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碳排放总量”相关结果764

      来源:中国科学报2021-08-09

      目前,钢铁工业碳排放量约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15%,是我国碳排放量最高的制造业行业。在“双碳”目标下,减污降碳成为钢铁工业的主旋律。...李新创表示,国家尚未出台关于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和能耗指标随钢铁产能指标转移的政策,钢铁产能跨地区转移难度巨大。

      来源:中国能源网2021-08-09

      河北是能源消费大省,也是碳排放大省,产业结构以重化工为主。“十三五”期间,河北省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累计降低25%以上,碳排放强度大幅降低,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为碳达峰、碳中和奠定了坚实基础。

      <mark>碳排放</mark>权交易政策解读(配额篇)

      来源:四川省环境政策研究与规划院2021-08-09

      2019-2020年配额实行免费分配,采用行业基准法核定,即重点排放单位的配额量跟机组单位供电(热)量的碳排放直接挂钩,不与碳排放总量直接挂钩,机组碳效是关键。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8-09

      石化行业碳排放总量尚无精确数据《通知》明确了“测算碳排放水平”的任务,要求开展建设项目全过程分析,识别碳排放节点,重点预测碳排放主要工序或节点排放水平。

      来源:大众日报2021-08-09

      尤其是《通知》要求除了计算项目的碳排放总量以外,还需从能源利用、原料使用、工艺优化、节能降碳技术、运输方式等方面提出碳减排措施。可以预见的是,不断提高的门槛势必会倒逼低碳技术路线的加速推广。

      来源:华工量化投资2021-08-09

      碳泄漏是指当一个国家决定通过单方面制定相关法律以限制本国企业碳排放的时候,国内碳排放总量的减少导致了其他国家碳排放总量的增加,即国内的“碳”泄漏到了国外。

      来源:税务研究2021-08-09

      虽然2021年6月底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运行,但根据测算,我国碳排放交易体系完全建成后所管控的碳排放量仅占全国碳排放总量50%左右,难以承担起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的目标,有一半碳排放量的减排任务需要开征碳税才能完成

      来源:税务研究2021-08-06

      但相关研究指出,国家碳排放交易体系完全建成后所管控的碳排放量将占全国碳排放总量50%以上(张希良,2017)。...对我国地方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评价分析表明,地方碳市场存在着缺乏严格的总量控制、价格形成机制构建难度大、市场失灵等问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课题组,2018)。

      来源:中研顾问2021-08-05

      一是科学评估和预测碳排放现状。评估区域能源供需和消费现状,各分部门能耗发展和碳排放特点;构建碳排放预测模型,预测年度碳排放总量和各部门分解量,为后续政策制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8-05

      “地方碳市场试点运行以来,重点排放单位履约率保持较高水平,市场覆盖范围内碳排放总量和强度保持双降。”...截至目前,北京试点碳市场覆盖发电、石化、水泥、热力、其他工业、交通、服务业以及航空等八大行业,共有碳排放量超过5000吨/年以上的859家重点碳排放单位纳入。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8-05

      煤炭生产消费的碳排放占我国碳排放总量的70%—80%,是名副其实的碳排放大户。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业内外不少人士纷纷唱衰煤炭。...二是节能带动现代化进程与能源消费脱钩,是支撑能源达峰、碳排放下降的最核心因素。近10年美国单位gdp能耗年均降速达3.6%,节能相当于增加美国能源供应41.5%,且不增加碳排放

      来源:董战峰2021-08-04

      应实施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持续推动地方、重点行业和企业开展达峰行动。加强现代气候治理体系与能力建设,推进完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管理与政策研究所副所长董战峰表示,会议提出统筹有序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意味着把降碳摆在更加突出、优先的位置,推动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8-04

      “碳中和是指一定时期内,国家、企业等特定组织或个人,通过植树造林、固碳及负碳技术应用等形式,抵消自身活动产生的碳排放总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煤和可再生能源同样用于发电,前者虽然占比高,但也是主要的二氧化碳排放源,后者虽然清洁,但当前并网效率低、规模应用还有困难。“各能源分系统所提供的产品大致相同,无非就是电、热、油品等。

      来源: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中心2021-08-03

      国际能源机构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交通运输领域能源消费量为4.67亿吨标准煤,占能源消费总量的10.2%;交通运输领域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10亿吨,占碳排放总量约10.7%。

      碳市场参与者众多 新市场带来新机遇

      来源:平安证券2021-08-03

      遵循“总量控制与交易”原则,政府对一个或多个行业的碳排放实施总量控制。纳入碳交易体系的公司每排放一吨二氧化碳,就需要有一个单位的碳排放配额。它们可以获取或购买这些配额,也可以和其他公司进行配额交易。

      “碳中和”专题系列研究报告 | 中国碳中和重点行业分析(电力篇)

      来源:中研顾问2021-08-03

      一方面,电力行业碳排放总量快速增长,中国发电相关的碳排放量在2000年至2017年间增长了两倍,其中,钢铁、化工和铝等能源密集型产业一直是电力需求快速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随着经济转型和向服务型产业的持续转变

      来源: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2021-07-31

      第一要尽快明确总量设定。碳排放总量是根据覆盖范围内的历史排放情况以及总体减排目标来确定未来一定时段的排放总量,这个总量目标确定不了,会对市场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跨国铝业公司碳减排路径分析及对我国铝行业的启示

      来源:安泰科2021-07-29

      据国际铝协统计,2018年全球铝行业碳排放总量为11.27亿吨,占全球总排放的2%。铝作为能源密集型行业,因用电量大且排放强度高,是减排的重点领域。

      “碳中和”专题系列研究报告 | 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现状

      来源:中研顾问2021-07-29

      排放总量方面,目前中国是全球第一大碳排放国,2019年碳排放总量已达到98.9亿吨,占全球比例分别为28.8%,约为美国的2倍、欧盟的3倍;在碳排放强度方面,2019年中国为6.9吨/万美元,中国远高于美国和欧盟的

      来源:山东深观察2021-07-28

      试点市场覆盖了电力、钢铁、水泥等20多个行业近3000家重点排放单位。碳交易试点建设取得了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降趋势的效果,为全国碳市场的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在碳交易市场的具体运行中,政府确定碳排放总额,并根据一定规则将碳排放配额分配到企业,企业之间围绕碳排放权进行交易。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