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CSER土壤修复平台2019-03-11
全国政协委员周健民建议,对于健康土壤的防护,重要的是掐掉污染源。另外,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想要到达“既能高产,又能”的未来,关键还在土壤,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土地。
来源:中国青年网2018-03-09
延伸阅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院长周健民:制订土壤修复技术标准 构建稳定商业模式
来源:中国科技网2017-03-13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周健民委员向记者解释说,土壤污染会通过食物链抵达人们的餐桌。...周健民表示。“污染物一旦进入土壤,很难将其请出来。”王学求也持同样观点,他解释说,一旦重金属污染土壤,其含量可能几千年都难以降低。
来源:环境修复论坛2017-03-07
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南京分院院长周健民周健民委员从1982年就在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学习、工作,长期从事土壤肥力和植物营养研究工作,关于土壤安全的紧迫感相当强烈,毕竟“土壤问题直接影响到十几亿人的饮食安全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2016-11-04
延伸阅读:中科院南京分院院长周健民:土壤污染防治面临两大挑战
来源:半月谈2016-11-03
来源:土壤地下水修复2016-11-03
来源:中国环境管理2016-11-01
周健民分析。周健民建议,应尽快开展并完成土壤污染详查,土十条提出的浙江省台州市等六大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应开个好头,确保辖区的污染土地得到修复并合理利用,为全国其他地区积累经验。...周健民:这些调查,都从不同的目的出发,以各部门分头设计为主,缺乏全链条的顶层设计。
来源:生态环境学报2016-06-14
但随着中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口不断增长,土壤资源减失、耕地肥力失衡、土壤地力减退、土壤环境污染加重,土地资源对大农业及粮食增产的承载力矛盾日益突出(郧文聚,2015;周健民,2015)。
来源:法制日报2016-04-26
延伸阅读:全国政协常委周健民: 应建立 土壤清单让毒地管理有据...周健民认为,土壤污染防治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的积极参与和多元共治。
来源:北极星环保会展网2016-03-11
周健民委员建议,改进目前分散立法的薄弱环节,科学设计土壤保护的法律规范,能具体就具体,能明确就明确。...周健民委员摇摇头,目前全国还没有一个权威的数据,进行土壤普查迫在眉睫。他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曾进行过两次土壤普查。
来源:人民政协网2016-03-09
来自农工界别的全国政协委员周健民在联组讨论会上说。土地是决定粮食生产和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不能缺少的要素。周健民说,如果没有安全优质的土壤,哪有放心的菜篮子、米袋子?...周健民说,土壤污染整治是一项耗资巨大的长期性工程,需要政府、企业以及普通公众的参与。
来源:中国环境新闻2016-03-09
周健民:对于长江流域的生态风险,我今年关注的是化工企业过多带来的船舶运输化工产品给长江流域带来的风险。...周健民:对于化工企业,长江流域可以为其提供大量的水资源和便捷的交通,可以说长江对于化工行业有着天然的吸引力。
来源:法治周末2016-03-09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院长、中国土壤学会理事长、农工党中央常委、农工党江苏省委会主委周健民向法治周末记者表示。此外,成本也是强调土壤污染预防的一个重要因素。
来源:人民政协报2015-11-09
周健民说。...在全国政协常委会议小组讨论上,全国政协常委周健民直言,土壤普查迫在眉睫。作为土壤保护专家,周健民多次在全国两会上提交关于土壤污染防治和耕地保护的提案。
来源:中国科学报2015-07-15
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院长周健民表示。土壤资源持续高效安全利用已成为世界共识。沈仁芳说。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5-07-05
对话嘉宾:庄国泰环境保护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王衍亮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副司长马铭锋发改委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司环保处博士周健民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院长胡清南方科技大学环境学院党委书记、教授李挚萍中山大学法学院副院长
来源:固废观察微信2015-03-12
七、全国政协委员周健民:土壤污染最大的问题是家底不清,同时多部门管理造成职责交叉、界限不清。八、全国政协委员高吉喜:相比广受关注的空气污染,水和土壤污染更值得关注。
来源:慧聪水工业网2015-03-06
作为土壤保护专家和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周健民多次在全国两会上提交关于土壤污染防治和耕地保护的提案。周健民建议,相关部门应制定更为合理的评价标准,科学施治,以解决土壤病。...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院长周健民说,土壤直接关系到人类可持续发展,联合国把今年定为国际土壤年,就是希望唤起全世界对土壤保护的关注。土壤保护是周健民今年两会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