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碳捕集”相关结果619
      “双碳”目标下的碳资产管理模式探索

      来源:中国发展观察2021-09-22

      对于企业而言要抓紧制定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要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加大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的适应性生产过程改进,加快建设碳排放权交易能力和开发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能力;要大力发展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结合自身工艺技术特点开发合适的减排技术

      碳中和面临的三大挑战与能源变革

      来源:中国科学院院刊2021-09-20

      最终使我国建成以新能源为主体,“化石能源+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和核能为保障的未来清洁零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

      节能减排 低碳未来——第四届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技术交流会成功召开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1-09-19

      并对未来钢铁生产发展形势进行预判:第一,高效低耗多功能耦合超低排放技术是污染物治理的科学之道;第二,钢铁以煤基化石燃料为主,能源-污染物-碳排放具有同源性;第三,非常规污染物减排如预脱氯和精脱硫;第四,实现超低排放是碳捕集的基础

      来源:中国石油石化2021-09-17

      加大节能技术研发;研究氢能制运储销全产业链技术,重点解决好可再生能源制绿氢的成本问题,尽快找到可行的商业模式;加强低成本二氧化碳捕集技术研发,推进以二氧化碳为原料生产化工产品和高端材料的技术研发。

      来源:陕西省生态环境厅2021-09-13

      ,放大国华锦界电厂碳捕集项目运营示范效应,加快推动延长石油集团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技术示范项目投产运营,强化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管控、促进应对气候变化与环境治理、生态保护修复协同增效。...要积极参与并配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扎实推进气候投融资国家试点,进一步深化国家低碳试点城市和商洛市、西咸新区国家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推进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示范工程、近零碳排放示范工程和零碳示范区建设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1-09-10

      西北大学榆林碳中和学院成立时间:2021年5月9日简要介绍:学院定位“服务国家‘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目标,聚焦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化石能源清洁利用、可再生能源、氢能、储能

      2021年环保上市公司上半年业绩盘点:营收增幅近30% 超八成企业同比正增长 固废领域业绩领跑

      来源:中国环保产业协会2021-09-09

      部分上市公司如龙净环保、清新环境上半年开展了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的工程建设或技术研发,积极实践减污降碳。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9-08

      三是在加快碳捕集、利用和封存产业化利用上聚力突破。积极构建政府、科研机构和企业低碳技术创新研发机制,加快推进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技术推广应用,应用煤基化工二氧化碳加氢技术,实现生产中固碳和碳中和。

      来源:全联环境商会2021-09-08

      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完成了全省碳排放调查报告,公布了《河北省低碳技术推广目录》确定了6个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封存试点项目,在雄安新区探索开展碳积分兑换制度,完成全省90家发电企业碳排放权交易配额预分配,组织开展全省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我国要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

      来源:黄河新闻网2021-09-08

      坚持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绿色化依靠增加森林碳汇以及碳捕集等,远远不能平衡化石能源消耗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关键是能源生产和消费的绿色化。

      来源:北极星环保会展网2021-09-07

      environmental science & ecotechnology》期刊、《环境生态学》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中石环学(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气候投融资专业委员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碳捕集利用与封存专业委员会

      走进碳达峰碳中和 | 碳排放管理标准体系为碳达峰碳中和提供制度保障

      来源:江苏生态环境2021-09-06

      二氧化碳捕集、运输和地质封存技术委员会(iso/tc 265)工作范围为二氧化碳捕集、运输和地质封存(ccs)的设计、建设、运行、环境规划与管理、风险管理、合格评定、监督检验和相关行动领域标准化。

      来源:宏春观察2021-08-31

      研究开发能源转化途径,减少传统能源利用中的二氧化碳排放、抑或将二氧化碳转化为高碳含量的材料;发展大规模储能技术以有效解决电网运行安全、电力电量平衡、可再生能源消纳等问题;氢能及储能技术、先进安全核能技术、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

      来源:北极星大气网2021-08-31

      3.发挥我省资源与区位优势,开展碳捕集、利用和封存等绿色原始技术创新,开展海洋、土壤、湿地、森林等生态系统固碳增汇技术研发与示范,构建碳汇固碳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系统,依托特色碳汇资源创建国家级海洋碳汇示范区

      来源:江苏生态环境厅2021-08-31

      召开江苏省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工程示范与产业化发展研讨会,调研提出江苏省火力电厂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可行性研究及政策建议。

      来源: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21-08-30

      主要来源于2020~2030年配额拍卖收入及欧盟ner300项目未使用的资金,为创新低碳技术商业化试点提供资金支持,支持项目主要有能源密集行业创新低碳技术和工艺,包括碳密集产品的替代品;碳捕捉及利用;碳捕集及存储的建设与运营

      来源:中国网2021-08-30

      今年以来,中国海油开展适应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的地质油藏、钻完井和工程一体化关键技术研究,成功研发了海上平台二氧化碳捕集、处理、注入、封存和监测的全套技术和装备体系,填补了我国海上二氧化碳封存技术的空白。

      来源:国资小津2021-08-26

      加强碳捕集与封存技术研究,探索商业化应用。最后,要求企业参与碳交易市场机制与发展绿色金融。将碳排放引入资本市场,企业由此必须考虑环境成本, 通过“绿色溢价”,高排放的落后产能将被逐步淘汰出市场。

      2020年陕西超额完成温室气体减排目标

      来源:西部网2021-08-26

      陕西拥有全国唯一的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两大油田公司,陕西也是化石能源大省,在地质构造、产业链、创新链方面具备最好的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的实施条件。...陕西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应用走在全国前列陕西省生态环境厅排污许可管理处(应对气候变化处)四级调研员赵亚军介绍,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是国际公认的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大规模快速减排

      来源: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2021-08-26

      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克昌日前在演讲中指出碳减排优劣顺序应该依次为:节能提效、降低碳排放强度、增加低碳能源和减少高碳能源、通过植树造林强化自然碳汇,以及二氧化碳捕集、封存和利用(c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