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第三章 主要任务
核底数、补短板,加快完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治理体系
推进排污许可和智慧监管,精准核查固废底数
以排污许可为抓手精准核查一般工业固废底数。以《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工业固体废物(试行)》为抓手,全面排查梳理产废单位信息,建立一般工业固废全口径产废单位清单。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管理台账制定指南(试行)》关于建立一般工业固废管理台账的有关规定,规范产废企业的一般工业固废管理台账编制工作。到2025年,全面掌握一般工业固废的产生及流向信息,规模以上企业一般工业固废产废单位申报登记率为100%。
着力提升一般工业固废监管信息化水平。以徐州市无废城市智慧监管平台为依托,坚持应纳尽纳,将一般工业固废产生、贮存、转移、和利用等信息纳入智慧监管平台,实现电子化申报。加快推动在地方立法中明确涉废单位使用信息系统的法定责任,修订《徐州市工业固体废物管理条例》,健全一般工业固废的申报登记制度、排污许可制度、台账制定和管理制度、纳入信息化监管制度等。
创新清洁技术和循环模式,持续推动源头减量
推动绿色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深入推进钢铁、焦化、电力、水泥、化工等重点行业污染治理、绿色化改造,完善“散乱污”企业认定办法,分类实施关停取缔、整合搬迁、整改提升等措施。鼓励企业开展绿色设计、选择绿色材料、实施绿色采购、打造绿色制造工艺、推行绿色包装、开展绿色运输、做好废弃产品回收处理,实现产品全周期绿色环保。开展绿色供应链试点,探索建立绿色供应链制度体系。鼓励行业协会通过制定规范、咨询服务、行业自律等方式提高行业供应链绿色化水平。在工程机械、新能源、轻工、建材、化工等行业选择行业影响大、带动作用强、管理水平高的龙头企业,开展绿色供应链示范企业创建。到2025年,新增绿色工厂数量达到20个以上,力争新增国家级绿色供应链2个。
聚焦重点行业,持续开展清洁化改造。聚焦煤炭、热电等重点行业,持续开展清洁化改造,不断优化工艺流程、改进技术装备,以实现大宗工业固废源头减量。合理控制煤炭开发强度和规模,提高煤炭高效转化和利用水平,降低煤炭消费量,推动能源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减少煤矸石、粉煤灰、炉渣等产出。以煤替代和煤炭清洁高效燃烧技术创新为引领,鼓励燃煤电厂开展燃煤耦合生物质发电技术改造,加快推进华润徐州电厂高温亚临界综合升级改造示范项目,实现热电行业的减废增效。推动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升级,支持钢铁、化工、建材和机械制造等重点领域企业创建绿色工厂。依法在“双超双有高耗能”行业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引导其他行业自觉自愿开展审核。进一步规范清洁生产审核行为,提高清洁生产审核质量。到2025年,全市一般工业固废产生强度比2020年下降10%;通过清洁生产审核评估工业企业占比达到100%。
创新循环利用模式,以“循环”促“减废”。鼓励钢铁、建材、焦化、资源循环利用等重点领域的企业或园区通过创新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模式,积极探索“固废不出厂”“固废不出园”,加强大宗工业固废全量化利用。鼓励有条件的园区和企业加强资源耦合和循环利用,创建“无废园区”和“无废企业”。支持园区探索开展环境管家、绿色联盟、产业共生、第三方环境服务等创新发展模式,推广绿色整体服务和全过程服务。实施园区循环化改造提升工程,加快启动沛北开发区、鼓楼高新区、云龙开发区和贾汪高新区循环化改造,促进园区内不同产业间或不同园区之间的固废耦合和协同利用,以“循环”促“减废”。到2025年,全市开展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循环化改造、绿色园区建设的工业园区占比达到100%。
持续推进矿山生态修复,大力发展绿色矿业。持续推进绿色矿山建设,鼓励采矿企业对不可综合利用的尾矿、共伴生矿填充采空区、治理塌陷区,推动实现尾矿就地消纳。加快推进山体生态修复工程,重点实施云龙区拖龙山山体生态修复工程等17项山体生态修复工程(含191个矿山),新增大中型绿色矿山10座、小型绿色矿山7座。到2025年,全市大中型绿色矿山建成率达到90%,小型绿色矿山建成率达到50%。
推广高值高效利用新技术,拓宽综合利用渠道
持续推进一般工业固废高值化循环利用。推进全固废免烧胶凝材料、全固废生产绿色混凝土、钢渣高效蒸汽粉磨、工业副产石膏生产高强石膏粉及其制品、低值废塑料热裂解、退役动力电池精细化自动拆解等技术推广应用,培育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塑料、废旧轮胎、废旧动力电池等循环利用骨干企业,推动资源要素向优势企业集聚,依托优势企业技术装备,持续推动一般工业固废高值化利用。以综合利用骨干企业为依托,打造一批一般工业固废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工程,积极创建国家级工业固废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到2025年,培育3-5家具有较强上下游产业带动能力、掌握核心技术、市场占有率高的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骨干企业。
继续扩大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规模。加强大宗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技术研发,提升技术利用示范能力。以炉渣、冶炼废渣和工业污泥为重点,进一步扩大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规模。鼓励徐州中联水泥有限公司、徐州科建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综合利用企业创新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技术,突破高值高质综合利用关键核心技术和装备,提升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能力。鼓励沛县、睢宁县等地区依托建材企业继续扩大工业污泥综合利用规模,加强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产品质量检验,优先推广新型墙材等绿色建材产品的应用。鼓励企业积极开展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评价,积极推动评价结果采信,引导企业提高资源综合利用产品质量。到2025年,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维持在95%以上。
积极探索协同处置新模式,加快填补处置缺口
加快提升低值一般工业固废无害化处置能力。积极探索生活垃圾焚烧设施协同处置相似性质一般工业固废的新模式。对符合《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 18485-2014)且与生活垃圾性质相近的一般工业固废,可依托生活垃圾焚烧设施协同处置。研究制定《可利用生活垃圾焚烧厂协同处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准入清单》和《关于加强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和生活垃圾协同处置监管的通知》,为一般工业固废进入生活垃圾焚烧厂协同处置提供政策保障。到2025年,一般工业固废贮存处置量下降10%以上,一般工业固废无害化处置能力明显提升,基本可满足全市低值一般工业固废的无害化处置需求。
优产业、防风险,致力强化危险废物“三个能力”建设
强化危废源头管控,继续推动重点企业源头减量
“严准入,减存量”,继续强化危险废物源头管控。持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提升工业绿色发展水平,禁止审批无法落实危险废物利用、处置途径的项目,从严审批危险废物产生量大、本地无配套利用处置能力、且需设区市统筹解决的项目。强化危险废物源头管控,继续推动重点企业源头减量。对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和年产生量100吨以上的产废单位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提出并实施减少危险废物的使用、产生和资源化利用方案。开展危险废物“减存量、控风险”专项行动,对年产危险废物量500吨以上且当年均未落实处置去向,以及累计贮存2000吨以上的化工企业,督促企业限期整改,未按要求完成整改的,依法依规予以处理。
鼓励危险废物源头减量技术攻关和成果推广应用。鼓励产废企业技术创新,将有利用价值的危险废物梯度使用;支持有关单位开展危险废物减量化新技术研发和应用。重点研究和示范推广废酸、废盐、农药废物和表面处理废物等危险废物源头减量和污染环境防治适用技术,依托化工、机械制造等领域龙头企业开展项目试点,推动相关技术成果共享与转化。鼓励研发化工废盐热解解毒新技术,支持建立新沂化工园区危险废物源头解毒工程示范。到2025年,力争建成1-2个危险废物源头减量技术示范项目。
加快收运体系建设,破解危废收运能力不足难题
破解小微企业危险废物收运难题。按照“区域管控、应收尽收、总量控制”的原则,加强徐州市小微企业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能力需求分析和收集贮存点准入管理,合理布局、规范建设全市小微企业危险废物集中收集贮存点。推广小微企业危险废物的规范化集中收集模式,继续打造小微企业集中收集贮存项目,研究制定《小微企业危险废物收运平台建设运行指导意见》。到2025年,新增1-2个小微企业集中收集贮存项目,全面解决徐州市小微企业危险废物收运难题,实现小微企业危险废物收运覆盖率达到100%。
完善社会源危险废物收运体系。以废矿物油、废铅蓄电池等为重点,开展专项整治,提高打击非法收集、转运和处置废矿物油、废铅蓄电池等社会源危险废物的执法力度。加强实验室废物源头分类管理,推动实验室废物统一纳入小微企业收运体系。加快推进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试点,建立废铅蓄电池回收体系。
加快补齐基层医疗废物收集转运短板。坚持应收尽收原则,推广医疗废物“小箱进大箱”回收模式,实现基层医疗废物集中收集网络体系全覆盖。推动医疗废物运输能力建设,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要配备数量充足的收集、转运周转设施和具备相关资质的车辆,收集转运能力应当向农村地区延伸。加强村(社区)级医疗废物收集、贮存体系建设,鼓励偏远乡镇建设医疗废物临时贮存点(或移动式暂存设备)。到2025年,全市医疗废物收集处置体系覆盖率达到100%。
探索新技术新模式,促进利用处置产业提档升级
探索危险废物利用新技术和“点对点”利用新模式。鼓励探索飞灰资源利用新技术,支持建设“水洗+水泥窑”协同处置、高温熔融等飞灰资源利用项目。推广应用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新技术、新设备,大力推进现有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扩能提质。在环境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危险废物“点对点”定向利用模式,并向省级生态环境部门申请“点对点”利用处置豁免管理;以金虹钢铁等金属冶炼企业为依托,探索开展废油桶、含油金属屑等危险废物利用过程的豁免管理试点,提高全市危险废物综合利用水平。到2025年,全市工业危险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30%以上,工业危险废物填埋处置量下降幅度10%以上。
引导危险废物利用处置产业提档升级。定期发布危险废物利用处置产业发展引导性公告,按照“领跑一批、提升一批、淘汰一批”原则,鼓励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整合一批规模小、负荷低、附加值低的综合利用项目,淘汰技术装备落后、管理粗放的利用处置设施。鼓励新盛集团、市环保集团等龙头企业联合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危险废物“产、学、研”合作,做大做强危险废物利用处置产业。以铅蓄电池回收再生、飞灰资源化利用、废酸和工业废渣循环利用等为重点领域,优化危险废物利用设施布局,提高危险废物利用效率,打造国内领先的危险废物利用企业。原则上不再新增危险废物填埋和焚烧处置项目,适度发展水泥窑、焦炉协同处置危险废物,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成熟的危险废物利用技术、设施及运营经验,引领提升行业利用标准和运营水平。到2025年,培育2-3个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危险废物利用处置企业。
严守环境安全底线,提升危险废物风险防范能力
严打违法犯罪行为。健全危险废物环境问题发现机制和执法联动机制,落实有奖举报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完善公检法环协作机制,强化行刑衔接、检察公益诉讼联动,依法严厉打击环境违法犯罪行为。建立健全涉危险废物环境违法行为事前预警遏制、事中追踪阻断、事后追溯严惩的长效机制。积极参与推动建设淮海经济区危险废物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强化区域信息共享、监管协作和联动执法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加强区域性危险废物鉴别和环境损害司法鉴定评估技术能力建设,整合集成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和龙头企业技术力量,组建全市环境损害司法鉴定中心,为涉固体废物环境案件提供技术支撑。加强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督查考核和环境执法,建立环境违法“黑名单”,将考核和执法情况与企业环保信用挂钩,强化联合惩戒。到2025年,全市危险废物产生单位规范化管理抽查合格率达到95%以上,经营单位规范化管理抽查合格率达到100%;全市固体废物环境污染刑事案件立案率为100%。
严格危险废物跨区域转移审批和监管。危险废物转移审批遵循就地就近无害化安全处置的原则,具备涉重、剧毒、传染性等危害性较大危险废物且市内具备该类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的,原则上禁止跨市转移。加强危险废物跨省、市转移审查,严禁从省外移入单纯以焚烧、填埋方式处置的危险废物或其他利用价值低、危害性大、环境风险高、次生固废产生量大的危险废物。加强对危险废物运输过程的管理,将危险废物运输车辆纳入日常检查内容,严控非法转移,加大对道路,特别是跨市路口、收费站点的巡查力度。加强沿河沿湖及重点排水沟区域的危险废物非法贮存、倾倒和填埋的排查和监管。继续依法将危险废物重点产生单位和危险废物经营单位纳入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投保范围。积极探索建立危险废物跨区域转移处置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到2025年,全市危险废物经营单位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继续保持100%的覆盖率。
强化危险废物风险防控能力。深入推进跨区域、跨部门协同应急处置突发环境事件及其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废物,完善现场指挥与协调制度以及信息报告和公开机制,将危险废物利用处置龙头企业纳入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工作体系。强化县市区危险废物综合执法队伍和应急能力建设,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配齐配强人员力量,切实提升危险废物环境监管和风险防控能力。
提升医疗废物应急处置能力。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将医疗废物收集、贮存、运输、处置等工作纳入重大传染病疫情领导指挥体系,强化统筹协调,保障所需的车辆、场地、处置设施和防护物资。统筹新建、在建和现有危险废物焚烧处置设施、协同处置固体废物的水泥窑、生活垃圾焚烧设施等资源,建立协同应急处置设施清单,保障重大疫情医疗废物应急处置能力。列入协同应急处置设施清单的设施,根据实际设置医疗废物应急处置备用进料装置。2022年底前,全市至少明确2座协同应急处置设施,并制定该设施应急状态的管理流程和规则。
畅渠道、促利用,持续提高农业废弃物回收利用水平
大力推动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加快回收体系建设
积极推动化肥农药施用减量。加强农业投入品规范化管理,健全投入品追溯系统,推进化肥农药减量施用。推广大容量包装物,减少化肥农药包装废弃物产生量。在丰县、睢宁、沛县、新沂、邳州、铜山、贾汪等果菜优势产区、粮食主产区,深入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精准使用化学肥料。加大控释型、缓释型等新型肥料产品研发与推广,因地制宜推进化肥机械深施、水肥一体化等技术。支持新型经营主体、社会化服务组织等开展肥料统配统施、病虫害统防统治等服务。在邳州、铜山、睢宁、新沂等项目示范县推广病虫害统防统治工作,转变一家一户进行病虫害防治的传统模式;在部分农业生产县(市)建设绿色防控示范区,推广生物、物理等防控措施和低容量喷雾技术。到2025年,全市化肥施用量(折纯量)较2020年削减3%,农药使用量下降3%。
加快推进农药和肥料包装废弃物回收体系建设。探索销售者责任延伸制,鼓励采取押金制、有偿回收等措施,引导使用者交回农药、肥料包装废弃物。以农资经销店为依托合理布局回收站点,完善农药、肥料包装废弃物回收体系,推进农药、肥料包装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加强农药、肥料包装废弃物回收宣传工作,引导经营企业利用其销售网络和渠道建立农药、肥料包装废弃物回收机制,实现农药、肥料包装废弃物回收网点全覆盖。协调推进农药包装废弃物与生活垃圾协同处置工作;将有再利用价值的肥料包装废弃物由使用者收集利用或由市场主体回收后二次利用,将无再利用价值的肥料包装废弃物纳入农村生活垃圾回收处理体系。
建立健全秸秆回收利用体系,提升高值利用水平
健全秸秆收储运体系。建立科学的秸秆产生与利用情况调查标准和方法,摸清资源利用底数,掌握农作物秸秆离田利用去向等基础数据;在丰县、新沂市、铜山区大力培育秸秆收储运服务主体,培育壮大秸秆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基料化和原料化离田利用主体。构建县(市、区)域全覆盖的秸秆收储和供应网络。
探索秸秆多途径利用方式。拓展秸秆利用渠道,因地制宜开展秸秆还田和秸秆离田利用工作。大力推广农作物秸秆“1+X”综合利用模式,鼓励支持猫砂、食用菌及秸秆工业原料化等秸秆高值化终端利用企业发展,扩大生产规模。鼓励引进其他高值化利用技术和秸秆资源化利用“零排放”技术,如推广田间秸秆覆盖、秸秆微生物速腐、秸秆炭化、用秸秆为原料生产燃气等,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效益,打造集收运、原料生产及制造于一体的三产融合模式。到2025年,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6.5%。
持续推广畜禽粪污循环利用,提高综合利用水平
持续推广生态种养循环农业模式。加大推广应用“畜禽粪便—沼气—发电”、“畜禽粪便—沼气—沼渣、沼液—农林作物”、“畜禽粪便—生物有机肥料—农林作物”等生态种养循环模式,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在邳州、铜山、睢宁、新沂、丰县、沛县等农业县(市、区)推广种养结合模式,鼓励发展种养结合、适度规模的家庭农场或大中型生态循环型养殖基地。加快建立“生态消纳为主、纳管和工业治理为辅”的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体系,构建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的生态健康养殖新格局。创新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和运营模式,支持采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方式,撬动更多的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入畜禽粪污处理产业链。实现畜禽粪污“全域布点、统一收集、集中处理”,推行专业化、市场化运作模式。
加快推进畜禽粪污综合利用。在丰县、邳州、沛县、睢宁、新沂等县(市、区)研究集畜禽粪污、餐厨垃圾、农业秸秆等多种有机废弃物的协同处置机制。对于偏远农村地区,结合实际探索建立基于田间地头,集农作物秸杆、畜禽养殖场粪污及农村厕所化粪池粪污分散式收集,集中科学堆肥、沼气发酵等处理方式。非规模养殖场配套建设相应容积的粪水存储池和干粪堆积场等必要设施,因地制宜引导粪污科学还田利用。到2025年,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保持在95%以上。
加快建立废旧农膜回收体系,提高回收管理水平
落实严格的农膜管理制度。对农膜生产、销售、使用、回收、再利用等环节加强管理。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农膜膜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组织开展超薄农膜联合执法检查,依法查处生产、销售和使用厚度不符合规定的聚乙烯农膜等行为。开展新型农膜覆盖适宜性评价,建立超薄农膜残留监测制度。
减少农膜使用与残留。推广应用农膜减量替代技术和产品,鼓励生产、使用全生物降解、强化耐候膜等新型农膜产品。加强一膜多用、行间覆盖、轮作倒茬等技术探索,降低农膜覆盖依赖度,减少农膜使用量。推广机械捡拾、适时揭膜等技术,降低农膜残留风险。
建立健全农膜回收体系。贯彻《农用薄膜管理办法》,落实农膜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回收主体责任,在农业县市区推广“村收集、镇集中、县回收”的回收体系,加快全市建立废旧农膜分类回收体系,提高废旧农膜回收率,推动废旧农膜进入农村生活垃圾回收体系。到2025年,全市废旧农膜回收率达91%以上。
完善农业废弃物配套保障机制,促进有效利用
完善农业废弃物收集利用配套保障机制。对畜禽粪污、秸秆、农膜和农药包装废弃物的收、储、运、利用等全过程进行整体规划和设计,促进农业废弃物全量有效利用。积极落实《关于加强徐州市农业废弃物回收利用工作的实施意见》,对秸秆、畜禽粪污、农膜、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企业进行财政支持。制定《徐州市废旧农膜管理办法》《徐州市农药包装废弃物管理办法》等政策,规范徐州市废旧农膜、农药包装废弃物的产生、回收和处置。
推分类、重回收,推动生活领域固体废物精细化管理
全面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引导理性消费习惯
引导培育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引导公众在衣食住行等方面践行简约适度和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培育节约健康的绿色消费观念,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倡导“光盘行动”。推行公共机构无纸化办公,宾馆、餐饮等服务性行业推广使用可循环利用物品。限制生产、销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推动可降解替代产品应用,加强废弃塑料制品回收利用,健全绿色产品认证和市场准入制度。在废弃电子电器领域大力推动生产者责任延伸制,提高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体系覆盖率。
提高快递绿色包装比例。大力开展绿色网点和绿色分拨中心建设,加快推进快递行业可循环绿色包装应用。选取邮政、顺丰等直营快递企业作为试点,规范绿色快递包装材料、循环包装操作,推广使用电子运单。同城快递积极推广使用环境友好型包装材料,避免二次包装、过度包装和使用不符合要求的包装,提高包装物使用次数及使用频率,降低最终包装废弃物产生量。到2025年,快递绿色包装使用比率达到80%。
深入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健全资源回收体系
深入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以“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公众参与”为原则,引入企业创新城镇社区垃圾分类前端作业机制,有机整合分类、保洁、运输、处理等环节的需求,明确区分政府、企业、公众的职责权利。推广沛县农村生活垃圾分类“三分三定三全”模式,建立健全符合徐州市情、方式多样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运体系。到2025年,生活垃圾清运量不高于310万吨。
完善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及中转设施。进一步补充、升级城市垃圾分类收集容器、运输车辆、中转站等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及中转设施;因地制宜完善农村地区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补齐农村地区垃圾收运短板。加大运输环节监管力度,防止生活垃圾“先分后混”、“混装混运”现象。到2025年,城市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100%,农村地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60%。
积极探索两网融合模式。借鉴北京、上海等地经验,加强商务、城管、市场监管等部门间沟通联系,厘清各部门职责,协调各部门分工,多部门联动,探索推行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与生活垃圾分类回收体系衔接工程,摸清徐州市再生资源底数。总结经验,逐步协调解决“两网”融合运行中部门管理、资金机制、设施共享、信息整合等方面的问题。到2025年,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40%。
进一步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整合现有再生资源回收体系,进一步完善各级回收站点、分拣中心的规范性建设,建成以分拣中心为节点、物流调配为核心、资源化利用设施为支撑的再生资源分类收运处理体系。统筹相关规划,保障再生资源回收站点及分拣中心建设用地的合理合法性。修订《徐州市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规范再生资源回收经营活动,确保再生资源流入正规回收利用企业,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建设一批技术水平高、示范性强的可回收物资源化利用项目。到2025年,再生资源回收量增长率达到20%。
综合统筹城乡处理处置设施,提高资源化利用率
提高生活垃圾焚烧设施协同处置能力。建立生活源固体废物处理处置的部门、区(县、市)联动机制,提高设施共享、协同利用效应,探索生活垃圾焚烧设施协同处置相关非生活源固废的方式和途径。针对历史垃圾填埋点生活垃圾开挖处置工作,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及技术规范,选取若干历史垃圾填埋场开展试点,在试点工作的基础上稳步推进。到2025年,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占比维持100%,焚烧处理率100%。
进一步提升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能力。优选先进技术,大力推动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市区及各县(市)厨余垃圾集中资源化利用能力。总结农村有机易腐垃圾处理的先进经验,大力推进农村地区有机易腐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优先考虑节能低碳环保技术,探索解决污水、沼渣等的协同治理技术与综合利用途径。
持续完善配套管理制度体系,推动固废精细管理
完善生活垃圾管理配套保障机制。出台《徐州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徐州市生活垃圾分类考核评估方案》等政策文件,修订现有《徐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征收和管理办法》,完善不同领域生活垃圾分类考核评估及计价收费机制。制定《徐州市生活垃圾分类和治理专项规划》(2021-2025),统筹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处置工作。出台生活垃圾分类、转运、焚烧处理设施相关运行规范,加强运行监管,提高运行水平。统筹协调市区及各县(市)有害垃圾协同处置工作,打通有害垃圾收集、贮存、无害化处置链条及与危废处置企业的衔接,规范建设中转、贮存设施,确保有害垃圾及时无害化处置。
持续加强医疗机构可回收物回收工作的监管。持续加强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医用可回收物分类收集、转运、贮存全过程的监管,定期开展医疗机构可回收物资源回收工作的执法检查。加快建设医用废塑无害化安全利用项目。到2025年,医疗卫生机构可回收物回收率达到100%。
加快推进建筑垃圾全程管理,提高综合利用水平
大力推动建筑垃圾源头减量。提高绿色建筑建设标准,新建建筑全面实施绿色建筑设计;提升建筑节能低碳水平,试点推广超低能耗建筑,推动既有建筑绿色节能改造。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强化政府建设工程在高标准装配式建筑建设中的示范带动作用,以保障性住房、政策投资或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公建项目为重点,有序提高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推行全装修交付,减少施工现场装修垃圾的产生。到2025年,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率达到100%,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率达到50%。
持续提高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及再生品品质。鼓励徐州市现有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企业引进市场上先进技术,提高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水平,提升建筑垃圾再生品品质。依托现有资源化利用设施的升级改造,探索装修垃圾的自动分类与资源化利用方式。继续开展主城区建筑垃圾移动式处置试点,提高建筑垃圾就地资源化利用率。推动在土方平衡、林业用土、环境治理、烧结制品及回填等领域大量利用处理后的建筑垃圾。到2025年,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12%。
完善建筑垃圾全过程管理及再生产品保障机制。出台《徐州市建筑垃圾管理条例》,加快建立建筑垃圾排放、运输、经营的相关市场化机制,探索建立建筑垃圾的全过程管理体系。出台《关于推广使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产品的意见》等建筑垃圾再生产品保障机制,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满足设计、技术和使用功能要求的情况下,应优先采购建筑垃圾再生产品,保障建筑垃圾再生品出路。
促减废、助达峰,协同推进“无废城市”建设与“碳减排”
以行动方案为引领,探索“无废城市”碳达峰路径
鼓励固废利用处置企业制定碳达峰方案。加快实施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固体废物产生总量和强度“四控”,探索资源型城市“无废”建设碳达峰路径,强化过程管理和目标考核。引导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协同处置、焚烧和填埋等相关企业制定碳达峰行动方案和碳排放清单。到2025年,固体废物利用处置相关企业开展碳排放清单编制的数量占比达到50%以上。
促进产业低碳转型,积极创建低碳示范工业园区
鼓励产废利废企业开展绿色低碳技术改造。支持产废利废企业建立低碳技术研发机构,重点突破源头减量、过程减害与高效综合利用关键技术。鼓励研发新型墙体材料一体化成型、废钢渣等工业固废智能化破碎分选及综合利用成套装备,退役动力电池智能化拆解及高值化回收利用装备。推动资源能源消耗多、产废利废量大和龙头企业优先进行低碳转型升级,鼓励相关企业持续提升技术装备水平,采取低碳新工艺、新技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鼓励产废利废大、能源消耗高和有条件的企业优先推进碳达峰,加快推进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徐工集团等龙头企业绿色低碳改造项目建设。到2025年,城市重点行业工业企业碳排放强度降低幅度达到5%以上。
以循环改造为手段,引导低碳示范园区创建。深入推进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新沂-无锡工业园等省级低碳园区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县(市)区、镇(街道)、村(社区)、园区、企业等积极开展碳达峰先行区、碳中和示范区创建,探索建设一批“碳中和”示范工程,总结试点经验,加快形成符合徐州市自身特点的“低碳”发展模式,推动建设一批碳捕获、利用与封存示范工程。到2025年,全市17家省级以上工业园区全部完成低碳改造。
加快能源结构调整,积极推进减废降碳协同增效
大力提升清洁能源消费比例。优化能源结构,逐步降低煤电占比,有序推动风电、光伏发电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氢能、生物质能(譬如秸秆)发电,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鼓励产废利废企业、园区开展工业绿色低碳微电网建设,发展屋顶光伏、分散式风电、多元储能、高效热泵等,推进多能高效互补利用,积极推动建设中林陆港产业园1#、2#仓库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实施“绿色车轮”计划,加快使用新能源汽车运输固体废物。
推进固废利用处置企业能源高效利用。加强固体废物利用处置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强化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探索在省级及以上园区推行区域能评制度,严格高耗能固体废物利用处置项目准入。完善固废利用处置企业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建设,加强数据运用,探索用能预算管理,构建能耗总量和能效监测预警机制。到2025年,固体废物利用处置企业工业增加值能耗比2020年下降5%。
加强基础应用研究,支撑“无废”情景碳减排核算
强化“无废城市”建设协同减排基础研究支撑。加强与重点高校、科研院所的联动,支持成立“双碳”研究院,开展煤电、钢铁、固体废物焚烧或资源化利用等重点行业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研究,鼓励开展重点行业关键技术碳排放指南、地方标准和“无废城市”“双碳”路径等研究。鼓励工业窑炉协同处置固体废物企业开展低碳技术研究与示范,重点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技术研发。到2025年,建成1-3个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示范项目。
开展徐州市“无废城市”建设碳减排潜力评估研究。依据不同类型固体废物管理经验,从工业、农业和生活三个领域核算主要类别固体废物全过程管理的温室气体减排情况,评估全城市维度“无废城市”建设对推动实现全市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潜力贡献。以徐州市循环经济产业园为载体建设“智慧能源”综合平台,探索构建园区“电、热、冷、气”横向多能耦合、“源-网-荷-储”纵向多能协同以及能源生产、传输、存储、消费的综合能源系统,总结形成可推广的“减废降碳园区模式”。到2025年,“无废城市”建设对全市碳减排贡献率达到14%以上。
构体系、广宣传,全面提升“无废城市”系统保障能力
建立固体废物管理责任清单,完善管理制度保障
制定固体废物管理责任清单。依托《徐州市生态环境责任清单》,制定出台《徐州市固体废物管理责任清单》,进一步明确各类固体废物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等环节的部门职责边界,加强固体废物的统筹协调和监督管理。
完善固体废物全过程管理制度保障。建立健全徐州市工业、农业、生活领域固体废物全过程管理的相关制度体系。完善固体废物统计范围、口径、分类和方法。实行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增强固体废物管理信息透明度。推动固体废物分级分类管理、生产者责任延伸、跨区域处置生态补偿等制度创新,提升综合管理效能。
优化“无废城市”市场环境,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健全“无废城市”环境管理市场体系。进一步优化市场营商环境,鼓励民营、外资资本参与“无废城市”建设工作。鼓励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加大对“无废城市”建设的金融支持力度。探索EOD、REITs、资产证券化等方式创新体制机制,加强“无废城市”建设的市场化投融资机制和商业模式探索,深化政银合作,更好发挥社会资本的市场配置作用。探索引进“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技术等重点领域的发展。
完善“无废城市”智慧平台,提高数字监管水平
提高各类固体废物数字化、智慧化管理水平。积极推动工业源、农业源、生活源等各类固体废物纳入“无废城市”智慧管理平台,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开展信息采集、数据分析、流向监测,统计固体废物产生、利用、贮存、处置等信息,争取实现重点类别固体废物全生命周期可监控、可预警、可追溯、可共享、可评估的闭环管理。推动固体废物、再生资源、资源化利用产品在线交易,拓展供给信息渠道,为构建区域循环经济产业链提供信息支撑。
积极推动电子台账和电子联单管理。加快建立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单位电子管理台帐,如实记录工业固体废物种类、数量、流向、贮存、利用、处置等信息。建立农膜、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集中处理台账制度,落实使用者妥善收集、生产者和经营者回收处理的责任。完善生活源固体废物收集、处理处置的电子台账管理,强化建筑垃圾和城市污水污泥产生、运输、利用处置环节的申报登记,实现全过程电子联单管理。
持续加强无废宣传教育,厚植无废社会发展理念
持续加强“无废城市”宣传教育。完善宣传工作机制,明确宣传工作任务,深入开展“无废城市”宣传教育工作。创新宣传形式,充分利用电视、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体,专题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视频网站等新媒体,以及地铁、广场、电梯等分众传媒平台,做好徐州市“无废城市”建设工作的宣传报道。进一步加强生活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分类意识及分类质量,提升有害垃圾分类收集率。开展“无废城市”主题创新创业大赛,举办“无废城市”主题论坛、讲座等,打造徐州“无废城市”文化品牌。
建设“无废城市”宣传硬件载体及教育基地。依托徐州市循环经济产业园等固废处理处置设施以及公园、广场、商场、社区、学校等场所,打造高品质、有特色的“无废城市”科普教育基地及载体,促进公众的“无废生活”体验与宣传,提高市民的认知水平与参与热情。设计“无废文化”参观旅游路线,打造“无废文化”旅游品牌。
高标准推进“无废细胞”创建行动。完善“无废细胞”创建标准,融合各类绿色创建工作,继续高标准打造一批“无废细胞”,营造“绿色生活、绿色消费”良好氛围。巩固创建成果,以点带面,推动全市“无废城市”建设工作的开展。依托“无废机关”,在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开展“无废城市”理念和措施的宣传推广,提高“无废城市”管理素养;依托“无废工厂”,开展产废企业减废降碳技术培训,加大先进清洁生产技术推广力度;依托“无废校园”,将“无废城市”教育纳入中小学教育课程,充分发挥学生群体对全社会的辐射带动作用。到2025年,继续高标准创建600个“无废细胞”。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在2023年度“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推进中,鞍山市政污泥资源化处置项目以其显著成效与创新实践,成功入选首批“无废城市”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典型推荐案例,标志着该项目在推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也为全国范围内“无废城市”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与示范引领。使命担当创新发展为落实《
近日,重庆环境局印发《重庆市提质全域“无废城市”建设方案(征求意见稿)》。《方案》提出,到2027年,实现“无废城市”建设总体水平全国领先,川渝“无废城市”共建引领示范,全域固体废物产生强度稳步下降,大宗固废综合利用水平稳步提升,利用处置设施短板基本补齐,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用充分发挥
共建无废城市,共享美好生活。建设无废城市是推动城市全面绿色转型、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上海的重要举措。无废城市建设工作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上海固废化学品管理”推出“共建无废城市”专题,展现我市基层社区、企业在无废城市建设中的探索与实践。项目概
北极星固废网获悉,为贯彻落实《云浮市“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云府办函〔2024〕60号)要求,全面推进“无废细胞”建设,助力云浮市“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有序推进,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行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前段时间,云浮市生态环境局牵头组织起草了《云浮市“无废细胞”建设工作方案(征求
11月4日,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主持召开部党组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和蔡奇同志在结业式上的讲话,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传达学
北极星固废网获悉,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两部门公告9个“无废园区”、19个“无废企业”典型案例,公示如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公告2024年第29号为落实《“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
10月22日,生态环境部举行10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司司长郭伊均出席发布会,介绍创新开展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环境管理工作有关情况。生态环境部宣教司司长、新闻发言人裴晓菲主持发布会,通报近期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作进展,并共同回答了记者提问。一、2024年1-9月全国空气和地表
北极星固废网获悉,生态环境部公示2023年“无废城市”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典型案例首批推荐名单,共评选出36个案例作为首批“无废城市”建设减污降碳推荐案例,包括工业固体废物领域6个、危险废物领域5个、农业固体废物领域5个、生活垃圾(包含厨余垃圾)领域9个、再生资源领域6个,建筑垃圾和其他固体废
北极星固废网获悉,10月10日,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安徽省发改委等18部门联合发布《安徽省“无废城市”建设行动方案》,方案要求,到2027年,全省固体废物产生强度明显下降,综合利用水平显著提升,无害化处置能力有效保障,“无废理念”得到广泛认同,固体废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得到明显完善和提升。方
北极星固废网获悉,宁德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加快“无废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确保2025年全市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强度稳步下降,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能力显著增强,原生生活垃圾、市政污泥实现“零填埋”,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建筑垃圾利用处置能力缺口基本补齐,农业固体废物收集处理体
北极星固废网获悉,工信部发布“无废园区”“无废企业”典型案例公示,“无废”是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旨在最终实现固体废物产生量最小、资源化利用充分、处置安全的目标。为落实《“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引导工业园区、工业企业推行无废生产方式,
2024年8月14日,苏哈尔自贸区工业废物处理二期工程项目签约仪式在阿曼首府马斯喀特隆重举行。项目投资方阿曼环境服务控股公司(beah)董事长、CEO、COO,亚德集团CEO、COO,亚德合作伙伴AlRamooz集团董事长及相关负责人等出席和见证了本次签约仪式。项目将建设成为阿曼首个工业废弃物综合处置中心,涵
北极星固废网获悉,合肥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全市固体废物环境管理情况的通报,2023年本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1528.93万吨,综合利用量为1289.00万吨(含综合利用往年贮存量1.82万吨),综合利用率为84.21%;危险废物(含医疗废物)产生量32.52万吨,利用量为10.76万吨,利用率为33.09%,主要利用方式
北极星固废网获悉,汕尾市人民政府印发《汕尾市“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5年)》,方案要求,到2025年,全市“无废城市”建设取得积极进展,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加快形成,固体废物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水平持续提升。全市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进一步提升,危险废物收集转
北极星固废网获悉,7月11日,宣城市人民政府印发《宣城市“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方案要求着力解决当前固体废物产生量大、收运体系不健全、资源化利用水平不高、处置能力不均衡、处理处置项目落地难、信息化管理手段不足等突出问题和难点,逐一靶向施策,系统提升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农业固体废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二十九条“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会同住房建设、农业农村、卫生健康等主管部门,定期向社会发布固体废物和种类、产生量、处置能力、利用处置状况等信息。”的规定,现将黄石市2023年度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信息公告如下:一、一般工业
2023年惠州市产生固体废物总量4840.75万吨,其中,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353.54万吨,危险废物产生量为62.67万吨,生活垃圾产生量为227.28万吨,建筑垃圾产生量为3598.32万吨,农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567.36万吨,城镇污水污泥产生量为31.58万吨。惠州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信息详细情况如下。一、一
2023年安康市产生固体废物总量593.55万吨,其中,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37.20万吨,危险废物产生量为2.18万吨,生活垃圾产生量为64.48万吨,建筑垃圾产生量为168.61万吨,农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315.93万吨,城镇污水污泥产生量为5.15万吨。安康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信息详细情况如下。一、一般工业
2023年昆明市产生固体废物总量4837.34万吨,其中,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3331.88万吨,危险废物产生量为68.82万吨,生活垃圾产生量为346.66万吨,建筑垃圾产生量为957.7万吨,农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94.61万吨,城镇污水污泥产生量为37.67万吨。昆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信息详细情况如下。一、一般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及《云南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有关规定,现将2022-2023年度怒江州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信息公示如下:一、一般工业固体废物2022-2023年度全州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38352982.444吨,其中自行利用处置量39352955.267吨,委托处置量27.12吨,上年
近日,昭平县人民法院宣判一起跨省区倾倒危险废物的案件,以污染环境罪判处被告人官某有期徒刑四年,并处罚金5万元;判处被告人高某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并处罚金4万元。该院经审理认为,2021年11月20日,广东省某县甲公司的经理被告人官某伙同该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被告人高某,在明知该公司无处理废树脂
北极星固废网获悉,合肥市人民政府发布《安徽巢湖经济开发区“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方案要求到2025年,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强度低于0.2吨/万元,综合利用率达到15%;工业危险废物产生强度低于0.01吨/万元,综合利用率达到50%;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20%;绿色建筑占新建民用建筑的比例达到100%
11月7日,侨银股份预中标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城区环卫市场化作业项目,将以高质量服务为当地巩固“国家宜居宜业典范县”荣誉成果,助力城市创优营商环境,为临沂市塑强区域中心城市贡献侨银力量。公告显示,该项目投标报价约2396万元/年,服务期限最长不超过30年,预估中标总金额可达约7.19亿元。服务内
北极星环卫网获悉,武汉市蔡甸区2024-2025年生活垃圾分类服务项目中标结果公示,武汉环投建设开发有限公司中标该项目,中标金额为1953.98万元,服务期1年,服务期满,经采购人考核合格,可续签次年合同,合同最多续签二次,总中标金额近6000万元,公示如下:一、项目编号:GHGC-ZFCG-2024001;二、采购
11月4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发布《山西省深入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实施方案(2025—2029年)》。提出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能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稳妥推进雨污分流改造,加强雨水管网、泵站建设改造和排涝通道系统整治。促进城市清洁低碳绿色发展。加快建立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提高垃圾
北极星水处理网获悉,山东省发改委近日发布《关于提升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的若干措施》,加快补齐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短板弱项,显著提升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处理处置能力,全文如下: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单位):《关于提升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的若干措施》已经
【项目概况】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转运一体化项目EPC总承包招标项目的潜在投标人应在宜昌公共资源交易电子服务系统获取招标文件,并于2024年12月02日09点00分(北京时间)前递交投标文件。一、项目基本情况1、项目编号:WFA020005-202402-012、采购计划备案号:420529-2024-005273、
北极星环卫网网获悉,江西省定南县农村环卫清扫保洁市场化和生活垃圾分类(厨余、大件垃圾处理)市场化特许经营项目招标,项目预算金额为28684.5万元,特许经营期15年,不接受联合体投标,详情如下:项目概况:江西省定南县农村环卫清扫保洁市场化和生活垃圾分类(厨余、大件垃圾处理)市场化特许经营
近日,云南省政府采购网公布云南滇中新区直管区城市大管家项目开标结果,重庆水务环境集团所属三峰城服公司以9514.9万元中标。该项目服务期3年,服务内容包含环卫服务、绿化管护及品质提升、市政道路设施管护、生活垃圾分类、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五大板块,涉及清扫保洁服务面积233万平方米、园林绿化管
北极星固废网获悉,湖北省竹山县城乡生活垃圾分类转运处理一体化项目(一期)招标,项目估算价1964.86万元,招标范围包括新建洪坪、九华山、双台茅塔寺3个垃圾中转站和三台等13个垃圾中转站提标改造;新增垃圾压缩设备18套、垃圾箱18个、垃圾分类垃圾桶136只、投放垃圾桶9100只、垃圾厢房1050个、储备垃
北极星固废网获悉,贵阳市人民政府发布《贵阳市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推动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设备更新换代。加大磷石膏、赤泥、煤矸石等工业固废绿色建材应用。加强城镇老旧水厂、供水管网和加压调蓄设施更新改造,开展污水处理厂提质增效和清污分流、破损管网等改造修复。建
温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起草了《温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稿),并于9月29日起征求公众意见,该办法用于进一步提升温州市垃圾分类工作开展水平,强化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全流程管理。详情如下:温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稿)为进一步提升温州市垃圾分
北极星固废网获悉,10月10日,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安徽省发改委等18部门联合发布《安徽省“无废城市”建设行动方案》,方案要求,到2027年,全省固体废物产生强度明显下降,综合利用水平显著提升,无害化处置能力有效保障,“无废理念”得到广泛认同,固体废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得到明显完善和提升。方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