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环境监测网络与机制建设”相关结果335

      来源:水进展微信2015-04-17

      加快完善法律法规和标准,加大执法监管力度,严惩各类环境违法行为,严肃查处违规建设项目;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完善监督执法机制;健全水环境监测网络,形成跨部门、区域、流域、海域的污染防治协调机制。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5-04-16

      环境保护部:狠抓工业污染防治,取缔十小企业、对十大重点行业进行专项整治、集中治理工业集聚区水污染;加快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严格环境准入;完善标准体系;加大执法力度;提升监管水平,完善流域协作机制和水环境监测网络

      来源:中电新闻网2015-03-23

      欧盟联防联控8000部法规、643个监测站德国对于空气质量的管理基于法律层面,首先是制定空气质量标准,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及污染防治方案;目前德国及各地已出台8000多部环境保护相关法规,建立起强大的空气监测网络和预警响应机制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5-03-12

      加强与公检法等部门的衔接与协调。加强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管理,开展环境监测第三方运行。建立对各类违法行为的有奖举报机制。...完善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建立日常监测、预警监测和应急监测相结合的环境监测体系,加强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管理,开展环境监测第三方运行,提高监测数据的有效利用。不断强化宣传引导能力。加强与媒体公众的交流

      来源:i投资微信2015-03-11

      在依法治国,对各类环境违法行为零容忍的环境监管主旋律下,加快监测网络和监测数据信息体系的建设将奏响第一曲。...随着排污权交易、环境税等工具的逐步完善,我国环境行业已步入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靠机制倒逼污染控制的新阶段。在此基调下,环境数据与容量的有效测定是一切的前提。监测行业将迎来高速发展的新契机。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5-02-16

      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制定监测规范,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监测网络,统一规划国家环境质量监测站(点)的设置,建立监测数据共享机制,加强对环境监测的管理。这就要求从技术层...徐富春:新《环保法》并没有直接规定环境信息标准建设相关内容,但新《环保法》的落实都离不开环境信息化的支撑与服务,而环境信息化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建设内容便是环境信息标准,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5-01-23

      结合地理特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污染程度、城市空间分布以及污染物输送规律,加快建立健全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建立区域监测网络和应急响应体系,联合应对重污染天气。...继续推进国家公园试点,研究完善国家公园管理体制,推动建立陆海统筹机制。拓宽政府环境公共服务供给渠道,积极推行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推进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创新政府环保投资管理机制。

      来源:农民日报2014-12-22

      把资源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改变一些地方在粮食生产中不计代价拼资源、拼消耗的粗放经营方式,走农业生产与资源环境保护统筹发展道路,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和环境生态效益,努力实现农业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的双赢

      来源:环境保护部2014-12-07

      八是完善空气质量监测体系和信息发布机制行动。措施包括优化和完善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建立和完善空气质量信息公众服务平台。九是实施重污染天气预警响应行动。...探索建立南宁市及泛北部湾区域大气联防联控管理体制和机制,推动南宁市与北部湾城市大气污染防控技术交流与合作。九是加强环境执法。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4-12-01

      环保部门监测机构应按照新环保法规定,主动牵头建立完善环境监测制度,清理、修订现行各种监测规范,协调相关部门统一规划,建立和完善国家环境质量监测网,解决当前存在的环境监测网络缺乏统一规划与合理

      来源:江西晨报2014-10-11

      环境质量监测昌九建立环境监测监控平台昌九将开展区域环境联合监管,共同建立与完善水环境和空气环境质量监测网络,统一监测方法和标准,推进区域环境质量监测网络一体化和监测质量管理一体化。

      来源:福建省环保厅2014-05-23

      三是大气环境监测能力建设,重点保证平潭综合实验区和14个县级市共45个空气自动站的更新改造、省环境空气监测综合管理平台建设,初步建成全省新标准监测网络并开展预测预警工作。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刘志刚2014-05-20

      建立区域监测网络和应急响应体系,联合应对重污染天气;以流域为控制单元,建立流域环境综合管理模式。二是建立建设项目全过程监管机制。...三是建立环保社会信用评价机制。逐步建立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环境保护社会监督机制;推进绿色保险,深化环境健康、环境风险与损害评估研究,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四是建立生态文明目标考核机制

      来源:新华社2014-04-25

      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制定监测规范,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监测网络,统一规划国家环境质量监测站(点)的设置,建立监测数据共享机制,加强对环境监测的管理。...第十九条编制有关开发利用规划,建设环境有影响的项目,应当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开发利用规划,不得组织实施;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建设项目,不得开工建设。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3-08-02

      十、将第十一条改为第十四条,修改为: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健全环境监测制度,制定监测规范,组织监测网络,建立环境信息共享机制,加强对环境监测的管理。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