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电力系统”相关结果623

      来源:科技与金融杂志2021-06-30

      传统电力系统,煤电机组发电上网是可以调节的,而用电端是随机的;在新型电力系统中,太阳能、风能发电以及用电均是不可预见的;即新型电力系统具有发电和用电“两端随机”特点,不仅会增加电网调节难度,还存在发电和用电的时空不对应带来的用电保障隐患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1-06-28

      供给侧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打造绿色能源配置平台,推动电力系统由碳排放系统向碳循环利用系统转变;消费侧深化电能替代,推动电气化率等关键指标迈入全国前列。

      来源:国泰君安2021-06-24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在生态文明建设总体目标及“碳达峰、碳中和”大背景下,一方面,垃圾无害化处理成为需要重视的城市难题;另一方面,新型电力系统被赋予重要使命,垃圾发电行业前景广阔,行业规模有望快速扩张。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6-23

      此外,新能源发电具有较强的波动性、不稳定性、随机性,其大比例发展和接入将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造成巨大影响,一旦出现大面积、持续性阴天、雨天、静风天,发生大面积电力系统崩溃风险的概率增大。

      内蒙古自治区煤电节能降耗及灵活性改造行动计划(2021-2023年)

      来源:北极星大气网2021-06-22

      推行更先进能效环保标准与提升火电灵活性并重,加强新建煤电准入控制与加快存量煤电改造升级并举,进一步提升煤电清洁高效发展水平,引导煤电由主力电源逐步向“支撑型”、“调节型”电源转变,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提供重要支撑

      来源:中国发展网2021-06-18

      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苏伟出席第十二届“绿色发展·低碳生活”主旨论坛时表示,要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全面推进风电、太阳能发电大规模开发,提高电网对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消纳和调控能力,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6-17

      其中,在电力碳中和方面,未来电力系统将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目前风能、光伏具有竞争优势,但发电小时数低(每年约2000小时)、不稳定,主要的解决方案为兴建储能电站,为风光场站调峰。...欧盟gdp占全球的比重为22.54%,同期能耗占比为8%,碳排放占比为8.79%,实现能源系统碳中和采用的是以生物质能为主的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

      碳中和加速 环保行业受益几何

      来源:国泰君安证券2021-06-17

      2)碳达峰及碳中和目标要求我国能源系统发生颠覆性改变,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是碳中和目标实现的主导方向。对于电力行业,电力系统深度脱碳是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

      煤炭:中国实施碳中和战略的远虑和近忧

      来源:磐之石环境与能源研究中心2021-06-17

      这归功于两国在新能源技术发展和电网建设中,利用领先的技术成功整合大量间歇性能源输入到覆盖率大的电力系统里面。...从2015年至2020年,中国的电力需求增长33%,其中54%的电力需求增幅是被非矿石能源技术满足的。

      来源:《瞭望》2021-06-16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要统筹推进系统灵活调节能力建设,合理布局各类保障性电源。未来在电力供给方面,化石能源与新能源要协调发展,这不只关乎整个电力系统的综合效率和成本,更关乎能源安全。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6-16

      另一方面,大幅提高新能源消费比重,建立满足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大规模、高比例并网要求的新型电力系统,改变电网运行方式,实现源、网、荷、储有机互联、供需双向互动。...同时,按照输配分开、配售分开、主辅分离、调度独立的原则,稳步推进电力体制改革,逐步剥离电网售电功能,建立独立的电力交易中心和调度中心,扩大区域、省间电力交易规模,健全市场化电力辅助服务机制。

      来源:长安街读书会2021-06-16

      大力提升储能和调峰能力,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四是加强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需要大规模发展可再生能源,如何统筹解决风、光等新能源大规模集中并网的电力系统安全问题,还面临较大挑战。

      来源:《瞭望》2021-06-15

      ——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目标是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目前的电力系统还不能满足这一发展要求,因此,还需要在电力系统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体制机制等方面进一步突破,加快推进电力系统转型发展。

      来源:学习时报2021-06-15

      大力提升储能和调峰能力,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四是加强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需要大规模发展可再生能源,如何统筹解决风、光等新能源大规模集中并网的电力系统安全问题,还面临较大挑战。

      来源:中国化工报2021-06-13

      总书记还特别强调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控制化石能源总量,着力提高利用效能,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碳中和是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总体布局。

      来源:新华网2021-06-12

      舒印彪表示,要按照安全、优质、经济、高效的原则,在保障能源电力供应的前提下,以“零碳”为强约束,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以电为中心、电力系统为平台,将‘清洁化、电气化、数字化、标准化’作为发展路径,加强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

      来源:新华网2021-06-11

      “下一步,将制定更加积极的新能源发展目标,大力推动新时代可再生能源大规模、高比例、高质量、市场化发展,加快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着力提升新能源消纳和存储能力,积极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国家电网发布“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提出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推动能源电力从高碳向低碳、从以化石能源为主向以清洁能源为主转变,在能源供给侧,构建多元化清洁能源供应体系。

      来源:中国能源网2021-06-11

      国网浙江电科院专家章雷其说,“这套系统能够有效应对未来大量分布式能源接入电力系统带来的挑战,这也是我们落实‘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具体实践。...聚焦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绿色交通、碳捕集封存与利用(ccus)等市场需求大、减碳作用明显的绿色技术,充分发挥交易对绿色技术研发的导向和强化作用,推动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绿色技术研发体系。

      来源:海南省绿色金融研究院2021-06-10

      但是,生物质能不仅仅是在电力系统发挥作用,还有新型能源系统领域和新材料领域。...若电力不是主要的能源形式,或者电力在能源系统中占比不高,少量的电力储存不会造成电力成本的显著增加。未来电力系统以风电和光伏发电为主要电源,大量的储能必不可少,势必造成用电成本的增加。

      来源:青海新闻网2021-06-09

      工程建设内容包括电厂各生产设施、生产生活配套设施;配套电力系统、给排水系统、天然气管线以及施工进厂道路拓宽改造。配套飞灰填埋场设计库容约100万立方米。...同时,焚烧产生的高温烟气经一系列组合工艺系统处理、污染物排放限值指标满足国标后,再经烟囱排出。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