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气候谈判”相关结果344

      来源:宏春观察2021-08-27

      1990年,联合国启动了政府间全球气候变化谈判,1992年通过《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7年通过《京都议定书》,2015年达成《巴黎协定》。...2019年9月20日,德国联邦政府内阁通过《气候行动计划2030》,2019年11月15日在德国联邦议院通过《德国联邦气候保护法》,确定了到2030年温室气体排放比1990年减少55%,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的中长期减排目标

      来源:国资小津2021-08-26

      为应对气候变化,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国际社会在联合国框架下开始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谈判,先后达成《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2)、《京都议定书》(1997)和《巴黎协定》(2015),成为世界各国携手应对气候变化的政治和法律基础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现状、发展趋势及其对电力行业的影响

      来源:海上能研说2021-08-24

      二是能适应降低国际碳关税风险的需要,欧洲屡次重提“碳边界”问题,各国碳排放密集型产品将来极有可能在国际贸易中被征收碳关税,碳定价机制建立对我国参与国际气候谈判尤为重要。碳市场是实现碳定价的有效工具。

      来源:国资研2021-08-18

      全球气候变暖、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全球就此进行多次气候谈判。在《巴黎协定》的指导下,各国达成一致目标,即在本世纪末将温度上升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2019年12月提出欧盟率先实现气候中和的政治承诺,并提出迈向气候中和的行动路线图。2020年3月欧盟将2050年实现气候中和的目标载入法律,该目标成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目标。

      来源:绿色数字化2021-08-18

      随着应对气候变化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重要性不断提升,我国在国际气候谈判和国内碳减排工作上都将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现有碳核算体系已越来越难以适应新的发展形势,加速体系完善升级势在必行。

      来源:中研绿色金融研究院2021-08-18

      因为在此场合下,当事人(外部性因素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将受一种市场里的驱使去就互惠互利的交易进行谈判,也就是说,是外部性因素内部化。”...温室气候和其他污染物排放所具有的外部性产生了公共物品悲剧,如全球气候变暖、环境恶化等,正因为公共物品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征,使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出现失灵现象,因此有必要通过有效方法遏制公共悲剧的发生

      来源:税务研究2021-08-10

      第三, 有利于推动国际气候合作。欧盟2021年3月通过了碳边境调节机制方案,以解决可能的碳泄漏问题。...碳排放权交易系统的二氧化碳价格包含税收成本,若能够有效反映我国企业二氧化碳排放所承担的成本,将成为我国与欧盟谈判的重要依据。因此,明确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税收政策就显得尤为重要。

      国际博弈、国内动态和发展双碳产业集群的构想

      来源:中关村产业研究院2021-08-09

      01国际博弈:30年、3个重要协议自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诞生近以来,各国在联合国框架下进行了多轮谈判,签署3个重要协议:一是1992年签署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

      来源:税务研究2021-08-06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碳税还涉及国际气候变化谈判和国际贸易等问题。对征收碳税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碳减排、经济、社会和国际等多方面因素。...“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也明确了实现“30·60”目标的相关要求:“落实2030年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

      来源:宏春观察2021-08-02

      与我国过去在气候谈判中一直强调的发展中国家地位、人均碳排放水平低等立场相比,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有了根本转变,自加压力、以身作则的大国风范更加显现。...主动宣示碳达峰、碳中和时间表,体现了我国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对气候变化中的大国责任和担当:——标志着我国在气候变化上从被动应对到自主贡献的转变。

      来源:教育部2021-07-29

      加快与哲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学科融通发展,培养碳核算、碳交易、国际气候变化谈判等专业人才。...加强温室气体排放监测与减排评估、气候变化下的生态系统安全-重大风险识别与人类活动适应机制、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现机制、脱碳路径优化、数字化和低碳化融合等机理机制研究。

      来源:中国对外贸易杂志2021-07-28

      美国前气候谈判特使斯特恩表示,中国将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一个重要的大新闻,是非常鼓舞人心的一步。...全球对于碳排放、气候变化的关注和重视程度逐渐提高,大国均提出近5—10年碳排放目标,带动全球向碳中和方向迈进。

      来源:能源情报2021-07-03

      但欧盟面临一系列挑战及内部分歧,使得欧盟很难在短期内成为全球气候变化的领导者。随着英国脱欧和难民问题导致的内部分歧,欧盟对新一轮全球气候变化谈判的进程和结果的影响力在下降。

      全球“碳中和”背景下的中国发展(上)

      来源:人大生态金融2021-07-01

      若不及时把握,中国将错失发展先机,甚至削弱减在气候谈判上的国际话语权。...一个国家的治理能力往往反映在其气候环境治理能力上,大国亦承担了较高的国际气候环境保护责任。

      来源:绿色金融2021-07-01

      前言气候变化是21世纪全世界共同面临的最为严峻的问题之一,在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上,近200个《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缔约国谈判达成《巴黎协定》。

      一文看懂碳金融体系

      来源:资产交易信息2021-06-30

      表 承诺“碳中和”的部分国家及地区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通过艰难谈判,于1992年5月9日通过《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简称《公约》)。

      碳定价机制回顾及碳交易市场机会挖掘

      来源:华创证券2021-06-28

      科斯认为在交易费用为零和产权明确的情况下,外部性因素不会引起资源的不当配置,因为当事人(外部性因素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将会进行谈判,使双方的利益最大化,即将外部性因素内生化。科斯定理具有其局限性。...但气候无法像具体的河流一样分配产权,所以单靠市场调节手段根本无法解决温室气体超排的问题,政府的干预势在必行,为温室气体定价的理念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

      中国碳排放权定价与交易市场展望

      来源:安永EY2021-06-17

      资料来源:人民银行国际司课题组《为碳定价:碳税和碳排放权交易》/他山之石——欧盟碳排放定价与碳交易体系/1欧盟碳排放定价体系简介欧盟在国际性气候谈判和碳中和的众多领域均起到了领导性与示范性作用,也是最早对碳排放定价并开启市场化交易的世界主要经济体

      环保公用行业:碳中和浪潮时势渐成 把握发展机遇期

      来源:中泰证券2021-06-15

      随着全球气候自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上升变暖,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于20世纪90年代开 始共同合作应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联合国于 1990 年启动政府间气候 谈判

      碳中和特别专题:“双碳”战略意义深远 能源转型势在必行

      来源:曾宁大宗商品研究2021-06-10

      正是由于碳排放涉及到每个国家的发展权问题,从《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以来,全球气候变化治理的谈判工作就一直处于激烈地博弈之中,全球气候治理的科学问题也不可避免地被政治化。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