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相关结果384

      来源:21世纪数字报2015-01-04

      利马当地时间2014年12月14日凌晨,在延期32个小时之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0次缔约方大会终于在秘鲁首都利马宣告闭幕。...国家发改委发布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4年度报告》总结,初步形成了全面完整的碳交易试点制度框架

      来源:财新《新世纪》2014-12-26

      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官网短暂挂出一份七页草案文本。...利马会议被视为巴黎会议的前奏,其主要任务有两个,一是加强2020年前各国在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落实,二是需要谈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文件雏形,并且提出2015年indc的框架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12-17

      经过近两周的密集磋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20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10次缔约方会议(又称利马气候大会)于当地时间12月14日在秘鲁首都利马落下帷幕。

      来源:新华网2014-12-16

      利马大会就继续推动德班平台谈判达成共识,进一步明确并强化2015年新协议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等基本政治共识。...2007年12月,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的气候变化大会通过了巴厘路线图,为应对气候变化谈判的关键议题确立了明确议程。

      来源:国际能源网2014-12-12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0次缔约方会议(cop20)正在利马召开,这次会议将为2015年在巴黎召开的第21次缔约方会议做最后冲刺准备。...利马会议召开前夕,中美两国发表了《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宣布了各自2020年后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注入了强劲信心。

      来源:参考消息网2014-12-09

      日媒称,在秘鲁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0次缔约方会议(cop20)上,日本政府作为应对全球变暖的措施之一为发展中国家援建燃煤火力发电厂的举措遭到环境保护团体的质疑。

      来源:21世纪网2014-12-09

      利马时间12月6日,中央财经大学气候与能源金融研究中心在秘鲁利马召开的联合国应对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0次缔约方大会的中国角边会上,发布了《2014年中国碳金融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来源:21世纪网数字报2014-12-02

      发展中的亚非拉兄弟可能会觉得中国走得太快了、跨阵营了,印度某部长称与中国站在一起已经损害到了印度的利益,曾经的战友jayram ramesh撰文称印度和中、美、欧不在一个水平上,印度一味坚持20年前确立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4-11-25

      2015年协议将主要围绕着各国2020年后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作出相应的安排,中方认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为国际社会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合作提供了重要的政治、法律和道义基础。

      来源:无所不能2014-11-20

      中美联合声明中的用词反映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通过以来国际上用于描述各方责任的具体用词的不断演变过程。...2014年11月12日,北京apec期间中美两国政府发表了关于气候变化的联合声明,引发国际媒体和专家学者的广泛热议,自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这里走一点偏锋咬文嚼字,试从文字的角度试图解读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的内涵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4-11-19

      《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会给相关谈判鼓劲,有助于12月1日在秘鲁首都利马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次缔约方大会,并便于2015年年底在巴黎敲定新的全球气候条约。

      来源:中国化工报2014-11-17

      自1992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建立以来,气候变化问题已成为国际间最受瞩目的重大议题之一,而其核心问题就是碳排放。降低碳排放,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4-10-28

      在《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进程的大背景下, 未来林业政策的制定应以实现森林碳汇产权化, 林业生态功能有形化, 林业生态服务有偿化为目标。...碳汇林业作为一个新的概念,虽然首次出现在中央文件中,但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行动中,这个概念很早就被国际社会提出来了。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4-10-15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通过艰难谈判,于1992年5月9日通过《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7年12月于日本京都通过了《公约》的第一个附加协议,即《京都议定书》(简称《议定书》)。

      来源:能源与节能2014-09-30

      1 经济发展与碳排放关系的研究《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和《京都议定书(kyoto protocol)》通过后,co2排放日益成为国际政治关注的焦点。

      来源:法制日报环球法治2014-09-30

      气候协议效力缺失目前,气候变化领域的国际公约普遍缺乏约束力。早在1992年通过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就确立了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成为发展中国家所主张的发达国家承担更大责任的最重要依据。

      来源:新华网2014-09-26

      此次联合国气候峰会23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召开一天,它不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正式谈判的一部分,峰会期间也不举行任何谈判,但将为2015年巴黎气候变化大会达成气候协议凝聚政治动力。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报2014-09-25

      1997年联合国气候大会在日本京都召开,并通过了具有重要意义的《京都议定书》。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确定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来源:中财网2014-09-23

      规划也明示了立场:中国将坚持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原则和基本制度,承担与发展阶段、应负责任和实际能力相称的国际义务,为保护全球气候作出积极贡献。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4-09-18

      氢氟碳化物(hfcs)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气候公约》)及《京都议定书》控制的7种温室气体之一,主要包括两大类物质:一类是工业品,是实施《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