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碳消费”相关结果295

      来源:新华日报2021-07-01

      谢和平院士说,碳中和的未来发展关键要在“少碳”“用碳”和“无碳”排放进行全面技术创新,要大力发展实现碳中和的新原理、新技术。...更加重视煤炭生产、加工、储运、消费全过程安全性、绿色性、低碳性、经济性,快速提升发展质量。煤炭行业要经过20年左右的努力,彻底颠覆传统形象,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高新技术产业。

      《杭州市能源发展(可再生能源)“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发布!

      来源:北极星固废网2021-06-30

      北极星固废网获悉,杭州市人民政府发布《杭州市能源发展(可再生能源)“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到,到2035年,全市煤炭、油品等高碳化石能源占消费总量的比重降至15%以下,非化石能源占比力争达到

      碳中和愿景下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路径

      来源:环创(厦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1-06-30

      森林是重要的碳汇,全球森林每年固定的碳可抵消同期一半化石燃料排放的温室气体。...消费端减量需要在生活质量、物质消费和垃圾产生之间寻找平衡,即避免过度消费和铺张浪费,要厉行节俭,如可以追求美食,但要杜绝“舌尖上的浪费”,减少湿垃圾的产生;可以网上购物,但是塑料包装、聚酯纤维类鞋服都是石油制品

      安信证券高善文:碳中和与双循环

      来源: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2021-06-23

      图2 商品涨幅与其碳总排放量关系接下来,我们在加工领域对广泛的工业品价格作更一般性的观察。...碳排放较大的行业商品价格涨幅也较大疫情以来,商品市场的涨幅巨大,特别是去年下半年以来,全球货物消费、货物贸易量和工业生产的恢复均非常强劲。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6-23

      大力实施煤炭生产减排、煤炭生产和消费节能提效减排、煤燃烧新工艺减排、燃料变原料减排等多路径减碳,加速发展以二氧化碳捕集、封存与利用(ccus)为代表的去碳技术,推广燃煤电厂+ccus、煤制氢+ccus、

      来源:中国环境报2021-06-23

      目前,衢州已全面完成工业碳账户、农业碳中和账户、个人碳账户三大碳账户体系建设,建立了贯穿生产端到消费端的碳排放可计量体系,打造基于数字化牵引下的产业升级绿色化、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和低碳生活社会化等统筹发展模式...公司总经理陈晓峰指着不远处的果林,给记者算了一笔“碳账”:“公司秸秆还田量为1920千克每公顷,仅通过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一项,秸秆还田固碳就达到613.5吨二氧化碳当量,大大减少了作物化肥用量。”

      来源:《领导决策信息》周刊2021-06-22

      建立碳达峰、碳中和数智管理体系,实现“数智”控碳。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实现重大突破。...鼓励金融机构开展排放权质押、碳期货、碳期权以及挂钩排放权的结构性产品等碳金融创新。稳步有序推动重点行业领域转型。

      来源:山西科技厅2021-06-22

      从一次能源消费结构看,中国是煤炭生产和消费大国,能源体系以化石能源,尤其以高碳的煤炭为支撑。2020年,煤炭在中国一次能源消费的占比高达56.8%。...第五,将煤化工的产业链条做长,注重特种专用化学品的研发与生产,提升煤化工产品的高附加值,尽可能将更多的碳保留在终端产品中。

      来源:新华财经2021-06-22

      “实现碳中和要双管齐下,既要讲碳减排,也要讲碳消纳。”...要坚持因地制宜推进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兼顾不同地方、不同行业的差异性,统筹区域间协调发展,因地制宜推进差别化和包容式绿色低碳,重点促进能源生产和消费体系的绿色转型,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探索碳核算概念、方法与体系

      来源:社会价值投资联盟2021-06-18

      对于二氧化碳而言,在碳质量平衡法下,碳排放由输入碳含量减去非二氧化碳的碳输出量得到:二氧化碳(co2)排放=(原料投入量×原料含碳量-产品产出量×产品含碳量...、净购入的蒸汽量等;ef是与活动水平数据对应的系数,包括单位热值含碳量或元素碳含量、氧化率等,表征单位生产或消费活动量的温室气体排放系数。

      零碳革命如何重塑中国经济

      来源:新浪财经2021-06-18

      第二类是无碳技术,比如核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第三类就是去碳技术,典型的是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ccs)。...能源格局重构“从建筑、汽车等碳排放大户,到餐饮、服装各行各业,都提出了备战碳中和的思路,我们认为碳中和必然将深刻影响产业体系和消费方式的变革。”晶科能源ceo陈康平这样说。

      来源: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2021-06-16

      我国提出的“30·60”目标是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的重要战略决策,是对生产、消费、技术、经济、能源体系的历史性革命,我国低碳发展政策也将逐步从相对约束转向绝对约束。...六是强化以碳统领,做好制度建设和政策体系保障。例如,构建“c+4e”目标体系及支撑体系,建立碳交易支撑体系、数字化支撑体系和标准化支撑体系,进一步夯实低碳发展基础能力。

      碳中和约束下的龙头企业选择

      来源:国泰君安2021-06-15

      电力:用电量和 gdp 强相关,仍为正增长电力碳排不但占比高,和钢铁、水泥、电解铝等重工业最大的不同在于,在 2030 年碳达峰之前,仍有年化个位数的增长。...从终端消费角度来看,发电及供热约占 40%,建材约占 13%,钢铁约占 18%,交运(含航空)约占 8%,其他约占 20%。

      来源:《中国石油和化工产业观察》2021-06-12

      生产、消费、能源、技术层面协同发力,通过结构调整降碳、过程控制减碳、管理优化控碳、技术创新脱碳。...企业应对存量开展节能和淘汰落后、利用二氧化碳捕集技术,通过碳汇吸收除碳,推进实施碳排放权交易。调整能源结构,促进产业战略升级。

      碳中和特别专题:“双碳”战略意义深远 能源转型势在必行

      来源:曾宁大宗商品研究2021-06-10

      碳中和的“牛鼻子”是使用清洁能源替代化石能源,这就决定了未来要不断发展风、光、核、氢等非化石能源,减少煤、油、气等化石能源,并逐步通过电气化将终端消费的碳减排上移至电力生产端。...碳达峰是指全球、国家、城市、企业等主体的碳排放在由升转降的过程中,碳排放的最高点即碳峰值。

      来源:搜狐教育2021-06-10

      要实现碳中和,目前我国面临处于中高速发展过程、高碳能源结构、高碳产业结构等艰难挑战,贺克斌教授表示可以通过资源增效减碳、能源结构降碳、地质空间存碳、生态系统固碳、市场机制融碳这些“五碳并举”的措施来攻克难关

      来源:海南省绿色金融研究院2021-06-10

      电力的属性是生产与消费必须同步,而实际生产生活中很难实现电力生产与消费的同步,电力储存成为了必不可少的环节。...而石化和煤化工制备以碳基为原料的工业和生活用品,这些产品必须依赖含碳材料为原料制备,低碳政策推行下碳基材料成为减排面临较大的技术难点。

      来源:中国建材报2021-06-10

      如中国水泥协会秘书长孔祥忠预测:“企业不要乐观地认为可以通过购买碳指标增加产量,未来可供交易的指标有限,碳价格到时可能会超过水泥价格。...一、科学高效利用水泥 通过法规推进减少高碳产品消费量国家已提出限制粗纲产量,预计政府将出台限制(削减)水泥熟料量或高碳产品受让碳指标的措施。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6-09

      (二)能源结构调整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从供给端看,需大力发展清洁能源,降低化石能源尤其是煤炭的消费占比。...因此,围绕低碳发展,从现实有效的途径来看,能源发展的重点在于节能降耗、结构调整、碳技术和碳市场三大领域;从实际产业角度来看,能源结构调整是重中之重。

      人物专访 | 潘家华: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意味着什么?又该如何实现?

      来源:环境与生活杂志2021-06-08

      它善品的属性表现有三个方面:第一,木材、果实都是可以进入我们消费经济系统的,是有价值的;第二,它可以保护生物多样性,可以改良土壤,是生态功能,是我们所需要的生态服务;第三,就是生物质能源的功能。...碳和碳不是一回事,这个我们一定要弄清楚,那么碳跟碳不一样,还要看它的经济学属性。我们说气候中性碳是商品,是善品,因为它可以用,是好的。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