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流域生态”相关结果769

      来源:光明日报2015-05-21

      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取得明显成效,跨省界街口断面水质连续三年达到补偿条件。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5-05-19

      在流域水污染治理过程中,想要充分调动地域及部门的治水积极性,建立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是有效途径。...2011年,新安江流域正式成为我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各方约定,只要安徽出境水质达标,下游的浙江省每年补偿安徽1亿元。

      来源:法制日报2015-05-15

      建议在水污染防治法中建立省际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协调吉与黑、吉与辽共同建立省际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促进上下游经济、环境均衡发展。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5-05-12

      流域生态系统由开放型逐渐向封闭式和内陆式方向转化;过垦过牧、滥采乱伐,破坏生态屏障太行山、燕山、坝上地区,生态脆弱,恢复难度大。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5-04-29

      江苏省人大环资委的有关代表认为,当前流域管理主要面临3对矛盾,一是在水污染的流动性与环境污染防治的行政分割性之间,二是在局部开发的盲目性与流域生态保护的整体性之间,三是在区域发展的阶段性与环境保护的协同性之间

      来源:污水处理微信2015-03-13

      钟勤建代表认为,建设长江流域生态环保合作协调机制是关键,应在国务院直接领导下设立高级别协调机构,指导、协调和解决跨部门、跨行政区域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

      来源:重庆商报2015-03-04

      第三,实施大宁河补水工程,能够合理修复供水区生态环境质量状况,避免向外流域调水过多而引发汉江流域生态失衡等不良生态影响。

      来源:中新网2015-03-04

      为有效提供流域环境保护决策,海南启动了流域生态健康评估项目,对南渡江、昌化江、万泉河三大流域,以及水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的文澜江、文教河流域,进行全面的调查和评估,及时全面掌握了全省重要流域水生态环境的生态健康状况和主要压力来源

      来源:北京青年报2015-03-03

      农工党也提出要优化产业布局,保护流域生态,支撑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党派中央提案办理效果好八大民主党派中央的提案数从20份到41份不等。

      来源:海峡导报微博2015-02-15

      于晓岩:去年8月初,漳州市政府下达《九龙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制定了主要任务,包括养殖污染整治、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工业企业监管、污水垃圾处理、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等五大方面。

      来源:中国清洁门户2015-02-15

      如,广东提出强化跨行政区河流污染联合治理;广西将加强九洲江等跨界流域水污染联防联治,建立建设项目占用水域补偿机制;安徽推动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常态化,完善大别山区水环境生态补偿机制。

      来源:中安在线2015-02-13

      重点实施新安江流域国开行贷款项目、新安江流域生态修复工程等,预计项目总投资262亿元,2014-2015年计划完成投资76亿元。巢湖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示范工程。

      来源:东南网2015-02-09

      杜绝电镀、皮革、漂染等污染项目引入,确保工业项目符合流域生态要求;三是加强水域秩序管理。严格规范河道采砂作业,建立水上垃圾清运保洁队伍,定期巡查、定时清理和集中处置水面垃圾,实现水面垃圾不出辖区。

      来源:红网2015-02-06

      近日,湖南省宜章县瑶岗仙镇生态环境保护翻开了新的篇章,该镇生活污水处理厂项目正式在新屋村动工建设,这也是目前宜章县环东江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系列项目最早启动的项目。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5-02-04

      具体包括:加强南水北调沿线和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确保调水和饮用水源水质安全;大力推进南四湖等国家良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试点;深入开展小清河流域生态健康评估试点和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年度考核;总结推广马踏湖试点经验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5-01-27

      流域生态系统管理一直是我国环境管理领域的一个重点。随着环境治理工作的推进,公众对于环境治理效果的期望越来越高,促进以点为基础的环境治理项目产生出整体流域治理效果,应该成为流域管理工作的新常态。

      来源:安徽商报2015-01-26

      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涉及皖浙两省。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5-01-12

      河湖生态健康恶化,服务功能与生态产品供给能力严重下降,成为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瓶颈;目标总量控制对污染负荷减排效果显著,但与水环境容量脱节,制约流域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国家层面推广水质目标管理势在必行

      来源:科技日报2015-01-12

      围绕湖泊、流域生态系统修复、新型村镇建设等重点领域,中心实施了多个国家科技合作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等。

      来源:发改委网站2015-01-08

      完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四次提高扣缴标准,细化扣缴级次。推进近岸海域环境综合整治,继续实施三年行动计划,累计安排治理环保项目170个。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建成农村清洁工程示范村10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