年底,完成已建成省、市、县环境质量监测站点与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联网。依法推进纳入排污许可管理的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数据公开与共享。依托全省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建设,加强监测数据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实现各级各类监测数据互联互通、集成共享,提高监测资源利用效率。
五、提升生态环境监测质量
(一)明确数据质量责任。按照“谁出数、谁负责”的原则,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及其负责人对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排污单位及其负责人对其自行监测数据质量负责。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对用于环境管理和监督执法的监测数据质量负监管责任。各市(区)要建立防范和惩治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的工作机制,建立并实行干预留痕和记录制度。
(二)加强数据质量监督管理。强化对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监管,建立健全内部质量控制为主、外部质量监督为辅的质量管理制度。省生态环境厅负责全省生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定期开展监督抽查,指导监测机构规范内部质量体系建设与运行。推动全省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实验室信息化系统建设,实现监测活动实时监控、全程留痕。研究出台陕西省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站点管理办法,提高质量监管能力。
(三)严厉打击监测数据弄虚作假。按照“双随机、一公开”原则,强化对自行监测单位和对涉及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社会监测机构(以下简称社会监测机构)开展专项监督检查。探索建立社会监测机构信用评价制度和政府购买监测服务禁入制度,推动部门协同和信息互认,形成守信联合激励、失信联合惩戒的长效机制。
(四)发挥市场机制和公众监督作用。稳步推进生态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推动社会监测机构行业自律,树立和弘扬“依法监测、科学监测、诚信监测”的行业文化。坚持服务群众和依靠群众,加强新闻宣传、畅通投诉举报渠道,为公众监督创造便利条件,形成“不敢假、不能假、不想假”的良好局面。
六、强化生态环境监测核心支撑
(一)健全监测评价制度。服务生态环境管理需求,定期公开例行监测信息,实时公开空气自动监测数据,逐步实现地表水自动监测数据实时公开。坚持和完善生态环境监测信息公开、通报、排名、预警、监督机制,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与污染排放的关联分析能力,为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提供支撑。
(二)加强环境质量预测预报。巩固国家-区域-省-市四级空气质量预报体系,进一步提升精细化预报与潜势预报能力,做好重大活动专项空气质量保障监测和预报工作。推进陕西省重点河流水质综合分析与预报预警系统项目建设,提升重点流域水环境预测预警能力,逐步开展土壤风险评估和生态风险预警研究。
(三)推进科技创新与应用。完善生态环境监测技术体系,推动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5G通信等新技术在监测业务中的应用,促进智慧监测发展。积极争取国家环境监测标准规范验证实验室成员单位遴选,组织全省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申报陕西省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七、加强组织实施
各市(区)要切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环境监测的决策部署上来,结合本实施意见制定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将生态环境监测工作作为重点工程,在人、财、物上加大支持和保障力度。各级生态环境部门要加强统筹协调,牵头推进相关具体工作,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密切配合。省生态环境厅适时调度各地实施情况。
延伸阅读: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4月7日,广州市生态环境局印发《2025年广州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点》。详情如下:2025年广州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点2025年广州市生态环境工作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
汇集高品质企业的西部盛会——第6届中国环博会成都展与您相约展会时间:2025年6月25-27日展览面积:35,000㎡(预计)展会地点:成都·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展商数量:500家(预计)专业观众:30,000人(预计)组织机构主办单位l慕尼黑博览集团l中贸慕尼黑展览(上海)有限公司承办单位l中贸慕尼黑展览(上海)有限
近日,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印发《2025年全省生态环境工作要点》,文件明确,要持续深入推进蓝天保卫战。深入实施空气质量改善提升行动,扎实推进皖北空气质量提升攻坚。开展涉气工业企业污染专项治理行动,推进实施钢铁、水泥、焦化等行业超低排放改造以及火电超净改造、燃煤锅炉淘汰等十大工程项目,推动
生态环境部日前印发《国家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数智化转型方案》,进一步提升技术装备数智化能力,推进建成新一代国家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据悉,方案确立了“两步走”实施路径:2027年实现国家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大幅提升,在重点区域率先探索以无人运维、智能采样、黑灯实验室、立体遥测为
近日,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印发《2025年全省生态环境工作要点》,文件明确,要持续深入推进蓝天保卫战。深入实施空气质量改善提升行动,扎实推进皖北空气质量提升攻坚。开展涉气工业企业污染专项治理行动,推进实施钢铁、水泥、焦化等行业超低排放改造以及火电超净改造、燃煤锅炉淘汰等十大工程项目,推动
西北地区深居中国内陆,连接中亚、西亚乃至欧洲的重要交通枢纽,更是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这样的地理位置优势,无疑为西北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的实施,西北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兴市场。西北
3月26日,生态环境部举行3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宣教司司长、新闻发言人裴晓菲主持发布会。以下是3月例行新闻发布会最新情况通报。一、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首次扩围按照国务院部署要求,今天,生态环境部发布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3月27日,贵州省发展改革委贵州省财政厅关于印发《贵州省2025年大规模设备更新工作方案》的通知(黔发改环资〔2025〕181号)。其中明确,完善输电线路在线监测装置,推进电网设备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同时指出,对照《重点用能产品设备能效先进水平、节能水平和准入水平(2024年版)》,推动冶金、有色、
3月25日,内蒙古自治区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等5部门关于印发《内蒙古自治区促进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文件指出,人工智能+电力能源。支持和鼓励电力企业建设大模型,开展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力需求预测、运行调度、智能巡检、故障诊断维护等场景应用,实现火电、光伏、
3月14日,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主持召开部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加强重点行业涉新污染物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十五五”国家地表水生态环境质量监测断面设置方案》和《“十五五”国家海洋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点位设置方案》。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出席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3月14日,内蒙古通辽市生态环境局扎鲁特旗分局发布锦泰和通辽绿色铝基新材料源网荷储能源优化示范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第一次公示,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含氧化铝生产车间、供热站、赤泥堆场及配套设施等,项目占地面积98.218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9.5200万平方米。项目建成投产后,年产200
近日,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印发《2025年全省生态环境工作要点》,文件明确,要持续深入推进蓝天保卫战。深入实施空气质量改善提升行动,扎实推进皖北空气质量提升攻坚。开展涉气工业企业污染专项治理行动,推进实施钢铁、水泥、焦化等行业超低排放改造以及火电超净改造、燃煤锅炉淘汰等十大工程项目,推动
近日,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印发《2025年全省生态环境工作要点》,文件明确,要持续深入推进蓝天保卫战。深入实施空气质量改善提升行动,扎实推进皖北空气质量提升攻坚。开展涉气工业企业污染专项治理行动,推进实施钢铁、水泥、焦化等行业超低排放改造以及火电超净改造、燃煤锅炉淘汰等十大工程项目,推动
3月14日,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主持召开部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加强重点行业涉新污染物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十五五”国家地表水生态环境质量监测断面设置方案》和《“十五五”国家海洋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点位设置方案》。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出席
导读:为及时反映生态环保产业过往一年的发展动态,预测新一年的发展趋势,我会组织各分支机构编写了《2024年行业评述和2025年发展展望》,供环保企事业单位、专家和管理者参考。本文为《2024年环境监测行业评述和2025年发展展望》,作者为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环境监测仪器专业委员会王雪娇、范蕴非、
展会主题生态环境智慧监测创新助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活动亮点国家级生态环境监测产业专题博览会国家权威部门指导策划全国省级监测协会协同举办全国省市体制内外专业观众国内唯一环境监测主题博览会对接粤港澳大湾区链接全球环境监测市场基本信息展会时间:2025年7月24-26日展会地点:深圳会展中心(福
【本届展会】生态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为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促进生态环境科技和智慧监测发展,加强环境监测技术与监测仪器设备的研发和技术交流,推动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与监测能力现代化,保障监测数据“真、准、全、快、新”,助力“双碳”目标,广东
7月25日,由生态环境部牵头的大气环境监测卫星在轨投入使用,标志着全球首颗具备主动激光二氧化碳探测能力的卫星在北京正式交付。生态环境部、中国气象局、农业农村部、中国科学院等相关单位共同签署了卫星《在轨投入使用证书》。此外,由生态环境部参与研制的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一并投入使用。两
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发布《广西甲烷排放控制实施方案(公开征求意见稿)》,广西自治区将加强甲烷排放统计核算、监测监管等基础能力,推进甲烷资源化利用和排放控制工作,强化大气污染防治与甲烷排放控制协同。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关于《广西甲烷排放控制实施方案》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为贯彻落实生态
包头市人民政府发布包头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2024年修订版),本预案是包头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体系中的专项预案,包含各旗县区、稀土高新区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有关部门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专项实施方案、涉大气污染物排放的企业“一厂一策”应急减排实施方案。包头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2024年
浙江省桐乡市人民政府印发《桐乡市生态环境领域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实施方案》,聚焦生态环境治理,持续推动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聚焦污染源头治理,持续淘汰落后工艺设施。详情如下:桐乡市生态环境领域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嘉兴市生态环境局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根据
中国环保产业协会发布2023年环境监测行业评述及2024年发展展望:为及时反映生态环保产业过往一年的发展动态,预测新一年的发展趋势,我会组织各分支机构编写了《2023年行业评述及2024年发展展望》,供环保企事业单位、专家和管理者参考。本文为《2023年环境监测行业评述及2024年发展展望》,作者为中国
4月7日,广州市生态环境局印发《2025年广州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点》。详情如下:2025年广州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点2025年广州市生态环境工作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
近日,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印发《2025年全省生态环境工作要点》,文件明确,要持续深入推进蓝天保卫战。深入实施空气质量改善提升行动,扎实推进皖北空气质量提升攻坚。开展涉气工业企业污染专项治理行动,推进实施钢铁、水泥、焦化等行业超低排放改造以及火电超净改造、燃煤锅炉淘汰等十大工程项目,推动
近日,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印发《2025年全省生态环境工作要点》,文件明确,要持续深入推进蓝天保卫战。深入实施空气质量改善提升行动,扎实推进皖北空气质量提升攻坚。开展涉气工业企业污染专项治理行动,推进实施钢铁、水泥、焦化等行业超低排放改造以及火电超净改造、燃煤锅炉淘汰等十大工程项目,推动
3月25日,湖南省生态环境厅发布关于耒水流域(郴州-耒阳段)铊浓度异常应急处置情况通报。2025年3月16日,湖南耒水郴州-耒阳跨市断面铊浓度为0.13微克/升,出现异常(参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特定项目标准限值0.1微克/升)。在生态环境部应急办的指导下,湖南省及郴
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和“双碳”目标的推进,新能源产业和储能产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新能源和储能产业发展面临多方面挑战,需要通过技术创新、政策支持、市场培育等综合举措共同发力,推动产业健康发展。”全国人大代表、国网浙江慈溪市供电公司客服中心社区经理钱海军在接受中能传媒记者专访时表
日前,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发布2024年全省生态环境工作情况。其中提及,出台国内最严、国际领先的标准体系,建立每家企业一个包联小组、一本任务台账、每周一次通报的“三个一”机制,在全国率先实施钢铁行业转型金融工作指引,集中举办3次政银企对接,推动全省55家在产钢铁企业环保绩效全部达到A级。详情
导语:2025年是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双碳”战略目标宣示5周年,也是深入推进绿色转型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一年。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展示近年来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推进生态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拟定于2025年4月10日-12日在北京
2025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2月20日共同举办新闻吹风会,发布10个高质量办理代表建议典型案例。本次发布的案例涵盖了推动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新能源汽车发展、交通物流降本增效、完善生育支持政策、加强特定群体权益保障、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
导读:为及时反映生态环保产业过往一年的发展动态,预测新一年的发展趋势,我会组织各分支机构编写了《2024年行业评述和2025年发展展望》,供环保企事业单位、专家和管理者参考。本文为《2024年环境监测行业评述和2025年发展展望》,作者为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环境监测仪器专业委员会王雪娇、范蕴非、
时间:2025年5月14-16日地点:新疆国际会展中心——西北最大市政环卫展——组织机构(邀)指导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主办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城市市容环境卫生协会支持单位昌吉环卫局石河子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局克拉玛依城市管理委员会乌鲁木齐市容环境卫
江苏无锡的水域面积占全太湖的26%,人口占太湖流域总人口的4.67%。多年来,无锡始终坚持大力推进太湖治理,取得明显成效。聚焦太湖治理的治污、防污、控污等环节,无锡供电公司挖掘电力数据价值,构建图像识别模型,积极参与太湖治理,辅助地方生态环境部门科学决策。2月6日,美丽无锡建设大会暨新一轮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