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二次颗粒物”相关结果90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6-04-06

      在本地污染贡献中,兰州市pm10的全年综合来源解析结果为:扬尘(建筑施工、堆场扬尘、土壤扬尘等排放)为32.5%、机动车(机动车尾气排放的一颗粒物和气态前体生成的二次颗粒物)为16.5%、燃煤(燃煤电厂

      来源:信报2016-03-31

      有研究者认为,在大气中最终生成的pm2.5(二次颗粒物)当中,有15%-35%来自氨类气体,其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只比汽车等化石燃料产生的氮氧化物气体略小。...氨气也因此被认为是一种很难控制,但是又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的大气污染

      来源:环保智汇平台2016-03-23

      众多研究已表明,城市大气pm2.5中,由气态污染形成的二次颗粒物贡献比较大,而pm2.5是导致空气污染,加剧雾霾的元凶。...值得重视的是,由挥发性有机(vocs)形成的二次气溶胶有机气溶胶,是颗粒物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雾霾、pm2.5等大气问题在我国日趋严峻,在源头上控制vocs的排放势在必行。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6-03-02

      大气污染物种类很多,在大气环境中迁移转化非常复杂,目前对很多反应机理的认识还不到位,尤其是重污染过程中二次颗粒物形成机制十分复杂,这些都会影响空气污染预报的准确性。 贺克斌认为。...对于京津冀重污染天气的形成,经过综合来源解析结果表明,今冬京津冀地区重污染的主要贡献源依次为居民燃煤散烧、工业排放和机动车排放,其中,居民燃煤散烧是近期北京及周边地区重污染最主要的贡献源,在一排放和二次转化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来源:北极星节能环保网整理2015-10-27

      图表5:vocs对人体健康危害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东吴证券研究所整理2)vocs可以和空气中的氮氧化物结合,在太阳光的照射下会生成两种(类)污染,一种叫做二次有机颗粒物,或二次有机气溶胶(soa),是大气中

      来源:卓创资讯2015-09-18

      雾霾中pm2.5的形成分一污染颗粒二次污染颗粒。一颗粒物来自工业、建筑、交通、电力、其他生产和生活活动以及天然源的直接排放,二次颗粒物是在光化学作用下,由大气中颗粒物发生化学反应而形成。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5-09-15

      颗粒物来自工业、建筑、交通、电力、其他生产和生活活动以及天然源的直接排放,二次颗粒物是在光化学作用下,由大气中颗粒物发生化学反应而形成。

      来源:经济参考报2015-08-31

      王跃思等环保专家建议将臭氧前体纳入国家减排指标,制定针对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氮氧化合物的总量控制规划。由于臭氧前体也是pm2.5二次颗粒物前体的一种,臭氧与pm2.5治理应该结合起来,综合考虑。

      来源:经济导报2015-08-03

      作为技术供方单位之一,天津七一二通信广播有限公司技术人员对经济导报记者说,环境空气中的pm2.5主要来自两方面,直接排放的pm2.5约占50%,vocs等产生的二次颗粒物约占50%。...vocs在光化学烟雾、二次颗粒、近地表臭氧污染等环境问题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目前,vocs治理已提上我国大气污染治理日程。

      来源:中国科学报2015-06-26

      vocs)、氮氧化物(nox)和周边工业生产排放的大量氧化硫(so2)经化学转化生成的二次颗粒物对北京霾的贡献是最大的。...霾是空气中高浓度的细颗粒物(pm2.5)对太阳光的消光作用而导致的能见度下降的现象。

      来源:人民政协报2015-06-25

      《船机标准》的实施,将降低船舶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等一污染的排放,对削减二次颗粒物、臭氧等二次污染也具有重要作用。

      来源:谷腾环保网2015-06-01

      2015年初钟南山院士暗示氧化氮与近期高发的肺癌有关。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氧化氮是大气中二次颗粒物形成的元凶之一。氮氧化合物主要的释出源是什么呢?是燃煤与汽车尾气排放,而燃煤电厂又是最大排放源。

      来源:中国矿业报2015-04-22

      是由各污染源排出的气态污染经过冷凝或在大气中由多相化学反应而形成的复合体,称为二次颗粒物,其成分主要有硫酸盐、硝酸盐、铵盐和半挥发性有机等,在大多数地区,硫和氮

      来源:中国科学报2015-01-22

      燃煤等首次排放的挥发性有机氧化硫等通过大气氧化生成二次有机颗粒物和硫酸盐等。同时,中国的一排放量很大,混合二次颗粒物对人类的健康活动有很大的影响。

      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2014-12-04

      北京大气颗粒物化学组成与世界上其它地区非常相似,都主要是硫酸盐、硝酸盐、铵盐和二次有机二次颗粒物,表现出明显的二次形成特征,并无特殊之处。

      来源:大众网2014-12-04

      据研究,各类扬尘、燃煤烟尘、机动车尾气尘、二次颗粒物已成为影响我市空气质量的主要原因,其对pm2.5的贡献比例分别为37.77%、19.17%、9.70%、 24.48%。...最终这一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大众网记者了解到,1-10月份,德州氧化硫、氧化氮、pm2.5、pm10浓度分别同比改善22.8%、6.9%、19.4%、14.7%,改善幅度居全省前列。

      来源:德州新闻网2014-11-27

      而根据大气颗粒物污染来源解析结果,德州城市扬尘、燃煤烟尘、机动车尾气尘、二次颗粒物,对 pm2.5的贡献比例分别为37.77%、19.17%、9.70%、24.42%,对pm10的贡献比例分别为44.63%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4-11-27

      超低排放技术主要由湿式静电除尘技术+脱硫脱硝提效改造技术构成,而湿式静电除尘技术通过高压静电吸附作用,完成了对脱硫后烟气的再处理,有效吸收了烟气夹带的液滴中溶解的脱硫产物,避免液滴中溶解的脱硫产物在大气中结晶析出造成二次颗粒物污染

      来源:三联生活周刊2014-11-26

      由此进入,我们方才明白,构成pm2.5的主要成分中,二次生成颗粒物已经与一颗粒物相当,而且其吸湿性更强,对空气能见度影响更大。...比如,二次颗粒物的生成机制,周边省区的传输规律,未来空气质量的准确预报,以及pm2.5对人类健康的切实影响,都有待科学家继续探索。刚刚结束的apec会议,给了各界一个试验退烧药的良机。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4-06-25

      氧化氮主要来源于机动车和燃煤、工业污染; pm10、pm2.5是不同粒径的颗粒态物质,其来源更加广泛、成因更加复杂,既包括施工扬尘、燃煤和工业烟粉尘、机动车尾气碳黑等直接排放的颗粒物,也包括燃煤、工业和机动车燃料燃烧排放的气态污染经大气化学反应生成的二次颗粒物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