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工程院院士”相关结果1233

      来源:山东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2021-01-20

      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大学副校长李术才,“固废资源化”专项国家总体专家组戴晓虎教授、王伟教授、王洪臣教授,项目咨询专家组大理大学校长王华教授、中南大学副校长郭学益教授等知名专家出席会议。...项目启动仪式由山东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长周传健主持。李术才院士首先代表项目牵头单位致辞,他简要介绍了山东大学的发展历史,以及近年来学校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快科技创新所取得的成就。

      来源:中国金融信息中心2021-01-18

      近日,在中国金融信息中心举办的第22期海上院士讲坛上,能源与动力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黄震院士受邀开讲,分享“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的能源大趋势”主题报告。

      来源:中国化工信息周刊2021-01-18

      日前,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工业大学膜分离与水科学技术研究创始人高从堦接受了本刊的独家专访。...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工业大学膜分离与水科学技术研究创始人 高从堦01“十四五”,多种膜技术应用水平将整体提升【ccn】在中国工程院推进的“新材料强国 2035 战略研究”重大咨询项目中,高性能分离膜材料被列为国家关键战略材料领域发展重点及主要方向

      来源:中国冶金报2021-01-13

      围绕这一话题,日前,中国金属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干勇在接受《中国冶金报》记者采访时,深入解读了钢铁行业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现状,并指出了钢铁行业在智能化、绿色化领域存在的问题及突破的方向。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1-06

      这与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的观点不谋而合。在杜祥琬看来,节能、提效是降碳的一大举措,而这其中技术节能非常重要。

      来源:中国科学报2020-12-29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建云、王浩、马军等专家一致认为,我国沿海城市基本均为缺水城市,水热联供项目可有效利用沿海火电和核电余热,并开辟出非常规水资源,对节能减排、低碳发展、提高供水安全性、实现可持续发展都有重要作用

      来源:光大环境2020-12-25

      李晓鹏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无废城市”建设的主要发起人杜祥琬院士、陈勇院士分别颁发聘书,邀请二位院士担任光大环境科技顾问。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0-12-23

      中国工程院院士郝吉明也称,蓝天保卫战虽已取得阶段性胜利,但我国大气污染防治仍整体处于初期阶段,与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10微克/立方米指导值差距很大。...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张远航给出一组数据:2015年,pm2.5达标城市有106个,截至去年,这些城市的pm2.5浓度平均再降10.8%,其中75个城市已无重污染天气。

      来源:《中国石油报》2020-12-18

      中国工程院院士罗平亚则认为:“客观自然条件决定了我国在短期内仍然存在油气供应短缺问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副院长邹才能认为,我国未来要构建油气发展新格局,一是需要稳油增气,二是油气跨界融合发展,三是要加强智慧油气和智能油气建设。

      来源:人民政协网2020-12-17

      据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张远航介绍,我国正组织相关权威专家对《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进行全面评估,预期可以完成目标任务。...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贺克斌透露,与“大气十条”时期(2013年起)相比,“三年蓝天保卫战”时期(2018年起)污染物减排幅度明显收窄。

      来源:中国城市能源周刊2020-12-14

      12月10日,在第三届(2020)中国城市能源变革峰会暨第二届分布式能源生态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指出。...以下为杜祥琬院士发言摘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能源结构不断改善,能效明显提高,但仍不够革命性。产业偏重、能效偏低、结构高碳等瓶颈,使我国环境问题日趋尖锐。

      来源:中华环保联合会水环境治理专业委员会2020-12-10

      、专家(部分)许健民中国工程院院士王 浩 中国工程院院士徐祥德中国工程院院士侯立安 中国工程院院士宋君强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小曳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晓健 清华大学 教授雷晓玲 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 教授八、

      来源:航天凯天环保2020-12-09

      、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卫星导航与通信项目组组长艾国祥,中国工程院院士、水文学及水资源学家王浩,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署亚太区域负责人马库斯·韦恩,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总部卫生部门负责人埃斯珀朗萨·马尔蒂内,欧盟驻华使团参赞孔爱玲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0-12-08

      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冶金部副部长殷瑞钰在近日举办的钢铁行业节能技术和高效节能电机交流会上说。作为碳排大户,钢铁行业如何摘掉高碳的帽子,成为业界关注的重点。...实现2060碳中和目标钢铁行业减排潜力巨大冶金工业规划研究党委书记、总工程师,中国节能协会冶金工业节能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李新创表示,“十三五”以来,我国钢铁行业节能与绿色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目前仍存在能源消费和环境排放总量压力巨大

      来源:航天凯天环保2020-12-07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柴立元院士参与线上主题演讲,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学术所长朱永官院士为论坛的举办发来贺电、湖南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兰定国、湖南农业大学副校长曾福生

      来源:宇清环保2020-12-04

      塔内饱和结晶、脱硫装置堵塞、腐蚀、烟气排放指标不稳定、副产物物料不平衡、紧急状态无防范等湿法脱硫常见问题;2016年7月26日《高效节能氨法脱硫、脱硝、除尘深度净化技术》科技成果鉴定会在京举办,会上,经过中国工程院院士

      来源:能见Eknower2020-12-03

      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长杜祥琬表示。目前,煤电仍然稳居我国第一大能源。...近期,国家气候中心联合国家发改委能源所、北京大学、国网能源研究等几家机构共同做了一个研究,结果表明,预计到2050年如果中国国内风电装机达到25亿千瓦、光伏装机26.7亿千瓦,按照全国小时级的电量互动平衡

      来源:中国市场质量周报2020-12-03

      对于此次4家公司的联合重组,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马军教授认为,以技术整合和创新升级为目的联合重组,是一次重组理念和重组实践的重大突破。...马军院士指出,在中国环保产业的转型阶段,环保企业需要将技术、人才、市场和资本进行多维资源整合,根据切实的产业需求痛点,让创新技术真正为企业需求服务。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0-12-02

      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进一步指出,到2030年,应对气候变化行动预计可创造26万亿美元的经济效益、带动6500万个新增低碳就业岗位。

      来源:中晶环境2020-11-23

      出席本次会议的主要有中国工程院院士、钢铁研究总院名誉院长殷瑞钰,冶金工业规划研究党委书记、总工程师、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李新创,中国金属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王天义,中国金属学会副秘书长高怀,河钢集团副总经理兼首席技术官王新东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