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碳产业”相关结果504
      “碳中和”专题系列研究报告 | 碳中和背景(中国篇)

      来源:中研顾问2021-07-16

      从总量来看,为实现我国21世纪深度脱碳目标,绿色投资需求约为174.38万亿元;从投资结构来看,对各行业的绿色投资占比将大大提高,金融资源进一步向绿色低碳产业倾斜。...(2)推进国内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碳排放和产业结构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作用:产业结构升级能够减少碳排放、提升碳排放绩效,同时减排又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推动作用。

      来源:四川省环境政策研究与规划院2021-07-14

      如近期过于强调负排技术可能在促使高碳产业发展,进而将减排压力延后叠加,可能给实现碳中和带来更大成本和压力。但负排技术在碳达峰后,将发挥更大的作用,支撑实现净零排放。...碳中和会对冶金、建材、煤电等传统高碳行业将带来不利影响,但碳中和是一个长期转型过程,高碳行业拥有缓冲时间,且并非所有的高碳行业都消失,通过实施绿色低碳技术,部分高碳产业可以实现减碳并持续生存。

      兴业银行首发“碳中和”债券指数结构性存款引发对碳金融创新产品的思考

      来源:世经未来2021-07-05

      该指数中样本券的募集资金用途符合国内外主要绿色债券标准指南中绿色低碳产业项目要求,具备碳减排效益,符合碳中和目标。

      来源:能源情报2021-07-03

      从近年来我国对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方针的调整,特别是基于五中全会精神的学习,可见“十四五”时期重点任务之一就是坚持绿色技术创新在美丽中国建设中的核心地位,以促进低碳、零碳和负碳产业快速发展畅通内循环,并同时积极参与和引领对气候变化等生态环保国际合作畅通外循环

      来源:北极星大气网2021-07-02

      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纳入省属企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结合行业发展方向和企业发展思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谋划、系统推进,制定科学、合理的节能减碳工作目标和战略措施,前瞻布局绿色低碳产业,推动产业生态化

      碳达峰目标下银行信贷结构变化分析

      来源:绿色金融2021-07-01

      未来40年,我国的能源结构与产业结构都将发生重大结构性变革,这些高碳产业正面临着转型,但是新兴低碳产业则有望转型为黄金发展时代。...(二)“两高一剩”产业信贷控制情况。

      中国各城市应如何制定碳达峰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

      来源: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2021-06-30

      结论:城市的达峰方案设计根据其达峰趋势类型应侧重于不同的规划重点:对于经济增长迅速且产业结构还未形成重工业路径依赖的城市,应规划建立低碳产业体系,发展创新型绿色经济;对于供给侧改革卓有成效,产业结构低碳转型进度领先的城市

      来源:新华社2021-06-28

      “随着高碳产业逐步退出,必然会有低碳产业不断发展。对于金融机构而言,前期的金融资源投入可能面临价值重估。”...据了解,该行还将充分利用财政支持政策、货币政策工具、碳交易市场等,构建气候金融产品体系,助力新能源产业链降成本和化石能源产业低碳转型。

      中国海油低碳发展策略与实践

      来源:能源情报2021-06-28

      本文主要从3个方面总结了中国海油应对能源转型的低碳发展策略与实践,包括建立低碳发展管理体系架构、推行全过程低碳管控及发展低碳产业与co2减排和利用技术。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6-23

      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要求大部分行业在30-40年大幅降低碳排放甚至实现净零排放,这将给煤炭、油气等高碳产业和企业带来一定风险,这些产业和企业将面临收入下降、成本上升、盈利下降的压力,可能产生不良资产

      来源:作者投稿2021-06-18

      在这里, 主要包括五大领域:低碳能源、低碳产业、低碳建筑、低碳交通、低碳消费。即:把评价的领域限定在上述五个方面。第二:建立分类指导的个性化评价体系。

      来源:中国城市能源周刊2021-06-15

      产业园计划在2025年底前,引进零碳领域科技企业1000家以上,培育能源托管、碳资产管理综合服务平台20个,新增零碳产业从业人员超1万人。...届时,示范园区将可为区内绿色新材料产业园、绿色冶金产业园、绿色装备制造产业园、绿色氢能产业园、绿色化工产业园、绿色大数据产业园、绿色食品及医药健康产业园等七大板块提供120亿千瓦时的绿色电能。

      毛新平院士:钢铁减碳要重视这几个协同

      来源:中国城市能源周刊2021-06-10

      第三,要优化产业布局,构建绿色低碳产业生态链。...他强调, 钢铁行业构建绿色低碳产业生态链,在优化产业布局的同时,需推进与化工、石化、建材等行业协同降碳,形成上下游产业链,从而实现冶金炉渣建材化、城市固废资源化与环境治理生态化。

      浙江:关于印发绿色工业园区、绿色工厂建设评价导则的通知

      来源: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2021-06-10

      2.4 产业技术绿色化2.4.1 园区应重点发展低碳产业,推进高碳产业绿色低碳转型。...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节能环保和新能源等绿色产业,鼓励发展信息服务、咨询服务、节能与环保服务和生产性支持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提高产业的绿色化指数。

      来源:人民政协网2021-06-04

      2009年8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决议》,其中指出,“要紧紧抓住当今世界开始重视发展低碳经济的机遇,加快发展高碳能源低碳化利用和低碳产业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06-02

      因此,资源型城市的低碳转型之路还必须从调整产业结构、推进既有产业的升级、发展新兴绿色低碳产业入手。第一,做好传统矿产行业与低碳新产业的对接。

      【重磅】2021中国生态环境<mark>产业</mark>高峰论坛即将盛大开幕

      来源:全联环境商会2021-06-02

      2020年成都市低碳产业产值达622亿元,已成为西部绿色低碳产业重要承载地。论坛不仅为企业家引荐西南发展...2021中国生态环境产业高峰论坛由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主办,将以“链接与重置:碳中和愿景下产业新势力”为主题,着力探讨中国环境产业发展新动向。

      来源:环球网2021-06-02

      在加快经济绿色转型、大力发展低碳产业、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发展共享经济、扩大碳汇潜力,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全面围绕低碳技术创新为中心不动摇,在普及推广“适用性”低碳技术的同时,寻求“...个别地方一味追求“减污降碳”,忽视环境与经济的良性发展,在没有找到绿色转型的道路之前就“一刀切”中断经济发展产业链中的某些环节。

      来源:国家能源报道2021-06-01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在即,围绕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落户湖北的重要机遇,湖北将推动组建绿色低碳产业综合服务平台,规划建设长江国际产业园。...当市场面临大的系统性风险,比如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经济下行压力,将导致企业排放大幅下降,通过此类机制及时调整配额供给情况,可以有效稳定市场,避免价格过度波动,这样也给投资者提供了长期的价格信号,有利于绿色低碳产业的健康发展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5-19

      作为典型的高碳产业,现代煤化工以煤为原料,反应过程伴随大量碳排放,质疑由此而生。面对“要不要”“行不行”“好不好”的问题,行业如何作答?...李寿生直言,若不从高端化、差异化上解决问题,产业很快将陷入产能过剩、无序竞争局面。在充分发挥物质属性的基础上,对煤炭进行“量身剪裁”如何做好现代煤化工产业,走出一条高碳产业低碳排放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