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水环境承载能力”相关结果365

      来源:人民长江报2015-05-19

      水污染是长江水环境安全和水生态健康的头号威胁,长江接纳的废水量占全国近四成,随着长江沿岸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长江的污染承载能力不断遭遇严峻挑战。...水十条成为流域治污的刚性约束国务院于2015年4月16日正式印发了水十条,内容涉及工业水污染治理、城镇水污染治理、农业污染治理、港口水环境治理、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污泥资源化利用、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

      来源:云南网2015-05-19

      滇池流域城市污水处理规模的确在不断增加,但是滇池水体污染存量大,水环境承载能力低,而且入湖河道整治、面源污染治理还不彻底,入湖总氮、总磷仍然超过滇池的水环境承载能力,全市仍然需要不断加大污水收集处理设施的建设力度

      来源:中国气象报2015-05-11

      同时,水生态也越来越缺乏与其他生态系统之间的互动能力,从而使得整个生态系统失衡。如今,水环境对污染物的承载能力已近极限,没有扩充的余地,因此必须立刻缓解其压力。...水这个问题,可以从它的功能出发,分成三个方面来看,即直接用于生产生活的水资源、可以承载一定排放水平的污染物的水环境、作为一种子生态系统的水生态。

      来源:中宜环科环保产业研究微信2015-05-08

      总量控制制度上包含:刷卡排污、总量预算管理、初始排污权取得和有偿交易、排污指标储备;新建项目总量前置审批;容量总量控制试点;环境承载能力评价体系。...具体来说,有五大战略任务:1、实施气水土三大行动计划,分区域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建立健全环境质量管理体系,整体推进分区域空气质量改善进程,精准治理分流域改善水环境质量,协同加强土壤和地下水环境保护。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2015-04-24

      以总量控制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比如根据环境承载能力调整产业结构,要求根据地方能容纳污染物的承受力来自主地、提前调整产业结构。五是调整产业布局。...环保部调查数据显示,1995年以来,全国共发生1.1万起突发水环境事件,仅2014年环境保护部调度处理并上报的98起重大及敏感突发环境事件中,就有60起涉及水污染。

      来源:环创科技2015-02-04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受地形、降水和人类活动等诸多因素影响,巢湖流域陆续出现水质污染、洪涝灾害、岸线崩塌、湿地消失等一系列问题,逐步积聚的污染负荷超出了巢湖的承载能力,湖泊富营养化状况严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于2013年12月1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甘肃省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京津风沙源治理、全国五大湖区湖泊水环境治理等一批重大生态工程。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5-02-03

      ,全面提高用水效率,严格入河湖污染物总量控制,加快推进生态水利和节水型社会建设,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保障经济社会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到2030年,全县(不含榆神工业园区)用水总量控制在1.5亿立方米以内;全县用水效率保持省内先进水平;全县主要污染物入河湖总量控制在水功能区纳污能力范围之内。

      来源:新华网2015-01-29

      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加强以星海湖、镇朔湖、平原水库为代表的水资源调蓄和配置工程建设;加强污水资源化、雨洪水利用等非常规水资源的研究及利用;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和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进一步推进供水价格改革,通过一系列措施提高水环境承载能力

      来源:深圳特区报2014-12-15

      为此,该集团始终以落实民生净福利指标体系为目标,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将水环境治理作为提高民生净福利水平的抓手,通过观念更新、技术创新等手段不断提升生态环境承载能力,打造健康水生态系统。

      来源:水工业市场杂志2014-11-27

      2、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保护的需求随着我国城镇化率不断提高,城镇供水保障能力、洪涝防御水平、资源环境容量都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布局;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的干扰和损害,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水、能源资源;解决城市缺水问题,必须顺应自然,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

      来源:新广网2014-10-17

      近年来,蒙自市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为核心,坚持传统与非传统水资源开发相结合的原则,合理开发地表水,严格控制地下水,鼓励使用中水、疏干水,大力推进用水结构调整,努力使经济社会发展布局与区域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4-09-29

      此外,我国将进一步完善水环境监测网,提升水质监测的预警能力,着手建立国家土壤环境监测网,完善土壤环境监测技术的体系。...我国多年来的粗犷型、高消耗、资源依赖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已经造成环境资源承载能力下降,再加上企业环境守法成本高于违法成本等制度缺陷,使得我国环境污染恶化势头难以从根本上改变。

      来源:新华网2014-09-22

      李原园说,要以水定地,以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约束,协调好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在强化节水的基础上,统一配置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为合理配置水资源,专家建议,京津冀地区要加强需求管理,严格控制用水需求过快增长、合理调整用水结构与格局,采取有保有退的措施,使得用水需求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以水资源承载能力为控制,按照优先使用外调水

      来源:中国发展网2014-08-22

      城市节水是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提升水环境承载能力、应对城市水安全问题的重要举措,对支撑新型城镇化战略实施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城市总体规划编制要科学评估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的原则,统筹给水、节水、排水、污水处理与再生利用以及水安全、水生态和水环境的协调。

      来源:21世纪网2014-08-20

      此前,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范恒山在谈到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规划时公开表示,在制定规划时还将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认真研究区域环境、生态、水、土地等的承载能力,合理配置资源,强化资源和环境约束,推动产业升级和空间布局的调整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2014-08-18

      北京是特大型城市,人口规模大,污染负荷高,水环境承载能力严重不足。水环境污染问题也伴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应运而生,已成为北京最受关注的民生问题之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大挑战。

      来源:新华网2014-08-17

      记者从重庆市政府获悉,为守住环保底线、提升生态文明水平,重庆将根据全市各区域不同的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能力,实施差异化环境保护政策,引导资源优化配置,推进各个区域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2014-08-01

      郑晓云就城市水资源治理提出建议:将水资源的承载能力列入城市发展规划,城市规模的扩大依据水资源承载能力而定;注重规划城市的自然水循环,形成一个自然的供水、蓄水、排水的城市水系统;以开源的方式增加城市水供给量

      湖南《株洲市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全文)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4-07-30

      株洲市人民政府2014年7月4日株洲市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方案为加快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进一步强化全市水资源管理工作,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经济社会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

      来源:环境保护部2014-07-29

      (十)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应重点分析大气环境水环境容量,深入开展生态承载力分析。立足煤电基地内主要用水行业现有和规划的各项水资源需求,依据水资源调配引发的生态环境影响分析水资源承载能力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