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太湖蓝藻”相关结果86

      来源:农业环境科学2017-06-21

      值得注意的是,累积性和长期慢性的环境风险如果不加以控制,在一定条件下甚至可能转化为突发环境事件,如2007年太湖蓝藻爆发事件以及多起儿童血铅超标事件。

      十年顽疾未除 <mark>太湖</mark>治污还要从哪儿下药?

      来源:生态资本论2017-06-21

      今年5月,距离太湖蓝藻暴发事件刚好十年。十年前,太湖蓝藻大面积暴发,近百万无锡市民因此用水告急,纯净水被抢购一空。很多人至今仍记忆犹新。...除了上述原因之外,人们意识上的松懈也使太湖蓝藻不得根治。多年来,太湖蓝藻虽一直存在,但并未暴发十年前的类似事件,或许有的人会因此掉以轻心,认为太湖的局势已得到控制。

      来源:半月谈网2017-06-14

      今年5月,距2007年太湖蓝藻暴发已十年。最近,半月谈记者再访太湖,了解到十年来太湖流域经济总量翻番,人口增长上千万,环境压力大幅增加,但未再出现蓝藻大面积湖泛和沿湖城市饮用水安全问题。

      “科技+环保”有何化学反应?2017国际环保新技术大会等你来

      来源:荔枝网2017-05-27

      亮点一随着大气、水、土壤三大污染治理计划的有力实施,污染治理的需求激发了环保创新和绿色产业的发展,江苏通过新技术开展精准治污取得良好成效,在污泥干化发电技术、太湖蓝藻治理、锅炉超低排放改造治理雾霾等方面开展有力举措

      来源:中国青年报2017-03-27

      2007年太湖蓝藻危机事件是一个拐点。事件曝光后,人们开始重新审视有关湖泊水质的种种问题。站长秦伯强研究员告诉记者,太湖蓝藻危机事件的根本原因,就是富营养化导致的蓝藻水华,污染了饮用水水源地。

      来源:中国投资咨询网2017-03-01

      太湖流域建无化区2017年是江苏自太湖蓝藻爆发后启动治太行动10周年,太湖流域的环境成效是江苏本轮环境治理的重要标志,其主要任务是水体环境。...省太湖办提供给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资料显示,对照国家2020年目标要求,太湖湖体总磷指标仍有一定差距,主要入湖河流总磷和总氮指标差距较大。

      我国黑臭水体治理效果、方法研究及治理情况统计

      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2017-01-28

      2007年太湖蓝藻爆发并引起供水危机后,无锡市 于当年8月开始了流域治理机制上的创新尝试,提出“河长制”:即各级政府的主要负责人 担任辖区内重要河流的河长,负责河道、水源地的水环境、水资源的治理与保护,

      来源:法治周末2016-12-21

      在2007年太湖蓝藻水污染事件发生后,无锡市就首创了河长制,至今已近十年。其后其他省市有的也相继开展试点。那么,试点地区的实施效果如何?如何才能将河长的责任真正落到实处?...河长制的诞生,起源于2007年太湖水污染事件。

      来源:新华网2016-12-12

      以2007年太湖水危机为题材的这部电影,被称为中国首部水危机主题电影。演员吕良伟、周显欣、牛犇主演的这部故事片,使河长制为更多人所知。2007年5月,太湖蓝藻大面积爆发,水源恶化,市民抢购纯净水。

      来源:中国环境网2016-12-06

      水站数据已广泛应用于每年的太湖、阳澄湖蓝藻预警监测等工作。

      来源:新华网2016-12-01

      借助物联网产业优势,无锡市已经建立基于物联网的太湖蓝藻、雾霾治理项目,但尚未形成全方位、全天候的环境预警和污染防控体系。2013年,国家环保部开展基于物联网的智慧环保工程建设。...地处太湖流域核心区域的无锡市境内水网密布,是江苏省林地面积最大的地市,但钢铁、纺织、化工等在产业结构中占比较高,对环境造成压力。

      来源:世界环境微信2016-10-13

      它是在太湖蓝藻暴发后,无锡市委、市政府自加压力的举措,所针对的是无锡市水污染严重、河道长时间没有清淤整治、企业违法排污、农业面源污染严重等现象。...2008年,江苏省政府决定在太湖流域借鉴和推广无锡首创的河长制。之后,江苏全省15条主要入湖河流已全面实行双河长制。

      来源:新华网2016-09-28

      据监测,2015年以来太湖蓝藻藻情出现较大波动,截至今年7月底出现成规模蓝藻较去年同期多7次,面积多456平方公里,流域地表水达到或优于三类占比仅为50.77%,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007年,太湖蓝藻大暴发是江苏环境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当年,江苏修订地方法规,实施一系列最严格条款举措。检查组肯定了8年的治理成果。十二五期间,各级财政直接带动了全社会1000多亿元的治太投入。

      来源:无锡日报2016-06-16

      太湖蓝藻最爱晒太阳,我们得去看看,确保它们不扎堆。当天上午8时30分,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的3名环境监测员带着一大筐瓶瓶罐罐,赶往太湖边的渔人码头,坐船开展例行的水质监测和藻类巡查。...严飞告诉记者,进入太湖应急度夏期,每周有两天要下太湖,另外两天要负责出入湖河道和调水通道的断面监测,随着气温升高,巡湖和水质监测的频次要继续加密,至少每周三次,做到有情况及时上报并解决,确保太湖安全度夏

      来源:中国环保在线2016-05-25

      据中国环境科学院原副院长夏青回忆,全国范围内的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作,始于2007年太湖蓝藻事件的爆发,此次事件直接推动了各地规模庞大的提标改造工程开展。...为解决太湖的污染问题,当年紧急出台了《太湖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重点工业行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其中提到:将太湖流域的污水处理厂出水排放标准由一级b提升为一级a。

      来源:中国畜牧杂志微信2016-04-12

      自2007年太湖蓝藻事件发生以来,水危机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畜牧业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畜禽养殖污染成为农业面源污染以及水环境污染的重要内容。...如太湖流域单位耕地面积标准生猪载畜量为0.036头/hm2,养殖总量总体合理,但区域养殖量不平衡,部分地区单位耕地面积载畜量已远远超出标准,造成局部畜禽污染严重。

      来源:北极星环保会展网2016-03-28

      全国范围内的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作,始于2007年太湖蓝藻事件的暴发,此次事件直接推动了这次规模庞大的提标改造工程的开展。...直到2007年蓝藻事件的暴发,管理者和从业者才逐渐意识到,现有的执行标准或许已无法完全满足环境保护的需要。

      来源:中宜环科环保产业研究2016-03-03

      2007年江苏太湖蓝藻问题爆发,政府注意到了村镇面源污染的问题,于是在2007年底、2008年初在常州,嘉净以epc工程的方式接触到了村镇污水项目,项目实施较为传统,设计院设计,土建施工的方式为主,但当时就发现采用纯工程的方式去做

      来源:E20环境平台2016-01-08

      从2007年太湖蓝藻爆发引发的一系列水环境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富营养化的控制,不仅仅是工程技术问题,实际上变成了大生态环境乃至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

      来源:中宜环科环保产业研究2016-01-04

      1、农村污水处理解决思路合适的指引:规划先行,有序推进07年太湖蓝藻事件以后,国家开始重视农村环境与面源污染。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