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净零排放”相关结果241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2021-06-13

      解振华介绍,“国际社会正在加快推进气候治理进程,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73%的国家已承诺,到本世纪中叶实现净零排放目标,并将其视作新一轮技术革命中抢抓经济发展先机的重要机遇。”

      来源:《中国石油和化工产业观察》2021-06-12

      2021年2月推出绿色转型战略,计划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重点通过碳补偿实现。...英国石油公司(bp)制定了向综合能源公司战略转型的具体方案,计划不晚于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即生产的能源和运营过程中的碳排放降为零。

      德意志资产管理公司正式完成对中晶环境的投资

      来源:中晶环境2021-06-11

      ——交易的突出亮点在于德意志资产管理公司的承诺:致力于拓展气候投资机会,通过全球共同努力将气候变暖控制在1.5°c的水平,力争在2050年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

      来源:中国环境报2021-06-11

      曹明德:从国际经验来看,英国、新西兰、加拿大、德国、法国、瑞典、丹麦、匈牙利等国已经陆续将2050年实现碳中和、气候中性或净零排放的目标纳入本国有关法律的调整范围,斐济、西班牙、智利等国家也发布了有关立法草案

      来源:搜狐教育2021-06-10

      但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的关键技术中,50%目前尚未成熟,因此迫切需要科技创新,这也成为各国竞争的新焦点。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6-09

      2045-2060年为深度减排期,需以深度脱碳为首要任务,通过负排放技术和碳汇应用为必要的碳排放部门提供中和手段,从而兼顾经济发展与减排行动,最终实现“净零排放”目标。

      来源:五矿经济研究院2021-06-09

      碳中和中的“碳”,泛指造成地球气候升温的温室气体,而“中和”使用了化学中和反应概念,用以说明达到碳中和并不是实现温室气体零排放,而是指一定时间内温室气体排放和吸收相互抵消达到了一种平衡状态,是净零排放的概念

      碳中和:围绕碳产业链的产业运营

      来源:东滩智库2021-06-09

      根据iea预测,相较于巴黎协定2℃的温升目标,为实现2050年全球碳净零排放的额外脱碳工作中,ccus将贡献25%的份额。

      一文读懂碳排放权交易

      来源:新基建投融圈2021-06-07

      《巴黎协定》提出,要把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摄氏度之内并努力控制在1.5摄氏度,必须在本世纪下半叶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即碳中和。

      钢铁产业碳中和途径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来源:中国冶金报社2021-06-06

      第二步,针对钢铁产业快速降碳阶段,在低碳高能效冶炼基础上,研发和应用钢铁-化工联产技术(见图1),增加碳汇,实现碳净零排放。...第二步,针对钢铁产业快速降碳阶段,在低碳高能效冶炼基础上,研发和应用钢铁-化工联产技术(见图1),增加碳汇,实现碳净零排放

      中航泰达助力包钢低碳环保攻坚战 实现首套高硫高氟烧结烟气超低排放

      来源:中航泰达2021-06-04

      超低排放改造后,湿法脱硫后的烟气,通过回转式ggh烟温从45℃升温至240多℃,经过补燃至280℃,然后进入scr脱硝,脱硝后的烟气再通过回转式ggh降温,最后排烟温度约90多℃,彻底解决了视觉污染问题,实现了“净零排放

      来源:中国化工报2021-06-04

      巴斯夫全球副总裁郑大庆告诉记者:“巴斯夫设定更宏伟的目标,即2050年实现全球二氧化碳净零排放

      来源:中国石油报2021-06-03

      2019年12月以来,欧美国际石油公司纷纷发布了碳减排和转型承诺,多数公司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

      来源:中国化工信息周刊2021-06-03

      全球气候变暖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日益严峻,温室气体的排放是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因素,因此《巴黎协定》指出,全球应加强国际合作,加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尽快实现温室气体排放达到峰值,本世纪下半叶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

      丁爽 | 碳中和之关键:及时达峰 抑制峰值

      来源:首席经济学家论坛2021-06-03

      2020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宣布,中国将在2030年前实现碳排放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净零排放)。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1-05-31

      “碳中和”是指人为排放量(化石燃料利用和土地利用)被人为作用(木材蓄积量、土壤有机碳、工程封存等)和自然过程(海洋吸收、侵蚀-沉积过程的碳埋藏、碱性土壤的固碳等)所吸收,即净零排放

      来源:中国青年报2021-05-31

      丁仲礼介绍,碳中和是指人为排放量(化石燃料利用和土地利用)被人为作用(木材蓄积量、土壤有机碳、工程封存等)和自然过程(海洋吸收、侵蚀-沉积过程的碳埋藏、碱性土壤的固碳等)所吸收,即净零排放

      安全生产大于天  落实责任促发展 中晶环境正式启动“安全生产月”活动

      来源:中晶环境2021-05-28

      安全生产是每个企业的头等大事,中晶环境将继续秉持对员工负责、对业主负责的态度,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推动企业高效发展,并将此次安全生产月所强调的安全责任意识落实到全年和整个项目的运营周期,在打造碳平衡、碳中和及净零排放的大环境下

      负碳排CCUS技术的商业化前景与机遇

      来源:国泰君安产业观察2021-05-28

      年达到co2净零排放(又称“碳中和”),即企业或机构通过植树等方式抵消其co2排放量;在2067年达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又称“温室气体中和或气候中性”),即除co2外,企业或机构通过植树等方式还应抵消其甲烷等温室气体排放量

      来源:中国建材报2021-05-27

      碳达峰碳中和的核心是达峰后逐年碳排放减量,直至实现碳中和的碳净零排放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