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总决赛现场
由于疫情的影响总决赛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进行,决赛当天20个创新项目历经项目路演、评委点评、创新导师拉票等环节,通过激烈的角逐,最终9个项目脱颖而出,分获团队组创新奖,企业组一、二、三等奖。
获奖名单
一等奖
上海爱仑倍思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二等奖
北京鑫源寰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杭州云丛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三等奖
中科嘉辞(昆山)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杭州中安云服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深圳迪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创新奖
南京大学-MADFORWATER团队
清华大学-清控油泥热解资源化环保战队
哈尔滨工业大学—渌恒环保团队
获奖项目不仅可获得由主办方中国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以下简称“环科园”)提供的现金奖励,如在环科园注册企业,还将享受绿色直通车申请“江苏省环保装备产业技术创新中心人才计划-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项目”,并给予一定额度的项目奖。除此以外,宜兴还将配套全链条、全周期、全要素的人才政策,为项目发展助力。
未来,大赛还将在服务上持续加码,通过发挥“宜兴环保黑马营”国家级众创空间的作用,打造双碳时代创新创业基地。大赛当天,通过筛选,来自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同济大学等7个科技团队加入“宜兴环保黑马营”。未来,黑马营平台不仅将提供研发合作、营销平台、生产制造等资源支持,还将推进创新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实现成果落地、市场化应用。
宜兴环保黑马营入营仪式
历经七年,环创赛已成长为环保行业内最专业和最具影响力的双创赛事。回首大赛走过的七年时光,可将其归纳为创新发现、深入转型、持续探索三个阶段。与国内许多大赛一样,环创赛注重创新玩法、项目挖掘、人才培育,但不一样的是,它通过大赛模式、创新点的不断调整,通过科创的推力,致力打造双碳时代创新创业基地,建立一套助力环保产业转型升级的服务体系,推动地方产业发展、科技成果转化、人才招引等。
一、链接创新,发现一批优质成果
2005年,正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元年,环保创新创业大赛应运而生。瞄准创新,中国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致力将大赛打造成环保界“好声音”,通过发现、链接、赋能一系列举措,帮助创新创业者实现价值的同时,收获一批创新成果。
据统计,六年来,大赛成功吸引来自全国各地近800个项目的积极参与,筛选出近200个优秀环保项目,成功落地投资金额超过7亿元人民币,邀请超过50位专业评审、100余位投资人评委参与。通过多年的实践,大赛不仅建立起了一个全新的创业者社群,助力创新协同、平台交流,更成长为了创新企业的孵化平台,打通了项目筛选、资金入驻、成果转化等企业成长全链条,构建了一个创新生态。
不仅是一批新成果的发现,一批引领产业发展的新技术也被逐渐发掘。以本届大赛进入线上选拔的60个项目为例,项目不仅瞄准“硬科技”,申请到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软著的占比达63%,而且还涌现出“智慧+”、碳捕集、碳减排等新兴领域,占比达到26%。环科园基于在环保领域所积累的完整的产业生态链,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全方位帮助,吸引到本届参赛团队,清能环境(北京)有限公司、博时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爱仑倍思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成为意向落户企业,并于比赛当日与环科园代表,科技局副局长张立签订意向落户协议。
意向落户签约仪式
随着大赛热度的上升,还吸引了优质的投融资方加盟,为项目更好落地按下“加速键”。2018年,大赛得到了中关村科技租赁股份有限公司的支持,为环保创新创业大赛获奖企业开辟融资绿色通道。今年,中关村科技租赁股份有限公司在赛事支持上持续加码,创新科技租赁赋能环保创新新模式,筛选开拓出“知识产权租赁产品”,帮助科技型企业快速发展。决赛当天,鑫源寰宇、博泰至淳、博旭新能源等一批参赛企业获得金融支持。
知识产品租赁签约仪式
二、深入转型,为产业发展培育新物种
这七年,环创赛一直在变。从第一届“竖起环保产业创新旗帜”,到第七届“拥抱技术创新时代 付诸行动正当时”,每年不同的主题中除了不变的创新,更有依托环保产业发展趋势,对大赛模式、发展方向等做出的调整,而这些变化正是环创赛收获一系列丰硕成果的关键所在。
从单纯的服务端转为技术供给端、市场端,从帮助创业者融资转向了让高精尖技术赋能产业,今年的大赛致力为行业培育新物种,让创新的成果在产业里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当下,环保产业的行业内涵、功能、格局都在变化。”江苏省(宜兴)环保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高嵩说。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对环保产业的升级迭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量原创性、突破性、颠覆性、引领性的创新需要被激活、转化、并在产业里成长起来。为此,今年的环创赛致力寻找50个改变行业的硬核科技,帮助50位科学家创业成功。通过整合“科技界、产业界、金融界”资源,创建全产业链主体跨时空互助模式,组新局面、创新玩法,携手攻克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难关。
今年,大赛为参赛者安排了“创新加速营服务计划”,通过创新导师+专家团陪跑的模式为项目赋能。为帮助科技人才快速跑通科研到产业化的路径,导师团队由原来的以环保“老兵”为主体,转换为以“从科研到产业”拥有实践经验的青年创新导师为核心。他们是产业中活跃的持续创新者、创业成功的科研工作者、坚持摸索科研成果产业化路径的“企业科学家”,他们是鹏鹞环保董事长兼总裁王鹏鹞、清研环境董事长刘淑杰、中源创能执行董事阎中、中国水环境集团技术研发中心曹效鑫。
而对于这批项目来说,能否经得住市场端的考验是攻克成果转化难关的关键。为此,大赛在服务方式上谋创新,如增加线上互动环节,让在市场渠道、技术研发、业务代理等方面有合作需求的优秀参赛项目与一批宜兴环保企业、产业研究机构就合作意向、产品技术等双方关注的问题展开了深入的交流。这一模式,不但让创新项目更近一步接近市场,更实现环创赛优质项目与宜兴环保企业间的优势资源互补,形成“科技+营销”、“创新+产业”的合作局面。据了解,通过各参与代表的意向反馈,组织方促成1对1深度交流4场,并已有部分企业与项目团队达成商务合作。
三、持续探索,打造双碳时代创新创业基地
未来,环创赛要做的不仅是一场赛事,更致力探索一套推动环保产业转型升级的服务体系。
周雪强 宜兴环科园管委会副主任
“我们非常欢迎大赛的创新企业、创新项目能来宜兴发展,让好的技术、好的项目、好的企业在我们的平台上获得加速发展。”宜兴环科园管委会副主任周雪强在致辞中表示。在新的国家战略和产业转型的趋势下,环科园希望面向“十四五”甚至10年之后的未来,厚植老优势、集聚新动能,加速培育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新兴产业,致力打造世界一流环保产业创新和制造基地,在双碳和绿色发展领域为产业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更多的贡献。
这样的一场创新赛事,会是助推产业转型升级的有力平台。历经40余年的发展,宜兴的环保产业拥有非常丰富的“实战”经验,但发展较为传统,亟需一批“新势力”的加盟。而掌握核心技术的人才团队想要将技术推向市场,亟需的正是宜兴的产业链优势。产业链协同创新链,这样一个优势互补,再加上宜兴各项人才政策的加持,三方合力,不仅构成了宜兴双招双引的爆发力、竞争力所在,更实现创新体系与产业体系深度融合。
一石激起千层浪,如今,这样的一个专业赛事对宜兴企业来说吸引力逐渐增大,越来越多的宜兴环保企业也参与报名,其中不乏碧诺、菲力、瑞鼎等一批细分领域佼佼者。通过参与大赛,这批企业家从传统的做业务中跳出来,转变为创业者,为企业未来发展寻找新方向,规划路线图,为产业发展注入更多新思维。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环保网获悉,近日,宜兴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宜兴市节能环保产业集群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行动计划》定下了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产业体系日趋完备、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示范引领日益凸显、营商环境更加优越的五大发展目标。其中,明确至2025年,节能环保产业工业产值达到500亿元,省
十年来,中国石化坚持科技创新引领,强化基础研究,向油气勘探开发、炼油与化工、重大工程装备等领域进军,奋力扛好“担当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核心职责,为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坚实支撑。支撑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油气勘探开发理论和技术体系,掌握了比肩世界先进水平的炼油
时隔一年,2022(第八届)环保创新创业大赛又将拉开序幕。同样围绕“创新创业”的主题,但今年的大赛与宜兴的契合度更高。一批优质创新创业项目的激烈角逐将成为宜兴科技招商的一大抓手,赋能宜兴环保产业转型发展。环保创新创业大赛历经七年的积累与发展,已经成为行业知名的品牌赛事,真正做到以赛为
有人说,补贴是环保行业发展主要的驱动力(对,这人是凯叔)。也就是说,这个池子里的水均匀且有限,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从增量市场变成存量残杀。似乎好几年前,就有人发现了这个事情。于是我们看到了北控去做光伏,碧水源去做照明,博天去做康养,桑德去做锂电池,以及环卫云中的“云”。在2016年时,
11月6日下午,首届“威达环保奖学金”颁奖典礼在安徽工业大学秀山校区振华图书馆一楼报告厅举行,威达环保副总经理吴昊、创新研究院副院长黄乃金,安徽工业大学副校长刘明、建工学院党政领导和师生160余人参加了颁奖典礼,颁奖典礼由安徽工业大学建工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王颖之主持。为深入贯彻党中
“‘水污染防治技术成果转化平台与产业化推广机制研究’课题,可能是我们水处理行业第一次就这一问题进行较系统和全面的研究、探索、实践和总结。”高嵩说。科技成果转化中间链条的打通是他们着力突破的目标,而这一在国内外科研体系中相通的规律,也还需要在中国环境保护行业发展的具体场景中找到落脚
环保创新创业大赛五年征程,再续华章环保创新创业大赛即将在今年迎来第六届。在它“六岁生日”之际,我们欣慰于它已成长为环保行业内最专业和最具影响力的双创赛事。自2015年举办首届赛事以来,累计700余个项目参与大赛,筛选出100余个优秀项目,成功落地投资超过6亿元。5年来,围绕年度大赛及各类持续
2019环保创新年度峰会暨第五届环保创新创业大赛年终总决赛今日在江苏宜兴国际环保展示中心举行。至今已举办至第五届的环保创新创业大赛,今年采取了行业赛+总决赛的形式。六个多月以来,大赛辗转北京、天津、宜兴、苏州四地,历经沼气、环境修复、环保装备智造、水处理科技4场专业行业分赛,共选拔出22
2019环保创新创业大赛的年终总决赛将在12月12日举行,欢迎各界人士相聚江苏宜兴国际环保展示中心现场观战。总决赛由国家高新区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主办,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联合主办,江苏省环保装备产业技术创新中心、江苏省(宜兴)环保产业技术研究院、宜兴环保黑马营承办。特别感谢中国沼气学会、
10月31日,第五届环保创新创业大赛在北京清华大学迎来首个分赛,围绕沼气相关领域,进行一次大规模双创资源集结,以期为我国沼气产业科技创新、转型升级积蓄力量。经过2个多月的项目征集和组委会评委团资料筛选,此次共有16个项目(8个企业项目和8个团队项目)参加了当天的现场路演。最终有6组优秀选手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一周(3.18-3.22),有多座储能电站签约、开工、并网投产。其中,云南首个独立共享储能示范项目开建、国内储能配比率最高的光热储多能互补项目正式开工、200MW/800MWh钒锂结合电网侧独立储能项目获批、麦当劳中国首家光储一体“零碳餐厅”落地广州……四川首家用户侧新型储能项目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据宜兴发布消息,近日位于宜兴环科园的鹰普机械(宜兴)有限公司厂房一侧装上了大型“充电宝”——10千伏用户侧储能站,这是宜兴市首个10千伏用户侧储能项目目前正在验收阶段即将投用。该项目由长峡智慧能源(江苏)有限公司建设,该储能站主要依托江苏省峰谷电价差,即在谷时段和平
近日,由宜兴市公用环保集团全额投资建设的宜兴市氿滨水厂分布式光伏项目正式并网运行。氿滨水厂位于环科园竹海路西氿边,分东西两厂区,占地约400亩,总设计规模50万m3/d。主要向宜城街道、环科园、经开区、丁蜀镇、官林镇、和桥镇等主城区及东部乡镇供水,服务人口约95万。氿滨水厂用电负荷高,且24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日前,宜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印发《宜兴市新能源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下简称《计划》)的通知。《计划》指出,加快建设储能应用示范场景。探索建立电网侧独立储能商业模式落地机制,支持工业园区、大型企业建设用户侧独立储能项目。探索储能融合发
10月18日,氢枫(中国)研发制造宜兴基地开工暨全球首批镁基固态储运氢车交付仪式在长三角腹地——宜兴隆重举行。活动中,宜兴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市长胡小坚在致辞中表示,宜兴地处苏浙皖三省交界、沪宁杭几何中心,已经形成了风能、光能、核能、氢能储能“多能一体”的协同发展格局,其中,环科园作为
北极星环保网获悉,近日,宜兴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宜兴市节能环保产业集群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行动计划》定下了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产业体系日趋完备、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示范引领日益凸显、营商环境更加优越的五大发展目标。其中,明确至2025年,节能环保产业工业产值达到500亿元,省
北极星环保网获悉,7月27日,宜兴市环科园历史遗留固废污染治理及资源化利用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拟确定中标人为江苏省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牵头人)与江苏省环境资源有限公司,投标报价为14879.43376万元。第二中标候选人为上海建工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牵头人)与中新苏伊士环保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北极星环保网获悉,7月19日,宜兴市环科园历史遗留固废污染治理及资源化利用项目定标候选人公示,五方联合体入围该项目,分别是:上海建工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牵头人)与中新苏伊士环保技术(苏州)有限公司招商局生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牵头人)与南通国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江苏省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近年来,宜兴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持续推进水环境整治工作,以前所未有的重视、前所未有的投入、前所未有的工作力度,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地深化水环境综合治理,坚决打好碧水保卫战,推进“一圈一带一区”水生态建设、三氿湿地“水下森林”建设等,谱写了一张碧水绕城、水清岸绿的宜兴答卷,切实让
北极星固废网获悉,宜兴环科园历史遗留固废污染治理及资源化利用项目招标,项目合同估算价约15360万元,对环科园6个历史遗留垃圾场进行开挖、运输、处置等项目。详情如下:1.招标条件本招标项目环科园历史遗留固废污染治理及资源化利用项目已由宜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宜发改投资许[2022]270号文批准
12月29日上午,位于环科园的宜兴城市污水资源概念厂传来喜讯,首批由污水协同处理后培育而成的有机营养土下线。这不仅标志着全国首座承担示范效应的污水处理厂已成功实现全产业链运营,更意味着该厂将以治水为切入点,助力长江经济带绿色高质量发展。宜兴是久负盛名的“环保之乡”,宜兴产的水处理装备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联合管道科学研究院召开《康保输氢管道材料性能确定及评估技术研究》课题阶段讨论会,深入研究钢管及环焊缝氢相容性试验课题。该课题基于国内距离最长、规模最大的输氢管道——康保-曹妃甸输氢管道项目开展,用以支撑该项目建设,助力管道局在
4月9日,由上海市水务局、上海交易集团、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牵头举办的水权交易品牌发布暨“水善流”取水权行政管理服务信托启动仪式在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举行。该信托为全国首创的绿色金融产品,上海环境下属天马再生能源项目2025年度70万方取水权被纳入首批信托。取水权信托是指拥有富余额度的取水权
What|什么是“绿电直连”?“绿电直连”在我国并非新概念,从《“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发改能源〔2021〕1445号)提出的“新能源直供电”,到《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发改能源〔2024〕1537号)提出的“绿电直供”,再到《关于支持电力领域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发展的指导
4月8日,应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邀请,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到访中国,首站走进中核集团海南昌江核电基地,实地调研全球首个陆上商用模块化小型堆玲龙一号工程,并见证《中国小型模块堆通用用户要求文件》发布。他高度肯定中国在世界核电发展中的示范作用,并为中国小堆的发展点赞。他指出,中国通
4月3日,笔者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电力”)获悉,三大“水电入苏”工程累计向江苏输送来自西部的清洁水电超7000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6亿吨,为江苏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绿色动能”。江苏作为经济强省,年用电量位居全国前列,但省内能源资源相对匮乏,难以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2025年一季度,国家能源集团累计生产绿氢367吨,累计销售绿氢368吨,连续3个月绿氢产量突破100吨,与去年四季度相比,绿氢产销量提升均达到50%以上,实现首季开门红。作为国内最早开展氢能产业布局的中央企业,国家能源集团将氢能列为集团战新产业和未来产业的重要方向,加速构建“
4月6日,绿色动力公告,公司于4月3日与固高科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发挥各自企业的优势开展合作,促进固高科技技术装备应用到绿色动力厂区管理之中,推动产业现代化,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根据协议,双方计划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合作:一是产业现代化有关技术研发合作,双方就智能巡检
北极星储能网讯:近期,各大上市企业陆续开始披露2024年度财报,值得注意的是,“储能技术”已经不仅是能源企业业绩亮点,更开始高频出现在各类高耗能企业财报。尤其在数字化高速发展、建材产能淘汰面临困境时,储能已经成为这些企业节能减排、降低用能成本的重要手段。钢铁行业——南钢股份行业下行周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3月12日,宜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近日印发《宜昌市林业碳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这是湖北省首个市级林业碳票管理办法。《办法》共33条,对宜昌林业碳票申请、签发、交易、应用、融资、监督管理等内容进行了全面规范,明确了工作流程和相关部门职责。在全市行政区域内,
随着操作员按下启动键,亚洲首艘圆筒型FPSO(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海葵一号”搭载的双燃料发电机组成功并网运行,这是我国首个深水油田二次开发项目在能源综合利用领域取得的又一创新性成果。双燃料发电机组顾名思义就是既可以烧油又可以烧气,既拥有柴油机组卓越可靠的性能,又具备天然气机组经济环
4月2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意见》。健全促进绿色低碳转型的能源价格政策。建立健全天然气发电、储能等调节性资源价格机制,更好发挥对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支撑作用。完善新能源就近交易价格政策,优化增量配电网价格机制。综合考虑能耗、环保水平等因素,完善工业重点领域阶梯电价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