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汽车碳排放”相关结果698

      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2023-12-29

      石化化工、钢铁、有色、建材、机械、汽车、轻工、纺织等传统制造业增加值占全部制造业的比重近80%,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和满足人民生活需要的重要基础。...开展产能置换政策实施情况评估,完善跨区域产能置换机制,对能效高、碳排放低的技术改造项目,适当给予产能置换比例政策支持。积极发展应用非粮生物基材料等绿色低碳材料。

      “碳”寻新发展 角逐快车道——2023碳中和与绿色发展大会在京举行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3-12-22

      张沁荣在致辞中指出,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等发展绿色低碳消费市场的重要文件要求,中消会从自身能力、产业优势出发,在2023年制定了几十项涉及汽车、电气、能源...,完善实施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二是抓绿色转型,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推进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三是抓技术进步,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施绿色低碳示范工程;四是抓制度创新,探索建立碳排放评价制度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厅2023-12-06

      鄂尔多斯市生态环境局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环评文件编制、环境监测、设施验收、碳排放数据管理等领域,全面整治检验检测、技术服务等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严肃查处弄虚作假违法违规行为。...【案件材料】包头市某汽车检测有限公司检验检测结果造假案【案情简介】2023年6月28日,包头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在对包头市某汽车检测有限公司开展执法检查时发现,该企业在机动车排放检验操作上存在造假行为并出具虚假检验报告

      来源: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2023-12-05

      围绕绿色石化、新能源汽车、智能物联、现代纺织与服装、集成电路、高端新材料、智能光伏、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等8个重点产业集群,鼓励龙头企业、检测机构及科研院所等联合共建公共检测平台,强化“一集群一平台”支撑...完善温室气体排放核查相关标准,加强碳核查认证认可关键技术攻关,加快建设碳排放核查检测技术实验室;开展温室气体排放、用电信息推算碳排放量、碳追踪、碳足迹核算等测量技术研究与应用,完善生态系统碳汇监测和计量体系

      倒计时|2023中国可持续生物燃料国际峰会即将开幕

      来源:北极星环保会展网2023-11-28

      峰会议题多元,覆盖广泛,主题涵盖汽车、能源、制造业、纺鞋、数字营销、零售、碳中和、可持续发展、供应链、金属、财务、人才、医药医疗等领域行业。...与传统化石燃料相比,可持续燃料可以帮助减少温室气体和碳排放,这有助于保护自然环境。采用可持续燃料可以为航空、重型公路货运和海运等脱碳更复杂的部门带来巨大利益。

      来源:湖北省人民政府2023-11-01

      大宗产品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达到国家规定要求。...延伸打造乙烯、丙烯等2条高端石化产业链,开发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茂金属聚乙烯、茂金属聚丙烯等高端化工产品,研究布局乙烯丙烯酸共聚物、聚烯烃弹性体、环烯烃共聚物等重大发展战略项目,重点发展膜材料、电子信息材料、汽车轻量化材料

      最高环保荣誉!威立雅华菲联合发起项目“蓝色循环”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

      来源:威立雅2023-10-31

      与原生塑料相比,海洋废塑料再生减少了二氧化碳排放,避免了石油等自然资源的消耗,且这些海洋塑料原料持有国际权威认证机构德国莱茵 tv 颁发的中国首张海洋塑料回收再生认证证书。...威立雅华菲威立雅华菲与旗下子公司利用资源回用循环专业技术每年处理回收17万吨塑料,严格遵循威立雅集团安全生产运营准则,全线生产高质量性能稳定的pcr-pet, pcr-hdpe, pcr-pp广泛应用于工业制造、汽车

      湖北省冶金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2023-2025年)发布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来源:湖北省人民政府2023-10-31

      推进武钢有限、大冶特殊钢、鄂城钢铁、大冶有色等钢铁、铜冶炼企业开展大气污染治理设备节能降耗、设备自动化智能化运行、大气污染物排放和碳排放协同治理,不断提升环境治理能力,确保长期稳定达标。...聚焦新能源汽车、海洋重工、石化工程、装配式建筑等高性能优特工程用钢需求,支持鄂城钢铁扩大宽厚板产量;支持黄石新港重科建设宽厚板、型钢生产线及“以热代冷”极薄带钢系列产品、工业用优特钢线材等高端优特钢智能制造项目建设

      自动驾驶赋能 宇通环卫掀起环卫3.0时代新浪潮!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3-10-25

      2015年国务院首次提出智能网联汽车概念,各地政府也相继出台相关政策支持自动驾驶在环卫场景的应用。...我国高度重视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将其作为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加快建设汽车强国的重要手段。

      迅销集团、太平鸟集团、申洲国际等出席2023全球纺织碳中和国际峰会

      来源:北极星环保会展网2023-10-16

      峰会议题多元,覆盖广泛,主题涵盖汽车、能源、制造业、纺鞋、数字营销、零售、碳中和、可持续发展、供应链、金属、财务、人才、医药医疗等领域行业。...然而,纺织产业链的复杂性使得全球时尚行业中仅有少数企业选择披露碳足迹和供应链碳排放情况。推动低碳转型是不可避免的,不仅需要终端产品零售企业实现碳中和,整个产业链上的每个环节都需要积极采取措施。

      来源:重庆市人民政府2023-10-08

      《方案》提出,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较2022年累计下降13%,二氧化碳排放的下降幅度大于全社会下降幅度。...三、加快构建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一)聚力打造主导产业集群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加强整车产能整合,推动整车产能向优势企业集中、燃油汽车产能向新能源汽车产能切换。

      来源:大东区工业和信息化局2023-09-26

      鼓励企业建设工业副产氢提纯装置和集中充装设施,提高低成本车用氢气供应能力,对产氢量给予相应能耗和碳排放扣减,同时对相关项目固投给予最高10%,最多不超过100万元的投资奖励。...已列入工信部《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并且连续2年年产量超过200辆的单一车型,按车型(燃料电池乘用车、客车和货车)再给予200万元、100万元、60万元一次性奖励,单个企业每年奖励车型不超过2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3-09-22

      依托各类产业对接平台,推动智能制造和节能环保产业项目引进或增资扩产,推进绿色低碳产业集群化发展,打造高效节能环保装备制造、清洁能源装备制造、高端精密制造、新能源汽车、新材料制造等绿色低碳产业园区。...“十四五”期间,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基本形成,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交通运输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全社会能源资源利用率和碳排放效率持续提升。

      来源:重庆市生态环境局2023-09-08

      在工业领域,推动高效低碳升级,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加快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强度“双控”转变。探索建立差异化减污降碳政策措施。依法加快城市建成区重污染企业搬迁改造或关闭退出。

      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2023-09-07

      加强与重点国家和地区的全产业链低碳发展合作,推动形成互相认可的碳排放、碳足迹核算体系,为汽车企业海外发展创造更好环境。(四)促进老旧汽车报废、更新和二手车消费。...组织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鼓励企业开发更多先进适用车型,充分挖掘农村地区消费潜力。鼓励开展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应用,推动新能源汽车与能源深度融合发展。

      来源:泉州市生态环境局2023-09-01

      厂内运输,厂内物料转运应采用皮带、轨道、辊道密闭运输系统,减少厂内物料二次倒运及汽车运输量;鼓励使用新能源运输车辆和叉车。...泉州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推动陶瓷行业减污降碳协同治理的意见晋江市、南安市、德化县人民政府:陶瓷行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产业,也是我市工业领域污染和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但其污染治理相对于其他工业行业明显滞后

      来源:汕尾市人民政府2023-08-30

      不断壮大海上风电、核电等新能源产业,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壮大,加快培育形成新动能。加快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材料等产业发展。...做大做强战略性主导产业,切实推动资源、要素和工作力量向战略性主导产业倾斜,加快做大做强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绿色石化、电力能源产业。

      来源:中国环境报2023-08-25

      在工业领域,推动高效低碳升级,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在农业领域,推动现代山地特色农业集群发展,降低单位产品碳排放水平,提升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推行农业绿色生产方式,协同推进畜牧业、渔业节能减排与污染治理。

      来源:​黑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厅2023-08-09

      支持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航空器、绿色船舶、绿色农机、新能源动力、高效储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零碳工业流程再造、有害物质替代与减量化、工业废水资源化利用等关键技术突破及产业化发展。...支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产品单耗和碳排放强度。加快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支持创建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绿色园区,提升企业绿色设计能力,支持建设绿色数据中心、能源管控中心,提升能源管理信息化水平。

      来源:河南省人民政府2023-08-03

      建立完善运用碳排放、污染物排放、能耗“双控”等手段倒逼落后产能退出约束机制。深入推进绿色制造。制定实施绿色制造体系管理办法,大力培育材料产业绿色工厂、绿色设计产品、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绿色工业园区。...大力发展智能制造、轨道交通、通用航空、新能源、汽车制造等领域高端装备用钢,重点开发海洋工程装备和高技术船舶用特种棒线材板材管材、高强度汽车钢、高铁和城市轻轨用钢、发动机及燃气轮机高温合金等尖端产品。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