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北极星固废网获悉,为加强动物医疗废物管理,保障生态环境、公共卫生和生物安全,根据《浙江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浙江省动物防疫条例》《动物诊疗机构管理办法》等法规、规章规定,结合浙江省工作实际,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发布浙江省动物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全文如下:
各市、县(市、区)农业农村局、生态环境局、卫生健康委(局)、林业主管部门:
现将《浙江省动物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浙江省农业农村厅
浙江省生态环境厅
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浙江省林业局
2023年11月20日
浙江省动物医疗废物管理办法
为加强动物医疗废物管理,保障生态环境、公共卫生和生物安全,根据《浙江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浙江省动物防疫条例》《动物诊疗机构管理办法》等法规、规章规定,结合我省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适用范围和定义
(一)动物医疗废物定义。本办法所称动物医疗废物是指《浙江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第四十五条规定的废弃物,主要包括废弃的注射器、针头等医疗器械、金属类或玻璃类医用锐器以及兽用药物、生物制品等。
(二)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浙江省行政区域内动物医疗废物的收集、运输、贮存、处置及其管理活动。
推行动物医疗废物统一收集、集中无害化处置,纳入医疗废物收集处理体系进行集中处置。
重大动物疫情等突发事件产生的动物医疗废物,可按照县级以上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要求进行处置。
二、动物医疗废物收集和移交
(一)产生单位范围。本办法所称的动物医疗废物产生单位主要包括动物诊疗机构、动物饲养场、兽医实验室、动物防疫社会化服务组织、动物园以及其他有动物医疗废物产生的动物疫病预防、控制、研究、教学、检测等单位。
(二)签订委托处理协议。动物医疗废物产生单位应当与具有医疗废物处理法定资质的集中处置单位或承担收集的单位签订处理协议,并按照协议要求移交动物医疗废物,产生的动物医疗废物不得随意丢弃。
(三)分类收集贮存。动物医疗废物产生单位应当落实专门贮存场所和专门人员,使用防渗漏、防锐器穿透的专用包装物或收集容器等设备,对动物医疗废物进行分类贮存,按规定做好动物医疗废物及其外包装的消毒。鼓励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用品替代一次性医疗器械、用品,实现源头减量。
(四)建立管理台账。动物医疗废物产生单位应当建立动物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建立动物医疗废物贮存、移交台账,记录动物医疗废物的种类、重量或者数量、移交时间、接收处置单位以及经办人签名等,台账保存时间不少于3年。
三、统一收运和集中处置
(一)集中处置单位要求。各市应确定至少1家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承担动物医疗废物统一转运和集中处置,并向社会公布集中处置单位名称、位置、联系方式。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不得拒收动物医疗废物。
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应当为动物医疗废物产生单位提供专用的包装物或收集容器,做好运输工具和收集容器等清洁和消毒处理。
(二)收运和处置。动物医疗废物可采用直收直运模式或收集转运模式进行收运处置。
1.直收直运模式。动物医疗废物一般采用直收直运模式,由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上门或到指定地点收集,减少动物疫病传播风险。
2.收集转运模式。交通不便、畜禽养殖主体多等直收直运困难的地方,按照县统筹、乡镇负责的原则,设立暂存点,优先委托动物防疫社会化服务组织等第三方服务组织承担。对承担归集动物医疗废物的第三方服务组织应当给予补助,具体办法由各地自行制定。
暂存点应当设有独立的暂存场所,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和必要的安全措施,并对设施设备定期消毒。
(三)运输管理要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应当使用专用密闭车辆运输动物医疗废物,在运输过程中不得丢弃、遗撒、渗漏动物医疗废物。
(四)建立管理台账。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应当建立台账,确保记录完整,信息闭环。台账内容包括收集、暂存、转运、处置等全过程信息,保存时间不少于3年。
(五)明确处置收费标准。在收费原则上,遵循“谁委托谁付费、谁处置谁收费”原则,动物医疗废物产生单位与处置单位可参照地方政府公布的医疗废物处置收费标准协商具体的收费标准,收费标准包括收集、运输、贮存、处置相关费用。
(六)自行处置要求。不具备集中处置动物医疗废物条件的偏远海岛、山区,动物医疗废物产生单位应该按照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要求,可采用焚烧、消毒后集中填埋等方式,自行就地处置其产生的动物医疗废物,并做好记录。
四、动物医疗废物的监管
(一)属地责任。各地应加强动物医疗废物收运、贮存、处置工作的组织领导,按照主体收集、统一转运、集中处置、市场运作、政府监管的原则,建立动物医疗废物收集处置体系,应当将动物医疗废物收集处置纳入“无废城市”建设,支持医废收集、处置单位应用新技术、新设备,确保辖区内动物医疗废物应收尽收。
(二)部门监管责任。动物医疗废物收集、运输、贮存、处置活动中的动物防疫工作由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负责,人畜共患传染病防治工作由卫生健康、农业农村和野生动物保护等主管部门负责,环境污染防治工作由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实施监督管理。
(三)数字化应用。动物医疗废物的产生、收集、运输、贮存、处置应当依托“浙农牧”应用系统、“省固体废物治理”综合应用系统,实现动物医疗废物的全闭环监管。
(四)建立应急管理机制。农业农村、生态环境、卫生健康、野生动物保护等主管部门应督促动物医疗废物产生、收集、处置等单位建立应急管理制度,对发生突发环境污染、动物疫病、人畜共患病传播情况的,妥善做好应急处理,并按规定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本办法自2023年12月25日起施行。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固废网获悉,喀什地区生态环境局发布喀什地区危险废物收集利用处置设施建设投资引导性公告,总体上,喀什地区危险废物收集(HW08废矿物油与含矿物油废物900-214-08、HW31含铅废物900-052-31)、医疗废物处置、危险废物利用(HW31含铅废物900-052-31)总能力已高于对应危险废物产生总量,基本形成
北极星固废网获悉,为做好《蚌埠市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贯彻执行,细化工作流程,明确监管责任,结合工作实际,市卫生健康委和市生态环境局结合相关职责分工和工作实际,起草了《蚌埠市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现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公众可通过以下途径提出反馈意见:1.通过电子
北极星固废网获悉,陕西省生态环境厅于11月1日发布《陕西省“十四五”医疗废物收集处置能力建设规划》,规划要求,到2022年底,基本补齐医疗废物收集处置设施缺口,县级以上城市建成区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置率达到99%以上,具备应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废物安全处置能力。全文如下:设区市人民政府,
各有关单位: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补齐医疗废物、危险废物收集处理设施方面短板的要求和决策部署,就医疗废物处置在源头收集、暂时贮存、安全运送和最终处置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遵循环境健康风险预防、安全无害、废物减量的原则,给医疗废物处理处置发展带来了新要求新机遇和新挑战。鉴
根据河北省《关于加强全省危险废物收集利用处置能力建设的紧急通知》(冀土领办〔2020〕21号)、《关于加快推进小微企业危险废物集中收集试点工作的通知》、《关于第一批小微企业危险废物收集试点项目的通知》(冀环固体函〔2021〕389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废铅蓄电池环境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
江西不断提升医疗废物处置能力,该省医疗废物处置能力从疫情前的79.5吨/天提升到165.5吨/天,应急处置能力达506.5吨/天。
雅居乐环保集团旗下湛江市粤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湛江市唯一一家持有医疗废物(HW01)集中处置许可证的单位,第一时间积极响应,启动疫情应急方案,调整人员及运输车辆班次,制定安全高效废物收运计划。
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抢抓中央资金集中支持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的重大机遇,会同各市(州)、省卫生健康委和省生态环境厅,积极组织项目申报,加快推进医疗废物处置能力建设,着力补齐相关领域短板弱项,推动形成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医疗废物处置体系。
10月13日,由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主办的“2020中国生态环境产业高峰论坛”在四川成都开幕,在论坛召开之际,特举行环境商会抗疫突出贡献会员企业表彰。2020年注定不平凡。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在疫情爆发之初,中国人民众志成城,团结一心,在最短的时间内控制住了疫情,生活得以逐步恢
医疗废物产生量不断增大,截至2020年医疗废物处置能力已经达到每天6200多吨;2020年相继颁布了一系列医疗废弃物处理政策,医疗废弃物处置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医疗废物产生量不断增大,截至2020年医疗废物处置能力已经达到每天6200多吨根据2020年12月30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中国医疗机构及设施环境监管和
近年来,青海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严格按照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健全完善规划标准,着力推进西宁、海西、玉树三个市州“无废城市”建设,分类施策推进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全力打造“洁净”青海。健全“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机制。青海省委省政府将“无废城市”建设纳入《青海省国民
2024年“成绩单”出炉固体废物和化学品环境管理是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昆明市生态环境局高度重视固体废物与化学品污染防治,2024年以来全面发力,全年固废治理工作有序推进。加快推进“无废城市”建设2024年,昆明市印发《昆明市“十四五”时期
近日,中铁建发展集团牵头成功中标西双版纳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产业(无废城市)项目,总投资约12.96亿元,是中国铁建首个以投建运模式实施的无废城市项目。西双版纳是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十四五“无废城市”建设名单试点城市,2023年接待了高达6209.58万人次的游客,这一数量远超城市原有的承载力,给当
制定背景固体废物产生量大、利用不畅、处置难等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无废城市”建设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条款规定第
日前,南昌市政府印发《南昌市“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到2027年,基本建成“无废城市”,完成240个“无废细胞”建设,固体废物产生强度明显下降,综合利用水平在2025年基础上巩固提升,无害化处置能力有效保障,“无废”理念得到广泛认同,固体废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全
为高质量推进“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跟踪各地2023年“无废城市”建设的主要进展、经验做法和取得成效,在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司指导下,在各省(区、市)、各城市及地区生态环境部门的共同参与和支持下,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编制并发布《“无废城市”建设进展研究
北极星固废网获悉,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固体废物环境管理信息化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的通知,要求各市应于2025年1月31日前,在“无废山东”智慧管理平台(以下简称平台)录入本市“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建设指标等基础数据。每季度首月15日前,填报上季度“无废城市”建设
北极星固废网获悉,为深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加快构建和完善“无废城市”建设市场体系,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北京绿色交易所有限公司、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环联合(北京)认证中心有限公司编制了《“无废城市”建设项目指导目
在2023年度“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推进中,鞍山市政污泥资源化处置项目以其显著成效与创新实践,成功入选首批“无废城市”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典型推荐案例,标志着该项目在推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也为全国范围内“无废城市”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与示范引领。使命担当创新发展为落实《
近日,重庆环境局印发《重庆市提质全域“无废城市”建设方案(征求意见稿)》。《方案》提出,到2027年,实现“无废城市”建设总体水平全国领先,川渝“无废城市”共建引领示范,全域固体废物产生强度稳步下降,大宗固废综合利用水平稳步提升,利用处置设施短板基本补齐,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用充分发挥
共建无废城市,共享美好生活。建设无废城市是推动城市全面绿色转型、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上海的重要举措。无废城市建设工作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上海固废化学品管理”推出“共建无废城市”专题,展现我市基层社区、企业在无废城市建设中的探索与实践。项目概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