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水资源短缺”相关结果1005
      长江大保护视角下鄱阳湖湿地保护的研究思考

      来源: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2021-08-16

      长江大保护视角下鄱阳湖湿地保护和修复的关键问题启示1:对照典型现象,全面归纳湿地生态环境问题鄱阳湖湿地的典型退化现象包括秋冬季水位低枯、营养水平不断上升、湿地植被中生、旱生明显、沉水植被衰退等,可归结为水资源短缺

      来源:环境保护2021-08-13

      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以“人工湿地”为重点,通过“水质提升—用水统筹—生态调蓄—供水开源”,统筹不同方面协同配合,加快改善水环境质量、缓解水资源短缺矛盾、恢复水生态系统健康,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环保行业2021年中期策略报告:聚焦碳减排、减量化与<mark>资源</mark>化

      来源:首创证券2021-08-13

      我国区域水资源差异巨大,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突出,污水资源化市场空间大。“十四五”规划对于污水处置率和处置质量做出了明确要求,污水提标改造趋势确定。

      黄河流域水生态环境问题诊断与保护方略

      来源:《环境保护》2021-08-12

      黄河流域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水资源短缺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一是黄河流域水资源时空分配不均,总量呈减少趋势。黄河流经地区多属干旱半干旱地区,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52mm。

      农村<mark>水资源</mark>利用现状及水污染防治研究

      来源:水工业市场杂志2021-08-06

      在构建节水型社会的进程中,水资源短缺问题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农村发展同样面临缺水以及水资源无法多级高效利用的问题。...二、农村水资源利用及废水处理问题根据调研,笔者发现,解州镇周围村庄水资源利用存在以下问题。

      农村<mark>水资源</mark>利用现状及水污染防治研究——以解州镇周边村庄为例

      来源: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21-08-06

      在构建节水型社会的进程中,水资源短缺问题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农村发展同样面临缺水以及水资源无法多级高效利用的问题。...二、农村水资源利用及废水处理问题根据调研,笔者发现,解州镇周围村庄水资源利用存在以下问题。

      来源:北京日报2021-07-30

      水资源短缺几乎成为制约首都发展的第一“瓶颈”,启动再生水发展战略,迫在眉睫。“一举两得”破解水脏水少北京的再生水开发之路,一走就是20年。...市水务局提供的资料显示,北京每年水资源缺口达15亿立方米。国际公认的用水紧张线是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低于1700立方米,严重缺水线是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低于500立方米。

      来源:北极星水处理网2021-07-20

      全区城市(县城)污水处理率稳定保持在95%以上,县城及城市污水处理能力基本满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水环境敏感地区污水处理基本实现提标升级;推动梧州市、北海市、涠洲岛等再生水利用建设、运营示范试点,缓解区域水资源短缺

      2021年中国污水处理行业专题调研与深度分析报告

      来源:韦伯咨询2021-07-19

      由此可见,我国水资源短缺情况较为严峻,经济发达省份大都属于缺水区域,呈现区域分布不均的形势。二、水资源污染严重,整体水质仍有提升空间我国水污染主要是由于废污水的排放导致地表水污染,进而影响水资源质量。

      污<mark>水资源</mark>化“十四五”有望提速 但入局这一市场并不简单

      来源:辰于公司2021-06-25

      同是缺水国家,中国污水资源化行业发展并不顺利,直到2019年污水资源化率也仅为20.93%,2011~2016年间的提升比例甚至不足2%,主要在于面对水资源短缺困境,中国政府过去更重视跨流域调水、划定用水量红线等方式

      来源:长江商报2021-06-22

      目前我国污水处理率已接近饱和,未来增量主要在于提标改造,水资源短缺及水处理标准的提高将推动污水处理产业的升级,膜工艺根据其本身的技术优势在污水资源化市场得到广泛应用。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6-18

      “特别是在西部干旱、半干旱区域,一边面临水资源短缺难题,一边又存在大量矿井水未被利用,这一矛盾非常突出。”王方田坦言。“对于矿井水资源量到底有多少,长期以来说法不一。

      十四五污水处理规划发布 千亿<mark>资源</mark>化市场空间加速释放

      来源:华宝证券2021-06-17

      水资源短缺情况严峻,人均水资源区域分布不均。截至 2019 年,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为2077.7 立方米/人,略高于中度缺水线(2000 立方米/人)。

      来源:国家发改委2021-06-16

      水资源化利用是缓解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举措。...推进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梯级利用,将达到相应水质要求的再生水就近回补自然水体或回灌地下水,补给生态环境;再生水通过自然水体储存、净化后,作为水资源在一定区域内进行调配,再次用于生产和生活,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来源:国家发改委2021-06-16

      近年来,我国在城镇环境污染防治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环境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但仍面临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和水生态损害等问题。...三是注重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

      2021年中国污水处理产业最新政策汇总一览

      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2021-06-11

      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系统推进污水处理领域补短板强弱项,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促进解决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水生态损害问题,推动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把污水资源化利用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来源:国家发改委2021-06-09

      特别是,55个沿海地级以上城市中有51个为缺水城市,12个海岛县全部为缺水县,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海水淡化是重要优质增量水源,对缓解沿海地区和海岛水资源短缺,保障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国家发改委2021-06-09

      海水淡化作为节水开源的一条重要途径,具有水质优、水量稳、不受气候影响等特点,可有效缓解沿海水资源短缺问题。...二、布局产业集群,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海水淡化是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是解决我国沿海地区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

      来源:国家发改委2021-06-09

      我国沿海地区水资源短缺,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沿海地区对淡水资源的需求日趋迫切,仅靠长距离调水难以彻底解决。...海水淡化作为水资源增量技术,是沿海缺水地区解决水源短缺问题的重要选择,并且相关技术可拓展应用至苦咸水开发保护利用、污水资源化利用、工业用水高效循环利用等领域,助力生态文明建设,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全国各省市海水淡化产业“十四五”发展思路汇总分析(图)

      来源:中商情报网2021-06-07

      资料来源:自然资源部、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3、北部海洋经济圈工业用海水淡化工程占比较高截至2019年底,全国海水淡化工程分布在沿海9个省市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城市和海岛。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