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微污染水,即受到轻度污染的自然水体,其物理、化学和微生物指标已不能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的要求,多数情况涉及氨氮和CODMn的微量污染。由于其污染浓度不高,水质指标一般低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中的一级B或一级A标准限值,若采用传统方法处理难以有效富集活性污泥,因此多采用生物膜法处理。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在污水处理领域应用广泛,其在微污染水领域的应用亦受到关注。与市政污水应用的MBBR形式不同,微污染水处理基于生物膜,称之为纯膜MBBR工艺。笔者针对MBBR工艺应用于河道水脱氨的工程效果,研究了启动和运行阶段悬浮载体的硝化性能及其生物膜生物量和微生物组成的变化,以弥补MBBR工艺处理微污染水启动过程研究的缺失,为MBBR应用于微污染水处理提供理论和调试依据。
1 应用工程简介
广东某水质净化厂,设计水量为260×104m3/d,处理对象为微污染河道水,共分为两期,水量均为130×104m3/d。水厂原处理工艺为单级混凝工艺,对进水中的TP、SS、COD去除效果较好,但对氨氮几乎没有处理能力;为响应政府治理河道水的号召,强化水厂对氨氮的处理能力,采用纯膜MBBR对水厂进行改造,切割39%的混凝沉淀区并镶嵌MBBR工艺包形成MBBR区,MBBR区设置两级工艺,池体中间设置拦截筛网,将悬浮载体固定于各池体内。MBBR区的悬浮载体填充率为40%,投加的悬浮载体类型为SPR-Ⅲ型,材质为高密度聚乙烯(HDPE),载体直径为(25±0.5)mm,高为(10±1)mm,有效比表面积>800m2/m3,附着生物膜后密度与水接近,符合《水处理用高密度聚乙烯悬浮载体填料》(CJ/T 461—2014)行业标准的要求。MBBR区设置穿孔和微孔曝气,穿孔曝气保证悬浮载体的流化,微孔曝气保证MBBR系统供氧。MBBR区的设计气水比最大为2.0。
改造前后水厂的主要工艺流程见图1。设计进水COD、BOD5、TP、SS分别为40、15、1.5、60mg/L,设计出水浓度分别为30、7、1、50mg/L。对氨氮的处理要求与进水水质相关,当进水氨氮≥6mg/L时,系统对氨氮的去除量需大于5mg/L;当进水氨氮为3~6mg/L时,系统对氨氮的去除率不得低于84%;当进水氨氮<3mg/L时,要求出水氨氮<0.5mg/L。
系统采用原水启动,于2020年11月5日完成悬浮载体的投加,以一期工程(130×104m3/d)为研究对象,系统运行至12月21日时,其间日处理水量均值为(135.89±9.06)×104m3/d,其中处理水量超过设计值的天数为34d,占比超过70%,最大日处理水量达到了149×104m3/d。实际运行的气水比为1.0~1.7,MBBR区水温维持在18~24℃;一、二级MBBR区溶解氧自启动开始至出水水质达标,分别由8.5、9.3mg/L降至5.6、7.6mg/L,并在后续稳定运行期维持在(5.30±0.68)mg/L和(8.07±0.79)mg/L。
系统采用原水启动,于2020年11月5日完成悬浮载体的投加,以一期工程(130×104m3/d)为研究对象,系统运行至12月21日时,其间日处理水量均值为(135.89±9.06)×104m3/d,其中处理水量超过设计值的天数为34d,占比超过70%,最大日处理水量达到了149×104m3/d。实际运行的气水比为1.0~1.7,MBBR区水温维持在18~24℃;一、二级MBBR区溶解氧自启动开始至出水水质达标,分别由8.5、9.3mg/L降至5.6、7.6mg/L,并在后续稳定运行期维持在(5.30±0.68)mg/L和(8.07±0.79)mg/L。
2 结果与讨论
2.1 纯膜MBBR对微污染水的处理效果
研究期间MBBR系统对氨氮的去除效果如图2所示。以单一断面所采集水样的混合样品数据进行分析。进水氨氮浓度为(3.85±0.44)mg/L,悬浮载体投加后的2d内,一、二级MBBR区的氨氮去除率均在3%以下,系统的氨氮平均去除率仅为1.9%;随着悬浮载体挂膜时间的延长,MBBR区对氨氮的去除率迅速升高,并且在悬浮载体投加完成后的第10天达到了84%,出水氨氮浓度达到了设计标准;之后,一、二级MBBR区出水氨氮分别为(1.35±0.38)、(0.43±0.15)mg/L,系统对氨氮的去除率达到(88.98±3.03)%。尽管系统长期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但出水氨氮浓度依旧能够稳定达标,反映出MBBR系统对水量冲击有较强的抵抗能力。
根据一、二级MBBR池进出水水质核算其实际的硝化负荷,结果如图3所示。悬浮载体投加后的2d内,两级MBBR区的硝化负荷(以N计,下同)均低于0.01kg/(m3·d),系统的总硝化负荷不足0.005kg/(m3·d);随着悬浮载体挂膜效果的改善,两级MBBR区的硝化负荷呈现快速上升趋势,并于悬浮载体投加后的第10天分别达到了0.226、0.031kg/(m3·d),总硝化负荷为0.129kg/(m3·d);此后,一、二级MBBR区的硝化负荷分别为(0.182±0.026)、(0.066±0.020)kg/(m3·d),总硝化负荷达到了(0.124±0.017)kg/(m3·d),整体运行较为稳定。
系统运行期间,一级MBBR的硝化负荷始终高于二级MBBR。该现象与周正兴等人的研究结果较为类似,其在六级MBBR处理微污染河道水的工程应用中,核算得到沿程各级悬浮载体的硝化负荷呈现逐级递减的趋势。对比发现,在两个项目二级MBBR区硝化负荷相差较小[0.005 kg/(m3·d)]的情况下,本项目的一级MBBR的硝化负荷更高且较二级MBBR高出了近5倍,分析原因,相对较高的进水基质浓度和流量使得本项目中一级MBBR区的进水负荷较高,进而强化了其硝化能力。另外,本项目中一、二级MBBR的硝化负荷均高于徐斌等人研究中的硝化负荷[0.057 kg/(m3·d)]。一方面,本项目中所用的悬浮载体有效比表面积高达800m2/m3,远超过徐斌等人研究中的100 m2/m3;另一方面,本项目的进水氨氮浓度更高,悬浮载体附着的微生物生长所需基质更加充足,致使硝化性能更强。水远敏等人利用MBBR工艺深度处理大连某石化企业二级处理出水,发现在进水氨氮<1mg/L条件下,当运行水量由原先的1.44×104m3/d提升至3×104m3/d时,系统的氨氮去除容积负荷由0.046 kg/(m3·d)提升至0.144 kg/(m3·d),可以看出,实际工程应用中由于处理水量和水质的差异而导致的进水负荷变化能够明显影响系统的硝化负荷。
TP和SS在改造前即可通过原混凝沉淀池去除,改造后,沉淀池停留时间虽有所降低,但仍可满足对TP及SS的去除要求。研究期间,在进水SS和TP分别为(34.35±12.33)、(0.23±0.07)mg/L的条件下,出水SS和TP分别为(10.06±5.90)、(0.08±0.04) mg/L,稳定优于设计出水水质标准,其中,MBBR区进水SS为(7.82±1.64)mg/L,结合出水SS核算MBBR区的污泥产量(以干泥计)为(0.020±0.007)t/104 m3。
本项目的实际进水COD浓度较低,并非重点控制指标,但为研究MBBR系统对低浓度COD的降解效果,测定了沿程COD浓度变化。结果显示,自出水氨氮达标后,MBBR区进水、一级出水、二级出水COD浓度分别为(7.36±1.20)、(7.04±1.21)、(6.87±1.17)mg/L, COD去除率为(6.80±1.68)%。DOM荧光数据的分峰结果如图4所示。
进水中仅出现2个荧光峰,其中组分A的峰位置为λEx/λEm=240nm/370nm,为类芳香烃蛋白类物质,而组分B的峰位置为λEx/λEm=280nm/320nm,为高激发波长色氨酸,属于类蛋白物质;出水中出现5个荧光峰,其中组分C(λEx/λEm=230nm/370nm)和组分D(λEx/λEm=240nm/380nm)均为类芳香烃蛋白类物质,组分E(λEx/λEm=340nm/420nm)和组分F(λEx/λEm=340nm/425nm)为可见光区富里酸,而组分G(λEx/λEm=300nm/360nm)则属于生化过程中产生的色氨酸。可见,过低的进水COD浓度导致系统COD去除率不高,但进出水中的DOM组分却存在一定差异,且出水DOM类型更加丰富;另外,进水中主要为类芳香烃蛋白类与色氨酸类物质,而出水相比进水增加了类富里酸类物质,可能是因为进水中的DOM参与了生化反应,导致了组分的变化。
2.2 启动过程中悬浮载体的硝化性能
研究期间,一、二级MBBR区悬浮载体的挂膜情况如图5所示(左侧为一级,右侧为二级)。悬浮载体投加3d后即出现明显的生物膜附着且整体呈现黄棕色;10d后,整个载体挂膜已基本均匀,颜色进一步加深;17 d后,生物膜颜色进一步加深,开始从黄棕色向黄褐色转变;30d后,生物膜呈现深褐色;50d后,生物膜呈现深褐色且致密。同时期内一、二级MBBR区的悬浮载体生物膜虽然颜色一致,但挂膜效果存在差异。
为了更准确地表征悬浮载体的硝化能力,投加悬浮载体后每7d取一、二级悬浮载体进行硝化小试,并核算硝化负荷,同步测定生物膜的生物量与厚度。硝化小试及生物量测定结果如图6所示。悬浮载体挂膜7d后,一、二级的硝化负荷分别为0.111、0.075kg/(m3·d);在后续的7d迅速升高至0.328、0.189kg/(m3·d),此后分别稳定在(0.32±0.008)、(0.21±0.010)kg/(m3·d),一级硝化负荷是二级硝化负荷的1.5倍左右,且均高于项目实际运行中核算的硝化负荷。由于小试的进水氨氮浓度较实际工程中的要高,因此悬浮载体表现出更高的硝化负荷,这与硝化负荷受进水基质浓度影响的结果相符。同时,也说明悬浮载体生物膜存在负荷余量,这为MBBR良好的抗水质冲击性能奠定了生物学基础。
另外,一、二级悬浮载体生物膜的生物量均呈现迅速升高而后逐渐稳定的变化趋势。挂膜7d时,生物膜相对较薄,生物量较低,一、二级悬浮载体的生物量分别为0.62、0.49g/m2;此后两级悬浮载体的生物量均迅速上升,并于28d后稳定在(2.66±0.36)、(2.14±0.19)g/m2。受进水负荷较低的影响,该生物量水平与市政污水处理系统(12.9g/m2)相比明显偏低。
虽然悬浮载体生物膜的生物量与硝化负荷变化趋势相似,但并不完全一致。启动阶段,硝化负荷的上升速度领先于生物量,分析原因,虽然系统基质浓度较低,但污染物以氨氮为主,因此启动前期生物膜以快速富集自养硝化菌为主,此阶段硝化负荷上升迅速;随着系统的运行,生物膜中逐渐富集了一部分其他菌群,该部分微生物虽然使生物量有所增加,但与硝化关系不大。另外,对于MBBR工艺,在系统稳定前,生物量与硝化负荷并非完全相关,对于不同水质、不同阶段需具体分析。
一、二级悬浮载体的生物膜厚度变化如图7所示。生物膜厚度与生物量的变化趋势较为一致,当运行14 d系统硝化负荷稳定后,一、二级悬浮载体的生物膜厚度分别为(107±28)、(81±16)μm;此后,随着运行时间的延长,生物膜厚度继续增长;28 d后分别稳定在(197±23)、(157±17)μm。
研究过程中发现,即便是在同一悬浮载体上,生物膜厚度分布也并不均匀,且表面较为粗糙,如图8所示。在水处理系统中,时刻发生着老龄生物膜的脱落与新生生物膜的生长,生物膜厚度的差异可能是由于不同位点生物膜的更新程度不同。
综上,采用MBBR工艺处理微污染河道水时,最不利温度下系统的硝化负荷仅需14d即可达到稳定,出水水质稳定达标,但生物膜的生物量和厚度则需要28d才能达到稳定,相比硝化负荷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2.3 启动过程微生物多样性变化及物种组成
以Chao和Ace指数表征样品物种的丰富度,指数值越大,说明该样本物种数越多。如图9(a)所示,整个研究阶段,生物膜的Chao和Ace指数均无明显变化趋势,但除第21天外,其他时间一级生物膜的Chao和Ace指数均高于同期二级生物膜。可见,系统在启动初期生物膜的物种丰富度就达到了较高水平,但受进水负荷的影响,一级生物膜优先发挥污染物去除作用,致使其物种丰富度高于二级生物膜。
以Simpson和Shannon指数表征样品中微生物的α多样性。Simpson指数值越大,说明物种分布越不均匀,群落多样性越低;Shannon指数与之相反,其值越高表明群落多样性越高。如图9(b)所示,前21 d生物膜的Shannon指数逐渐升高,而Simpson指数则相反;而除第28天外,其他时间一级生物膜的Shannon指数均高于同期二级生物膜,Simpson指数则相反。结合物种丰富度分析结果可知,在前21d,在一、二级生物膜物种丰富度较为稳定的基础上,物种分布均匀程度逐渐上升。与硝化负荷及生物量分析结果相对应,在启动初期,生物膜中优先富集硝化菌群,而其他菌群虽然同样富集于生物膜中,但整体分布并不均匀,随着系统的运行,生物膜的物种分布均匀性逐渐升高,也反映了其他菌群相对丰度的提升,进而导致生物量升高。而一级生物膜在物种丰富度较高的同时,物种分布均匀程度同样高于二级生物膜,进而导致其物种多样性更高。
对各样本属水平物种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见图10。一、二级生物膜中的优势微生物较一致,但相对丰度存在一定差异,其中一级生物膜中分类较明确的优势菌属包括Nitrospira、Hyphomicrobium、Nitrosomonas、Kouleothrix、Pedomicrobium等,二级生物膜中的优势菌属有Nitrospira、Hyphomicrobium、Pedomicrobium、Nitrosomonas、Pedobacter等。
Nitrospira在一、二级生物膜中的相对丰度分别为8.48%~13.60%、6.48%~9.27%,该菌属的部分菌种(如Candidatus Nitrospira inopinata、Candidatus Nitrospira nitrosa和Candidatus Nitrospira nitrificans等)除携带负责氨氧化的氨单加氧酶(AMO)和羟胺氧化还原酶(HAO)外,还携带亚硝酸盐氧化还原酶(NXR),具有全程氨氧化能力,即将氨氮直接氧化成硝酸盐氮。该菌属在不同时间的相对丰度变化无明显规律,但在一级生物膜中的相对丰度均高于同期二级生物膜,这可能是由于一、二级MBBR区进水氨氮负荷差异所致。另外,根据稳定后的生物量核算,该项目中纯膜MBBR生物膜的比氨氧化速率为0.15kg/(kgMLSS·d),高于李俊等人在氧化沟短程硝化启动及运行研究中的比氨氧化速率[0.037kg/(kgMLSS·d)],这可能是由于MBBR悬浮载体强化了对硝化微生物的富集效果。
Hyphomicrobium在一、二级生物膜中的相对丰度分别为1.32%~13.40%、1.32%~6.69%,该菌属除可利用甲醇、甲胺等一碳化合物作为唯一碳源和能源进行脱氮外,还可参与多环芳烃(PAHs)污染水体中菲的降解,这可能与进水中芳香烃类DOM的转化有关。在前35d,该菌属在一、二级生物膜中的相对丰度逐渐升高,且在一级生物膜中的相对丰度高于二级生物膜,说明该菌属的富集速率相对较慢,且受进水中某种成分在一、二级MBBR之间的浓度差异影响导致相对丰度不同。
Nitrosomonas在一、二级生物膜中的相对丰度分别为2.89%~5.64%、0.00%~3.48%,该菌属为常见的短程硝化细菌,其在不同时间的相对丰度无明显变化规律,但受一、二级进水氨氮浓度影响,除第35天外,其在一级生物膜中的相对丰度均高于二级生物膜。Kouleothrix在一、二级生物膜中的相对丰度分别为1.00%~5.56%、1.88%~4.38%,该菌属为丝状菌,在活性污泥系统中与污泥膨胀有关,在生物膜中则可能参与生物膜骨架的形成过程,该菌属在不同时间不同样品中的相对丰度均无明显变化规律。Pedomicrobium在一、二级生物膜中的相对丰度分别为1.45%~2.88%、1.71%~6.45%,该菌属可进行反硝化脱氮,同时部分菌种对高盐度具有一定的耐受性。Pedobacter仅在第7天大量存在于一、二级生物膜中,相对丰度分别为12.38%、11.37%,其余时间相对丰度均小于0.05%,该菌属为污水处理系统内常见的脱碳菌,部分菌种可降解酚类物质,其在启动前期相对丰度较高可能与进水水质差异有关。
3 结论
① 采用MBBR工艺处理微污染水,在冬季最不利水温条件下不接种污泥直接原水启动,经过10d系统调试成功,出水氨氮稳定达标,一、二级MBBR出水氨氮分别为(1.35±0.38)、(0.43±0.15)mg/L,系统对氨氮的去除率达到(88.98±3.03)%,一、二级MBBR的硝化负荷分别为(0.182±0.026)、(0.066±0.020)kg/(m3·d);同时,系统具有一定的COD去除能力,相比进水,出水DOM组分中增加了类富里酸类物质。
② 在MBBR处理微污染水的启动过程中,硝化负荷增长于14d后达到稳定,生物膜的生物量增长滞后于硝化负荷增长,于28d后达到稳定,一、二级生物膜的生物量分别为(2.66±0.36)、(2.14±0.19)g/m2,生物膜厚度分别达到了(197±23)、(157±17)μm;生物膜负荷具有一定余量,能够抵抗进水负荷冲击。
③ 启动阶段,生物膜的物种丰富度于21d后基本达到稳定,一级生物膜的物种丰富度和分布均匀程度高于二级生物膜,具有更高的物种多样性;生物膜中优势微生物主要有Hyphomicrobium、Nitrospira、Nitrosomonas、Kouleothrix、Pedomicrobium、Pedobacter等,其中硝化菌属Nitrospira在一、二级生物膜中的相对丰度分别为8.48%~13.60%、6.48%~9.27%,Nitrosomonas的丰度分别为2.89%~5.64%、0.00%~3.48%,而Hyphomicrobium和Pedomicrobium等菌属的存在可能与进水中芳香烃类DOM的转化有关。
④ 采用MBBR工艺处理微污染水,通过在已有絮凝沉淀池内镶嵌悬浮载体系统,强化氨氮去除效果,工程验证技术路线可行,且启动周期短,处理效果稳定,可为微污染水旁位处理提供技术思路。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水处理网获悉,百色市城建局发布《百色工业园区工业污水处理厂改扩建项目EPC总承包招标公告》。该项目招标人为百色工业园区科创服务有限公司,共1个标段,预算为2815.83万元。扩容规模为5000m/d,扩容后厂区整体日处理量将达到10000m/d。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对污水处理厂污水管网、曝气设备、污泥压
2024年已进入倒计时,在最后这一个月里,有多个污水项目将迎来开标。据北极星环保网不完全统计,近期,有14个亿级污水项目招标公告发布,投资金额约32亿。其中,污水厂EPC建设项目有4个,污水管网项目3个,污水处理厂扩建及设备更新5个,再生水利用2个项目分布于山西、江西、湖北、河北、四川、重庆等
11月26日,郧西县城关污水处理厂设备更新改造工程总承包EPC招标公告。该项目建设规模:(1)拟采用改良AO+MABR+MBBR工艺组合,提高系统容积负荷。(2)新增2座直径为32m的二沉池(含配水井及污泥泵房),与现有2座二沉池一起共同满足设计水质条件下5万m/d处理规模。(3)构建智慧水务系统,重新铺设光
各有关单位:随着社会对水环境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更为严格的各地方标准的陆续出台,老旧污水处理厂的提价、提标改造和建制镇的污水处理设施新建将成为新的增长点;工业废水处理也是我国环保产业的重要分支,也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路径之一,未来随着各地工业园区建设的推进,以及政策的引导,工业
近日,湖北联投东湖高新集团旗下光谷环保承建的湖北省仙桃市城东污水处理厂扩建改造及配套设施工程(EPC)项目第一组氧化沟改造完成,通过分部工程验收,单机调试合格,顺利通水。这意味着项目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为全面通水奠定了坚实基础。仙桃市城东污水处理厂是仙桃市重点项目,污水处理量12万吨/日
近年来,由于我国各地区水环境改善的环境目标的不断提升,各地市对市政污水处理厂的出水都提出了更严格出水水质标准,市政污水处理厂水处理厂也在不断地进行升级,以符合更严格的排放要求。在一些难以扩充厂区土地的地区,采用MBBR(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的工艺在污水厂的生物池进行原位改造,可以在一
北极星水处理网获悉,重庆涪陵大耍坝污水处理厂扩建及改造项目一期工程已经建设完毕,目前正在设备调试中,近期可实现正式运行。该工程于去年9月开工建设,在原有污水处理厂的氧化沟里增加潜水推进器、泵等设施,对现有工艺进行优化,将氧化沟工艺提升改造为“MBBR”工艺,同时新建一个二沉池,更换风
近日,贵港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关于桂平市城南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暨入河排污口设置的批复。项目总投资19008.15万元,其中环保投资171万元。贵港市生态环境局关于桂平市城南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暨入河排污口设置的批复贵环审〔2024〕23号桂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桂平市城南
随着最后一斗混凝土缓缓注入主体结构工程,由市水务集团所属再生水公司组织实施的万水泉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主体工程已完成全部建设,进入设备调试阶段,这标志着万水泉水质净化厂污水处理能力再上新台阶,日处理污水总规模可达20万吨。工程采用改良A2/O+MBBR工艺,深度处理采用磁混凝工艺,出水水质达
近日,由鄂州一冶承建的临空经济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一期项目正式开工。据了解,该项目建设内容包含新建临空经济区8个行政村(赵寨村、牌楼村、胡桥村、沙窝村、草陂村、渔坝村、新湾村、黄山村)污水管总长度约58522米,接户管总长度约34764米,新建塑料检查井4191座,新建“MBBR工艺”处理站56座,“
近年来,省城太原全面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重大决策,特别是通过全方位、一体化推进汾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治理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提升汾河太原段水质,确保一泓清水出太原。12月11日,“一泓清水入黄河——专家媒体汾河流域生态行”的生态环保专家和中央驻晋、省内20余家媒体记者,
日前,由鄂州蓝工水务有限公司实施的红莲湖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完工投用,增强红莲湖片区污水处理能力,推进区域生态水环境持续向好。红莲湖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建设规模为每天15000立方米,总投资1063万余元,主要将改良型氧化沟改造为移动床生物膜反应池、高密度沉淀池改造为磁混凝沉淀池等,
各有关单位: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绿色低碳发展机制。推动工业废水处理技术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对实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目标有其重要意义。为落实党中央最新部署,响应生态环境部建立新污染物协同治理、多污染物协同减排的有关意见,中
11月26日,郧西县城关污水处理厂设备更新改造工程总承包EPC招标公告。该项目建设规模:(1)拟采用改良AO+MABR+MBBR工艺组合,提高系统容积负荷。(2)新增2座直径为32m的二沉池(含配水井及污泥泵房),与现有2座二沉池一起共同满足设计水质条件下5万m/d处理规模。(3)构建智慧水务系统,重新铺设光
近期,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下文简称:中石化)单套处理规模最大的高效生物反应器(ABR)项目在扬子石化水厂成功投运。这一项目由威立雅水务技术与方案提供ABR专利技术,采用独特的“特种高效载体+特效菌种”好氧生物滤池处理工艺,确保产出符合严格排放标准的水。石油化工领域的废水处理一直是
近日,湖北联投东湖高新集团旗下光谷环保承建的湖北省仙桃市城东污水处理厂扩建改造及配套设施工程(EPC)项目第一组氧化沟改造完成,通过分部工程验收,单机调试合格,顺利通水。这意味着项目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为全面通水奠定了坚实基础。仙桃市城东污水处理厂是仙桃市重点项目,污水处理量12万吨/日
9月30日上午8时,随着亦庄新城马驹桥智能制造基地的企业工业污水正式进入金桥再生水厂(一期)工程项目粗格栅,至此,亦庄新城首个PPP项目正式进入试运营阶段,该项目投产后日均污水处理总量可达6万吨。据悉,PPP项目是公共基础设施中的一种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项目运作模式。亦庄新城金桥再生水厂(
近日,《河北省建制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技术导则(试行)》印发,导则旨在加快推进河北省建制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作,指导建制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提升全省建制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能力和水平。本导则共分8章及附录,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要求、规划、
编者按:厌氧氨氧化(ANAMMOX)因无需氧气和有机物而被冠以可持续污水处理技术,以致学界对其研究趋之若鹜并愈演愈烈。然而,20多年过去了,过热的研究与少有的工程应用形成了巨大反差,这一现象耐人寻味。因此,有必要对产生这种反差现象的原因进行理性分析,以期获得对ANAMMOX技术工程应用场景以及运
01公司介绍中建环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隶属于中建集团的上市环保企业。以科技服务美好环境为己任,致力于成为先进的环境技术产品与解决方案提供商。在市政、流域、村镇、工业、固废和危废等环境治理领域,为客户提供先进的环境技术产品与解决方案。02技术团队研发人员占比12%以上具有职称人数共计330+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要求,提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事关广大农民的根本福祉,事关农民群众健康,事关美丽中国建设。近日,按照生态环境部党校2023年春季学
在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南粤水更清行动计划(2017-2020年)》的背景下,南方某城镇污水处理厂亟需扩建及提标改造。该污水厂现状预留用地有限,因此,需考虑节省占地的污水处理工艺,如多段AO、曝气生物滤池、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及膜生物反应器(MBR)工艺。本工程经过技术经济比选,采用MBBR及MBR组合工艺,
随着最后一斗混凝土缓缓注入主体结构工程,由市水务集团所属再生水公司组织实施的万水泉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主体工程已完成全部建设,进入设备调试阶段,这标志着万水泉水质净化厂污水处理能力再上新台阶,日处理污水总规模可达20万吨。工程采用改良A2/O+MBBR工艺,深度处理采用磁混凝工艺,出水水质达
北极星水处理网获悉,12月27日,国家能源招标网发布云南公司宗海电厂全厂含煤废水及生产区生活污水系统改造EPC总承包公开招标项目(第2次)招标公告,项目预计2023年1月16日开标,详情如下:云南公司宗海电厂全厂含煤废水及生产区生活污水系统改造EPC总承包公开招标项目(第2次)招标公告1.招标条件本
混凝工艺是常规水处理工艺中的重要方法,广泛应用于各类工业废水处理中,各种无机金属盐均有利于废水的絮凝。通过向待处理水样中投加无机金属盐,将水样中微小悬浮物和胶体粒聚集沉降。
1、什么是磁混凝?所谓磁混凝沉淀技术就是在普通的混凝沉淀工艺中同步加入磁粉,使之与污染物絮凝结合成一体,以加强混凝、絮凝的效果,使生成的絮体密度更大、更结实,从而达到高速沉降的目的。磁粉可以通过磁鼓回收循环使用。整个工艺的停留时间很短,因此对包括TP在内的大部分污染物,出现反溶解过
水体富营养化是世界关注的热点环境问题,我国许多饮用水水源地存在富营养化风险。水体富营养化主要发生在夏季,经常出现在水库和湖泊中,引起蓝藻水华泛滥,其中铜绿微囊藻、水华微囊藻等占蓝藻的90%以上。蓝藻颗粒带有电荷,且表面易被藻类代谢物(如碳水化合物、肽和有机酸等)吸附,增加其负电性,影
摘要:在社会经济与人们生活质量逐渐提高的基础上,人们健康生活意识得到了极大的强化,同时,在各种因素影响下,水资源污染现象较为严重,人们十分需要结合相应技术对水质进行优化。通过环保型水处理技术可较好的对水资源进行清洁与净化,防止其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关键词:环保;水处理;发展趋
本文针对火电厂循环水排污水水质特点,进行了回用处理工艺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强化混凝可有效去除循环水排污水中的有机物,对COD、TOC去除率分别为61.2%、47.5%,减轻后续膜系统的有机污染;二级软化对Ca2+、Mg2+、总磷、TOC、全硅的去除率分别为86.5%、92.5%、97.9%、27.4%、84.3%,减轻后续膜系统的
一、引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加强对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和运行的管理,改善城镇水环境质量,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6年发布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修改单,将其中的4.1.2.2修改为: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排入国家和省确定的重点流域及湖泊、水库等封闭、半封闭水域
摘要:比较了活性炭吸附工艺、混凝工艺、Fenton氧化工艺以及O3+H2O2氧化在以烷烃类和苯系类为主的农药复合污染场地地下水COD去除率的差异,选择了去除效率较高的Fenton氧化+活性炭联合修复工艺。结果表明,在1L污染地下水中,将pH调节至4~4.5,投加25mL30%H2O2+3.53gFeSO4的Fenton试剂,反应3h,过滤
01工程设计概况1.1工程设计目的本工程项目旨在通过在上海某污水厂中引入磁混凝概念实现污水处理效果的提高,使该厂出水由原来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一级B标准提高到一级A标准。1.2工艺流程某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规模为24万m3/d,总变化系数Kz=1.3,最大设计处理量为31.2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