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河湖生态环境”相关结果1015

      来源:北京日报2016-03-08

      同时通州还安排了69项水系治理工程,并与津冀两地携手,以生态环境的治理和改善为主要内容,着力打造国际一流和谐宜居示范区。...同时,将水系治理与河湖水系连通及循环利用相结合,与治污相结合,与南水北调地下水回补相结合,最终形成水清、岸绿、水体循环的生态景观。预计到2017年年底,境域内河流地表水全部达标。

      来源:荆楚网2016-03-07

      调,产业结构调优;提,全面提高生活污水处理排放标准;净,控制减少农业污染;连,河湖相连、蓝绿织城。问: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的总体思路是什么?湖北省如何加强沿江省市的合作,形成联防联治体系?...辜胜阻建议,以习总书记提出的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方向,抓源头、改体制、建机制、严治理、强保障,修复长江生态环境,让长江永葆生机。问:如何共享生态长江建设发展路径?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2016-03-03

      要把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作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项目的优先选项,实施好长江防护林体系建设、水土流失及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退耕还林还草、水土保持、河湖和湿地生态保护修复等工程。探索建立上下游生态补偿机制。...他强调,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来源:新华网2016-02-25

      要把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作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项目的优先选项,实施好长江防护林体系建设、水土流失及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退耕还林还草、水土保持、河湖和湿地生态保护修复等工程,增强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等生态功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转变发展理念,绿色既是理念又是举措,环保既是制约,更是新的发展契机。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6-02-23

      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这是更好地保护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的重大机遇。...长江流域堤防长度近13万公里,有水库5万多座,河湖取水口30.8万个,水电站1.9万座,装机容量1.9亿多千瓦,占全国水电装机近60%。在挖砂方面,仅洞庭湖区高峰年采砂量就相当于10年沉砂量。

      来源:经济参考2016-02-22

      山东省为解决青岛、烟台等市的用水需求,计划对70多座引黄涵闸进行改造加大引水力度,并规划了60余个江河湖库水系连通工程,进行跨流域调水。...过多的引调水工程导致长久维持的河流关系发生了变化:上游将水大量引走之后,常常引起下游河床裸露,湖泊干涸,造成生态环境不可逆的损害。

      来源:上海市政府2016-02-20

      经济发展不能留下污染长江沿岸的港口码头、黄金水道上来来往往的各种船舶,带动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却也造成母亲河生态环境的破坏,其环境影响正日益凸显。...一方面将建设和完善水源地保护体系,加强水源地保护力度;另一方面加快推进污水治理和河湖水系综合整治,改善河道水环境质量。河流江水之外,湿地同样是长江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来源:中国网2016-02-18

      其中,生活用水占总用水量的12.6%;工业用水占22.2%;农业用水占63.5%;生态环境补水(仅包括人为措施供给的城镇环境用水和部分河湖、湿地补水)占1.7%。...各类用户耗水率差别较大,农业为65%;工业为23%;生活为43%;生态环境补水为81%。

      来源:河道治理500例2016-02-16

      自19 世纪中期起, 罗纳河一直承担着社会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工业和生活排污导致水质恶化;河床渠道化促使沼泽地向阔叶林地转化;开设旁侧河道使水的流量变小, 水体中的优势物种被静水生物所取代, 河湖出现富营养化现象

      来源:青海人民政府2016-02-15

      深入实施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持续推进林草植被保护和建设,加强水土流失预防和治理,着力改善人居环境,实现区域生态环境逐步好转。柴达木水源涵养区。...三、强化江河源头水生态保护到2020年,新增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4500平方公里,全省重要江河湖库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88%以上。

      江苏《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6-02-01

      推进海绵城市建设,通过绿色生态方法与灰色基础设施的有效结合,充分发挥城市水体、绿地、道路、建筑及设施等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净化和缓释等作用,能够平衡城市建设与水生态环境的关系,实现城市防洪排涝能力综合提升...城市规划建设遵循人水和谐的理念,最大限度地保护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优先利用河湖水系、自然山体和园林绿地系统,优先采用生态措施,提升城市水循环系统的自然调蓄和自然涵养能力。二是因地制宜,科学规划。

      来源:点绿科技微信2016-01-29

      落实河湖水域岸线用途管制制度。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对重要生态系统和物种资源实行强制性保护。第10条中明确指出,确保农业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总体得到遏制,实施并完善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总体规划。

      来源:新华网2016-01-29

      要开展全流域水环境和江河湖综合治理,科学有序开发岸线资源,强化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建立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协调机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说。...明确长江经济带发展中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具有现实针对性。

      来源:中国国土资源报2016-01-20

      依据不同类型实施修复地球上现存的自然生态系统,包括森林、草原、荒漠、湿地、河湖水域、海洋,大多处在不同的退化阶段,因而需要不同的对待和处置。...在实际生活中,还有许多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形成的新人工生态系统(城市、农田、工矿交通建设用地),由于种种原因其生态环境欠佳,同样需要土地整治进行人为改善。

      来源:新华月报2016-01-11

      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6-01-06

      及时修订城市水系、排水防涝、绿地系统和道路等专项规划,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将控制指标细化落实到规划地块,强化对城市河湖水系和山体林地田等生态空间的保护。(二)完善标准规范,严格实施监管。...一、目标要求通过海绵城市建设,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实现自然渗透、自然积存、自然净化的目标。

      来源:中国新闻网2016-01-05

      要积极实施江河湖库水系连通,因地制宜建设区域水网工程,提高重点区域水资源调控能力和水生态环境容量。要落实河湖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加强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大力发展农村水电。...要紧紧围绕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这一新形势,充分发挥水利在稳定投资需求、拉动经济增长,引导经济转型、推动提质增效,助力脱贫攻坚、惠及民生福祉,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持续发展方面的基础性、先导性、保障性作用。

      来源:海绵城市俱乐部2015-12-31

      通过海绵城市建设,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二 要严格城市河湖水域空间管控。三 要因地制宜做好河湖水系连通。四 要推进城市水生态治理与修复。五 要建设雨水径流调蓄和承泄设施。六 要完善城市防洪排涝体系。七 要强化城市水资源管理与保护。

      来源:新华网2015-12-29

      借助南水,北京重点回补了多年超采严重的密云、怀柔、顺义水源地,还利用南水向城市河湖及水源地补水1.7亿立方米,城市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同时,由于南水补充,北京地下水得以休养生息。

      来源:信达证券2015-12-22

      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全面提升森林、河湖、湿地、草原、海洋等自然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其中,在第五条坚持绿色发展,着力改善生态环境中对环境问题提出了以下的具体说明:推动低碳、能源改革推动低碳循环发展。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能源技术创新,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