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关结果425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2-11-22

      承载能力大幅增强。坚持以调整优化工业布局为抓手,以引导产业集聚为核心,加快工业项目入园落地。全市共规划建设工业园区16个,2020年主营业务收入较2015年提高81.2%。...产业基础和产业生态存在明显短板,工业现状水平与高质量发展要求存在一定差距,主要体现在工业经济规模偏小、工业增速明显放缓,产业内部结构失衡、传统产业比重过高,研发投入水平不高、创新能力亟待提升,要素成本居高不下、资源环境约束趋紧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2-11-22

      全面对接国家城镇化空间布局,围绕“一群双星多点”城镇空间布局,引导资源要素向城市群集聚,形成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匹配、重大风险防控相结合的空间格局。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发布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2-11-08

      ,确保生态功能不降低、环境质量不下降、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突破;一般管控单元以保持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基本稳定为目标,严格落实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相关要求。...优先保护单元以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维护生态安全格局,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点管控单元以将各类开发建设活动限制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之内为核心,优化空间布局,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加强污染物排放控制和环境风险防控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2-10-31

      第十一条 国务院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定期组织开展黄河流域土地、矿产、水流、森林、草原、湿地等自然资源状况调查,建立资源基础数据库,开展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并向社会公布黄河流域自然资源状况

      来源:董战峰2022-10-25

      但产业结构优化空间依然很大,主要表现为:产业结构尚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核心城市对周边城市辐射带动效应不明显,生产服务业发展滞后,对产业转型升级支撑不足,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水平有待提升等,目前大部分地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已接近或超过上限

      来源:生态环境部2022-10-10

      《行动方案》树立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强调保护与发展的协同性、联动性、整体性,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以高水平保护引导推动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双赢。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2-09-22

      提出到2025年,片区5县(市)面临的突出生态问题得到基本遏制,50万亩深山、远山和轻中度、中度以上石漠化地区生态基本修复,县城综合承载能力明显增强,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实现动态平衡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2-09-19

      注重保护与发展的协同性、联动性、整体性,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以高水平保护引导推动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坚持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2-08-30

      ,确保生态功能不降低、环境质量不下降、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突破;一般管控单元以保持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基本稳定为目标,严格落实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相关要求。...优先保护单元以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维护生态安全格局,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点管控单元以将各类开发建设活动限制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之内为核心,优化空间布局,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加强污染物排放控制和环境风险防控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2-08-17

      第二章 水污染防治第十条骆马湖区域内的产业布局应当符合水环境质量改善目标,不得超过生态系统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来源:西安市住建局2022-07-21

      二、工作目标到2025年,全市城乡建设绿色发展体制机制基本建立,建设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城市整体性、系统性、生长性、安全性不断增强,“城市病”问题有效缓解,城乡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城乡发展质量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明显提升

      重庆市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具体工作任务(项目)清单发布!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2-07-20

      城乡建设绿色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基本建立,建设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碳减排扎实推进,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持续降低,城市整体性、系统性、生长性增强,“城市病”问题缓解,城乡生态环境质量整体改善,城乡发展质量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明显提升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2-07-20

      严格落实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等管控边界,严格控制城镇空间无序扩张,优化城市城区绿色空间体系,实施城市生态用地改革创新,构建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匹配、重大风险防控相结合的空间格局

      《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土地资源保护利用规划》印发

      来源:北极星环境修复网2022-07-14

      (一)立足全域统筹,基本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坚持人口资源环境同城市战略定位相协调,统筹保护与利用,开展全市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科学研判首都全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资源本底,市域“

      荆州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印发!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2-07-05

      落实国土空间规划中生态空间管制要求,在开展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合理确定生态空间的保护目标、布局与管控要求。...立足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优化城市化区域、农产品主产区、生态功能区三大空间格局,以长江为重要生态保护屏障,重点保护松滋河、虎渡河、藕池河、调弦河、沮漳河、东荆河、四湖总干渠、引江济汉渠等河道及两侧陆域生态廊道

      来源:生态环境部2022-06-29

      《规划》坚持“四水四定”,因地制宜分类制定水资源环境承载力要求,促进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城镇空间、产业结构布局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全面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二是坚持解决流域各省份突出生态环境问题。

      来源:生态环境部2022-06-29

      坚定走绿色、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格局、城镇空间布局、产业结构与流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守住黄河自然生态安全边界。二是坚持系统治理、分区施策。

      来源:南通市人民政府2022-06-27

      园区内各类开发建设活动应控制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范围内,严格落实生态环境准入清单要求,从源头上控制环境污染、降低环境风险。...优先保护单元以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维护生态安全格局,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点管控单元以将各类开发建设活动限制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之内为核心,优化空间布局,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加强污染物排放控制和环境风险防控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2-06-20

      年,全省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城乡建设绿色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基本建立,建设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明显,碳减排扎实推进,城市整体性、系统性、生长性逐步增强,城乡生态环境质量整体改善,城乡发展质量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明显提升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2-06-08

      建立生态信用制度体系,将破坏生态环境、超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发等行为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失信范围。...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监督预警机制,构建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匹配的空间开发格局,严格控制建设规模和开发强度,防止城镇无序扩张和村庄无序建设。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