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湿垃圾处置”相关结果505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0-07-02

      记者1日获悉,上海正全力打造的生物能源再利用二期项目,不仅能将湿垃圾快速处置,更能将它们“变废为宝”。...今年,上海将努力完成6000个可回收物服务点、170座中转站和10座集散场标准化审核;同时,加快处置能力建设。据透露,今年计划新增干垃圾焚烧能力2000吨/日;新增湿垃圾集中处置能力1450吨/日。

      来源:新闻晨报2020-07-02

      项目主要服务于黄浦区、徐汇区等中心城区以及浦东原南汇地区,建成后,一、二期合计处理规模将达每天2500吨,将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湿垃圾处理项目。...在一期项目的基础上,还新增了分选固相物黑水虻生物处置、沼渣制肥等资源化处置方式——黑水虻产出的虫粪作为花肥,鲜虫用于养殖鱼类;厌氧沼气产热作为温室的热源;渗滤液处理后作为灌溉用水及鱼塘补水;沼渣干化后将与老港基地内焚烧厂炉渣

      上海逐步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末端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0-07-02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为满足生活垃圾全程分类后激增的湿垃圾处理需求,作为上海市规模最大的湿垃圾资源化处理设施,老港生物能源再利用中心承担着起了上海超过20%湿垃圾的处理,原设计产能为1000吨/天,目前每天处理餐厨垃圾已超过

      来源:看看新闻Knews2020-07-01

      目前,全市干垃圾焚烧和湿垃圾处置总能力已达到每日24350吨,到今年底,还将新增干、湿垃圾资源化利用总能力每日3450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达到35%以上。...与此同时,市民分类意识的提高后,干垃圾更干了,湿垃圾更纯了,这也大大提高了末端的资源化处置效能。在老港固废基地,每天全市中心城区70%的垃圾最终都会来到这里。

      来源:北极星固废网2020-07-01

      收集暂存点布局和中转运输及处置,厨余垃圾(湿垃圾)做到“日产日清”。...总体要求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策部署,落实城市人民政府为主体责任,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按照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湿垃圾

      来源:中新网2020-07-01

      项目占地面积约135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61323平方米,最大建筑物单体面积为81898平方米,是干垃圾焚烧和湿垃圾处置的一体化设施,建设完工后可日处理厨余垃圾500吨、餐厨垃圾300吨,总垃圾焚烧规模可达每天

      来源:中新网上海2020-07-01

      项目占地面积约135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61323平方米,最大建筑物单体面积为81898平方米,是干垃圾焚烧和湿垃圾处置的一体化设施,建设完工后可日处理厨余垃圾500吨、餐厨垃圾300吨,总垃圾焚烧规模可达每天

      来源:解放日报2020-06-30

      6月上半月,上海干垃圾处置量为15518.24吨/日,同比下降19.75%。上海的垃圾填埋处置比例也进一步下降,今年5月,该比例已下降至20%。...同时,上海将不断完善两网融合体系和处置能力建设。今年将完成6000个可回收物服务点、170座中转站和10座集散场标准化审核;培育一批功能型资源化利用项目,确保低价值可回收物出路稳定。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0-06-29

      据透露,今年计划新增干垃圾焚烧能力2000吨/日,干垃圾焚烧总能力达到21300吨/日;新增湿垃圾集中处置能力1450吨/日,湿垃圾就地处理能力500吨/日,湿垃圾处理总能力将达到7000吨/日。

      来源:环京津网2020-06-29

      根据上海绿化市容局最新公布的数据,今年5月,上海湿垃圾分出量9796吨/日,干垃圾处置量15351吨/日,可回收物回收量为6266吨/日。...从垃圾清运员发现问题,到城管队员上门处置,整个管理过程不到2个小时。北蔡镇今年6月1日启动试点,将全镇1800多家沿街商铺垃圾分类工作信息,纳入“一网统管”平台。

      来源:上观新闻2020-06-28

      记者随机挑选一个小区,跟踪其生活垃圾从投放到处置的全过程,查看到底有没有“一分到底”。...徐浦基地副总经理付广杰表示,平均每天有3000吨生活垃圾在徐浦基地转运,一年多以前,湿垃圾占比仅一成左右,现在干垃圾与湿垃圾的比例已达6:4。

      来源:新闻晨报2020-06-28

      ;干垃圾日均处置15351吨,同比下降25.4%。...响应垃圾分类,企业建立了“全程分类保障体系”:前端,推动城市环卫系统与再生资源回收系统“两网融合”;中端,依托区级中转站和徐浦、虎林两大转运基地,确保分类收运规范有序;末端,为多种固体废弃物提供利用、处置方案

      演绎新时尚 答好治理卷——上海实施垃圾分类效果追踪

      来源:新华社2020-06-28

      ;干垃圾日均处置15351吨,同比下降25.4%。...“经过一年的努力,上海共建成‘一主多点’共18座末端处置设施,干垃圾焚烧和湿垃圾资源化利用能力每天达24350吨。”

      来源:上观新闻2020-06-23

      湿垃圾一天可产生18万度电与建筑装潢垃圾资源化利用处置厂一路之隔的黎明生态有机物质处理厂二期工程,同样在紧张地进行待料试运行。一辆辆满载着餐厨垃圾的运输车倒车入库,进行餐厨垃圾倾倒作业。...加上一期工程,可实现日处理湿垃圾1000吨。“对推进垃圾分类来说,这项工程有重大的意义。”

      来源:环京津网2020-06-23

      上海市绿化市容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5月,上海湿垃圾分出量为9796吨/日,干垃圾处置量为15351吨/日,可回收物回收量为6266吨/日。...运输车辆经过地磅秤后,系统会根据车辆运输的湿垃圾重量和料坑的储存状态,对进入卸料车间的车辆精准调度。除了处置端的硬件,越来越多的智能软件和平台也在为上海的垃圾分类出力。

      来源:浦东时报2020-06-19

      为了满足主城区湿垃圾及建筑装潢垃圾的处理需求,去年10月,浦发环保黎明生态园的有机质固废处理厂扩建工程和建筑装潢垃圾资源化利用处置厂开工建设。...加上一期工程,可实现日处理湿垃圾1000吨。

      来源:工人日报2020-06-18

      今年5月,全市湿垃圾分出量达到了垃圾分类实施以来的最高峰……从“他律”到“自律”上海的垃圾分类并非从一开始就推行得顺利。...利用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技术,融合城市执法、市场监管、网格管理等平台数据以及社会信息,建立全程分类可追溯信息化系统,建立健全投放、收集、运输、中转、处置全程监管体系,提高应急调度处置能力。

      来源:华声在线2020-06-15

      厨余垃圾处置终端是长沙先试先行的项目。自去年12月项目投产以来,厨余垃圾处置量整体呈上升趋势。目前,全市日均进入处理终端的家庭厨余垃圾约500吨。...邓鹏宇说,目前,全市共投放分类垃圾桶18万余个,主次干道更换其他垃圾(干垃圾)和可回收物两分类垃圾桶7000余组,各小区配备分类运输车辆1100余台,全市改造新建厨余垃圾(湿垃圾)站82座。

      来源:EBS环保公用研究2020-06-10

      ppp项目的释放而逐步提升(龙头更具拿单优势);(3)外来进入者(垃圾焚烧、物管)对格局的影响是行业长期演变逻辑,未来环卫市场格局的再分配仍需要时间去进一步印证,短期无碍行业发展;(4)垃圾分类如火如荼,湿垃圾处置产能建设是重中之重

      来源:上观新闻2020-06-08

      此前,受到疫情影响,上海今年3月可回收物回收量、有害垃圾清运量、湿垃圾分出量、干垃圾处置量均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下降。...具体来看,今年3月,上海可回收物回收量、湿垃圾分出量、干垃圾处置量分别占到垃圾总量的10.17%、34.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