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气候变暖”相关结果209

      来源:新华社2020-02-26

      分析结果显示,含否认气候变暖的“伪科学”内容推文中,38%由自动程序生成;另有28%关于石油巨头埃克森的推文由自动程序生成。相比之下,支持采取环保行动的推文只有5%由自动程序生成。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0-02-26

      全球既面临着人类活动造成的气候变化的强度和规模激增,又面临着气候变暖造成的气候容量空间的明显萎缩。目前,全球许多地区气候容量空间正在趋于饱和,有些地区还出现了超载,气候风险总体正在不断升高。

      来源:前瞻网2020-02-21

      联合国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根据人类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方面的措施,对未来气候变暖提出了四种设想。...最近的观察表明,这种类型云层的覆盖范围会随着气候变暖而减少,这意味着较少的太阳能量会被白色的云表面反射回太空。

      来源:生态学家2020-02-21

      当前的地球系统模式主要关注于气候变暖如何影响冻土活动层的高度及其水文状态。随着气候变暖,高纬度地区的冻土活动层的垂直高度将逐渐扩张。...导读 全球约60%的土壤碳储存在多年冻土区,随着气候变暖促进土壤碳排放,多年冻土区域有可能因此成为一个巨大的碳源。当前的地球系统模式只模拟了冻土垂直水平上的缓慢融化,而没有考虑到冻土的突然解冻过程。

      来源:海洋世界传播2020-02-11

      不幸的是,随着全球气温升高,气候变暖,饮用水和灌溉用水的需求量都将增加。在20世纪,人类对淡水的消耗增加了9倍,而以前由雨水自然灌溉的农作物则需要采用人工灌溉。中国有多缺水?

      来源:国是直通车2020-01-17

      直到这场山火顽固得难以扑灭时,人们才意识到,如果失去了山林对大量二氧化碳的储存功能,气候变暖的趋势或许将变得不可逆转。拯救澳大利亚山林迫在眉睫。

      来源:科技日报2019-12-19

      这里也是气候变暖最强烈的地区之一,升温速率是全球平均水平的2倍。在气候变暖变湿背景下,亚洲水塔正在发生固液比例失衡的转变,影响着我国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20多亿人的生存和发展。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9-12-11

      舆论普遍认为,地球即将面临升温失控的临界点,应对气候变化危机“已无退路”,人类不缺阻止气候变暖的知识和手段,缺的是政治意志和雄心。

      来源:防护工程2019-12-04

      另外,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气候变暖问题日益严峻,使得自然环境无法很好的进行自我修复,因而有效选用污水处理技术,扩大污水处理范围,明确划分污水种类及成分,实现有的放矢的处理目标。

      蓝藻水华治理——打捞能否控制蓝藻生长?

      来源:Algae Hub 藻智汇2019-10-28

      在全球气候变暖和极端天气不断出现的大背景下,中国湖泊面临较为严重的富营养化,蓝藻水华必然会大规模出现和暴发。

      水与能源同美共生 共谱可持续新未来——格兰富联合国际水务智库发布《水美中国》白皮书

      来源:格兰富2019-09-18

      2018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全球升温 1.5c 特别报告》,为气候变暖再敲警钟,呼吁全球各国在土地、能源、工业、建筑、运输和城市建设等各个层面都应迅速推进“深远而广泛”的变革

      来源:中国矿业网2019-09-03

      工业文明在给人类带来优越生活条件的同时,也由于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大量的化石能源消费,工业废料、废气的野蛮排放,超出了自然界的承受极限,违背了自然规律,造成了资源枯竭以及大气污染、土地荒漠化、地下水系破坏、气候变暖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9-08-27

      五大圈层的变化就是气候的变化,不管是从空间尺度看(全球尺度、半球尺度、洋盆尺度),还是从时间尺度看(1750年以来),气候变暖的趋势都没有变化。

      来源:土壤观察2019-07-16

      该研究揭示了土壤碳稳定性机制在调节土壤碳分解过程对气候变暖响应中的关键作用,相关结果为准确认识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与气候变暖之间的反馈关系提供了启示。...这一参数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与气候变暖之间反馈关系的方向与强度,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中的关键参数。

      来源:京环之声2019-07-12

      气候变暖为标志的气候变化是由于人类因素导致地球气候系统加速变化,其变化的速度超出人类社会能够适应的速度,也超出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对环境、经济和社会产生广泛和深刻的影响,威胁到人们的生计

      来源:中国煤炭资源网2019-07-08

      净零排放2018年,一联合国科学家小组表示,为将气候变暖温度控制在1.5摄氏度,本世纪中叶,人类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必须达到零净值。...“如果将气候变暖温度控制在1.5摄氏度,则本世纪末前还允许排放4200-5800亿吨二氧化碳。而目前现有和拟建设的能源基础设施排放量将合计达8460亿吨,远超前述数字。”科学家表示。

      来源:观研天下2019-07-04

      四、技术环境环卫车本身就是汽车产业中为迎合产业发展而出现的技术升级,在全球气候变暖、能源的缺乏的背景下,它倡导人们要走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

      来源:中国科学院网站2019-07-03

      在周边地区人类活动释汞量持续走高和气候变暖加速冰川消融的背景之下,冰尘汞污染物的二次释放对受融水补给下游地区生态环境的潜在影响值得深入关注。

      来源:北极星环保会展网2019-06-06

      作为全球范围内超大规模的世界环保博览会平台,世环会6大主题展分别在水、污水、空气、气候变暖问题上,为市政、民用和工业环保领域提供一整套产品技术解决方案。

      来源:朗福环保2019-04-09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化工业社会中使用大量的煤炭、石油、天然气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正急剧增加,加之地表森林植被不断遭受破坏,温室效应造成的气候变暖问题迫在眉睫!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