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封存技术”相关结果141
      全球CCUS<mark>技术</mark>和应用现状分析

      来源:现代化工2021-04-29

      以当前的技术,燃烧后捕集co2的成本大约是40美元/t co2。2.2 碳利用和封存技术从国内外项目经验看,地下封存、驱油和食品级利用,是当前较主流的方向。图2展示了主要的碳利用和封存技术

      来源:国家发改委2021-04-27

      未来还将继续推动煤电的低碳化发展,并积极开展试点示范项目,包括通过碳捕捉、封存技术控制和降低因为煤炭消费带来的排放。...中国愿发挥新能源产业技术优势,与共建“一带一路”伙伴国加强合作,推动“一带一路”国家能源供给向高效、清洁、多元化方向转型,实现绿色经济复苏。

      来源:中国化工报2021-04-16

      报告还指出,如果ccus(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不能普及,化工行业几乎不可能实现净零排放,相关技术将是行业的重点攻克方向。...大力推动低碳技术应用会上,黄润秋强调,“十四五”是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时期。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4-12

      更重要的是,如果发展生物质加碳捕集和封存技术还能实现负碳排放,所以,将来农林废弃物、垃圾焚烧发电自然会在碳市场中得到认可并获得收益。”...“我国在绿色低碳技术上相较于欧美国家有领先性,但却沿用了国际上现在看来已经落后的标准,所以,在碳排放的核算上不宜再采用统计上报和摸清估计的方法,要利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实现碳排放的高密度实测,为碳排放交易和标准制定提供精准化

      碳中和目标下中国能源转型路径分析

      来源:国际石油经济2021-04-12

      低碳技术取得更快突破,其中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大规模商业化应用;风、光等可再生能源竞争力不断增强;储能技术在2025年后得到大规模应用;燃料电池车在2030年前具有竞争性。

      魏一鸣:关于我国实现碳中和的对策与建议

      来源:北理工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2021-04-05

      -2060年的30年内需要实现净碳排放从108-111亿吨至0吨,其中能源系统低碳转型仍然是重点,这不仅影响 “碳中和”的实现,也影响实现“碳中和”的代价,对于难以消除或降低的碳排放可由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

      碳捕获、利用与<mark>封存</mark><mark>技术</mark>?一文了解CCUS<mark>技术</mark>如何助力碳中和

      来源:腾讯研究院2021-03-31

      2 / 固碳潜力(1)年度:至2050年生物质能碳捕获与封存技术、直接空气碳捕获与封存技术都可以每年碳捕获和封存5-20gtco2。

      殷红: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对银行意味着哪些机会与挑战?

      来源: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2021-03-31

      二是绿色低碳技术将加速创新,产业的绿色升级依托技术的进步,如光伏成本在过去10年中下降了80%-90%,行业投资价值显著上升;三是碳捕捉、碳封存技术也将快速发展,最终实现商业可持续。

      碳中和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来源:资产交易信息2021-03-29

      ccus(碳捕集、封存和利用)技术指在生产过程中提纯二氧化碳,通过管道、公路、铁路等进行压缩运输,从而加以利用,或注入深层地质构造进行封存的相关系列技术

      “两个替代”和中国能源互联网将对我国碳中和贡献度超80%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3-24

      在全面中和阶段,依托深度脱碳、碳捕集与封存技术和碳汇资源中和剩余少量的化石能源碳排放,有望2055年左右实现全社会碳中和。另外,基于中国能源互联网的减排方案,全社会减排成本相对较低。...中国能源报:报告提出,基于中国能源互联网的碳中和实现路径,代表了以新能源为主体、少量化石能源+ccs(碳捕集与封存)和必要碳汇的综合路径。这一路径背后的技术、经济和战略研判是什么?

      来源:能源研究俱乐部2021-03-18

      、产运储销基础设施薄弱、终端用氢成本较高等困境,肩负碳中和重任的碳捕集与封存技术(ccs)离大规模商业化应用还有很远距离。...碳中和,呼唤着技术的快速突破和市场的有效激励。可以肯定地说,当前人类并不具备实现碳中和的技术经济条件,未来仍需要推动成本进一步下降,推动仍处于理论或试验阶段的颠覆性技术突破应用。

      《亚洲颠覆性<mark>技术</mark>碳捕集、利用与<mark>封存</mark> ——2020年<mark>技术</mark>与<mark>技术</mark>推动者汇编》

      来源:联创低碳湖南2021-03-16

      亚行专业顾问团队根据区域技术援助项目(ta9686-reg)中“可持续能源技术领域综合高影响力创新”:碳捕获、利用和封存可行性分析,编制了《亚洲颠覆性技术碳捕集、利用与封存——2020年技术技术推动者汇编

      来源:中国网2021-03-12

      制定国家低碳科技发展战略,推进碳捕集与封存技术突破,多路径赋能绿色低碳发展。加快推动交通运输电气化,以互联网+等科技手段创新引导形成绿色、共享生活方式。...加强核能技术创新与安全保障,加大清洁能源地质勘探力度,发展太阳能、风能、水能、氢能、地热高效利用技术,攻克人工光合成等二氧化碳利用技术难关,提高碳循环效率。

      零碳干货|碳捕捉是怎么一回事?

      来源:良之零碳2021-03-11

      目前,碳捕集与封存是唯一能够大幅(可达90%)减排电力与工业co2排放的技术。如果不采用碳捕集与封存技术,达到国家减缓气候变化远期目标的整体成本将会上升25%。

      来源:生态环境部2021-03-09

      制定国家低碳科技发展战略,设立重大专项,汇聚跨部门科研团队开展重点地区和重点行业碳排放协同科研攻关,加强国际技术合作互助,推进碳捕集与封存技术突破,多路径赋能绿色低碳发展。

      “碳中和”对钢铁行业的影响初探(一)

      来源:我的钢铁网2021-03-09

      六、中国实现“碳中和”的路径我国要实现“碳中和”必需做好“减法”和“加法”,一方面是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另外一方面是增加碳汇、发展碳捕集和封存技术(ccus)等,最终实现排放量和吸收量的平衡,

      来源:中国船检2021-03-04

      封存技术主要有地质封存和海洋封存两种类别,其中地质封存是指将捕捉的co2储存于地质构造当中,实现与大气的长期隔绝的过程,目前主要有咸水层、油气层、煤层和页岩气封存四种方式,由于技术和成本原因,也考虑到封存技术对环境的影响

      来源:中国环境报2021-02-10

      主动为企业和技术研发单位牵线搭桥,孵化培育适宜的碳捕集、利用、封存技术,提升园区项目和产品的低碳含金量和市场竞争力。推广低碳园区试点向老园区全面铺开。...培育扶持碳捕集技术、低碳产品的研发、应用与推广。工业园区管理部门可依托园区能源、原材料、废弃物循环系统,挖掘内部企业之间的碳互补性潜力,推动低碳技术与既有节能减排项目的嫁接融合。

      来源:中油工程建设2021-02-07

      答ccus(carbon capture,utilization and storage, 碳捕获、利用与封存技术是ccs(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碳捕获与封存技术新的发展趋势

      来源: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2021-02-05

      钢铁行业的降碳途径主要包括减少钢铁产量、高炉长流程向电炉短流程转型、开发低碳冶炼工艺、发展清洁能源、实施节能改造、开发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等。...如:我国经济发展还离不开钢铁产品的支撑,钢产量短期内难以大幅下降;电炉短流程置换的政策支持力度不足;企业发展风能、光伏清洁能源受地理位置、场地等因素制约;缺乏技术成熟可靠且经济可行的新型低碳冶炼工艺、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