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脱硫脱硝烟气脱硫政策正文

河南印发全省重点产业链2024年度绿色化升级改造实施指南

2024-02-22 08:50来源: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键词:绿色化升级改造污染物减排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附件10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绿色化升级改造实施指南

一、重点领域

新能源汽车、新能源电池等重点产品生产过程绿色化改造。

二、改造升级方向

(一)技术升级路径

加快动力电池及关键材料、燃料电池系统及核心部件、先进电驱动系统、智能网联系统及核心部件、新型充电设施技术、车身轻量化技术、动力集成技术、整车管理与控制系统技术、电池回收技术等绿色低碳先进适用技术改造。

(二)工艺改造路径

加大新型材料(如碳纤维复合材料、铝镁合金等)和先进的制造工艺等轻量化技术运用,推广应用干切削技术和高效环保铸锻焊工艺,减少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的排放,加快废旧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和再生,减少对原材料的需求,降低环境污染,并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三)能源系统改造路径

鼓励建设集成应用分布式光伏、新型储能、智慧能源管控等一体化系统的工业绿色微电网,优化能源结构,推进多能高效互补利用,提高终端用能新型能源比重。鼓励建立设备、系统、工厂三层级能效诊断系统,建设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推动能碳管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提升整体能效水平。鼓励开展碳排放管理,创建零碳工厂,支持龙头企业根据行业发展水平和企业自身实际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制度,带动上下游企业加强碳足迹管理,推动供应链整体绿色低碳转型。

(四)节能装备改造路径

实施电机、风机、泵、空压机、变压器、空调、照明器具等重点用能产品设备更新升级改造,改造后通用设备能效达到强制性能效标准2级及以上。

附件11

新型显示和智能终端产业链绿色化升级改造实施指南

一、重点领域

智能手机、新型智能终端产品、新型显示关键材料、新型显示等重点产品生产过程绿色化改造。

二、改造升级方向

(一)技术升级路径

加快高纯电子特气技术、OLED中间体等材料的合成提纯技术、柔性可印刷OLED材料生产技术、柔性透明导电薄膜生产技术、柔性OLED印刷显示技术、显示UV(紫外)荧光转换技术、智能手机精密制造贴装与组装技术研发;加快OLED、Mini LED(次毫米发光二极管)、Micro LED(微米发光二极管)、印刷显示、柔性显示等先进技术应用。

(二)工艺改造路径

加快阵列节水工艺、低温多晶硅绿色化制备工艺、激光绿色加工工艺、激光绿色焊接工艺、激光剥离工艺、激光诱导正向转移(LIFT)和修复/修整工艺等绿色低碳先进技术应用。

(三)能源系统改造路径

鼓励建设集成应用分布式光伏、新型储能、智慧能源管控等一体化系统的工业绿色微电网,优化能源结构,推进多能高效互补利用,提高终端用能新型能源比重。鼓励建立设备、系统、工厂三层级能效诊断系统,建设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推动能碳管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提升整体能效水平。鼓励开展碳排放管理,创建零碳工厂,支持龙头企业根据行业发展水平和企业自身实际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制度,带动上下游企业加强碳足迹管理,推动供应链整体绿色低碳转型。

(四)节能装备改造路径

实施电机、风机、泵、空压机、变压器、空调、照明器具等重点用能产品设备更新升级改造,改造后通用设备能效达到强制性能效标准2级及以上。

附件12

智能传感器和半导体产业链绿色化升级改造实施指南

一、重点领域

智能传感器产业关键材料、智能传感器、半导体产业关键材料、特色集成电路和器件等重点产品生产过程绿色化改造。

二、改造升级方向

(一)技术升级路径

提升新型敏感材料、复合功能材料、大尺寸硅片、半导体靶材、电子特气、电子级多晶硅、湿化学品等产品关键技术装备绿色化水平。发展压力、图像、生物等高端传感器,深入推进柔性传感器、声表面波(SAW)滤波器和体声波(BAW)滤波器、短波红外探测器等重点领域的技术升级。加快电子封装功能材料、高端封装基板及材料、光刻胶、光罩靶材等产品技术攻关。

(二)工艺改造路径

加快传感器芯片制造工艺、电喷印刷工艺、CMOS制造工艺、薄膜封装工艺、晶圆级绿色封装工艺、表面贴装绿色制造、激光切割工艺、激光焊接工艺等绿色低碳先进适用技术改造。

(三)能源系统改造路径

鼓励建设集成应用分布式光伏、新型储能、智慧能源管控等一体化系统的工业绿色微电网,优化能源结构,推进多能高效互补利用,提高终端用能新型能源比重。鼓励建立设备、系统、工厂三层级能效诊断系统,建设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推动能碳管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提升整体能效水平。鼓励开展碳排放管理,创建零碳工厂,支持龙头企业根据行业发展水平和企业自身实际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制度,带动上下游企业加强碳足迹管理,推动供应链整体绿色低碳转型。

(四)节能装备改造路径

加快半导体测试与量测设备、切片机等专用设备、深紫外和极紫外激光器、半导体先进封装设备、高精度无损检测设备等关键装备升级改造。实施电机、风机、泵、空压机、变压器、空调、照明器具等重点用能产品设备更新升级改造,改造后通用设备能效达到强制性能效标准2级及以上。

附件13

光电产业链绿色化升级改造实施指南

一、重点领域

光学光电、光电元器件、光通信等重点产品生产过程绿色化改造。

二、改造升级方向

(一)技术升级路径

加快光机电集成互连传输技术、超宽带微波光子器件技术、高速无线传输技术、超宽带高速率光电调制技术、光电自动耦合技术、硅基光芯片、微纳光电子芯片、半导体激光器及其集成技术、光波导元件、新一代光学功能薄膜设计制造、多主栅、无损切割、高密度封装等绿色低碳先进适用技术改造。

(二)工艺改造路径

加快研发和应用节能节水技术、材料和装备,实施光电产业清洁生产,降低污染物排放。开发低碳材料、工艺、装备,推动光电产业链相关产品镀膜、检测、耦合封装、热表处理等工艺技术改造。

(三)能源系统改造路径

鼓励建设集成应用分布式光伏、新型储能、智慧能源管控等一体化系统的工业绿色微电网,优化能源结构,推进多能高效互补利用,提高终端用能新型能源比重。鼓励建立设备、系统、工厂三层级能效诊断系统,建设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推动能碳管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提升整体能效水平。鼓励开展碳排放管理,创建零碳工厂,支持龙头企业根据行业发展水平和企业自身实际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制度,带动上下游企业加强碳足迹管理,推动供应链整体绿色低碳转型。

(四)节能装备改造路径

实施电机、风机、泵、空压机、变压器、空调、照明器具等重点用能产品设备更新升级改造,改造后通用设备能效达到强制性能效标准2级及以上。

附件14

先进计算产业链绿色化升级改造实施指南

一、重点领域

先进计算整机与芯片、板卡、新型存储核心零部件等重点产品生产过程绿色化改造。

二、改造升级方向

(一)技术升级路径

加快研发新型数据中心预制化、液冷等设施层,专用服务器、存储阵列等IT层,总线级超融合网络等网络层的技术。加快新型数据中心运营管理等软件层,以及云原生和云网边融合等平台层的关键技术和产品创新,提升软硬件协同能力,加快数据中心能效提升技术应用。

(二)工艺改造路径

加快液冷、自然冷源等制冷节能技术应用,推广高压直流供电、集成式电力模块、机房冷热通道隔离、微模块、整机柜服务器、余热回收利用等技术,鼓励数据中心在保证安全运行的前提下,优化减配冗余基础设施,自建余热回收设施。

(三)能源系统改造路径

鼓励建设集成应用分布式光伏、新型储能、智慧能源管控等一体化系统的工业绿色微电网,优化能源结构,推进多能高效互补利用,提高终端用能新型能源比重。鼓励建立设备、系统、工厂三层级能效诊断系统,建设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推动能碳管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提升整体能效水平。鼓励开展碳排放管理,创建零碳工厂,支持龙头企业根据行业发展水平和企业自身实际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制度,带动上下游企业加强碳足迹管理,推动供应链整体绿色低碳转型。

(四)节能装备改造路径

加快分布式供电、模块化机房及虚拟化、云化IT资源、高温型IT设备等关键装备升级改造。实施电机、风机、泵、空压机、变压器、空调、照明器具等重点用能产品设备更新升级改造,改造后通用设备能效达到强制性能效标准2级及以上。

附件15

新型电力(新能源)装备产业链绿色化升级改造实施指南

一、重点领域

特高压输电装备、柔性直流输电装备、智能变电装备、智能配网装备、智能用电装备、风电装备、光伏装备、储能装备、氢能装备等重点产品绿色化设计及产业化。

二、改造升级方向

(一)技术升级路径

提升特高压输电、柔性直流输电、风电、光伏、储能、氢能、海上风电轴承、高效晶硅电池、全钒液流电池等产品关键技术装备绿色化水平。突破±800千伏海上风电换流阀/直流快速断路器、源网荷储协调控制、低振动低噪声电机、数字化储能等关键核心技术。

(二)工艺改造路径

加快高温超导材料技术、光热发电技术、地热生物质能、新型储能技术、压缩空气储能技术、高端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技术、高电压直流绝缘材料技术、开关触头材料技术、绝缘斗臂车用绝缘材料技术、输电等级真空灭弧室技术、超特高压绝缘拉杆技术、飞轮储能转子技术、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接入源网荷储协同优化技术、电网智能调度技术、风光氢储多能互动控制技术、氢燃料电池电堆技术、氢燃料电池关键零部件、长距离管道输氢技术等绿色低碳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加强新能源材料MVR蒸发提取装备、锂电高盐高有机废水高效资源利用设备等先进节水技术应用。

(三)能源系统改造路径

鼓励建设集成应用分布式光伏、新型储能、智慧能源管控等一体化系统的工业绿色微电网,优化能源结构,推进多能高效互补利用,提高终端用能新型能源比重。鼓励建立设备、系统、工厂三层级能效诊断系统,建设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推动能碳管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提升整体能效水平。鼓励开展碳排放管理,创建零碳工厂,支持龙头企业根据行业发展水平和企业自身实际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制度,带动上下游企业加强碳足迹管理,推动供应链整体绿色低碳转型。

(四)节能装备改造路径

实施电机、风机、泵、空压机、变压器、空调、照明器具等重点用能产品设备更新升级改造,改造后通用设备能效达到强制性能效标准2级及以上。

附件16

先进工程机械产业链绿色化升级改造实施指南

一、重点领域

建设工程机械、矿山工程机械以及起重工程机械等重点产品生产过程绿色化改造。

二、改造升级方向

(一)技术升级路径

突破液压元器件、高端芯片等“卡脖子”关键技术,应用模块化、轻量化、通用化等绿色设计手段,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大型化、微型化、异形化技术产品。

(二)工艺改造路径

持续推进建设工程机械、矿山机械、起重机械制造工艺绿色优化升级,实施绿色工艺材料制备,清洁铸造、精密锻造、绿色热处理、先进焊接、低碳减污表面工程、高效切削加工等工艺技术和装备改造。

(三)能源系统改造路径

鼓励建设集成应用分布式光伏、新型储能、智慧能源管控等一体化系统的工业绿色微电网,优化能源结构,推进多能高效互补利用,提高终端用能新型能源比重。鼓励建立设备、系统、工厂三层级能效诊断系统,建设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推动能碳管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提升整体能效水平。鼓励开展碳排放管理,创建零碳工厂,支持龙头企业根据行业发展水平和企业自身实际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制度,带动上下游企业加强碳足迹管理,推动供应链整体绿色低碳转型。

(四)节能装备改造路径

实施电机、风机、泵、空压机、变压器、空调、照明器具等重点用能产品设备更新升级改造,改造后通用设备能效达到强制性能效标准2级及以上。

附件17

先进农机装备产业链绿色化升级改造实施指南

一、重点领域

动力机械、收获机械、栽播机械、设施农业装备、丘陵山区机械等重点产品生产过程绿色化改造。

二、改造升级方向

(一)技术升级路径

推行农机装备轻量化、通用化等绿色设计、加强专用高精度传感器、液压控制、电控系统、智能化控制系统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二)工艺改造路径

推广应用绿色热处理、先进焊接、低碳减污表面工程、高效切削加工等工艺技术。针对高碳排放重点流程环节、重点产品,推广多元化技术升级和清洁化转型模式。

(三)能源系统改造路径

鼓励建设集成应用分布式光伏、新型储能、高效热泵、余热余压利用、智慧能源管控等一体化系统的工业绿色微电网,优化能源结构,推进多能高效互补利用,提高终端用能新型能源比重。鼓励建立设备、系统、工厂三层级能效诊断系统,建设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推动能碳管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提升整体能效水平。

(四)节能装备改造路径

加快激光切割机、数据机床、立式加工中心、抛丸机、剪板机、折弯机、平面磨床等关键设备升级改造。实施电机、风机、泵、空压机、变压器等重点用能产品设备更新升级改造,改造后须达到强制性能效标准2级及以上。加快应用高效节能电机匹配技术、低速大转矩直驱技术、高速直驱技术、伺服驱动技术等,提高电机系统效率和质量。

附件18

机器人和数控机床产业链绿色化升级改造实施指南

一、重点领域

工业机器人、机器人关键部件、专用数控机床等重点产品生产过程等绿色化改造。

二、改造升级方向

(一)技术升级路径

提升工业机器人、机器人关键部件、专用数控机床等重点产品等绿色化水平,加快新型齿轮传动装置轻量化制造技术、高端超声加工与超精密加工复合等关键技术攻关。

(二)工艺改造路径

加快推广机器人和数控机床轻量化设计技术、一体化压铸成形、异质材料焊接、轻质高强合金轻量化、激光热处理等先进近净成形工艺技术产业化应用,加强焊接与热处理等基础制造工艺与新技术融合发展。

(三)能源系统改造路径

鼓励建设集成应用分布式光伏、新型储能、智慧能源管控等一体化系统的工业绿色微电网,优化能源结构,推进多能高效互补利用,提高终端用能新型能源比重。鼓励建立设备、系统、工厂三层级能效诊断系统,建设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推动能碳管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提升整体能效水平。

(四)节能装备改造路径

加快基础零件等关键生产设备升级改造。实施电机、风机、泵、空压机、变压器等重点用能产品设备更新升级改造,改造后须达到强制性能效标准2级及以上。加快应用高效节能电机匹配技术、低速大转矩直驱技术、高速直驱技术、伺服驱动技术等,提高电机系统效率和质量。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绿色化升级改造查看更多>污染物减排查看更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