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再生水安全”相关结果65

      来源:中证网2020-02-14

      恒基水务再生水及脱盐水业务可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使得“绿色水处理,再生水资源”成为可持续经营的商业模式;该公司2018年实现营业收入1.36亿元,净利润达到0.7亿元。...首创股份表示,此次收购完成后,公司将形成区域联动,有利于区域业务拓展和资源共享,在不断提升效率的同时,更好的服务于大连及周边地区,做好政府和工业企业的伙伴,满足区域内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水环境、水安全和水文化需求

      来源:吉林省水利厅2020-01-07

      工业节水重点是减排,强化生产用水管理,推进工业节水改造,完善供用水计量体系和在线监测系统,支持企业和工业园区开展节水技术改造及再生水回用,推进高耗水企业向水资源条件允许的工业园区集中。...,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节约用水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政策措施和有针对性的创新举措,旨在加快构建节水型社会,全面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保障全省水安全

      曲久辉:中国城市污水处理的发展历程及未来展望

      来源:水进展2019-12-31

      2007 年,由于严重的水体富营养化,太湖发生了大规模藻类繁殖,严重威胁了附近城市的饮用水安全。从这以后,地方政府开始执行更严格的污水处理厂废水排放标准。...北京在这方面开创了先河,并在建设水再生基础设施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2016 年,北京高碑店污水处理厂升级为再生水厂,处理能力达到 100万m/d,宣布了中国从简单处理到再生处理的过渡。

      来源:北极星水处理网2019-09-12

      2.0.3 城镇污水系统应包括排水管渠、污水和再生水处理以及污泥处理和处置设施。城镇所有用水过程产生的污染水和受污染的雨水应收集和处理,不得随意排放。城镇污水处理厂及其配套管网应同步建设和同步投运。...1.0.7 城乡排水工程应保障水安全,科学划分排水片区,明确竖向管控要求,强化应急管理。1.0.8 城乡排水工程应节约水资源,将雨水和再生水纳入非常规水资源统一配置。

      浅析海绵城市创建与城市河道综合治理

      来源:《基层建设》2019-07-09

      其中水资源主要是提升对城市雨水以及再生水的利用率;水安全主要是通过完善城市河道的排洪防涝体系,设计合理的排洪涝水路线,以此来提高城市河道的排洪防涝标准;水生态主要是通过修复以及保护城市河流、湖泊等水生态系统...我国多数城市的防洪排放系统还是依靠于泵站、灌渠等人为设施,主要通过末端集控、快速排放等方式来完成雨水径流排放的目的,对水循环应用不够重视,使得城市利用自然降雨的效果不慎理想,很多城市都出现“雨停即焊、旱涝急转”的现象,城市雨水再生利用效率不高

      来源:先河环保2019-06-18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原副主任陈再生、陕西省环保厅原副厅长李兴民等领导一行详细了解先河环保创新技术及应用,陈主任非常关注农村污水处理技术,期待先河能为农村老百姓饮用水安全发挥作用

      智慧水务如何助力生态流域建设?

      来源:智慧水务2019-06-17

      生态流域从顶层设计来说,有8个方面的问题 1、水安全问题,即防洪抗旱、除涝解决老百姓基本生存的问题。2、水资源供需平衡,安全供水水源地的保护,健全的城市管保合格的自来水的标准。...3、水环境包括咱们的城市排水、污水处理厂再生管网黑臭水体治理、水质的提升。4、水生态,水里面微生物系统、织物系统、动物系统三大系统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形成生生不息的动态平衡的系统。

      来源:徐州发布2019-05-05

      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建设以来:徐州市系统开展了水管理、水安全、水环境、水节约、水生态和水文化6大体系建设。...基本形成“以再制造和新能源为工业特色、废弃物综合利用为农业核心、现代物流为服务业重点”的循环型产业体系;基本建成绿色化、循环化的城市体系;率先建成再生资源回收和餐厨废弃物利用的社会体系。

      来源:给水排水2019-04-26

      0 前言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水生态破坏和水空间萎缩等问题是我国和全球面临的重大水安全问题,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集中式水回用系统规划和设计在制定集中式水回用系统总体规划时,需考虑和确定的主要因素包括:规划原则和目标;规划范围和项目周期;水回用设施建设、管理和运行维护阶段可能遇到的问题;再生水利用途径和相应的水质水量需求及再生水管网设施建设要求

      6位院士专家全面解析环保技术前沿

      来源:中国环保产业协会2019-03-04

      中国工程院院士、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 曲久辉“治理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保障水安全,这种需求导向跟我们水技术的创新驱动结合在一起”。...除了在载体上取得了突破,在薄壁模具制造上也挑战国际最先进水平,马上可以量产;在设计上对dpf进行改进,尽量减少再生次数,减少热冲击,节省燃料,在研制新型非对称模具上也突

      城乡排水工程项目规范(征求意见稿)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9-02-26

      2.0.3 污水系统应包括排水管渠、污水和再生水处理以及污泥处理和处置设施。城镇所有用水过程产生的污染水和受污染的雨水应收集和处理,不得随意排放。污水处理厂及其配套管网应同步建设和同步投运。...1.0.7 城乡排水工程应保障水安全,并应科学划分排水片区,明确竖向管控要求,源头减排、排水管渠和排涝除险相结合,合理布局内涝防治设施,强化应急管理措施。

      胡洪营:再生水可成为城市第二水源 潜力巨大

      来源:JIEI创新实验室2018-12-28

      污水再生利用可以助力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高质量水安全和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合作,支撑我国水行业相关产业、产品、技术、工程等“走出去”。...市政府规划至2019年底,再生水利用量将达到11亿m3 。

      孔宇 : 污水处理达到地表准III-IV类出水标准设计案例探讨

      来源:亚洲环保网2018-11-09

      “要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保障饮用水安全,基本消灭城市黑臭水体,还给老百姓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景象。”...5六种需求尾水排放水体水环境容量及再生水利用的需求;河湖富营养化与敏感水体水质保障的需求;部分河道活水补水的需求;节能、节地、节水的需求;资源化、能源回收(生物质能源)、环境友好需求;生态补偿、断面达标的需求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8-08-02

      通过加大再生水回用,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不但缓解了陕北和关中地区水资源紧张的矛盾,而且减少了入河污染负荷。...在陕南汉丹江和嘉陵江流域分布着299个尾矿库,中石油长庆油田、延长石油集团在陕北共有4万公里输油管线穿行丘陵河谷,装载着不同货物的车辆在交通道路上飞驰,这些固定和流动的风险源一旦发生事故,将导致水体重大污染,威胁饮用水安全

      来源:中项网2018-06-22

      年脱贫攻坚安全饮水项目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州咸丰县第三水厂项目江苏浦口水厂改扩建及深度处理项目湖北武汉市金口水厂二期项目江西第三自来水厂建设项目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马尼干戈镇第二水厂项目云南污水处理厂一期尾水再生处理项目

      雄安标准 真的很高吗?这些要点水务人一定要看!

      来源:城市水务2018-05-07

      污水收集处理率 99%,污水资源化再生利用率99%雄安新区将分别针对城区、特色小镇、村庄推广建设循环再生的污水处理系统。...除了从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等方面考虑外,水旅游的规划构建可以努力将其建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试验区和科普教育基地。为什么说雄安既是标准,也是试验田?

      华北院顾问总工李成江:污水处理达到地表水准IV类标准的技术探讨

      来源:水工业市场杂志2018-04-04

      近年来国家政策要求提高污水排放标准,同时建设海绵城市解决水安全、水生态、水环境、水资源问题,复兴水文化。...(2)污水资源化的需要为实质性推动再生水应用,再生水质标准亦高于国标,某些指标向iv类水靠近。(3)环境容量的需要在缺水地区为保持河道水量,需要将污水处理至地表水准iv类或v类水。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8-02-26

      该课题针对我国北方面临的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水生态破坏和水空间萎缩等水安全问题,通过水循环模式创新、关键技术开发和优化集成,建立了区域水资源多阶循环、生态再生、梯级利用新模式(介循环模式)及其构建方法和技术体系

      来源:千龙网2018-01-25

      连续实施两个污水治理三年行动方案,污水处理率达到92%,再生水利用量达到10.5亿立方米。坚持节水优先。南水北调水安全高效利用,密云水库需水量超过20以立方米。实施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来源:中科院资源环境科学信息中心2017-05-27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淡水资源严重短缺,2015年其人均可再生内陆淡水资源仅为6536m3;,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71%,并且水生产率低、农业耗水量大等问题突出。...2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应对水压力建议从水资源风险评估结果来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面临严峻的水安全问题,水资源压力高于全球平均水平;部分地区如中亚、西亚和北非等地水资源严重缺乏,时常遭受严重干旱,东亚和南亚国家则常遭遇洪水事件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