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细颗粒物(PM2.5)”相关结果1869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7-02-13

      二、工作目标到2017年底,全市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达到每立方米108微克以下,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达到每立方米71微克以下,全年优良天数达到213天以上。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7-02-09

      一、工作目标2017年全市空气质量进一步改善,全面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年度改善空气质量目标任务,全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66%,力争达到68%,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不高于89微克/立方米,细颗粒物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7-02-07

      pm2.5)年均浓度比2015年下降8%以上,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城市增至7个(新增巴中、雅安市),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比国务院考核基准年下降10%以上,优良天数率达到81.9%。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7-02-07

      全省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减少,重污染天气大幅降低,到2020年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比2015年下降20%以上,优良天数达标率84%以上。...(3)实施工业挥发性有机(vocs)整治。

      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晨报2017-01-22

      今年全省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平均达到82%以上2017年,我省环保工作目标为全省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值控制在82g/m3以内,与2013年相比下降12%,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值较2015

      【视野】不输出污染 美国靠这个就把空气治好了

      来源:网易2017-01-22

      制造业每1美元产出带来的二氧化硫(s02)、一氧化碳(c0)、氮氧化物(nox)、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有了64%-77%的下降。

      来源:北京日报2017-01-21

      连续两年趋势恶化尽管秋冬季节重污染天气频发,但从2016年全年看,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4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6%,优良天数比例同比提高2.1个百分点。

      来源:华夏时报2017-01-14

      2016年,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6.0%,优良天数比例同比提高2.1个百分点。他表示。...2017年,环保部将继续坚决治理大气污染,完善大气环境管理制度,部署推进o3污染防治;加大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散煤和小散乱污企业群治理、中小锅炉淘汰、挥发性有机减排等工作力度;深化机动车环境管理;加强重污染天预测预报和预警会商

      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陈吉宁强调九大任务

      来源:环保部发布2017-01-12

      2016年,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6.0%,优良天数比例同比提高2.1个百分点。

      来源:昆仑咨询2017-01-07

      高密度人口的经济及社会活动必然会排放大量细颗粒物pm2.5),一旦排放超过大气循环能力和承载度,细颗粒物浓度将持续积聚,此时如果受静稳天气等影响,极易出现大范围的雾霾。

      你只看到霾来了 我们告诉你它为什么来?

      来源:中国环境新闻2017-01-06

      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实时监测并发布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pm10)、一氧化碳(co)、臭氧(o3)、细颗粒物(pm2.5)等6项指标监测数据和空气质量指数(aqi)。

      来源:山东环境2017-01-01

      2016年1-11月,全省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62g/m3,同比改善12.7%;可吸入颗粒物(pm10)平均浓度为116g/m3,同比改善7.2%;二氧化硫(so2)平均浓度为33g/m3,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2016-12-30

      我国74个城市开始按空气质量新标准开展监测,并实时发布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等监测数据和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等信息。

      来源:中国环保在线2016-12-27

      两大污染背后,都离不开vocs(挥发性有机),这种形成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的重要前体物质的作祟。资料显示,vocs来源复杂,大体上可分为自然源和人为源。自然源目前属于非人为可控范围。

      来源:中国信息界2016-12-26

      并提出北京将投入7600亿元治理pm2.5。据悉,同时期,我国31个省(区、市)签下治霾军令状,分别确立可吸入细颗粒物pm2.5浓度下降幅度的目标。然而,雾霾反反复复,空气质量时好时坏。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6-12-23

      全省环境空气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较2013年下降27.3%,11个设区的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平均较2013年增加70天。...主要污染减排扎实推进。

      来源:蝌蚪五线谱2016-12-23

      而中国雾霾主要是一种慢性的长期伤害,过多细颗粒物pm2.5会深入肺泡,而超细颗粒物pm0.1,甚至可以进入神经系统,造成不可逆的健康损伤,但并不会快速夺命。

      来源:广西政府门户网站2016-12-22

      其中,大气方面,到2020年,设区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1.5%以上,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未达标设区城市下降15%。

      来源:世界环境2016-12-21

      复合污染最大的问题是,多种污染会在大气中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当雾霾发生的时候,这些反应净生成的细颗粒物(pm2.5)甚至远大于直接排放。...在2016年,洛杉矶大气中的一氧化碳(co)和pm10已经达标,但是臭氧和pm2.5依旧超标,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新的环境标准对这两种污染的要求更为严格。

      来源:南周绿色2016-12-20

      那年,pm2.5一词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承诺:今年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开展细颗粒物(pm2.5)等项目监测,2015年覆盖所有地级以上城市。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