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固碳”相关结果320
      中国水务企业及水务项目荣获2022年全球水奖荣誉

      来源:GWI研究2022-06-02

      以及由中国企业承建的获奖国际项目为: 北京排水集团凭借深度污水处理的绿色低碳解决方案(通过管理创新提升系统综合效能实现降碳、通过技术创新高效开发可再生能源实现替碳、通过生态服务创新高效利用再生资源实现固碳

      来源:北极星垃圾发电网2022-05-12

      该项目是全球首个采用“城市垃圾资源化制沼气-沼气资源化制氢固碳-加氢站”工艺建设的绿氢绿炭工厂示范项目。...该项目成功将污泥与餐厨合并处置、制沼气、沼气制氢,制氢过程同步固碳生产炭黑、石墨、石墨烯,最终实现绿氢服务于氢燃料电池车等三个产业(垃圾固废无害化、碳资源化、制氢加氢一体化)和十几个关键技术环节连通,形成可复制的基于城市垃圾的绿氢制

      来源:重庆市生态环境局2022-05-09

      发挥碳强度控制引导作用,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统筹区域和城乡低碳发展,控制工业、建筑、交通、新基建等重点领域的温室气体排放,增强生态系统固碳能力,控制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二是主动适应气候变化。

      来源:北极星水处理网2022-05-01

      加大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力度,结合院校资源优势,在生物固碳、尾水循环利用及生物膜治理等方面,融合多领域前沿技术,探索水生态修复领域的新产品、新工艺。

      来源:北极星垃圾发电网2022-04-26

      因地制宜示范推广秸秆科学还田适用技术,形成适应机械化生产、助力后茬作物稳产优质的秸秆还田规程,推进秸秆就近就地轻简化科学还田,提高土壤钾素利用率,促进农田土壤固碳增汇,巩固提升土地综合生产能力。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2-04-25

      黄河水沙治理成绩显著,毛乌素沙漠面积不断缩小,“人进沙退”使得绿色版图向北推进400千米,流域森林覆盖率达到36.8%、植被覆盖度达到60.7%、植被固碳量上升至477.5克/平方米,淤地坝达到3.4万座

      来源:泰达低碳中心2022-04-22

      按照企业实际,结合产能替换、节能技术改造、设备更新、能源低碳化、资源循环利用、固碳、数字化改造等方式,深入研究确定碳减排路径,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2-04-19

      支持研发应用减碳增汇型农业技术,探索建立碳汇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助力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参与长江黄河等流域生态保护、东北黑土地保护、重金属污染耕地治理修复。支持社会资本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

      来源:北极星环境修复网2022-04-06

      化肥利用率达到43%,单位面积化肥强度在现有基础上下降5%,土壤固碳减排能力持续提升,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6%以上,肥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率达到90%以上;创建健康土壤基地(主体)500个。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2-04-06

      坚持全域多层次增绿固碳,提高生态系统碳汇能力。(七)建立健全激励引导机制。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2-03-31

      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循环农业,促进农业固碳增效,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计划、化肥农药减量替代计划,加强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制定钢铁、有色金属、建材、化工等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

      农作物生物质资源化利用综述

      来源:无知一熊2022-03-28

      1.3农作物生物质资源化利用具有固碳和减碳的战略价值农作物生物质是光合作用转化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产物,是可再生资源,其资源化利用具有固碳和减碳的战略价值。...而且,农作物生物质的资源化利用事关循环经济发展、资源节约与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和生产生活方式创新等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尤其具有固碳和减碳的战略价值,理当资源化利用。

      来源:北极星环境修复网2022-03-23

      地带性植被类型、生产生活生态需要等因素, 因地制宜确定树种、草种.半干旱区要选用耐干旱、耐瘠薄、抗风 沙的树种草种,能够满足乔木生长的微地形要优先栽植乔木树种; 暖温带区要选用生长量大、材质优良、抗病虫害、固碳能力强且自

      来源:黑龙江生态环境厅2022-03-23

      保护区内水源充足,植被完整,泥炭土层极为丰富,2万公顷湿地面积年固碳总量达61152吨,具有碳汇量丰厚、固碳能力强的功能。

      来源:能源发展与政策2022-03-18

      她建议,加快秸秆能源化利用,提高减排固碳贡献。...赵立欣指出,秸秆能源化利用的减排固碳潜力最大,基于2020年秸秆五化利用比例核算,8.5%的秸秆能源化利用量,温室气体减排贡献达到30%,应该重点扶持和推动该技术在东北、华北、西北等冬季取暖需求旺盛区域

      来源:中晶环境2022-03-08

      推进负碳技术发展,应研究负碳技术与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之间的协同关系,引领构建生态安全的负碳技术体系;攻关固碳技术核心难点,加强森林、草原、湿地、海洋、土壤、冻土的固碳技术升级,提升生态系统碳汇。

      来源:环境经济杂志2022-03-03

      关于加强长江中下游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控的提案⑨ 关于充分发挥工业互联网在实现能耗和碳排放管理中重要作用的提案⑩ 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提案 关于持续加强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提案 关于加强东北黑土地保护,实现粮食安全与固碳增汇协同发展的提案

      来源:新华社2022-03-03

      同时,充分发挥智库作用,从能源、固碳、政策等方面开展咨询研究,明确“发电端”“消费端”“固碳端”三端发力的技术研发体系,进行“控碳-减碳-低碳-中和”的碳中和发展路线图等研究工作。

      来源:北极星水处理网2022-02-11

      生态农场是农业绿色发展、污染防治、减排固碳的基本单元。...坚持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方向,在全国建设一批产地绿色、产品优质、产出高效的生态农场,推广生态农业技术,培育生态农业市场主体,生产绿色生态农产品,探索构建农业生态补偿机制,为加快农业绿色转型、乡村生态振兴和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做出更大贡献

      来源: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2022-02-08

      “十四五”期间,中国石化将加大建设力度,研究建立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研发中心,建成“技术开发-工程示范-产业化”的二氧化碳利用技术创新体系,延展清洁固碳产业链,打造碳减排技术创新策源地,力争再建设百万吨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